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职业教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论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辛 健

【摘 要】在新形势下,科学地构建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是高职专业内涵建设及提高其毕业生职业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的关键.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摆脱原有以知识系统性为基础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在新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在专业岗位上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形成职业能力的过程,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则是为了完成这一过程所进行的必要的理论基础准备.对于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来说,则应是以电子信息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为基本依据,构建相关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依据;职业分析;能力培养;规范;运行监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2-0094-03

2000年,我国注册的高职院校为442所,到了2014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已接近1500所,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由于技术的基础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使其成为每一所高职院校中都必有的热门专业.以统计数字为依据来看,我国的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数量的迅速增加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同步的,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应用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缓解.从笔者对企业调研的结果来看,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填补关键技术岗位空缺的主要原因,是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层次不足和岗位能力较差.因此,改善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现状的首要工作是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而重中之重是完善其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普遍存在着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许多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缺少基本的科学论证.

由于数量上的迅速扩张,而完善及科学的运行监督和评估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导致我国的高职新专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且各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普遍缺少岗位依据和基本规范.许多由老中专甚至技校升格而来的高等职业院校,因其没有能力按产业结构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来确定相关的课程体系,为了生存只好按自己所能制定授课内容,这一方面造成社会急需信息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另一方面造成大量低素质或学用不对口的高职毕业生相对过剩的社会问题.

其次,简化本科课程体系和照搬其课程基本要求所引发的系列问题.

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二个普遍问题是,由于缺少职业教育的经验,同时又没有进行必要而科学的岗位分析,许多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仅仅是将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若干简化,而具体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过程则往往完全照搬.这类带有本科痕迹的课程体系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

(1)课程体系中的许多内容与培养目标不匹配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高职电子信息技术

(类)专业虽然在名称上相同(或相近),但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还是在毕业生的基本就业岗位群方面,两者都是有较大差异的.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因克隆本科课程体系所造成的课程体系设计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职业能力不匹配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今各类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之中.

(2)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基础能力存在较大反差将本科信息类课程的基本要求直接应用于高职院校的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学所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现阶段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从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上完全不具备按本科基本要求完成相关课程任务的可行性.从因材施教的观点来看,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必须制定基于科学的岗位分析基础之上且与高职学生群基本能力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和体系.

(3)实践教学环节有缺陷

对于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应该是对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上所必需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而现行的带有本科痕迹的高职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最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其课程体系中缺少对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环节.

新形势下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对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有明确的说明,即“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基于以上原则和电子信息行业岗位群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对高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时必须对课程体系的建设程序、审批制度以及几个具体的关键性问题给以充分的注意.

首先,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科学的建设程序和审批制度.

国家在2014年6月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里的“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中对我国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有明确的预期,即到2020年,基本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而相关的具体措施为“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

笔者认为,为保证高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广泛适用性,我国在完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时,应充分调动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其比较合理的程序是,第一步由教委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及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的专家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工种的岗位需求量和培养标准.第二步再由教委组织学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的相关专家对电子信息行业进行科学的岗位分析,在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群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其岗位能力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而科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以此为基础由专家制定,在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和备案后方可生效.

其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时需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统一、规范

在国内,对于发展历史不同的高职院校,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其课程体系也相差甚远,再加上考试标准和过程都是由院校自主制定和完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很难进行科学和有价值的评估.没有对各类高职专业科学和准确的评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制定高职教育发展规划或进行专业调整时便缺少基本的科学依据.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即同一类专业,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统一规范的专业培养目标后,是否应该建立统一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笔者认为,经科学程序建设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理应具有统一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只有这样,课程体系才可以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和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唯一基本依据.另一方面,为保证对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和准确性,教委应联合相关行业协会(或大型企业)进行与专业课程体系相关的考试标准和题库的建设.同时,教委还应委托第三方(如行业协会或行业联合会)来承担考试和质量评估的任务,考试的独立性是对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估的客观性的基本保证.

(2)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对实践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实训条件制定予以明确的规范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得办学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即“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同时,国家还规定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来构建.因此,在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新课程体系中不但应分阶段明确各类实践课程的基本要求,同时还应对相关实训中心的配置、运行及管理方法有明确的规定.

(3)顶岗实习内容要求及技能培养目标应纳入专业课程体系

顶岗实习是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所必须的一个过程,但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这也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最需要加强的一个环节,由于企业生产计划的限制,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客观上很难全方位接受系统性的能力培养,而许多高职学院在学生下企业时也并没有制定针对顶岗实习实践过程的系统要求及管理办法.为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在制度层面将顶岗实习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过程管理.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类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使得我们必须以信息产业的工作过程为基本导向,以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在新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专业岗位上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形成职业能力的过程,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则是为了完成这一过程所进行的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梁长垠,晏凯.电子信息工程精品专业实践教学设计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6,(1):42- 44.

关晶,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07):5-9.

冯美英.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为范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1(31):71-73.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职业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职业教育方面论文范文。

1、职业教育期刊

2、职业教育杂志

3、职业教育论文

4、现代职业教育期刊

5、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6、卫生职业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