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这是一篇与高职院校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改革

盛晓玲,毛大会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分析高职类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从高职类学生特点、教师现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作了阐述.在经济数学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适应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33-02

作者简介:盛晓玲(1969-),女,重庆巫溪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毛大会(1966-),男,重庆巫溪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学改革.

“经济数学”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能为相关的后续专业学科学习提供一定的数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学生学历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及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改革,人才需求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数学教学的特点,我们应以掌握概念、加强基础、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能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提高经济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经济数学课程的学教现状

1.学生特点.高职学生刚刚从紧张、忙碌的中学跨入大学校门,大部分学生放松了起来,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高职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被动;经管类学生是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文科生占多数,数学基础普遍较弱,有些学生对数学还有恐惧心理;很多经济数学教材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联系不大,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意识不到数学课对自身专业的作用,也不知道怎样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于是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懒散,甚至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传统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使学生将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能过关就万事大吉,根本没有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教师纯数学化.高职数学教师在大学学习时大多从事数学教育或应用数学方向的专业学习,是纯数学化教师,对经济、管理、金融、财务等专业内容了解甚少,在从事经济数学教学时就过分强调纯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技巧的训练,而不考虑经管类学生的“文科”背景和思维习惯,内容上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灌输,对知识的应用不够重视,不清楚某些数学概念有怎样的经济背景,不容易引入典型的经济案例对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拓展,这样的教学显然需要改革.

3.数学教学内容实用性不足.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教学体系大多是套用理工类高等数学的教学体系,偏理论推理、概念讲解、习题演算,课程内容也比较陈旧、单一,缺乏创新和层次.目前,我院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是《应用经济数学》,用现实和经济方面的实例引出概念,如银行存款、出租车里程与计费、个人所得税等得出函数概念,介绍了经济函数、边际成本、需求弹性、经济学中的最值问题等部分经济方面的应用,大多数纯数学的内容还是以计算为主,仅少部分内容与经济应用问题相结合,正真能与时展前沿和时代背景、体现专业特色的内容并不多,再有经济数学只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因课时有限只能讲到微积分部分,而矩阵和概率与数理统计只能让学生放在以后学期的选修中学习.这种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与实际脱节,该课程成了纯理论课程,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4.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现在的数学教学虽然不再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学院也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们也精心准备了电子教案和课件,但课堂教学上大多数还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单一、被动,不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再者,多数教师经济学的理论背景缺乏,教学中通过理论推理、习题演算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种纯数学形式的符号逻辑的推演脱离生活、枯燥无味,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违背了经济数学向应用转型的目的;学院层面忽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各自的特点及教学规律,忽视经济数学在经济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作用,盲目压缩教学时数,形成一本书教遍所有专业,一堂课的内容适用于所有学生,造成师生教与学的困难.

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突出经济应用.陈旧的教学案例、枯燥的推演计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经济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够用为原则,应重视计算机与数学在经济学的其他各门学科中的融合,强化建模,不拘泥于计算推理;应加强应用,淡化运算技巧的训练.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本着“能力培养、知识应用、素质教育、追求创新”的总体思路,立足于应用与实践,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对传统内容进行整改:弱化复杂及技巧性较高的数学计算,精简烦琐的推演过程,整合去掉一些重复内容,增加数学软件学习,利用这个强大的数学计算工具去处理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程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强化应用.如:讲函数时,应增加经济函数、个人所得税函数的建立;讲极限时,介绍本利和问题和养老保险问题;讲导数及其应用时,应补充与专业相结合的变化率模型:边际成本、弹性、最值求解与最大利润、某超市分批进货的函数建立及求解;讲积分及其应用时,将微元法与古典案例“曹冲称象”相结合,增加企业生产的总产量问题、人口统计模型等.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数学建模、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生活与数学、专升本辅导等选修课,可以化解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教与学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数学课时有限的问题.

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思想与古典案例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与生活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与专业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要给高职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提出、分解一些适合他们知识水平的问题,优先让他们解答,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数学素质,还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经济案例,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等,课堂教学中以这些实际问题为导向,从教师的单独推导、演算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从学生当观众,转变为学生真正全程参与教与学,达到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辩证统一,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合作互动型学习,这样,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3.现代科技,尝试新型教学手段.近年来,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课件、多媒体、投影仪和网络平台等在当今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些辅助工具使数学教学更为立体直观、生动形象,刚开始,学生学习兴致较高,课堂效率也较好,但每堂课信息容量比较大,部分学生不容易消化吸收,几堂课的问题堆积,学生又回到原点.若把当今时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丰富和信息量大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慢慢地改变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为此,我院派出大部分数学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希望老师们不断创新,尝试新型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到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如:制作优秀的课件,上传“空中课堂”资源,充分利用学院网络平台有效学习;制作微课视频,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重点学习一个重要知识点;精心制作经济数学“网络课程”,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的作用.如果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院大量的网络技术平台和资金支持,我们可以设计和制作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和网络课程,引入新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学生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就可以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并能充分消化吸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点拨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果.总之,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难度远大于专业课程的改革,我们必须跳出数学课程自身的学科体系,充分认识到经济数学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建立在专业应用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有助于专业学习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冯翠莲,赵益坤.应用经济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雷田礼.经济与管理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

[4]纪素绢,王定飞,李二华.《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J].学士论坛,2015.

[5]郑春华.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探索[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高职院校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高职院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