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跟表演和互动:网络运动场上的人际传播以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实践为例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运动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运动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表演和互动:网络运动场上的人际传播以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实践为例

摘 要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当代人际交往的主要阵地,微信朋友圈因此成为个体展现自我、了解他人的渠道.文章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运动打卡”现象为研究对象,基于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通过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分析“运动打卡”现象中人际传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 人际传播;微信朋友圈;运动打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2-0008-02

随着互联网融入个体生活,人类社会迎来了马克·波斯特所言之第二媒介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现实转向虚拟,网络因此成为人们表演与呈现的另一交往空间.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整个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社会情境中的人类行为总是有表演的成分,即使我们相信自己是最本能和最真诚地对他人进行反应.截至2017 年9 月,微信日平均登录用户达7亿多人① ,除了社交功能,微信朋友圈也成为网民交流交往、发布和获取信息的公共空间,一般来说,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休闲旅游、日常生活、心得感悟等,不知何时起,“打卡”尤其是运动类打卡实践也成了微信用户在朋友圈中热衷分享的内容,本文重点分析朋友圈运动打卡实践的传播过程,并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视角出发,对打卡行为的动因进行分析.

1 微信朋友圈的运动打卡实践

1.1 运动打卡实践的特征

1)以展示运动成果、侧面展示运动行为为主要内容.前者指利用App 将运动里程、配速等信息的截图转发到朋友圈然后附上文字,如好友H 于2018 年4 月24 日发布的“来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打卡d4”,4 月25 日发布“路径图什么鬼……d5”等.后者指直接发布纯文字内容或发布自拍、运动场景等图片侧面表现自己的运动事实.

2)以图片、文字为表现形式.与现实生活中的打卡方式不同,媒介社会的新技术为话语提供了多元的表达方式,所谓朋友圈的“运动打卡”,指的是用户连续多日在朋友圈中以图片、文字、超链接或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自己的运动实践的行为.

3)以自发性发布为主.纵观微信朋友圈发布的运动打卡内容,除了部分是由于用户使用第三方软件附加的营销策略进行的打卡,大部分的用户都是遵从个人意愿的自主发布.从管理学来看,打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为,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为了强化职工的组织纪律性,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从而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制定的一种考勤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工作人员上下班时把考勤卡放在磁卡机上记录下到达和离开单位的时间叫打卡.为何现实中对人产生束缚的强制行为在朋友圈这种虚拟社群中频繁、广泛的出现,如上文所说,人类社会处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二媒介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对拟仿文化的构建,媒介介入文化改变了虚拟与现实指称性的同一性,以至于被介入的事物连假装未受影响都不可能,微信用户在运动后的自发打卡也可以看成是在虚拟现实中自发的对自己进行约束的过程.

1.2 运动打卡实践中的人际传播

当网络介入个人生活,最早的承载形态就是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微信的强社交功能给用户提供了可供一对一交流的途径,朋友圈的功能如同现实中的团体组织,给用户提供了可供交往的虚拟社群,社群中的传播主体就是用户个人.第二媒介时代的主体构建是通过互动性这一机制发生的,用户对网络的衷情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对信息的获取,而是立即就能进入另外一大批人正在形成的交往关系[1],个人在朋友圈发布运动打卡内容,在此过程中通过点赞、评论与回复的方式与他人形成互动.

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打开了新型互动性的可能,个人把自己的身份简化并编码为显示屏上的文字对他们身份进行解码,点开别人的朋友圈就像打开他人身份的文件包,打卡的实践者与观察者在朋友圈这个特有的虚拟社群中的互动实际上就是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由于虚拟社群被当作一般社群看待,故而它们衍生出一些似真性,因此用户把网络空间中的交流经验当作具体化了的社交互动加以体验,一个社群之所以对其成员具有意义,是因为他们认为该社群中的交流既有意义又很重要.

2 网络空间中个体的表演与表达

2.1 基于访谈基础上的事实呈现

笔者对参与运动打卡实践的三位朋友圈好友H、D、Y 进行了访谈,在发布此类内容的动因问题上,在排除运动App 营销等非自愿转发的原因之后,将三人的回答整理如下:

H :“想通过打卡的方式接受朋友圈朋友的监督,就像是对他们的承诺一样使自己更有动力去坚持运动.”

D :“打卡是发给自己看的,表明这件事对自己非常重要,鼓励自己认真执行.”

Y :“打卡可以培养一种我的自律、坚持的习惯.”

2.2 基于“拟剧理论”的自我呈现

作为符号互动理论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欧文·戈夫曼尤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符号互动,他认为人际传播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利用符号进行自我表演的过程,由此产生了“拟剧理论”,理论关注的重点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取得良好效果[2].根据他的观点,真诚固然是人类美德,但是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为赢得别人的认可、喝彩进行表演.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圈的运动打卡实践何尝不是一种获得他人认可的表演,那么这些实践者根据什么来表演?为什么而表演?

陈力丹认为,人际传播出于三种需求,首先是情感需求,包括爱、敬仰、恨、渴望等;第二种是归属需求,希望通过与他人交往建立某种联系,获得“我们”的心理安全感;第三种是控制需求,每个人在不同的问题上或多或少都有影响(关注或支配)他人的需求[3].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虚拟的人际交往中,但凡个人与他人产生联系就不得不考虑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正是这些印象构成了这个人的真实的社会存在,人际互动中,人们不管自己的具体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动机是什么,总是热衷于控制他人的行为和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从朋友圈的运动打卡实践来看,这种控制是通过运用各种符号展现自己坚持不懈的运动事实,从而在他人心中塑造自己的健康积极、自律坚持的形象.

2.3 基于他人在场的社会表现

根据上文来看,无论是接受他人监督还是承诺自我,运动打卡的实践者将运动事实展现到网络公共空间,都是企图通过一种他人在场的方式促进自己达到既定目标,这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寻找社会认同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认为,“因受到他人在场和他人行为的影响,个人在心里状态和主观感受、动机和情绪、认知和信念、价值和行为等方面会发生改变,他人在场和他人的行为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暗示的或想象的”[4].

个人的自我觉知让人们注意到自己的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存在差距,一般来说,个人表现的提升不是来自于驱力,而是来自于自我评价的过程,当自我被当作他人关注的客体时,个体会以更加积极的状态进行表现,并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反馈进行行为调整,朋友圈中他人对发布者运动行为的点赞、评论对发布者来说是一种社会赞许性的表现,从而也更加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运动打卡实践.

3 结语和思考

本文以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视角对微信朋友圈发布的运动打卡类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在人际传播中人们不愿提及和承认的问题,即人际交往可能只是个体对他人的虚假的表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实践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价值准则时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套社会准则挪用到虚拟社群中也同样适用,因此,人们交往中表演的意义除了获得认同外,还具有对自己内心的反叛、冲动等不安因素进行约束的作用.

运动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运动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运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运动营养学论文

2、运动期刊

3、关于洋务运动的论文

4、新文化运动论文

5、运动杂志

6、洋务运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