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论文范文文献 跟在教育第一线守望教育理想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教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在教育第一线守望教育理想

文 | 严忠俊

严忠俊简介

正高职称,特级教师,教育部首期中小学领航班学员.1986年开始执教,先后任教于浙江省湖州中学、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担任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工作.2011年调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先后任局长、党委书记等职.2014年至今,任浙江省湖州市吴兴高级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

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个好老师.“学会教学是一辈子的事.”这是我教育生涯中始终奉行不已的工作格言.

32岁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36岁成为省物理特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功勋教师,2017年又荣升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我的个人成长史,可以说是一名教师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样本.

一不小心入对行

和那些从小立志为师的典范不同,我入教师这行纯属偶然.我1982年参加高考,过了录取分数线后,班主任才打电话通知考生体检和填报志愿.我家在农村,离城里的高中学校有30里路.当时恰巧遭遇强台风,电话线被刮断,此时正值通知考生参加体检,班主任联系不上我,焦急万分.恰巧我觉得自己考得不差,一早步行到学校查分数,老师看到我惊喜万分.最终,我在班主任的建议下,第一批第一志愿填报了浙江师范学院( 现浙江师范大学).回到家之后,任民办教师的姨妈特别生气,她觉得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怎么会报师范.我安慰她,只是填着玩玩,录取可能性几乎为零.

人生总会有许多意料之外,我等来的恰恰是浙江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做一名教师的事实已无法改变.我不是一个纠结的人,既然木已成舟,那就顺水推舟吧;既然以后要一辈子做老师,那就认真苦练那“ 十八般武艺”.

大学的时光转瞬即逝,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浙江省湖州中学任教.这是湖州最好的重点中学之一,名师云集,贤才辈出.初出茅庐的我能成为其中一员,倍感幸运,又感压力山大.工作的第一年,我就立志要见贤思齐,努力做一名一流的物理教师.我努力在课程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人格魅力、思考习惯五个方面修炼自己.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我一直在学习,在探索,及时记录教学实践中的疑惑、思考、解决路径及启示,并整理成论文发表.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逐步形成并完善了自己“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教学成绩优秀,教科研成果显著,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认可.从湖州中学的普通教师到年级组长,再到教务处主任、校长助理,最后成为教学副校长,在教育的多个岗位上,我也积累了最宝贵的一线管理经验.几十年的一线教师生涯,让我对教师的职业充满了感情,也对学校的发展积累了专业而现实的思考.

翻篇归零又起航

2001年,为响应教育部“在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实现初中和高中分离办学”的号召,湖州市教育局把当地三所学校的高中部剥离出来组成了湖州第十五中学( 以下简称“ 十五中”).“ 合并校难发展”的魔咒,加之生源差、办学条件简陋等诸多难题,使这个新学校的校长一职成了“烫手山芋”.最终,时任湖州中学教学副校长的我被锁定为校长人选.

是留在百年名校继续顺风顺水地过日子,还是接受挑战,破除万难,挑起这副重担?在局领导的鼓励支持下,时年37岁的我接受了这个挑战.

当时的十五中,占地面积仅23亩:一幢教学楼、一幢行政楼、一幢寝室楼、一个小型操场、一个简陋的食堂,这是学校的全部硬件,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室内体育场,没有大型图书馆……办学之初,每个年级仅设10个班,约1500名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师资力量青黄不接,办学硬件老旧乏新……如何在这诸多“大山”的“压迫”下翻身,发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大事.那段日子,我冥思苦想,夜不能寐.我暗自发誓,作为学校的掌门人,一定要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己任,让新生的十五中成为有口皆碑的好学校.

针对学校创办之初的情形,我提出“ 抓校风、抓质量、苦练内功,迎接大发展”的发展目标,将刚性的管理和柔性的教育相结合.当时校级领导班子统一思想,从细节入手,严抓校规校纪.现在想来,巡查、整治、处罚这些行为还属于管理的低级阶段,但这种刚性管理,在建校之初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短时间内见效最快的方法.在严加管理的同时,学校也狠抓德育,教室、走廊、餐厅、公寓处处都是德育阵地,课内、课外、晨会、晚自习时时都是德育时间,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于是,校风一点点好转.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之后,学校才能更上一层楼.从长远角度看,无论基础设施和生源条件如何,任何一所学校想要可持续发展,教师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新生的十五中要想走出合并学校难发展的魔咒,实现快速成长,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然而,当时学校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自身的学习意识不强.怎样才能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呢?想到自己从青年教师、教坛新秀成长为教学明星、特级教师的历程,我豁然开朗——教师发展的最大捷径就是走教科研之路.于是,我们推出了“一三五”校本培训工程(一年入门,三年成熟,五年成才),以此为平台,实施全员培训.两年后,我们申报省规划课题《普通高中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与研究》,用科研的严谨态度,用理性的高度来指导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四年后,我们形成完整的教师校本培训体系,并让培训工作常态化、正规化.通过校本培训,青年教师成长周期缩短,骨干教师的可持续力增强,教师在省市级教科研活动中的影响力增大,学生与家长的满意率提高,整个学校呈现出一种朝气蓬勃、和谐发展的气象.

从“金字塔”到扁平化

2004年4月,湖州第十五中学更名为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吴高”);2005年8月,学校易地搬迁,湖州织里中学并入.短短几年间,吴高实现了由“杂牌”向“精品”的转变,硬件设备与核心软件均得以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省二级、省一级重点中学.成绩属于过去,脚下的路依然漫长,学校进入全新发展时期,作为校长的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校发展变得有序、和谐和可持续.

当时,在校学生数已突破2500人,一个年级独居一栋教学楼,相当于一个小学校.原来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已经开始掣肘学校的高效运转,亟需建立一套更高效的管理体系.在研读了大量管理类书籍,向诸多教育前辈请教,同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磋商之后,终于,我们有了新的思路:实行“处室年级部负责制,扁平化管理”的模式.新的模式按照校长——年级部联系副校长——年级部( 处室)——备课组( 班主任)——教师(学生)的体系运作.原先的金字塔组织形式被“压缩”成了扁平状的组织形式.这一新的管理模式以其柔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给参与学校管理的教师以更大的决策自主权,使全校教师能形成共同的愿景,使学校文化提升到了更高的品位,使每一位吴高的师生和学校一起获得发展.学校也因此变得越来越有活力,也越来越有魅力.

走向教育的更远方

2011年8月,由于突出的治校成绩,我被市教育局擢升为吴兴区教育局局长.离开吴高,有万般不舍,但这是行政命令,前面有更大的担子需要去挑,不服输的我选择了再次挑战自己.可这次挑战,缺少了前进的动力.政府机关的管理体系与工作模式和学校有点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教师离开了教育第一线,离开了学生和课堂,我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受.三年之后,在教育局人事变动之际,我郑重地提出了申请,希望重回吴高担任校长.2014年8月,我终于又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吴高.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前当校长时没想明白的事情,当局长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跳出校长这个圈子,感受过更宏观的教育格局后,我对学校治学有了更高位的思考,更全面的谋划.在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普通高中一级特色示范学校之后,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愿景:把吴高建设成更有品位、更有活力、更有影响的特色示范学校.为此,我带领行政团队通过多种形式,经历半年打磨,制定了《博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博才教育以“ 博学·博爱·博闻”为特色,围绕办学理念和核心文化,从博学、博爱、博闻三个维度立体建构“ 博才教育”课程体系.面向未来,我们进一步制定了“ 博才教育”发展四大工程——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工程、师德师能建设提升工程、学生素养培育提升工程、服务师生保障提升工程,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正是在重返吴高的这一年,我有幸经过层层遴选,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位入选教育部首期“ 校长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班的高中校长.江苏基地为我指定了两位导师:一位实践导师是来自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唐江鹏校长,另一位理论导师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导范国睿教授.两位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从不同的角度让我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的终极意义等问题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为带动更多的学校优秀青年校长成长发展,2015年,依托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湖州市教育局正式发文,采用学校推荐、上级部门审核的方式,遴选了十位优秀教师,成立了以我个人的名字命名的名校长领航工作室.我深知领航的意义不只在于自身光芒的显露,更在于一个“领”字.苍穹之上,雁群飞过,人们欣赏的是领飞大雁身后齐整的队伍与昂扬的姿态.对于我来说,在领航的路上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 作者单位: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王玲玲

教育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教育方面论文范文。

1、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2、教育杂志投稿

3、师德教育论文

4、教育杂志社

5、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