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复相关论文例文 和康复处方训练模式在青少年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康复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康复处方训练模式在青少年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康复处方训练模式在青少年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青少年四肢骨折患者8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康复处方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握力、下肢肌力及训练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握力、下肢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康复训练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处方训练制定术后不同时间的锻炼方案可有效促进四肢骨折青少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适应度,发挥康复训练的最佳效应.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康复训练;青少年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18.066

内固定手术是目前四肢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1],固定术后需要长时间制动休息以促进骨痂形成,维持患肢关节稳定[2].由于青少年时期是骨骼成形发育的快速阶段,长时间制动对骨骼、关节的发育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甚至造成畸形[3].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四肢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维护正常形态的首要条件[4].因此,青少年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关节功能恢复需要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康复方案,以减少制动时间,尽可能加速骨折断端的愈合,恢复组织、关节正常的功能.本研究设计一套青少年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康复处方,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青少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X线、CT等诊断四肢骨折,年龄12~19岁,均择期行内固定术;认知、理解能力正常,能够正常沟通交流;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骨肿瘤、病理性或陈旧性骨折;精神、心理碍障者;合并多发性骨折;自制力弱,不能配合者.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14.55&plun;3.41)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13例,肱骨骨折10例,尺/桡骨骨折6例;致伤原因:跌摔伤23例,车撞伤2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平均年龄(15.20&plun;3.89)岁;骨折类型:股骨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11例,肱骨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8例;致伤原因:跌摔伤24例,车撞伤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康复处方训练模式

1.2.1训练时间参考相关文献,根据临床观察,本研究将康复训练时间设定为术后当天[4];康复时间控制在10~30min/次.

1.2.2个人康复进度跟踪手札的制作建立个人康复进度跟踪手札,手札分为三部份:(1)基本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患者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2)康复进度.包括练习时间、运动强度、完成动作、耐受程度、活动舒适度.(3)康复效果.包括疼痛程度、肌张力强度、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关节僵硬、肌痉挛、功能改变、深静脉血栓).

1.2.3具体实施本研究严格参照临床实验管理相关规定术后康复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观察组由护士根据康复处方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此次康复锻炼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与不适,促进术后机体功能恢复为目的.观察组患者均接受5个部分的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1)局部减压训练.即手术当天指导下肢骨折患儿臀部抬高,双手或单手握拳放于臀下,并用前臂作支撑点抬起上半身,维持姿势5~10s后慢慢落回床面,同时胸背腰臀部肌肉收缩绷紧,回落后放松肌群;上肢骨折患儿,双腿屈膝与肩同宽,双脚平放于床面,以双脚为支点抬高臀部、背部,维持姿势5~10s后慢慢落回床面,同时背腰臀腿部肌肉收缩绷紧,回落后放松肌群,1次/2h,10min/次.(2)静态牵张训练.即术后1~3d,帮助患者患肢摆放于功能位,自然放松上肢(下肢)关节,左手五指(左脚五趾)并拢向掌心(脚掌)方向屈曲维持5~10s缓慢放松,再换右手(右脚)重复上述动作,双手(双脚)交替各30次;双手(双脚)还原功能位休息60s.下肢骨折患儿,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尽力向手背方向上翘,维持上翘姿势15~30s放松,反复30次;上肢骨折患儿,脚掌与小腿呈垂直位,尽力向脚背方向上翘,维持上翘姿势15~30s放松,反复30次.(3)动态训练.术后4~10d时,下肢骨折患儿,双腿平放于床面,用健侧脚掌支撑患肢脚跟并带着患肢向上抬起,以患肢耐受高度为限,维持10~15s后缓慢回落,重复10~15次;上肢骨折患儿,用健侧手支撑患肢手腕并带着患肢向上抬起,以患肢耐受高度为限,维持10~15s后缓慢回落,重复10~15次;双手(双脚)回复功能位休息60s后,取坐位双手(双脚)自然下垂,用健侧手(脚)勾住患肢(手腕)脚踝,辅助患肢做内收动作,以患肢耐受角度为限,维持10~15s后再缓慢还原回自然位,健肢再辅助患肢做外展动作至极限角度,维持10~15s还原,如此反复10~15次.

(4)平移训练.术后11~15d时,上肢骨折患儿,借助拉力绳,双手平握绳两头,用健侧上肢带动患肢伸屈、外展运动,每次尽量做到最大范围,并停留60s;下肢骨折患儿,借助床栏或墙面引导患者床下行走,用健侧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健肢,带动患肢平移,缓慢行走.(5)负重训练.术后16~28d时,上肢骨折患儿,立于床尾借助床栏,双手平伸与肩同宽握住床栏,身体后仰,每次尽量做到最大范围,并停留60s;下肢骨折患儿,指导患者运用拐杖,患肢负重爬楼,上楼健肢先上,下楼患肢先下.

1.3观察指标

1.3.1康复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骨折功能康复标准,于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评价.愈合:X线示骨折线对位理想,咬合关系良好,患肢无疼痛,无肌萎缩,功能正常;显效:X线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较好,患肢轻微疼痛,轻微肌萎缩,功能不受限;有效:X线示骨折线对位不齐,咬合关系不稳定,患肢疼痛明显,有萎缩,功能受限;无效:X线示骨折线对位差,咬合关系错位,疼痛萎缩明显,功能障碍.

1.3.2肌力评价上肢握力测量:通过使用握力测试仪进行测定,静息状态双手各测试3次,取最大握力值;下肢肌力测试:采用Cybex肌力测试软件,分别测试患者60°/s时下肢屈、伸肌力各3次,取最大值.

1.3.3训练舒适度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五步康复训练舒适度测评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标尺,等距取10个点,左端为起始点(计为0分),右端为终点(计为10分),得分越高提示活动舒适度越好,10分说明无不适,7~9分说明略有不适,4~6分说明明显不适,可以忍受,1~3分说明极度不适,无法忍受.上述指标均于术后4周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a等于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疗效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肌力比较(表2)

2.3两组患者康复训练舒适度评分比较(表3)

3讨论

3.1术后制动对青少年机体功能的影响四肢骨折是青少年最常发生的骨折部位,通常采取骨折复位内外固定的治疗方法以纠正错位、固定断端、加快骨痂增长,促进愈合[5].因此,术后需要患者长时间采用被迫体位卧床休息,而活动受限时间越长,引起血液与淋巴循环阻滞淤积越明显,则造成肌肉废用性萎缩越严重,使得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弱,进一步加重关节僵硬.尤其对于发育期的青少年,骨骼处于发育高峰期,长时间制动对骨骼形态影响更大.多项研究发现,机体制动4d即可出现组织学关节挛缩征象,机体制动28d即可降低正常关节的活动度,甚至使其丧失功能[6-7].对于损伤关节,机体制动14d以上即可出现明显关节活动度下降[8].骨折固定有利于加快骨痂的形成,但是骨痂形成的速度远低于制动促发的骨质吸收速度[9-10],从而延续骨折的愈合速度.

3.2康复处方训练模式对四肢骨折青少年康复效果的分析表1,表2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康复效果、上肢握力、下肢肌力均明显更好,说明相较于常规康复指导,由护理人员引导采用康复处方训练模式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分析原因在于,本研究不仅对骨折术后制动所致组织粘连、肌肉挛缩病理进程进行了充分考虑,还遵循青少年骨骼生长特点,制定符合骨及软组织愈合规律的康复处方,指导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康复处方以促进骨痂生长、减轻关节僵硬为目标,以适度为限,严格控制肢体功能活动在安全范围内.对于四肢骨折固定术后康复,以早期锻炼为起点,上肢骨折患者术后当天功能锻炼重点放在下半身减压练习上,而下肢骨折患者则放在上半身练习上,由责任护士辅助指导患者实施床上主动减压训练,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术后1~3d进行静态牵张训练,在避免早期制动引起肌肉关节僵硬的同时,也可避免过早移动患肢引起剪切力对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有效预防人工关节移位,保证康复训练的安全性;术后4~10d进行动态远端主动训练,又可进一步放松肌肉、关节,为关节中大幅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术后11d后,在动态活动练习之后适当增加床下活动,上肢骨折患者增加伸屈、外展运动,下肢骨折增加行走和爬楼锻炼,使患肢关节及周边肌肉得到调动,使周边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对关节的牵拉带动作用,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预防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的发生,加速组织再生,从而达到康复处方训练促进患肢功能康复的效果,取得最佳的疗效.

3.3康复处方训练模式可减轻青少年术后活动的不适感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认为康复训练非常不舒适仅6例.主要原因在于,康复处方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早期减轻活动受限所致关节僵硬带来的不适,中后期从静态运动过度到动态运动,为肌肉关节的大幅度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运动强度、动作幅度上,均以患者个人感觉为首要考虑,减少患者因疼痛而对训练产生抗拒,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训练中来,不增加患者患肢负担,减轻长时间制动给机体带来的疼痛及不适感.此外,患者的参与有效分散对肢体疼痛的关注度,增强肢体的耐受性.康复处方训练在预防关节粘连、减轻肌肉挛缩上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自我康复的动力,改善患者训练中舒适度.

综上所述,采用康复处方训练制定术后不同时间的锻炼方案可有效促进四肢骨折青少年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适应度,发挥康复训练的最佳效应,是一项适合四肢骨折青少年患者功能锻练的康复技术,可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石博文,葛振新,王奔,等.切开复位星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84-85.

[2]方文来,吴剑彬,汤骏,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小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4):346-348.

[3]陈红,吴件姿.青少年骨折后的特殊疼痛表现及护理策略[J].浙江医学,2016,38(4):302-304.

[4]陈玲,林峻.CPM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在儿童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J].重庆医学,2016,45(6):823-825.

[5]李范强.持续被动活动机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肘部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康复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2):1403-1404.

[6]赖锦培.手法复位联合外敷外洗功能锻炼对尺桡骨青枝骨折患儿康复情况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4):3662-3663.

[7]梁艳秋,岳翔.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比[J].饮食保健,2016,3(13):33-34.

[8]李维芹.组合式康复护理在促进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关节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11):3156-3158.

[9]韦燕华.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8(20):211.

[10]宋坤鹏.创伤关节镜与传统方式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关节功能评分、复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较[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3):589-590.

(收稿日期:2018-04-19)

(本文编辑崔兰英)

康复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康复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康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华物理和康复医学杂志

2、康复论文

3、康复医学论文

4、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5、中华康复医学杂志

6、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