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术精要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与陈洪学术精要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术精要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陈洪学术精要

陈洪(1907—2002)先生,曾用陈白石、陈白尘、陈白鸿、陈伯石、作猷、使猷、肇尧、鸿倪等笔名抑或别名,一生集音乐教育(胜任理论作曲全部课程、音乐史、音乐欣赏,旁及小提琴教学、试唱练耳教学、指挥教学及实践、中外音乐史等)、翻译(精通法①、英文)、作曲、写作、摄影、绘画、制作乃至修补乐器于一身(曾指导王子初,造出小提琴“古庄一号”),他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及一代宗师.可以说,继萧友梅、杨仲子在北京开办专业音乐(北大音乐传习所)及上海国立音乐院后,1929年岁末,刚从法国归来的陈洪在欧阳予倩领衔的“广东戏剧研究所”与马思聪共同创办了岭南第一所音乐学校,兼任校长、音乐理论教师和小提琴教师(至1931年7月).不久,又与马思聪共建了私立“广州音乐院”(1932年秋—1935年夏),初任副院长,实际负责校务及编辑院刊《广州音乐》,之前曾参与过《万人杂志》《一般艺术》及“万人丛书”——《绕圈集》即其一种——的编辑、策划、出版.1933年马思聪婚后赴沪定居,陈洪代理院长并负责全部工作.1937年8月,突接萧友梅信,被聘“国立音专”教务主任——成为继黄自之后第三任教务长,时在“八·一三”前夕,“音专”一度化整为零,在三个地点坚持教学,还创办了《林钟》不定期杂志、主编《音乐月刊》.由于他对工作严肃、认真态度,赢得萧友梅信任,全部校务均由陈洪代理,甚至萧友梅的文章,如《复兴国乐我见》由陈洪(证言:俞玉姿“1990年6月间,听陈洪讲:‘《复兴国乐我见》由我执笔,交萧友梅审定后发表’”)或参与撰写致教育部长王世杰的信《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长养成班理由及办法》(经比对,有些文字出自陈洪).1946年任南京国立音乐院教授兼管弦系主任,1947年兼任大学艺术系教授,1949年和进步学生一起护校,亲自迎接解放军入城,之后,任南京大学音乐系教授兼主任,从1952年起任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兼系主任.

陈洪先生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如:前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章彦、前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窦立勋,作曲家林声翕、吴祖强,理论家邓尔敬,指挥家黄贻钧、李德伦、韩中杰、陈传熙、石中光,钢琴家吴乐懿,歌唱家高芝兰、二胡演奏家张锐,音乐学家俞玉姿等,在音乐界享有很高声望.而他为师范院校培养的不可胜数的人才,遍布江苏省,并远及京、沪、川、鲁、闽、鄂、赣、皖,并有全国“三八”红旗手、省级劳动模范.仅以陈洪先生教授的留南师大学生就已七代同堂,并培养了勤恳、敬业、爱岗、爱生的良好系风.

陈先生突出的音乐学术,笔者以为有如下几点:

一专多能

他于1983年在写《给高师音乐系同学的一封信》(1983年第35—36页转34页)中,出于师范院校的职业特点,认为高师的音乐教学及培养的人才“不能照搬音乐学院的模式,搞单项突出”——而要有可以开几门课的能力,并强调,必须对学生不断进行“人民教师的专业思想教育”,要“面向中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并明确舞台与讲台的关系.这一理念的提出,正因当时从上至下对师范与专业音乐院校区别,十分模糊,1952年院系调整,甚至领导提出,要把师范音乐教育归;有的教师则鼓励学生面向舞台忘记讲台……并出现“将南师音乐系并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动议,此乃分工不清的直接后果.鉴此,先生一针见血指出:“江苏省甚缺音乐教师,南师必须面向中学”,其点题之语:“音乐教育专家其贡献决不小于在舞台上受观众喝采的演唱家.”之后,南师得以保存;先生率先垂范,多次谢绝音乐院校邀请,将后半生奉献给师范音乐教育,除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外,还撰写适合师范类院校教学的视唱、乐理、和声、曲作法和音乐欣赏等课程教材(详后)数百万字.

音乐创造

“九·一八”事变后,陈洪与学生卢碧伦(1931年10月10日结为夫妇),在广州青年会的歌咏活动中,每周向群众教歌并写下了《冲锋号》《把敌人赶出领土》《上前线》等一系列充满时代的歌曲,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抗战歌曲,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校长王向奇回忆“当年,我就是唱着陈老的《冲锋号》走上革命道路的”.戴鹏海曾说“刚上初中就在音乐课上演唱过他(陈洪)的歌曲《冲锋号》《上前线》等抗日救亡歌曲”(2002年版,第80页),此类歌曲还有佚名词《怒吼》《四万万大众起来》《“八·一三”九周纪念歌》等.

1936年12月陈洪以罗海沙词谱曲的《迷恋之歌》(1937a,第28—31页),是“西安事变”(12月12日)后为当月29日由罗海沙领导的“前锋剧社”在广州上演的话剧《群迷》创作,其意向所指,包括党争、山头、派别林立,各武装集团拥兵自重等现状,该曲特别强调:大敌当前,还在无意义的党争是没有前途的;同期陈洪自作曲、词的《一致对外》(歌曲),则更加鲜明地表达了“团结一致、同御外敌”的心声:

中国人,中国人是一家人,休提我穷你富他卑我尊!

中国人,根本就是一家人,所有党派阶级一致对外!

从今天前嫌冰释,联合战线美而壮!

从今天,一心为国,大荣光,就在前头!

(转吴涵真1937年,第33页)

据目前掌握的乐谱资料,陈洪先生一生创作了约三十五首各类作品,其中艺术歌曲如欧漫郎词《陨大星》(1933,为纪念陈烔明逝世作)、[唐]李白词《子夜歌》、[五代]韦荘词《菩萨蛮》、晓光词《那就是我》、[唐]杜甫词《梦李白》、陈洪词曲《赠红梅》;大合唱:郭小川词《三门峡》,张学棣词、陈洪,张振亚曲《江南春好》,任红举词《教师颂》;混声四部合唱:袁飞词《共青团林之歌》、顾烔词《春风桃李》;钢琴小品《没字歌》《幽默曲》(五拍子)、《摇船曲》等.他于20世纪50年代所写的《共青团林之歌》及年逾古稀所谱《教师颂》《春风桃李》三作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歌曲评比一等奖.

以上,也仅其荦荦大者,“”前后(1963—1980)无一首作品;91岁时,写出的艺术歌曲岳飞词《满江红》(其二)(陈比维提供的手稿日期:1998年7月,是先生的封笔之作)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总之,陈先生的作品是精致、多样、深情有时甚至是的.特别他40年代为钢琴小品《玉美人》配的和声,与赵元任、黄自、胡周淑安及山歌社等所进行的西洋和声中国化方向一致,是中国曲调配民族化和声种种实验之“一种”.另据调查:自陈先生1942年为袁牧之编剧、费穆导演的话剧《钟楼怪人》配乐后至1946年8月,共为《蝴蝶夫人》《新生》《万紫千红》《香妃》《秋》《海葬》《古屋行尸》《袁世凯》《天外天》《满庭芳》《恨海》《魂断蓝桥》《秋海棠》《祖国》《孔雀胆》等十余部话剧、电影作过配乐或插曲.因自此年1月起,先生曾先后在上海的新华电影公司、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制版厂任音乐主任,与话剧、电影界多有接触,配乐成了重要营生.陈先生自谦:“这种工作不过是尝试而已,乃籍以增强戏剧的气氛,我以为不久的将来(从中)必有新音乐剧产生”(1944年,第43页)并在话剧《香妃》配乐中,使用了“主动机”贯穿手法,在电影《蝴蝶夫人》则创作出二支华尔兹风格的舞曲(中联影讯1942年,第3页;大众影讯1942年,第722页;电影画报1943年,第49页),其创作的多样性由此可见一斑.

理论建树

法式固定唱名法由陈洪先生最先引入教学,并倾其一生,加以推广.30年代的《曲式与乐曲》及40年代的《对位化和声》,是中国专业音乐理论建设的开山之作,前者(上海音乐公司1940年版),作者虽自谦“这是一本简陋的书,但在我国的音乐田地上,朝着这条路线走的这还算是一只开荒牛”恰印证了这是中国现代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这片荒地上的第一株嫩芽;戴鹏海认为后者是将和声理论系统地介绍给我国音乐读者的“首作”(2002年,第80页).陈洪以后陆续写出的《怎样写歌曲的钢琴伴奏》(1958)、《小提琴教学》(1983)、《视唱教程》(1984)等,均为中国师范音乐教育教材建设的力作.而他对中外音乐家,特别对贝多芬持续、深入的研究使他成为贝多芬专家,并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撰写“贝多芬”条目的不二人选;总览他对西方音乐的研究领域,仅从作曲家而论,1934年即已涉及瓦格纳的乐剧、1944年已涉及印象派音乐、俄国及北欧的民族乐派音乐,马勒的长篇巨制《尘世之歌》以及斯特拉文斯基、德·法雅的某些作品及现代主义音乐.另外对身边音乐家如欧阳予倩改良京剧的述评(1937d,第42页),萧友梅(1946a,第26—33页;1987年,第15—20页;1992年,第13—15页)、黄自(1938年,第13—15页)的理论素养、人品修为及马思聪小提琴家、作曲家的双重推介②,甚至对名不见经传的青年音乐家李若梦(小提琴)、陈世鸿(男高音)的介绍(陈洪1935年第5—6页),均是当代音乐家研究的例证.

翻译精妙

在柏辽兹论《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1957)、路·拉罗阿《克洛德·德彪西》(1962)、林波姆的《西贝柳斯》(1962)、《巴托克论文书信选》(1961)、丽莎《肖邦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贡献》(1958)、魏恩加特纳《论贝多芬交响曲的演出》(1984)、《海利根锁危机始未》(1988)等译著中尽显信达雅风采.陈先生对翻译的细节,尤加注重,如对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中两主人公,一是马车夫、一是农民,与由封建主授予有地位人身份的“骑士”名头不符,主要Calleria这个字,没有骑士之意;圣-桑,之名Saint-Sa?觕ns的s“斯”音不能省略……“比才”用上海话读勉强,但用普通话则不知所云……见解,至今依然不失参考价值,而“定出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供全国使用”(1982b,第44—45页)是先生的心声.另对《大地之歌》译名不认可的道理在于:“玛勒不是在歌颂或赞美大地……有的是月夜独坐在坟上悲啼的孤猿、颓然卧前楹的醉汉、空断肠的少女、镜花水月的欢乐、飘忽不尽的白云和生离死别的哀怨,所以我认为译作《尘世之歌》似乎更为确切”.特别此作是纪念刚刚去世的爱女(1982a,第47、49页)及马勒本人已重病缠身,且欲知将死、未死、厌世却觉得死比苟活世间更可怕(1944年,第75页)转而贪恋尘世,这是后人面对此作、不得不考虑的情境.

琳琅满目

从目前已经搜集到的陈洪先生著述文目,所涉之广,令人惊异,其中既有关注现实音乐生活的短论,如《改进与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能否给孩子们一点自学音乐的时间》,又有对后学的提携之作如《师范院校的钢琴教学就面向中学——兼评徐雅琴的〈钢琴实用教程〉》.既有最基本音乐问题的探讨如《关于拍子的起源》,也有音乐艰深问题的研究《谈诗词之入谱》《黄钟之迷》——其中提及Hornbostel——霍恩博斯特尔——这位西方初期比较音乐学家对中国黄钟律音高的个人看法③,并指出:中国历朝历代黄钟音高之不定,“使我国音乐永远在荡动不定”这依然是一个问题,最终陈洪倾向于将黄钟音定于345音分——即由朱载堉所定律高(1946c,第4页)与钢琴f1音同高的“仲吕”.此外,对历史上唐宋娼妓文学、唐代的燕乐和绝句的研究,对现实中犹太人与乐坛的介绍,并特别提及在二战其间对犹太人的音乐状况时,认为:“瓦格纳于1850年曾著文《乐坛上的犹太精神》对门德尔松及犹太文化大加攻击,开音乐界‘排犹’之先河,把曾在门德尔松创立的莱比锡音乐院任过职的舒曼、用犹太裔德国诗人海涅的诗谱过曲的舒伯特等也列入‘挨骂之列’”,(1946d,第203页)旨在探究德国排犹浪潮之必然与偶然.总之,其文目上的琳琅满目,反映了陈洪先生学术思想的丰富与多彩.

欲休还语

陈洪先生理论素养极高,从年青时代起就语出惊人.1931年他大声地疾呼“现在是我们享受玩物和奢侈品的时候吗?……不!我们要把艺术当作一种武器!……因为艺术是利害的武器”(1931年,第13、14页)不久他就写出了《冲锋号》这一不是武器却胜似武器的歌曲.后将这一思想发展为“坚决反对布尔乔亚(小资产阶级,引者)式的无病,提倡大众的、为人生的艺术的艺术而非为艺术的艺术,并主张艺术家要走出塔,并及时提供给民众“最急切需求”“最有价值”的艺术;并进一步认为:“音乐不是超人的,也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国家的,当社会、国家正集中力量于建设事业的时候,音乐决不能超然”(1939年,第43—44页)此时,南京已经被屠城,上海沦为孤岛,即刻陈洪将《把敌人赶出领土》之类针对现实的歌曲再次以五线谱形式重新编配(1937b,第42页)并在上海乃至全国奏响,其所焕发的,正是国民最急需的正能量.

而当群众性“救亡歌咏”风起云涌,先生对此所提正确意见:“‘救亡歌曲’当然是很有力量的一种,但是音乐的力量绝不止此,战时音乐的效果也不一定倚靠着口号式歌词.我们尚需于‘救亡歌曲’之外作进一步追求”(1937c,第4页),并在1937年12月14日与萧友梅共同起草致教育部长王世杰信中,陈述了此“追求”的具体实施办法:开办集团唱歌指挥及军乐队队长养成班,却被视为“音乐与抗战无关”的典型并遭遇长期批判,此虽已成过眼云烟,但在陈洪先生111周年冥诞之际依然要反思其中的前因后果.谨以此文祭奠陈洪先生的在天之灵.

参考文献

[1][法]法郎士(Antole France)

1926:3月陈洪译《圣母的戏法师》[J],朱天民编《学生杂志》第13卷第3号[J],上海学生杂志社.

[2]王光祈

1929:《东方民族之音乐》[A],冯文慈、俞玉滋选注《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3]陈洪

1931:5月《武器艺术论》[A],广州泰山书店.

1935:1月《介绍二位青年音乐家》[J],《广州音乐》第3卷第1期.

1937a:8月词、曲《一致对外》[Z],吴涵真编《易声歌集》[C],上海时代出版社.

b:8月曲、秋竹词《把敌人赶出领土》[Z],吴涵真编《易声歌集》[C],上海时代出版社.

c:11月《随笔·战时音乐》[J],上海:陈洪编《音乐月刊》第1卷第1号.

d:12月《梁红玉》[J],陈洪编《音乐月刊》1卷2号.

1938:8月《伤感》[J],上海“新兴音乐社”编《音乐世界》1期.

1939:6月《随笔》[J],上海:《林钟》创刊号.

1944:8月《尘世之歌》[J],上海:《文章》8月号.

1946a:署名“鸿倪”——陈洪笔名《萧友梅先生五年祭》[J],上海:《文章》1月号.

b:5月19日《介绍马思聪作品演奏会》[N]上海,《时事新报》;转俞玉姿、李岩编《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c:12月《关于中国新音乐的技术问题刍见》[J],上海:丁善德、陈洪编《音乐杂志》 第2期.

d:《犹太人与乐坛》[A]俞玉姿、李岩编《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C],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82a:2月《玛勒和他的〈尘世之歌〉》[J],北京:《人民音乐》第2期.

b:7月《必也乎正名》[J],北京:《人民音乐》第7期.

1983:12月《给高师音乐系同学的一封信》[J],北京:《人民音乐》第12期.

1987:12月《忆萧友梅先生与抗战初期的上海国立音专》[J],上海:《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第4期.

1992:9月《校庆声中忆萧故校长友梅》[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

[4]大众影讯

1942:6月27日《蝴蝶夫人插曲〈海边花〉其一》[J],上海:《大众影讯》第2卷第49期,大众影讯社.

[5]中联影讯

1942:7月8日《二支富有诗意情调的〈海边花〉插曲》[J],上海: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

[6]电影画报

1943:3月1日制曲陈伯石、作词李隽青《蝴蝶夫人》(一)(二)[J],新京:《电影画报》第7卷第3期,满洲杂志社.

[7]吴江枫

1944:6月11日组织“音乐座谈会”[J],上海:《杂志》第13卷第4期.

[8]戴鹏海

2002:《还历史本来面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的“个案”系列之一:陈洪和他的〈战时音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第3期.

① 1926年3月在1926年3月10日译[法]法郎士(Antole France)《圣母的戏法师》(1926年第82—5页),是目前所知陈洪首篇译文,当时他正在上海补习法语、准备出国留学.

② 时在1946年5月,前此,人们仅知道小提琴家马思聪,而作曲家马思聪,是由陈洪首次对马的定位.以后马的音乐实践及作曲方面的成就,也验证了这一定位的准确.(详陈洪1946b,第229页).

③ 前此,王光祈在1929年发表的《东方民族之音乐》中,也曾提及此人(详1929年第132页).

李岩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荣英涛)

术精要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术精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术精要方面论文范文。

1、精益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