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综艺电影之去艺术审美探究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本文关于艺术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综艺电影之去艺术审美探究

摘 要:自综艺电影出现以来,业界和学术界便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即肯定或批判:影视杂交新品种抑或电影畸形.有人认为它是“电影电视”,是“一种新文体的诞生”;也有人对“综艺电影”的命名、本质都持怀疑态度,认为不能称其为电影.持后者观点的原因有:一方面是综艺电影没有电影的本质属性——艺术性、仪式性;另一方面综艺电影的导演也缺乏对待电影的专业精神和审美观照,而仅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快餐式的营养不良.另外,从电影的接受美学艺术审美角度关照,更缺乏对观众的尊重,尤其是缺乏对青少年的健康审美教育.因此,就中国电影的长远发展而言,综艺电影更应有专业态度.

关键词:综艺电影;“去艺术审美”;专业性;仪式性;艺术性

2016年5月,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因着63岁制片人方励的下跪成为公众事件,从而引发了该片票房的逆袭.然而,2014 年据综艺节目衍生的电影《爸爸去哪儿》以区区几百万的投入却赢得了近 7 亿票房.两相比较,发人深思.

一、综艺电影:影视杂交新品种抑或电影畸形?

综艺电影的出现引发了业界和学术界肯定与批判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它是“电影电视”,是“一种新文体的诞生”[1];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戏中电视与电视中的戏”,是“文本的借行衍义”,是“本体的淮橘为枳”[2].2015年4月9日,北大“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就此还专门组织了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其间,北大陈旭光认为综艺电影就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或者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3]159.传媒大学的刘俊认为:“从电影本体来看,综艺电影也有电影的材质属性、广义的叙事结构、强调接受效果、具备文化价值等特点,因此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3]159

《中国广播影视》总经理江耀却认为综艺电影不过是电视节目的衍生产品,或者是产业链条上的产品,实际上就是把电视节目放到电影院里播放,所以不能称其为电影.他援引西方美术发展历程,指出综艺电影发展不过是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产物,其未来走向不甚明朗乐观[3]159.而此前,2015年2月5日,著名导演冯小刚也曾在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的录制现场狠狠地批评了综艺电影,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

到底孰是孰非呢?有学者指出:“重点并不在于模式,而是电影本身.综艺电影要想有更长的路走,最终也得回归到电影本身.”[4]

二、电影的本质属性:艺术性、仪式性

“电影的本性就整体而言,应该涉及到三个方面:艺术、商品和传媒.”[5]其中,艺术性是重中之重.电影是现代科技和传统艺术样式完美结合且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光影现代艺术,是具有强烈时空感和艺术性的艺术形式,怎么能等同于电视的简单照搬?难听点儿说,综艺电影简直是对电影的糟蹋和侮辱.为什么近两年会在中国产生?究其原因应该是中国人多,市场大,观众群多样化、趣味儿娱乐化以及喜欢看电视容易受影响的缘故.而商业性也不妨碍电影专业元素的展现.试问,所谓的综艺电影的艺术性以及专业性在哪里?所谓的可观票房,在中国14亿人的观众市场大环境下,是没有多少值得惊奇和感叹的,也没有多少科学性和研究价值的.

电视不是电影,电影是有仪式性的.“摄影机构造并规定这个世界中的客体.因此,与其说是与再现之物(即景观本身)认同,不如说是与安排景观使其可见的那个东西认同,正是那个东西迫使观者看到它所看到的东西.这就是摄影机作为一种转播器所承担的功能.”[6]综艺电视节目不同于电影,它缺乏仪式感.

就二者的体裁而言,从较低层面来讲,如同散文和诗歌的区别,散文即使分行排列也依然不是诗歌.诗歌不仅要分行排列,它还讲究含蓄蕴藉,是要有意象和意味儿的,如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儿的形式”.从较高层面来看,电视不同于电影,就如同北宋时代词不同于诗一样.因为词“别是一家”,苏轼、王安石他们的词就显得不够专业,当年李清照曾经在她那篇著名的《词论》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苏轼的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不可读也”.这一批评专业且中肯,因为词有自己的特殊性,需要五音、五声、六律等严格要求.诚然,尽管东坡被易安如此批评,但是凭苏轼之才,以诗入词依然流芳千古,也不妨碍最后和她一起并列词派婉约、豪放两大家的现实.诗词各有千秋,在小词的地位还未得到确立、还是坊间诗余之后的小道时,诗早已是“言志”千年的高大上的文学中的明珠了,是不缺乏艺术性的.但诗、词相比,又好比满汉全席和宫廷御宴,不相高下,不似电视和电影的差异之大.

电视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其产生之初即在20世纪70年代争议也颇大.学者们认为电视是只求盈利的商业投资,是文化衰败的象征.而今,硬生生把电视节目搬上大荧屏就认为是电影了,更是趋利忘本,玷污了电影好不容易才争得的“第七艺术”的“名分”.

三、综艺电影的“去艺术审美”表现

当然,综艺电影之所以在中国大行其道,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电影公司及导演对电影的专业精神缺乏.这也便不难解释为何《奔跑吧,兄弟》源于韩国的running man电视节目,而相关综艺电影却出在中国了.喜剧大师卓别林堪为专业精神的典范.此生他拍了很多类似《摩登时代》《大者》等经典电影,但是也拍了很多“无名”电影.电影拍出来了,只不过大师认为不够完美,所以没有上映.这些电影,保存完好,后被人发现,当作一座隐秘宝藏供大家研究学习.不过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类比没有可比性,也许咱的导演只想银子,没想做大师呢.此言不虚,似乎不应苛求.尽管好莱坞也经常把热点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但必须经过“电影化”的过程.好莱坞知名影评人托姆·格伊尔坦言:综艺大电影应该是中国独创,而对于这种类型的电影,成熟电影产业的代名词好莱坞是绝对不会去触碰的.《芝加哥太阳报》指出:“在中国,大量的电视观众愿意为这些节目的电影版买账.但是如果走到海外市场,这些电影最终的结果就是贻笑大方.”[7]

再者,“综艺电影”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问题.按理说,“综艺”应该只和“电视”相连吧,与电影实在无关.由此,不得不再次感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导演的“聪明伟大”.不只创造了新词,也赚得钵满盆盈.也不得不慨叹中国观众的口味儿,什么菜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原本丢弃了很多美好传统美食的国人本就营养失衡了,电影导演们,在阖家团圆的春节,为什么还不给他们做点健康的有营养的“大菜”,而是这么不负责任地放任、怂恿甚至鼓励他们食用“垃圾食品”呢?

业界专业精神的缺乏,实在令人堪忧.中国电影本来就起步晚,由于政治的因素和特殊的“十年”的断裂,又发展缓慢.真正发力大致是在90年代,才短短20年时间,如果中国的电影公司和导演们还如此不负责任,对中国电影和中国观众如此不尊重,那就真得像中国足球一样的命运了.只能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无法走出国门,无法得到世界的认可和欣赏了.商业时代,物质时代,人民币、票房固然很重要,但对于一个真正的电影人来说,清高和良心、尊重和专业更珍贵.否则,为什么很多电影迷拒看国产片?否则,为什么很多大牌演员有轻易不接拍甚至拒拍电视剧的洁癖?否则,为什么中国电影很难、很少在国际上获大奖或者票房凸显?否则,为什么有如此票房的所谓的综艺大电影豆瓣打分如此之低?否则,为什么这两年甚至无法抵御印度电影旋风般的动辄过亿票房?

豪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好电影不多.即使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影片,也没什么好引以为傲的.要么是非大陆华裔导演比如李安等拍的,要么是某些有着深层文化因素和社会背景原因的由张艺谋等导演的电影.老谋子的电影大部分是对于中国文化之丑陋、落后甚至变态的揭示,如《红高粱》《菊豆》.如此审丑的艺术实难令怀有深深民族情结的国人电影迷恭维.好电影少,原因有很多,但导演的责任无法推卸.电影迷普遍的感受是,国外的导演把观众当上帝,生怕拍得肤浅了.所以,很多外国片子你要看几遍才能明白一点点,比如《》《记忆碎片》,甚至《老无所依》、《帝国》三部曲.即使大家熟知且容易理解的《英国病人》、《天堂电影院》,其结构、意味也是深长隽永的.而中国的不少导演甚至著名导演非把观众当白痴,生怕你看不明白,使劲儿掰扯.比如《无极》中一个馒头的哲理,陈凯歌不但反复渲染,还特别安排自己的老婆陈红作为先知进行说教.“艺术容不得这样一种概念式的简化和推演式的概括.它并不追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8]由中国某些导演的作品可知他们根本不懂何为艺术的内涵,卡西尔的阐释可谓言简意赅了.对此,或许有人的批评更一针见血:“中国的时尚是拍观众的马屁,用噱头去算计观众的钱包,这种思路天然地把观众等同于嫖客——他们只想被取悦,交流根本不重要.”[9]但我以为,这样的批评并不为过,因为当时语境下作者只是指的一般中国导演,彼时,综艺电影还未出炉.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在做客《文化名人访》中曾谈到:“当下中国电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快餐式生产并且形成了快餐式消费的链条,恐怕与整个社会的浮躁、急功近利以及方方面面‘亚历山大’有内在联系.……坦白地说,我个人不喜欢《奔跑吧,兄弟》……人不能够总是停留在幼稚任性状态,而应该随着成长逐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最终做一个有品位、有内涵、有审美的观众.”[7]总之,中国的导演需要专业性,中国的电影观众也应成长起来,更有专业性.比如,可以多关注一些很有文化感和艺术感的“良心之作”,如《百鸟朝凤》等电影,而非整日陶醉在所谓综艺大电影的之中被人愚弄尚不自知.因为,艺术的本质“就是从当下的瞬间中超拔出来,以一种高屋建瓴的态度了望和反思生命”[10].

参考文献:

[1]孔令顺.“电影电视:一种新文体的诞生[J].中州学刊,2015(6):165-168.

[2]吴艳芳,周传艺.“梦”与“窗”的交流——当下电影与电视“近亲结缘”形式初探[J].当代电视,2016(2):51-52.

[3]刘强,张甄.北大“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粉丝经济与综艺电影研讨综述[J].电影艺术,2015(3):159.

[4]宋发枝.综艺电影路在何方[J].现代视听,2015(3):59-61.

[5]丁罗男.电影观念史[M]上海: 百家出版社,2010:2.

[6]博德里.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C]//李迅,译.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6:563.

[7]饶曙光:综艺电影不是中国电影产业的常态[EB/OL].[2015-02-26].http://culture.people.com.cn/n /2015/0226/c172318-26599004.html.

[8]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26.

[9]老晃,等.看不懂就对了 30部最难懂的电影[J].电影世界,2009(11):114-123.

[10]沈亚丹.“诗言志”对汉语诗歌音乐本质的规定——借助现象学方法再论“诗言志”[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78-82.

作者简介:杨翠娟,硕士,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审美教育等.

艺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艺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艺术当代杂志

2、艺术科技杂志

3、艺术导论论文

4、领导艺术论文

5、艺术教育杂志

6、艺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