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中国体育曾来自高校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中国体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中国体育曾来自高校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高校体育曾开展得如火如荼.除了集体项目有国家队集训外,其他运动项目基本都在高校开展,全运会的田径场大学生占据半壁江山.

楼大鹏

我是1952年从英国回到国内的,当时被叫做归侨.在英国,校园的运动氛围是比较浓厚的,我也经常参加田径、橄榄球等运动,还曾做过学校17岁年龄段的橄榄球队队长,算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

回到祖国后,我惊讶地发现,虽然新中国刚刚成立,很多运动设施不如英国的完善,但校园内的运动氛围丝毫不比英国差.各所学校不仅有校运会,还有校际之间的比赛,学生们也以运动为荣.令我印象深刻有现今的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钟南山,他上学时也是优秀的运动健将,代表北京医学院和我同场竞技.我们在1958年备战第一届全运会时一起集训,他的夫人是著名的篮球国手李少芬.在当时的环境下,运动是件非常健康上进的事情,涌现出众多的全面型人才并不罕见.

1954年5月,我就读于北京8中,并在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中打破了200米低栏的全国纪录.不过,当时的运动水平较低,虽然打破全国纪录,但成绩仍达不到运动健将的标准.

1954年9月,我进入北京钢铁学院学习,感受到了更加浓郁的运动气氛.

当时的北京北郊有八大学院,除了我所在的钢铁学院外,还有地质学院、矿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几所理工科学院,8所学校运动水平旗鼓相当,在校际间的运动会上打破全国纪录是家常便饭.地质学院有个女生掷打破了全国纪录,矿业学院的董耀禄也是马拉松好手,在全国比赛拿得到名次.

那个时代,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大家是积极响应的.各所学校都开展劳卫制,争取通过一、二、运动员和运动健将标准.1958年,八大学院的优秀运动员在矿业学院集训,备战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

当时的体育报刊很少,几乎只能看到《体育报》和《新体育》,“新体育”三个字是题写的,大家都很爱护这本杂志,在阅览室传阅时都会小心翼翼.记得当年的《新体育》上经常教授些训练方法,我们也会照着训练,获益匪浅.

当时新中国还没有国家队的概念,只有竞技指导科,负责集体项目的集中训练.各个单项运动,尤其是田径项目,主要在各地高校开展.这很像目前美国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很早就有了这样的模式,这么多年却走了弯路.

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前期,刚好赶上大跃进,提出的口号是“一天等于20年”,每个人的干劲都很高,却不懂得科学训练.跨栏项目有时容易伤到跟腱,我的跟腱就伤了.由于大家都处在亢奋之中,我也不例外,没等伤好就继续练,结果伤情反反复复,最终遗憾地错失了参加全运会的机会.

第一届全运会之后,各省市更加重视体育运动,各级体校孕育而生,到了第二届全运会,运动水平明显提高了一大截.

( 作者系中国田径协会前主任、国际田联前理事)

中国体育论文范文结:

关于中国体育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国体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中国学校体育期刊

2、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3、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4、中国文化论文

5、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6、中国美容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