有关志愿论文怎么写 和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和激励类论文范文素材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志愿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和激励

摘 要:大学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对“志愿失灵”问题的讨论,是对大学志愿活动所遇到的问题的积极思考.我们应引导大学志愿服务以补充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不足,也要完善法规体制,设立指导机构,完善激励政策,提升志愿组织的发展动力,给予志愿者、志愿组织应有的权利与权益,促进大学生志愿组织良性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志愿失灵 激励政策 志愿服务管理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志愿失灵是各国存在的普遍现象,最早由美国学者萨拉蒙提出.它是指在现实的志愿实践中,志愿主义和公益道德主义的理念,往往会出现不足或逐渐流失,从而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来推进慈善和公益事业.

“志愿失灵”的研究在国外兴起,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解释一部分问题,对于志愿失灵的形成原、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等方面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并且这些西方的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国情和我国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它已成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新时尚.学生志愿者在重大活动和活动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广泛,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成为一名志愿者,如:共青团系统体系、社会招募和各类非政府组织(NGO).然而,面对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和理论悖论,要保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如何使其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构建和谐社会建的重要载体,还有待解决.

在中国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志愿失灵”问题的探讨也正是我们的积极反思.大学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我国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参与和引领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等方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大学担负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表现.尽管在人员组成、组织隶属方面高校志愿服务有一些优势,但从其管理和发展的实践的角度来看,社会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志愿失灵”问题在高校志愿服务中也同样存在,并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从理论上说,志愿失灵理论有其自身的缺陷.要解决志愿失灵问题,应理顺志愿服务与政府、NGO、和民间自发力量的关系,建立起政府—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志愿者个人之间的关系模型,了解志愿失灵的具体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尝试站在不同角度上,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志愿失灵问题,从而解决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管理与激励的实际问题,长效的开展好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

现实意义上,在对志愿服务的一片赞扬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研究大学志愿服务“志愿失灵”“管理与激励”,可以使我们明确认识到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我国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大有好处.

其次,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考量志愿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实践和管理机制,更为人性化地对我校学生志愿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举措.研究大学志愿服务“志愿失灵”“管理与激励”,对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提出的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可供学校领导作相应参考,在试行中逐步完善,也可供兄弟院校参考、借鉴.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引导志愿服务弥补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缺失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在我国现行的制度中,志愿组织和政府具有行政依附性,有些志愿组织和政府甚至是上下级机关关系.志愿组织与政府存在一定的行政依赖关系,部分体制内志愿组织与政府甚至是隶属机关关系.这样的发展环境也直接影响了高校志愿组织在大学里的立足点和发展模式.对大学志愿组织的行政管理模式,无法使志愿组织发挥青年大学生组织充满活力、敢想、敢说、敢做的群体优势,限制了志愿服务的工作能力和水准,降低了大学志愿服务对改善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有效性.

高校志愿者组织成本低、社会效益好的优势特点,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及时弥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不足.借鉴政府与社会组织“伙伴关系”,的工作思路,政府也要引导高校在运行方式和组织体制上适度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需要政府的建议、示范和引导,弥补对志愿组织管理的越位和缺位,促进高校对学生志愿组织的重视和规范管理,使大学志愿组织完成应尽的职能,引导大学志愿组织有效地补充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漏洞和缺失.

2.建立并完善法规体系

政府应创建有利于志愿服务良性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这不仅是促进社会志愿服务良性发展的重要责任,更是将大学志愿服务资源有效融入社会,形成社会志愿服务合力的重要保证.

法规体系应全面涵盖志愿服务的准入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还应该结合和地方一级的管理体系与中国的行政机构,对志愿组织登记注册制度、志愿者注册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工作计量制度、考评制度、激励制度、补助制度、捐赠制度等提出可行、可操作的方案.特别是志愿者人身安全保障机制,这不仅解决了参与志愿者的后顾之忧,还促进更多人积极地投身志愿服务中,也是解决我国对志愿服务需求与资源短缺矛盾的根本方法.

四、本课题基本观点

1.大学普遍缺乏有力的志愿服务指导机构

由于大学生的志愿活动属于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很少有高校有专门的组织和工作人员组织来指导学生开展志愿活动.各志愿组织之间的练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协调高校之间的联络工作是必要的.但实际上,大学志愿者事务管理大多由学生事务管理的老师代为指导,部分还由学生干部代为落实.这些教师不能专职进行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方面的研究,并且缺乏活力和经验,专业化、指导性和管理性薄弱,许多方面缺乏管理,也无法满足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的需要.由于缺乏学校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志愿组织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不足,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并且增加了资源均等化的矛盾,与志愿组织之间非良性竞争等问题.

2.大学过多干预志愿组织

学生志愿者组织需要接受学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但也需要一些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校不应过多干预志愿组织合理的活动,组织负责人的考核和任免也应尊重组织成员的决议.目前,许多学生志愿组织成为学校相关部门的“附属组织”,并在志愿服务的选择、人员安排等方面,要遵循学校的要求.志愿活动变得单调、生硬,而且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志愿组织弥补志愿服务缺失和政府失灵的社会治理功效.

3.大学对志愿组织帮扶和保护力度不足

目前,大学对志愿组织更多偏重学生安全管理,忽视对志愿组织的发展扶持和对志愿者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学校有限的财物资源主要流向相对安全和易于管控的学生科技、文化和体育活动,而对经常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学生志愿组织,除了一些应政府相关部门要求的常备注册团体和注册人员,大多数志愿组织处于学校备案条件下的自生自灭状态.[]志愿组织发展状况和发展环境与大学生的积极性不匹配,严重影响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并且,志愿组织在没有大学的引领与扶持下,缺少与外界社会组织的联系,降低了志愿组织的服务力度与范围,增加志愿组织志愿活动的局限性与单一性.此外,大学为应付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任务,会以行政手段下达命令,完成一些临时紧急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多为完成政府的简单指令,而组织内部计划自由行动却难以进行,激励和保障措施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和对志愿组织的认识、认同,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甚至影响中国志愿服务的推动与发展.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我校近年来在志愿服务管理工作、志愿服务实践工作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在文献与数据的整理基础上,认真贯彻教育部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利用调研结果,根据中国志愿服务要求和我院实际及长、中、短期发展目标,结合志愿服务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一套进一步深化海南大学志愿服务管理与激励机制工作方案,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并在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进一步实施的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中进行试行,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改进、完善,最后设计一份适合我校志愿服务管理与激励的办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比较分析、试行等方法,认真分析没有采用奖励机制和采用奖励与管理机制下,志愿服务志愿者做事效率、对方评价、志愿者成长一系列评价体系.

六、创新之处

对“志愿失灵”问题的讨论,是近年来在中国志愿服务的高速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积极思考.大学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志愿失灵”问题也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本文从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出发,回顾了大学生“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着重从激励和管理两个角度出发,促进当代大学生做好志愿服务为社会服务.针对高校大学志愿组织缺乏引导和管理问的题,探讨了在面对大学“志愿失灵”问题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对策.

七、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1.大学生志愿组织志愿失灵主要原因

大学志愿组织现阶段主要缺少大学、社会组织、政府等各方面指导、政策扶持,激励措施和各种制度,尤其是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这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影响了志愿服务应有的工作成效,削弱了大学志愿服务在弥补大学服务社会功能上的效果.此外,大学以行政手段要求志愿组织完成政府任务,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削弱了对志愿组织的认同度,影响了高校志愿服务在中国志愿服务领域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志愿组织的发展动力与激励政策

在志愿组织动力不足,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性较低的情况下,应尽快完善、实施激励政策,提升志愿组织的发展动力.董海军学者将志愿服务动机总结为“亲和、结群、荣誉、奉献、成就、提升”,通过对志愿动机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满足不同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可以达到有效的激励.目前,激励方法单一,激励渠道狭窄,影响小,没有取得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政府合法化,大多激励方法为志愿组织与大学的奖状、证书.目前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较底,社会上对志愿活动存在一定误解,认为志愿活动是一个纯粹的利他行为,而不能将利他与利己适当的联系起来,这些都在影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应获得国家与政府的在法律上的认同,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奖励和政策优惠.此外,组织领导者适当的评价与总结也会对志愿服务产生激励作用.

志愿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志愿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志愿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关于志愿服务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