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历史的记忆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历史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历史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历史的记忆

“鱼抬寺”背后云南蒙古族的身份转变

云南的少数民族相传有不少来自北方.但其中,最遥远的可能要数元朝迁入云南的蒙古族.

蒙古人过去生活在蒙古草原,但1253 年,忽必烈兵分三路南征大理国,于是很多蒙古人随军来到了云南.

通海县兴蒙乡今天是蒙古族的一个聚居点.他们的祖先在蒙古草原是游牧民族,但来到云南后,草原没有了,游牧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再后来,明朝建立后,蒙古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回不去故土的蒙古人,再次经历文化的剧变.

云南蒙古族文化的这种适应与变迁,从他们的服饰上就可以看出.

1253 年,蒙古人到云南后不久,随军将士和随军女性,穿着丝绸的蒙古袍、马靴.

1283 年,变化开始了.在今天兴蒙乡安家落户的军户(驻守杞麓山、杞麓湖)中,有些以捕鱼为副业,为方便劳作,他们将蒙古长袍改成短袍,下装也改成了大裆裤.

1381 年,明朝30 万大军进驻云南,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兴蒙乡蒙古将士后裔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威胁.

为掩饰蒙古人的身份,他们不敢穿自己民族的服装,只好把长襟割短了藏在外衣底下;为了躲避战祸,他们学会了将彝族的褂子穿在外面,以遮人耳目.他们还改进了彝族原有的样式,增加了银圆扣和银花牌.据说,兴蒙乡的蒙古人曾遭到外族攻击,只有50 个人逃了出去,逃到杞麓湖时互相一看,他们身上的银片、铜片上有许多刀痕,原来是这些银片、铜片为他们挡住了攻击,救了这50 个人的命.后来为纪念这件事,大家就把银扣、银牌钉在胸前,慢慢变成了一种装饰.

关于兴蒙乡蒙古人服饰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明朝大军入滇后,兴蒙乡的蒙古人后裔四处逃散,其中一支逃到一个大湖边,前面水路茫茫,后边追兵将至,正在危急关头,一座桥从天而降,将他们引渡过去.隐姓埋名之后,这些过惯鞍马生活的蒙古人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有一天,杞麓湖上漂来一张犀牛皮,上面站着一位老人,老人带了两个族人乘犀牛皮到湖中漂游,指给他们看被游鱼抬着的金房子.老人告诉他们,这是鱼抬食(寺).

族人受到点拨,学会捕鱼,这才站稳脚跟.为纪念这一重大转折,通海蒙古族会在孩子的帽子上嵌“鱼抬寺”图案的金属圆饰,让后辈子孙铭记这重要的生存智慧.

这是学者邓启耀在兴蒙乡采访时,当地渔夫告诉他的传说.他们指着孩子帽上的银饰说:“这‘鱼抬寺’是我们在这里安身的凭据.”今天兴蒙乡蒙古族的捕鱼技术在当地可谓首屈一指,他们的民歌也唱道:“鱼不去,米不来.”

苗族服饰与苗族的迁徙历史

相比云南蒙古族而言,以迁徙著称的苗族,他们的服饰直接就是记录苗族历史的载体.

一位民族学者在云南金平县苗族人家采访,他请苗族老人讲一讲苗族历史.老人问他:你认得字吗?他当然说认得,以为指的是汉字.然后老人递过来一件女人的花裙子,说道:“祖公(祖先)的事都记在上面了,顺着它,可走回到狗王讨老婆的地方.”

苗族老人是把裙子上的纹饰视为苗族的“字”,而上面刻画的,都是有意义的符号,读懂它,就知道苗族的历史了.而那位“狗王”就是盘瓠(h&ugre;),传说中苗族的始祖.

苗族的历史很悠久,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史的传说年代,也就是三皇五帝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发生了一次惊天动地的战争,对战双方是黄帝带领的轩辕部落和蚩尤率领的九黎部落(即苗族先民).

蚩尤在苗族古歌里叫“格蚩爷老”,“格”是尊称,“爷老”是长老、酋长,连起来就是“尊敬的长老蚩尤”.

在苗族的口传史诗里,“格蚩爷老”是一个中心人物,他虽然被黄帝打败,战死沙场,但依旧是苗族的英雄祖先.也正是这场失败的战争,使蚩尤被世代的苗族用史诗、服饰等表征符号去铭记.苗族在传说中争夺中原的战争失败后,被迫南迁,于是,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流域,再从长江流域迁徙到贵州、云南,甚至东南亚.

一个民族的离散与迁徙必然充满痛苦的记忆.黄帝与蚩尤那场传说中的大战,“胜利”的一方早已淡忘历史,但“失败”的一方数千年后却依旧传唱昔日的“王者之迹”,并且把故事“写”在身上,随身携带,永志不忘.

古歌里,他们这样唱道:

“……在万国九洲的中间是罗浪周底,

我们的先人就住在那里.”

但先人居住的地方,被别的族群占据了.于是,格蚩爷老等人很悲伤.

“他们可惜这块大平原,

因为这是个好地方.

他们只有把这些景致做成长衫,

把这些衣衫拿给年轻的妇女穿.

……

衣衫上的花纹就是罗浪周底,

围裙上的线条就是奔流的江河.

他们又想起曾经住过的楼房,

他们又把这些景致做成披肩,

……

他们看那些开垦出来的田地,

他们只有把那些景致绣在围裙上,

……

他们把这些当做永远的纪念,

说明苗族曾经有过这样的历程.”

正如古歌所唱,苗族服饰文化的源头几乎都跟历史有关,甚至深入历史的很多细节中.

比如,某个图案代表蚩尤的练兵场,某个图案代表昔日苗族都城的布局,某个图案是山川,某个图案是五谷.这些图案中还有黄河、长江.要么是对故乡的描述,要么是对迁徙路途的记录.

苗族的绑腿叫“炒老”,长约2 米,宽20 厘米,通常是黑底镶红黄两色条布.绑腿是纪念渡黄河的日子.据说渡河当天,太阳东升,阳光映在河上,就像红黄相间的长虹.

苗族口传历史中,念念不忘的有一座蚩尤等先祖创建但后来失去的城市.城市被攻破后,王后带着苗王的王冠迷惑敌人,才让苗王金蝉脱壳,得以脱身.为纪念牺牲的王后,苗族的服饰有了一种给女性戴的称为“高孚”的帽子.这种帽子就是王冠的样子,也是苗城的标志.

苗城被攻破,苗族舍不得但又不得不离开,于是他们把苗城绣到妇女的衣服上:前襟代表城门,护肩代表苗寨,背后那块方帕是全城的鸟瞰图.

离开苗城后,妇女怕身上带着的粮食种子在蹚水过河时被浸泡发霉,就把种子绕在头发上.这就是现在苗族妇女独角发髻的源头.

苗族服饰就像古人写的诗词一样,到处是典故,到处是隐喻.对我们这种“不识字”的人来说,无疑就是天书.

今天,苗族的知识分子已经可以用更多的方式记录民族的历史,但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回头看,苗族的服饰依旧是伟大的遗产,不仅仅因为它记录了抽象的历史,也因为每一套衣服都几乎凝聚了苗族女性一生的心血.

寻回逝去的历史足迹

在哈尼族中,服饰依然讲述历史故事,但他们把海量的历史信息浓缩在一小件服饰里.

在元阳,哈尼族送葬时,有女歌手会佩戴一种叫“吴芭”的头饰出场,为死者唱送亡歌.

吴芭的造型并不复杂,是一条约50 厘米长的带子,带子的上方并不整齐,而是有5 个凸起的三角,像5 座连续的小山.

据学者邓启耀调查,吴芭是给死者魂魄引路用的.不是所有的人去世都用吴芭,那些夭折、暴死者是不用吴芭送葬的,也不唱送葬长歌.没有吴芭引路的“魂”,是要成“孤魂野鬼”的.

吴芭在葬礼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它本身的图案,同样意义非凡——吴芭“记录”的是哈尼族从远古时代到现在的全部历史.

左边起,白色的三组花纹,有的象征哈尼族生活在有苔藓的地区,有的标识哈尼族曾沿元江南下,直到越南、老挝北部.与沿途的民族发生纠纷后,一部分哈尼族又返回来,一部分继续留在当地.

高高凸起的三角形,左边第一个红色三角,代表哈尼族祖先在“石七”(石屏)分成若干支南进哀牢山区.

第二个三角形有红白蓝绿四种颜色,这是代表哈尼族在“石七”与“浦尼”(某民族)大战的时期.

第三个三角形最高,居中,代表哈尼族在“谷哈密查”(昆明)与“浦尼”大战的时期,这是哈尼族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也是哈尼族失败得最惨的时期.

第四个三角形代表哈尼族在“诺马阿美”(四川雅砻江、安宁河流域)生活的时期.

第五个蓝色三角形代表哈尼族在“惹萝普楚”(大渡河以北)生活的时期.哈尼族在这里第一次安寨定居,开发大田,所以人死后要回到这里和祖先们团聚.

吴芭的内涵相当丰富,其他部分的解读,还涉及民族的起源地、信仰、社会分工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据邓启耀教授介绍,在当地哈尼族中流传了一首长达5000 行的古歌《哈尼阿培聪坡坡》,以叙述跟吴芭所记相似的民族历史.《哈尼阿培聪坡坡》目前已经整理出版,分歌头和七个篇章,讲述哈尼族从青藏高原一路迁徙到云南的故事.

历史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历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历史论文怎么写

2、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3、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4、历史杂志

5、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6、如何写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