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人物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历史人物诗圣杜甫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历史人物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历史人物诗圣杜甫

山翁

公元765 年,贫病交加的杜甫决意离开蜀地,返回故乡河南巩县.他拖着病弱之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历经5载,最终也未能见到故乡的田舍与炊烟.公元770 年冬,漂泊一生的杜甫在返乡的孤舟上心有不甘地闭上了双眼,时年59岁.

8年前,挚友李白仙逝,但他留下了赫赫诗名.5 年前,诗友高适离世,但他最终官拜散骑常侍,获封渤海县侯,可谓功成名就.和两位好友相比,杜甫不仅官场失意,而且诗坛无名.没有人注意他创作的1400余首诗歌都写了啥,有啥社会价值与艺术成就.杜甫人生的落幕,既困窘落魄而又孤寂落寞.

40多年后,创立“元和体”诗歌且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偶然翻阅杜甫的诗集不仅拍案叫绝,连声赞叹.听说杜甫的遗骨已由其孙子杜嗣业运回故乡安葬,元稹立马为杜甫撰写了墓志铭.

文坛领袖韩愈看了杜甫的遗作后,认为杜甫与李白难分伯仲,大笔一挥写下了人们所熟知的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自此,杜甫声名鹊起,知名度直线飙升,以至被推举到“诗圣”的高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公元712年2月12日生于河南巩县也就是今天的巩义市南瑶湾村的一个官宦世家.杜甫与唐代另一位大诗人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镇南将军杜预之后;其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县县令,后升任监察御史;祖父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者之一,官至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为兖州司马.受家庭影响与熏陶,杜甫从小就对文学与书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按他自己的说法,“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等到长到十四五岁时,杜甫已是经常“出游翰墨场”的小才子了.

公元731年,20岁的杜甫“读书破万卷”之后,踏上南下游历吴越之地的旅程.4 年后,杜甫返回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公元744 年,杜甫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不期而遇,相约同游中原梁宋胜地.在汴州也即今天的开封,大诗人高适也加入他们的“驴友”队伍,于是三人同行,一路“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第二年,杜甫又陪李白同游齐鲁大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登临泰山时,杜甫写下了那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望岳》.

齐鲁归来,李白南下江东,从此两人音信阻隔,再未相见.不过,奉李白为心中偶像的杜甫后来写过好几首忆李白、想李白、梦李白的诗篇,表达了他对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的敬仰与尊崇.

公元746 年,已经成家的杜甫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玩”下去了,读书人终归还要以名显廊庙为正途.于是,他奔赴长安寻找入仕发展的机会.杜甫进入长安的第二年,机会还真的来了.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者,皆可进京应试.也就是说,这是一场天子特诏的“专科”选拔大赛,你只要在“六艺”中精通一艺,即有资格进入赛场.

为参加科考准备多年的杜甫似乎志在必得,但最终的结果却令所有参赛士子始料未及:这场全国性的选拔大赛,竟无一人入选.

主持这场“赛事”的权相李林甫对唐玄宗解释说,出现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在陛下英明而又正确的领导下,全国的贤能之士早就各得其所各有任用,民间哪还有优秀人才呢!这叫“野无遗贤”,是盛世才会有的景象.在李林甫的“忽悠”下,唐玄宗乐滋滋地接受了李林甫的观点.既拍了唐玄宗的马屁,又阻滞了潜在对手的登台,老于权谋的李林甫在这场“赛事”中是唯一的胜出者.

公元750 年,听说朝廷将于第二年举行祭祀大典,一向“独耻事干谒”的杜甫不得不放下身段,写了一篇《大礼赋》献给唐玄宗.唐玄宗还算“识货”,马上批示集贤院安排食宿,将杜甫纳入后备干部队伍.

后备5 年,任命令终于下来了.公元755 年,杜甫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其实就是一个军械仓库的管理员.

这年“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的季节,杜甫请假赴奉先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蒲城探亲,写下了记述其行程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凌晨过骊山”时,他知道唐玄宗与杨贵妃正在华清宫“欢娱”,于是很自然地想象出“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的绚丽场面.

杜甫到家时,“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这件事儿对杜甫的打击很大,使他看清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峻现实,联想到大批失地农民在饥寒交迫中垂死挣扎的悲惨境遇,他不得不对大唐王朝的前途忧心忡忡块垒难释.

杜甫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就在杜甫从奉先返回京城不久,“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6月,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西逃欲入蜀避乱,行至马嵬坡时,皇家卫队发生哗变,逼迫唐玄宗杀掉奸相杨国忠,勒死了宠妃杨玉环,除掉了祸国殃民的杨氏兄妹.太子李亨及时出手抢班夺权,在今天的宁夏灵武宣布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虽被尊为太上皇,但自知大势已去.

为避战乱,杜甫将家北迁至今天的富县羌村,随后只身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不幸中途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离乱之际,杜甫发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

公元757年4月,杜甫冒险逃出长安投奔身在凤翔指挥平叛的唐肃宗.唐肃宗看到脚穿麻鞋,“衣袖露两肘”的杜甫一脸疲惫一身风尘大为感动,立马赏了个左拾遗的官位给杜甫,属八品谏官.

就在这年,宰相房琯领命平叛,由于用人失误加之仓促应战,结果损兵折将大败而归,被贬为太子少师.上任没几天的杜甫觉得唐肃宗给房琯的处分过重,便以谏官的身分行使职权,数次上书为房琯辩护,结果最终触怒了唐肃宗,欲将杜甫这个不识抬举不知深浅的书呆子撤职查办,所幸朝中重臣张镐大力营救,杜甫才未被削职为民,并被唐肃宗恩准回家探亲.

在“世乱遭飘荡”的境况下,杜甫的生还令妻子大为惊诧,以至“惊定还拭泪”.夜深人静了,两口子还秉烛对视,犹如梦中.听说杜甫死里逃生回来了,第二天四五位乡邻父老过来慰问杜甫.在与乡邻的交谈中他了解到,“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种”的悲凉现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杜甫的《羌村》三首和《北征》中均有真实描写与充分展示.

从羌村探亲归来,对杜甫的正式处分决定也下来了:贬谪华州任司功参军,大概是个九品芝麻官.离开长安那天,47岁的杜甫频频驻马回首,内心可谓思绪万千五味杂陈.旅居京城13年,杜甫仕途坎坷饱经忧患,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凄苦生活.他目睹了权贵“炙手可热势绝伦”的骄横,也亲身体验了“风飘万点正愁人”的艰难.他终于明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理想已完全破灭,帝国的政治生态无法容纳他的忠诚与真诚.对于喜欢听颂歌的当权者来说,杜甫就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告别京城告别权力中心以后,杜甫无可选择地走向民间走向社会底层.正是在与底层民众的近距离接触中,杜甫写出了批判社会现实的《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吏”与“三别”虽然不符合朝廷的主旋律,但却成为最接地气的传世名篇.

公元759 年,对大唐帝国由失望而绝望的杜甫弃官辞职,在年底冒着严寒举家入蜀.在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等老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很快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起一座可以栖身的草堂,安顿了妻儿.严武又给杜甫安排了一份工作,在自己的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缘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工部”.在成都期间,杜甫曾到诸葛亮的祠堂拜谒,并表达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惋惜之情.

公元762年,严武奉诏入京,杜甫在送别诗中表达了“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的凄惘.从后来杜甫在《狂夫》诗中所写的“恒饥稚子色凄凉”的诗句看,一家人生活艰难温饱堪虞.

就在这一年,杜甫在梓州听到政府军收复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彻底平定的消息.他不仅“初闻涕泪满衣裳”,而且“漫卷诗书喜欲狂”.家乡“解放”了,他也该“还乡”了.公元765 年,杜甫携家小离开成都乘船东下.大概由于“多病”的原因,杜甫中途在奉节滞留了3年.在此期间他所创作的重阳节《登高》诗,表露了由“悲秋”而悲己的心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及至洞庭湖登岳阳楼时,杜甫更发出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哀叹.

杜甫的诗歌着眼社会,取材现实,真实地反映了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具有无可替代的“诗史”价值.“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杜甫万万没有料到,他死后不仅遇到了知音,而且声望日隆,以至和自己的偶像李白并肩而立,赢得了“诗圣”的美名.一生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若地下有知,当可安息矣!

历史人物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历史人物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历史人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历史人物论文

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3、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4、历史杂志

5、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