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类论文范文文献 与高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探究有关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课程建设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课程建设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高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探究

摘 要: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服务贸易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涨.当前高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在教材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应重点围绕教学效果的提高,增强教材内容的逻辑关联度以及教材的适用性,通过推行多样化教学方式和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8-0395-02

引言

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服务化的趋势明显,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日益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2017 年,国际服务贸易占全球总贸易额的比重已经达到25% 左右.当前加快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升级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加快服务贸易发展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并设立17 个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和地区,鼓励体制、机制创新,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在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人力资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培养人力资源的主渠道,高等院校应该重视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00 年之后,随着国家对于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提高,国内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经过了10 多年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旺盛的国际服务贸易人才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1. 教材体系建设比较滞后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行业众多,而且各行业差异性明显,因此《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内容往往涉及面很广.但是《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开设时间较短,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教材体系,各高校大多自行选择教材.从目前高校比较流行的几本教材来看,从服务业发展到服务贸易理论,从服务贸易政策到服务贸易多边协定,从服务外包到服务业FDI,从人力资本到服务贸易竞争力,从各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到各个细分行业的服务贸易,这一系列的内容基本上都会出现在教材中,这样就造成了《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内容比较庞杂.另外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比较滞后,造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和关联度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由于难以理解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降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目前在一些普通本科类院校和高职类院校都开设有《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但是目前使用的教材大都包括有服务贸易理论、政策以及服务贸易的实践等内容,并且都是以理论部分为主,其他部分都只是做简单介绍.这样造成了教材的适用性较差,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方式单一造成教学效果较差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国际服务贸易》的教学是按照专业理论基础课来进行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服务贸易理论都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尽管目前一些高校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已经开展了案例教学活动,但是由于案例内容比较陈旧,而且偏向于宏观的分析,对于实际操作的内容涉及较少.这样就造成了《国际服务贸易》教学的效果较差,容易出现以下现象:一方面学生对所学的抽象理论难以理解,从而无法对国际服务贸易活动进行理论解释,另一方面学生又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训练,对具体的服务贸易案例不会分析.

3. 评价体系落后难以反映学生实际学习状况

目前学生评价体系中,期末考核的比重基本上都达到了70%以上,再加上平时考勤的因素,实际上学期中间考核的比重不会超过20%.而现有期末考核方式的局限造成无法有效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从目前各个学校的情况来看,对于《国际服务贸易》课程考核主要采取的是闭卷考试和结业论文两种方式.这两种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两种方式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闭卷考试的方式能够比较有效地考核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出学生对于服务贸易新发展的理解,尤其是目前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滞后的情况下,即便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闭卷考试,也不能说明学生对于国际服务贸易有了比较好的理解.其次采用结业论文作为考核方式,虽然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学生对于服务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的新发展的理解程度,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服务贸易基础理论的考察效果不好,另外结业论文的题目的设置也会影响到考核的效果.由于考核方式比较落后,容易出现学生的考核成绩非常好,却对国际服务贸易活动一知半解的情况.

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的改革建议

由于在教材体系、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高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议要围绕教学效果的改善为中心,加快课程建设的改革:

1. 提高教材体系的逻辑关联度和适用性

教材是推进教学改革与加强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国际服务贸易》教材的编著水平,首先是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需要遵循从理论——政策——实践的逻辑脉络安排教材的内容.虽然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比较滞后,但是目前公认的观点是经过调整的传统贸易理论仍然对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理论的部分仍然需要对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等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重点论述.服务贸易的基础是服务业,在理论部分还需要保留服务业的相关理论,但是篇幅不宜超过一章,以免出现与产业经济学等课程雷同的问题.在政策分析部分,应主要围绕服务贸易政策壁垒以及各国的服务贸易政策类型选择来展开论述.实践部分主要应包括服务贸易的新发展、新问题等内容,可以将服务业跨国投资、服务外包、新的服务贸易新业态等热点问题纳入其中.其次,在教材内容侧重点应根据不同教育对象而有所不同.对于本科生教材应侧重于对服务贸易理论的内容,从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到服务贸易动因及福利影响等理论,另外还应该包括服务贸易壁垒的衡量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规则体系等,实践部分的内容可以做适当简化.对于高职类教材应侧重于实践类内容,尤其是对服务外包、跨境电子商务等实践性强的行业操作进行重点介绍,理论部分可以做适当简化.由于服务行业之间情况各异,再加上服务贸易新模式、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内容比较庞杂,但是教材不可能涵盖所有内容,因此可以将服务贸易新发展、新问题作为延伸阅读材料编入教材,供学生扩充视野、了解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

2. 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既包含理论性较强的部分,也有实践性较强的部分,因此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其他经贸类的专业相比,《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性较强,尤其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应用、服务贸易统计等专业性和理论性较强的部分,仍然需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由教师将理论部分讲深讲透,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国际服务贸易打下理论基础.对实践性较强的部分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搜集、设计案例,将国际服务贸易活动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加深对于国际服务贸易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理解,从而强化对理论部分的认识.第二,实行以主动型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主动型学习的教学模式从教学任务设计到课堂讨论主题确定,再到课堂讲授及讨论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全程参与.在这一模式下,学生需要组成学习小组,课下围绕着由老师确定的主题来查找资料和数据,在课堂上说明自己小组的观点,并且可以在各小组间相互提出问题和讨论,教师负责评定各小组的表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得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而且通过相互提问和答辩,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改善案例教学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可以考虑增加企业操作层面的案例,并且利用现有的国际贸易实验室进行服务贸易交易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 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

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考核内容较多,而且教学模式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学生评价体系也需要改革.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学期中间进行的讨论课、案例分析课上的表现进行打分,作为中间学习评价指标,再与期末的闭卷考试或者结业论文成绩进行加权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由于国际服务贸易内容庞杂,无论是闭卷考试还是结业论文都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应该增加学期中间学习评价的比重,而降低期末考核的比重.中间和期末评价的比重可以考虑分别占到50%.

三、结语

随着2015 年我国服务业在GDP 中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可以预见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国际服务贸易人才的市场需求会不断增长.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重点围绕着教学效果改善,通过优化《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材,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加快《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建设,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课程建设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课程建设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课程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课程教学杂志

2、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3、图书馆建设杂志

4、新课程导学期刊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6、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