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类有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整本书阅读不能只从孩子心头滑过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整本书阅读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整本书阅读不能只从孩子心头滑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多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部编本新教材要求落实课内精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课外整本书的阅读就成了师生课堂上份内的事,如何才能做到让整本书阅读在孩子心中留下烙印,而不至于轻轻“滑”过呢?

一、内容的梳理:完整而有趣味.

整本书阅读,目的是让孩子形成读书的好习惯,以至于带动全民阅读,因此不能用出题考学生的方式牵着学生走,但如何才能检查学生真正的读完了整本书呢?大家都会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的内容梳理,这是检查的项目之一,这其中融入一点趣味性会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西游记》中,对于内容的梳理可以围绕孙悟空进行,也可以围绕唐僧进行,而妖精也可以成为梳理小说的一根主线,比如说:

1.以孙悟空为主线,从美猴王到齐天大圣,再到孙行者,三个称呼对应的主要事件有哪些?如果你做导演拍90分钟的电影,你会选取孙悟空的哪几件事?为什么?

2.以唐僧为主线,给取经路上遇到的81难分类,再说说是怎么解决的?

3.如果以妖精为主线,可以设置这些趣味题:最有能耐的妖精是谁?最有背景的妖精是谁?最有心机的妖精是谁……

4.请将《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妖精做对比.

《西游记》中的主角孙悟空,从美猴王到孙行者,要学生把各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概括出来,基本上可以找出小说中的主要冲突,让学生做导演尝试拍电影,是一种激趣法,让学生谈谈印象最深的孙悟空的事情,也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尝试.给唐僧遇到的81难分类,再说说是如何解决的,也能将小说情节串联起来.而且还要说清是如何解决的,则将唐僧团队和众神的关系牵扯在一起进行复述,如果学生没有看完原著,想投机取巧是无法完成的.而让学生给妖精贴标签,找“最什么”的妖精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让他们从头到尾梳理原著内容,因为妖精的能耐和狠毒,多是在与唐僧团队的斗争中显示出来的.

不管用什么方法,梳理内容是整本书阅读的初始任务,也是进行再读、深读、其他探究的基础,没有通读原文,对原著内容都不了解、不熟悉,是不可能进行更深的阅读的.这当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完整而有趣味的概括.

二、形象的分析:求同中有差异.

名著中,写作手法、艺术手法、结构章法等,随着历论家的努力,相关的解说或者已经固化了,或者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就这些方面而言,学生真的很难再分析出新的内涵来,但是对于名著中的文学形象,却可以读出自己的理解.孙绍振说:“对于作品分析来说,最为精致的分析就是在经典文本中,把潜在的、隐密的、个人的创造性风格分析出来.”[1]学生因为各自的生活经历、阅读积累、情感积累、审美感受及认知规律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文本的审美感受必然是有很大差异的,如果这里能引导学生找出差异,那才是阅读的价值之一.

笔者教学案例《三打白骨精》:

师:在《三打白骨精》之中,联系文段内容说说八戒的形象.

生:爱挑拨是非.

师:详细说说.

生:在白骨精变成美少女被孙悟空打跑之后,八戒是心存怨恨的,他对唐僧说:(悟空是)故意使个障眼法.这里其实有他对女性的好感,他觉得美少女被悟空赶走,是美的形象被毁.在白骨精变成老公公,假装来寻妻女,被孙悟空打死,八戒进谗言,害得悟空被唐僧赶走.这其实有八戒“公报私仇”的心理,因为平时悟是欺负他,他无处出气,现在要借机报复……

在对八戒形象分析中,学生可以说出“生活味儿”:美少女白骨精的出现,引起了八戒的好感,所以他对孙悟空的行为不满也不解,而且还联系到平时孙悟空对他的欺负和教训,这是充满生活情味、接地气的分析.

同样,在白骨精形象分析中,学生也答出了自己的个性:

生:我觉得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形象:其一,她首先变成美少女,是抓住了关键人物的关键点:因为唐僧要管事,美少女被孙悟空赶走或打死,都能激起唐僧的同情心;其二,八戒管闲事,沙僧不管事,因此美少女被打或被赶,都会激起八戒的不满,从而让悟空陷入被动,陷入滥杀无辜、残暴无情的舆论当中,也加剧了唐僧团队的矛盾,让自己的阴谋得逞;其三,她抓住了唐僧好坏不辨、心地善良、仁慈悲悯的特点,在她面前多次上演苦肉计让唐僧对付孙悟空……

在对白骨精的形象分析中,学生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调动自己的感悟能力,结合某些社会现象和心理学分析形象,没有人云亦云.

三、手法的分析:概括中有运用.

在名著阅读中,对于写作和艺术手法的概括分析,也是任务之一,在分析手法的过程中,品悟大作家和文学家们为了塑造形象的匠心独运,并有意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比如在作文当中,有意思的模仿借鉴.还是《三打白骨精》学习中的案例:

先阅读文段: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步行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往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

师:文段运用了哪些手法塑造白骨精第二次所变的形象?有什么用意?

学生讨论明确:对偶、比喻、夸张(其实还有叠词).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极力形容假老太婆的可怜、苍老、用来激起唐僧的同情心,为下文悟空被驱逐做了铺垫.

师:请同学们模仿这一段的写法,写现在课堂上的我——语文老师(学生练习约8分钟.)

生:黑发如墨水,颜容比仙女.耳中闻书声,眼里闪汉字,身着蓝旗袍,绣着五彩花,眉画如柳叶,唇染朱丹红.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训练、有收获,教师以自己为描写对象,要求学生用刚习得的方法进行描写,这是动态学习,由知识罗列转向了能力训练.尽管学生的作文片段还是稚嫩,但起码有了人描写的雏形,基本能抓住人物的特征——衣着、职业特点等.当然,教师这里的处理有两点尚待补充:其一是白骨精假扮的老太婆的刻画,还有描写的顺序、虚实、比较等,其二文段紧扣“衰老”“可怜”的特征然后逐步展开来写.

其实,凡涉及手法,尤其是经典片段的手法赏析,教师还可以大胆的往前走两步:其一,课文与课外名著的手法比较.比如讲到了白骨精假扮老太婆的形象刻画,到了课文中,中年闰土,卖牡蛎的于勒,是否也是这样刻画的?先抓特点,然后用其他细项逐层刻画,或白描,或工笔描绘.其二,课外名著之间经典片段的比较.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形象的出场或刻画,是否大抵如此?因此说,手法的分析,是极小的一个点,是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而已,学生的训练“是这样的”,关键点还要弄明白“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及投入到“这样运用”的训练中.黄厚江老师说道:“方法必须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必须在捕鱼的过程中学习捕鱼的方法.”[2]

四、经典片段的赏析:共性中有个性.

在整本书阅读中,经典片段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无数人反复点评,甚至被其他艺术形式改编重构.这其中,共性的内容也往往是固化了的,但如果把握住关键语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可以读出个性的.

首先是连接情节发展的句子.在《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第三次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找他的妻子和女儿”,这句话是很耐人寻味的,不能一闪而过,这句话可以让假象延续,让欺骗继续.在唐僧、八戒面前,这句话告诉他俩:前两个形象美少女和老太婆是冤死的,孙悟空在滥杀无辜,是多重悲剧的制造者.他们三个是一家人,是平民百姓,不是什么害人精.这句话让唐僧坚信自己的判断,坚信八戒的话是正确的,让孙悟空滥杀无辜的证据变得确凿,更加激起了唐僧的同情心,增强了挑拨离间的力量.这句话也表现出了白骨精的险诈,前两次被孙悟空识破赶走,如果是计划好的,则可以看出她对困难的预计是充足的,是有心计的,如果是临时应对的,这可以看出她的诡计多端.

其次是表现内心世界的句子.同样是在《三打白骨精》中,当孙悟空二打白骨精之后,唐僧要赶走悟空,八戒火上浇油: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什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八戒的谗言当然是非常可笑的,这里反映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其一,八戒平时受惯了悟空的欺负,没地方出气,这里有机会贬损一下也好,也要让悟空难受;其二,八戒自己就是很不坚定的取经者,万一哪天散伙了,他是要分一点家产的,否则回到高老庄会很没面子,否则他的耳边也不会总藏着二两银子;其三,我们平时只读到八戒呆子的一面,憨态可掬,但这里的八戒似乎变成了长舌妇,是否有些尖酸刻薄?这是不是形象的丰富性呢?这些句子细细品味,其实是有些味道的.

再次是提示前后内容的句子.同样是《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当悟空认得那女子是妖精,好心劝告唐僧:

行者笑道:师傅,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防天阴哩!

悟空劝说的这些句子,未必真实,也许是临急之时的编造,也许是其他妖精普遍做法,但后来取经路上的许多情节,许多妖魔的做法,正是用美色,变着法子,要吃唐僧肉,说明悟空对妖魔的通常做法与险毒用心是有着清醒认识的.也表明了他超出团队的预见性和判断力,以至于后来临危不乱,遇险不惊.这几句话也有点为后文埋下伏笔的味道,只是读者很容易将其忽略.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句话也连接了前后情节,妖魔抓住唐僧的目的,正是想或蒸或煮,尽意随心.

五、价值观念的引领:发散中有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3]这里明确指出了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对学生价值取向、价值观念的引领.

在《西游记》中主人公和其他形象,在学生的生活世界里,同样能起到育人目的,因此在价值观念的引领上,也应该做到发散中有统一.发散是尊重学生合理的解读,审美体验和思想延伸,不干涉他的阅读心理和社会映照,这是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异质思维进行触碰、交锋、激荡的基础,也是让学生阅读成长的必备环节.统一是为了让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是语文课程的要求,是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统一的基本要求.

同样是《三打白骨精》的教学案例:

师:请你以本节故事为基础,结合整本书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形象?

学生小禹:我最喜欢猪八戒,因为他最真实,虽然他有点喜欢女色,但这是人的一种常态,只是大部分人懂得收敛.猪八戒“小节”上是有点问题,就在三打白骨精时,他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但后来是他请回了孙悟空,在“大节”上,他还是注意团队、明确西行目的的.

学生小乔:我其实看不起沙僧,他虽然勤劳,任劳任怨,挑担牵马,涮锅煮饭,但他能力实在平庸!遇到危险,他先会喊“大师兄”,自己的本事和能力确实差,他平凡而且平庸,所以我喜欢孙悟空多一点.

学生小莹:我其实很喜欢白骨精.她是很有追求的,不怕挫折,被孙悟空识破赶跑了,她变着法子再来,她肯定知道其它妖精想吃唐僧肉,但都失败了,但是她不达目的不罢休.所以我觉得她是有决心、有恒心、勇于坚持的形象.

师:同学们,大家对小莹的话有什么评价?

学生小乔:我觉得她说的不对!因为白骨精是唐僧团队前进的障碍,是反面力量.

师:对呀,白骨精始终是害人精啊!就如我们所处的社会,那些违法犯罪的,他们的“追求”越高,越“坚持”,对我们的社会危害就越大.在正义面前,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

……

在这里,师生之间的对话有分有合,有发散也有统一.白骨精就是“害人精”,不管她如何伪装,都是为了祸害唐僧,这里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价值观念上出现了偏差,或者失误,那将是得不偿失的,那样的整本书阅读,所起的作用恰恰是背离了初衷.

整本书阅读,是师生共同的任务,如何让一本本好书在学生的中学阶段留下深刻印象,乃至于一辈子都铭记,都愿意重读,是教师现阶段该为和可为的事.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彦君著.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415页.

[2]黄厚江著.语文课堂寻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17页.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整本书阅读论文范文结:

关于整本书阅读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整本书阅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青春风杂志免费阅读

2、英语杂志在线阅读

3、杂志阅读

4、杂志在线阅读

5、期刊阅读

6、飞魔幻杂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