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管理相关本科论文范文 和互联网和工业融合视角下汽车零部件信息化管理类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为您写信息化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互联网和工业融合视角下汽车零部件信息化管理

(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410010)

[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一些政策的改变,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面临着极其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模式.现如今,几乎所有的行业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竞争中,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现实与虚拟完美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了透明、有序的管理.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紧跟时展,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以及经营效益,以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就从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视角,探讨汽车零部件信息化管理如何实现有效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互联网;工业;融合;汽车零部件;信息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8.06.017

[中图分类号]F426.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6-00-02

汽车行业整体发展需要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的支撑,并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与整车制造企业共同发展和进步为基础.各企业管理变革的策略逐渐从优化内部资源转向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即建立供应链体系,同步响应客户需求.而这一管理策略的转变必须借助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才能实现.因此,在将公司战略目标分解成具体可行的任务以及对公司的信息化应用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客户等关系人的隐形需求,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线上交易,使整个流程实现采购订单、物料清单管理、自动化加工等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现如今,基于新常态的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动力源头就是管理创新,而这需要在已有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经验上进行智慧的创造,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其具体是指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将资源实现实时互动以及按需配置;在信息化系统实施两化融合的战略中进行个性需求满足;将电子采购与商务平台的建立融入企业供应链的每个环节.

1分阶段开展工作概述

以往的企业业务架构通常是单打独斗的,但是现在必须改变这一现状.信息化时代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处理事务,所以将企业业务架构与互联网战略充分统一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业务为驱动的软件应用部署以及已有软件的整合与优化,进而创造一个以客户价值为原动力、以过程为核心,对市场极其敏感的数字化智能平台.

1.1基础管理整顿阶段

在创造新的管理模式之前,首先需要找出影响企业发展的管理类问题并将其解决,这样才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以此为后续的工作打好基础;其次,需要了解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要清楚地知道现有流程中不增值的环节,并将其彻底清除,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流程框架的条理性,让人一目了然,进而减少管理交叉或真空环节,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始终明确一点,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整个工作的目的,所有的环节任务要始终围绕这一点,否则,一切的努力都是无用之功.

1.2优化整合现有系统阶段

管理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还需要依靠现有的管理系统.首先需优化现有系统,具体是指从组织、流程、系统功能等诸多角度完善各个业务部门的现有系统应用状况,例如:规范系统的信息输入及输出,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全面集成和信息共享,最终提升管理水平.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为信息基础设施是保证一切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一个符合企业信息化战略要求的设施平台,以此满足企业应用系统的需求.

1.3新的应用系统实施阶段

在现有系统优化完成之后,就可以考虑实施新系统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耽误时间,而是可以有效避免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在新的应用系统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都是迎刃而解的,这是因为新的应用系统主要基于未来业务需求,而在此期间,需要重点关注与现有系统的整合.

1.4信息化提升目标

企业业务构架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不是单一的,它需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的技术资源的支撑,这样才可以使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企业业务的变化.与此同时,信息科技及其产业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这样才能使数据中心的IT系统取得能源效率的最大化以及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由此可见,构建绿色IT环境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再将企业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时,需要继续完善各种信息应用系统及网络建设,这样可以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更为精确、更具有说服力的支持.

2工作开展的预期成效

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质量管理、零部件采购等方面的需要,在信息技术及大数据环境的支持下,构建覆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支持企业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及业务采购等整个业务流程的全面优化整合.在占有先天优势的情况下,企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2.1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现如今,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环境下,各种相关的设备都会进行联网通信,这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程序管理,并加强设备实时状态监测采集以及数据分析,可以避免因使用不当等问题对设备造成损害,进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2提高企业新品开发能力

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企业产品设计、研发及创新体系,这样保证了产品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了产品的开发能力,例如:在进行汽车装配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良好的零部件供应链,可以在产品设计研发成功后提供有力的后续保证.

2.3提高企业经营能力

采用信息化化管理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并逐步实现科学、精细化管理,进而合理地降低工作运营成本,从汽车生产、零件采购、汽车销售等环节控制资金流向,以此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例如: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装配零部件的采购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并且在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保证、供应链管理中作用不容小觑.另外,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大多采用外协零部件的模式,即一个完整的车所有的零部件一般都不是自制品,而是来自世界各地.它的范围广泛、统筹难度大、成本变动因素较多,因此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对于汽车制造业意义非凡.所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零部件采购的质量以及成本进行管理,为企业赢得利润.

3汽车零部件信息化管理创新进程中的问题预测

3.1信息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针对于某一阶段管理应用,只能解决公司一时的任务需求,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是没有利益可图的,因为这样的行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化并不能完全建立起来.与此同时,这样的信息建设,容易导致企业内部各有各的阵营,对企业全局性的运营缺乏战略性思考,不能提升企业整体运营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国际市场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动态的敏感性.现如今,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仅限于周围环境,要做好企业,还需要做好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规划,这样才可以对企业进行有效支撑.

(2)企业领导需要全面审视企业战略规划与部门之间的绩效,并且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风险掌控、流程规范等.

3.2信息难以有效对接

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是需要齐头并进的,甚至是需要先行一步的,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办公管理到汽车制造平台等都有这样的要求.在不同的任务阶段、不同的发展时期,一个职能部门为了完成某个业务而建设的信息系统,会有不同的体系结构以及不同的技术架构,这样就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个互不相关的小系统,这样长此以往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信息孤立,不能实现有效对接,是汽车企业的现状,所以打通信息壁垒,是必要的.

3.3信息化工作推进缓慢

企业信息系统建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实时监控、实施更新,不断地扩充功能,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有序进行.但是往往系统更新后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与此同时,系统更新是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现有系统还是需要保留的,里面的信息需要被信息新系统及时继承才行.除此之外,在进行系统更新时,不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这是很严格的要求,而现有的常规方案是难以达到的.

3.4难以及时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了,而且对于制造企业来讲,会将逐渐趋向智能制造,这样可以保证制造企业快速满足客户需.而这将要求企业信息系统处于动态的变化中.现有系统是难以满足这种变化的,更谈不上让独立的小系统让系统总指挥统一调整.

3.5信息系统维护开发成本过高

互联网与工业融合,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制造成本,但是目前的技术无法使系统实现良好持久的对接,而这将造成系统的维护成本较高.另外,企业已经为信息系统的构建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因为维护扩展的成本过高而放弃使用,也会造成让企业遭受损失.

4结语

从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视角,可以看出,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信息化管理重点不在汽车零部件如何采购,而是需要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建设统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可控制的制造环境,使汽车企业能够及时优质地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以此提高汽车企业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润平.互联网与工业融合——汽车零部件信息化管理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3).

[2]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创新实践[J].中国汽车界,2011(5).

[3]电信研究院.“中国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京召开[J].新型工业化,2014(7).

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信息化管理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信息化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中国管理信息化期刊

2、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3、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4、财务管理的论文题目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医学教育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