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乔佩娟老师的歌剧深情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老师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老师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乔佩娟老师的歌剧深情

大多数人听到乔佩娟的名字,都会有一种仰视的心理,可是走近乔佩娟老师,才会发现她是那么低调、随和.已经86岁高龄的她,走起路来像一阵风,让我这个小辈都追不上.记得那是在2017年12月17日晚(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开幕后的第二天)的南京,因当晚没有观摩演出任务,晚餐后,我便送乔佩娟老师回房间休息.乔老师暖烘烘的手拉着我到了她房间后,便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又给我倒水,又拿出各种小零食让我吃.后来她听说我嗓子不太舒服,马上又打开行李包挑出各种她认为能够缓解或消除病症的药,细心地装在一个袋子里让我临走时带上.坐在她身边,真的好像坐在妈妈身边一样.乔佩娟老师身上有一种非常特殊的亲和力,让人不会有任何的拘束和不安而特别愿意跟她在一起.要知道,她曾是前总政歌舞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政委,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之一,也曾是中国民族歌剧舞台上非常成功的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的首位“小芹”就是乔佩娟老师出演的.

同乔佩娟老师聊天的时候,她极少谈自己.有一位80后的记者小朋友和她聊了将近两个钟头,一直希望她讲讲自己,她都拒绝了:“我从来不接受个人的采访,你很年轻,对中国歌剧的历史不了解,我可以给你讲好多好多故事,讲过去的老艺术家们是如何进行歌剧创作和表演的,讲他们对中国歌剧的一片热忱,我自己真没有什么可以讲的.”不知道小姑娘最后有没有写完采访稿,可是我知道,乔佩娟老师对这个孙子辈儿的记者姑娘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那晚和乔佩娟老师畅聊到深夜,之后第三天,我便因为重感冒回家休养.这次感冒病毒肆虐异常,回沪后,我听说乔老师也生病了,非常担心,她那么大年纪,歌剧节的工作又那么辛苦,她怎么吃得消?期间我曾经给乔老师发消息,她的回复很简短:“没事啦,已经好了!”乔佩娟老师是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委员会的副主任,歌剧节期间,她也是“一剧一评”研讨会专家团队的核心成员.歌剧节历时26天、需要观摩23部歌剧、召开15场“一剧一评”研讨会,辗转江苏5个城市,乔佩娟老师和羊鸣老师这两位“80后”,成为自开幕到闭幕从未缺席一天的、年龄最大的专家!而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每天乐呵呵的总是为他人着想的“乔妈妈”,在歌剧节结束回京后,便因感冒引发的肺炎住进了医院!原来,整整二十几天,她一直拼着一股劲儿在带病工作!

乔佩娟老师回京即住院的消息,我是在歌剧节结束之后,2018年1月18日在湖南株洲观摩民族歌剧《英·雄》的时候才知晓的!当时我的讶异和震惊简直难以言表,因为就在赴湖南的前两天,我还在人民广播电台里听到了关于本届歌剧节的访谈节目,乔佩娟老师作为嘉宾之一,在节目中侃侃而谈,谈笑风生,完全听不出是从医院请假出来做节目的.在株洲看《英·雄》的时候,乔佩娟老师告诉我,她是临时办了出院来看戏,回去还要接着住院.因为《英·雄》是民族歌剧发展工程9部扶持剧目之一,另外8部已经都经过几轮修改,在歌剧节上演出了.她是真的不放心这个“新生儿”,所以和医生软磨硬泡办了出院手续,来的那天随身还带着打点滴的针剂.那天湖南温度不低,我穿一件薄呢大衣还不停地沁汗,乔老师握着我的手不停地问:“你怎么穿这么少,天儿冷.”那天,乔老师穿一件薄棉袄外加一件厚的羽绒服,平时暖融融的手微微有些凉.她问我的时候,我紧紧握着她的手,感觉好心疼,她身上肯定不舒服才会觉得冷啊!即便这样,她还不忘记关心我!

那天看完演出,乔佩娟老师很兴奋,站起来举着双臂使劲鼓掌.问起她的观感,她说:“在缪伯英他们那个时代,中国百姓的生活真的是太苦了!所以国家强大,老百姓才会幸福.离休后我很少出门,这次歌剧节不仅去了南京,还去了江苏好几个城市,今天又来到了株洲,不管哪个城市,建设都不比北京差,都很漂亮,老百姓的生活也都很安逸.所以,我们的文艺创作就是要歌颂为今天幸福生活献出生命的英雄们,我们的舞台需要正能量.写英雄要有真情实感,只要你能感动群众,就一定会受到群众的欢迎.”

86岁的乔佩娟老师,思路非常清晰,逻辑非常严密,表达非常精炼.歌剧节期间,每次的“一剧一评”研讨会都是由乔佩娟老师做总结.乔老师总是很谦虚地表明,自己说的话谈不上总结,仅仅是作为一个观众的个人体会.乔佩娟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很平实,没有口号,没有豪言壮语,她说话的语气、态度就像和你拉家常一样.可是,当她娓娓道来之后,大家都会被她的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切中要害的话语深深折服,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政委的水平就是不一样.”

在收听人民广播电台的访谈节目时,乔佩娟老师的一句话让收音机旁的我会心地一笑:“你可以把西餐拿进来,但不应该把炸酱面丢了.”是啊,这就是乔老师的风格,形象风趣而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这个比喻,是关于何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属于“80后”的乔佩娟老师,有着非常开阔的视野和胸襟,绝无保守和陈腐.她不止一次地谈到:“中国民族歌剧的提法,最早是从70多年前的《白毛女》开始的.当年的音乐家、戏剧家,如张庚同志、马可同志等,实际上他们都是贯通中西的.在创作所谓‘中国民族歌剧’的时候,这些艺术家们对西方的歌剧也非常熟悉的,他们在创作中国歌剧作品的时候,是在保持中国内容、中国风格的前提下,运用西方歌剧写作的方式来进行创作.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再看当年的那些作品,《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江姐》及后来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听众都不会觉得陌生和生疏,也并不觉得老土,因为这些创作都是非常具有歌剧思维的.”2015年,组织了歌剧《白毛女》的复排和巡演.在乔佩娟老师看来,这次复排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熟悉和了解中国还有这样一部作品.这个作品,既继承了中国民族的戏曲、民歌、民间音乐,也吸收了西洋歌剧创作的方法,才会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乔佩娟老师总结:“中国民族歌剧的特点,就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讲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民族歌剧必须有中国人的特点,中国人喜欢,中国人热爱!这次歌剧节中有许多剧目,演出后观众不走,因为老百姓喜欢!这才是我们把握创作中国民族歌剧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事实上,作为歌剧《小二黑结婚》首位“小芹”的扮演者,乔佩娟老师本人就是中西贯通的践行者和典范.她不仅接受过民族声乐演唱的学习训练,也接受过非常正规严格的意大利美声的学习和训练,只不过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从台前走到幕后,但是乔佩娟老师始终关注着中国声乐的教育,她希望中国的声乐教学,也能够中西贯通,相互学习、借鉴、融合,以致不断提升.

在第三届歌剧节上,有8部作品是组织的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扶持剧目.这8部作品,都是从创作剧本开始就听取工程委员会专家意见,经过反复几轮修改,最大程度地确保其艺术水准和质量.对此,乔佩娟老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她认为,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作为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的亲历者,虽然因为奔波辛劳生病住院,但是她的欣慰和满足溢于言表:“第三届歌剧节的情况非常好,总体上来讲是方向正确,政策对头,整体展现的是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和中国整个歌剧事业的发展,在第三届歌剧节里面都有了充分的展现,既有主抓的、主管的、指导的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的剧目,也有全国各地文艺院团所创作的其他剧目,同时也吸收了像上海歌剧院演出的威尔第经典歌剧《阿依达》,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届歌剧节.”

有一次聊天,乔佩娟老师感慨《白毛女》里面“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句台词太深刻了.她说:“从我们今天艺术家的地位就能看到这种变化.过去的艺人没有尊严,被称为‘王八戏子吹鼓手’,话里话外都透着一种轻视,可是今天的艺术家却那么受人尊敬和爱戴.”乔老师还说:“我们要珍视这份尊重,创作演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的歌剧作品.”乔佩娟老师不止一次地说:“我一直做的工作就是为艺术家服务的,我离开工作岗位都二十多年了,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热爱歌剧的观众而已,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歌剧事业越来越好!”我想,乔佩娟老师这样的“观众”,如果不是对中国歌剧事业充满了一种无比深情的挚爱,又怎么会如此忘我而投入!她是我们所有歌剧从业者的榜样,更是一面我们时刻对照自己的镜子!

游之:《歌剧》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赵金领

老师论文范文结:

关于老师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老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2、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

3、论文老师评语

4、幼儿园老师论文

5、论文指导老师意见

6、论文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