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到老情更好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多情到老情更好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多情到老情更好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多情到老情更好

18岁那年,尚在北京大学读书的俞平伯,奉父母之命娶了亲.新娘许宝驯大他4 岁,是一个裹小脚的旧式闺秀.“五四运动”后,逃离旧式婚姻,是一种潮流,像俞平伯这样风流倜傥的年轻人,爱情该是轰轰烈烈,千回百转,但这桩不被看好的旧式婚姻,经他们一走,却是一生一世.

俞平伯是幸运的,父母为他铺下的婚姻路,并没堵住他的幸福门.许宝驯清秀纤细,温柔贤淑.她的脚虽然裹小了,但出身名门的她,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还能填词谱曲,尤擅长唱昆曲.

北大毕业后,俞平伯拒绝了外面的锦绣前程,回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居住在西湖边孤山俞楼,与西湖山水和妻朝夕相伴.夫妻俩赏月惜花,唱诗和词,曲画互娱.

俞平伯创作,许宝驯为他抄誊,他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冬夜》,她亲手誊写过两遍.他研究《红楼梦》,著《红楼梦辨》,她是他的“脂砚斋”,,也朱笔点评.只这一书,便奠定了他一代“红学大师”的地位.

闲暇时,夫妻俩深研曲学.许宝驯自幼跟名师学唱昆曲,她唱起来,行腔优美,缠绵婉转.对多才多艺的妻子,对这桩婚姻,他是欢喜的、满意的.

受许宝驯的熏染,俞平伯也迷恋上了昆曲.他们专门请笛师来家中拍曲,俞平伯填词,许宝驯依照昆腔制谱.她演唱,他打鼓,俨然一对神仙眷侣.

俞平伯申请到英国留学,可刚离开家门,就开始想念妻子.一路上,他不停地写诗寄给妻子:“身逐晓风去,影从明镜留.形影总相依,其可慰君愁.颜色信可怜,余愁未易止.昨夜人双笑,今朝独对此.”

他习惯了江南的杏花春雨,习惯了风里她淡淡的衣香和发丝里木槿的馨香.餐餐单调的汉堡,让他难以下咽,她做的梅菜焖肉、西湖莼菜羹,像一首首清新的小令.他想念她烤在红泥小火炉里栗子的香气,她手裁的碎花窗帘,还有天井里绿色的盆景、散发着墨香的线装书……

在英国待了13 天,俞平伯再也待不下去,决定立即回国.他的“半月留英”传为笑谈,但他不悔.归心似箭的俞平伯一路东归,一路写诗填词,遥寄夫人:“花花草草随人住,形影相依无定处.江南人打渡头桡,海上客归云际路.消愁细把愁重数,执手正当三月暮.今朝悄对杏花天,那日双看杨柳絮.”他掐着指头数着回到她身边的日子,夫妻多年,还这般难分难舍,任谁都是看不懂的.

回家后,品她亲手泡的龙井茶,着她浆洗的衣衫,与她乘舟西湖中畅游,遂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和一份安稳静好的踏实感.她像一个巨大的磁场牢牢地吸住他,让他无法离开须臾.后来,他曾一度壮行赴美,春天去,夏季便匆匆归来.妻子亲手酿的青杏酒,等着他回来品尝.对他来说,天上人间,与她相伴,才是美事.

1977 年10 月28 日, 是他们结婚60 周年纪念日,西方称为“婚”,中国叫做“重圆花烛”.当晚,他们点亮花烛,布置洞房犹如新婚.为纪念难得的花甲姻缘,俞平伯在一年里字斟句酌,数易其稿,写成七言长诗《重圆花烛歌》:“苍狗白衣云影迁,悲欢离合幻尘缘.寂寥情味堪娱老,几见当窗秋月圆……”

60 余载相守,俞平伯在生活和精神上都十分依赖妻子.年迈的许宝驯因病住院,与他分开不到一个月,俞平伯竟写了22 封信给她,信中除了询问关心,更多的是悄悄话.他在信中嘱咐妻子:“只可写给你看看,原信笺请为保存.”上面的款识,似青年时所写,然已八旬.

终有一天,她走了.那是他生命中最暗淡、最无助的一天,令风烛残年的俞平伯“惊慌失措,欲哭无泪,形同木立”.在剩下的岁月里,他写下了20 多首悼亡诗.他变得寡言少语,不再唱昆曲,甚至不愿提及昆曲,也不再为人题诗题字.他把她的骨灰安放在卧室内,晨昏相对,朝夕相伴,似曾经的美好回忆,滋润因她离去而干涸的日子.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也不肯离开放着妻子骨灰的卧室.他亲笔拟好与她合葬的碑文:德清俞平伯、杭州许宝驯合葬之墓.

“人得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情更好.”这是张允和写给许宝驯80寿辰的寿联.谁说爱情就要千回百转,谁说爱情就需千帆过尽,蓦然回眸,俞平伯和许宝驯,这对旧式婚姻中的才子佳人,在悠扬的昆曲声中,化为一片旧时月色.

(水云间摘自《女士》2017 年4 期)

多情到老情更好论文范文结:

关于多情到老情更好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多情到老情更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贵州省情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