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文化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过一种有文化的课堂生活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有文化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过一种有文化的课堂生活

摘 要: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能够领悟中国文化魅力、建设个人语言文化家园、与时代文化共鸣的语文爱好者.如何为儿童创造一种有文化的课堂生活?当故事遇见音乐,当对联遇见情怀,当古诗遇见意象,当电影遇见生活,当作品遇见人生——文化语文,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底蕴.

关键词:文化语文课堂生活文化底蕴

“你选择看的方向,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事物;而你选择往哪个方向看,决定于你希望看到什么.”我希望看到真正的“语文”.它不囿于教材的解析,不屑于冷漠功利的分数,甚至无关于课堂形态的华丽,而在于儿童喜欢和盼望的课堂生活.语文是丰盛的,是葳蕤的,是有情怀和远见的,当教师真正明了儿童需要我们以哪些关于语文的东西去滋养他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成长为应当长成的这个“人”,我们才会竭力去创造这样的课堂生活,也才会由衷地发现和感慨语文是一门多么美丽的学科.甚至,它都不仅仅是学科.这就是“文化语文”的倡导者祝禧所讲的:在那些具体的、固定的字词句章之外,还有一些无定形的、形而上的东西,对于语文来说,即那些属于氛围、情调、格调、气韵、神采一类的因素,那些属于性灵和精神的因素……我为这样的描述感动,这就是我一直想要望见的方向,引领我走上“让儿童过一种有文化的课堂生活”的实践道路.

一、当故事遇见音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唯有对十分细微的内心活动能够产生共鸣的心灵,才能被崇高的思想打开,也唯有这样的心灵,才会对一切形式的善和美挚爱,才会对恶毫不妥协.”音乐作为无国界的语言,它与美丽的文字相辅相成.课堂上,让一段适切的旋律介入,有时候胜过万语千言.它弥漫于课堂的空气里,裹挟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让儿童在倾听中、在感受中、在静谧而美好的遐想中,完成心灵与作品的相融与投射.

《天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动物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破冰觅食.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充分展开对文本的品味、揣摩,以朗读为途径,以想象为抓手,进行读、想、议、写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在对关键词句的重锤敲打中实现语言的吸收与内化.同时,体验生命的可贵,获得心灵的洗礼,培植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如何抵达这样的境地?对于《天鹅的故事》来说,当我们沉入文字,用最敏感的心灵,去体会文中角色“十分细微”的内心活动时,这种力量对人的触动才是最大的.于是在再现老天鹅为拯救同伴而顽强破冰的壮举时,有了这样的对话:

师想象我们自己就是那只老天鹅:老天鹅,你可以命令年轻的天鹅去破冰,为什么还要亲自上阵?你像石头似地扑打坚硬的冰面,那钻心的疼痛和刺骨的寒冷,你能忍受吗?你难道没有看见冰面上已经留下你的片片白羽和斑斑血迹?

(学生以老天鹅的心理视线与老师、同伴展开对话,想象与表达的双翼让他们明白:此时的老天鹅不仅仅是在同冰面斗争,更是在与命运抗争.这只在困境中没有逃避的老天鹅,是一名勇士.)

师假如你是那只惊呆了的年轻天鹅,看着眼前这位破冰勇士的壮举,你在想什么?你会与老天鹅之间展开多少次的心灵对话?请选择其中的一次写下来.

(学生转换角色,以小天鹅的内心活动呼应老天鹅的壮举,思考与表达的同时,完成了对生命、对勇气、对责任等多向度的自我领悟.)

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始终没有提供老天鹅破冰的画面,而是把《俄罗斯上空的天鹅》这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它是如此契合这个令人感动和振奋的故事.如果直接为学生呈上老天鹅破冰的画面,表面上是借助画面解释了文本,实际上呢?画面在解释文本的同时,也消解了文本的意义,在学生心中唤起的是一种没有差异的体验.而借助音乐的好处在于,学生在自己的脑海里描绘出了那个画面,在描述和再现它的创造中唤醒了心湖深处的精神诉求,这比基于画面的解读有意义得多.教师本身的文化储备和艺术感觉,赋予了课堂由于音乐的介入而产生的节奏、情调的美感, 铺就了课堂的文化底色.

二、当对联遇见情怀

孙绍振先生在其《名作细读》一书的自序中说,语文教师的使命,比数理化教师艰巨得多.数理化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的确,“语文”是庞大、广袤的,历史画卷的多姿,古典艺术的辉煌,劳动人民的智慧,音乐美学的魅力,语言艺术的精致,甚至哲学信仰的理性思考,当我们以“文化”的眼光来看待语文的时候,这些都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坐标.

《长城赞》是一副赞美长城的长联,全联意境开阔,内涵深远.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历经千年风霜的巍峨丰碑;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那举世罕见的奇骏雄姿.学习这样的作品,文本的光芒不能因教师的短视而被束缚,要让长城蕴含的文化、精神、情思在学生心中留驻,从而获得关于长城、缘于长城,又高于长城、长于长城的文化印记.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阅读经历、对课标和儿童的精准认知,既要充分打开,统整资源,又要基于儿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同时也关注到儿童向上投视的目光.

首先,“一咏三叹”扎根言语实践.“文化语文”并不忽视语言训练,恰恰是从语言中生长起文化.于是,从读得正确到读出豪情,再到读活画面,自由读、挑战读、师生合作读,螺旋上升,“一咏三叹”,长城历史之悠久、形象之浩瀚,在学生眼中开始凸显并逐渐立体.

其次,互动生成填补意义空白.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东西,老师坚决不讲.要讲的,应是学生感觉得到又说不出来,以为一望而知,其实有所不知的东西.所以对联的字面意思,由学生自己展示,老师的作用是辨认出隐藏在文本里的意义空白:丰碑和奇观.先还原出它们的原生意义,再置于具体的语境中,将其微妙的内部层层揭开,长城乃人民毅力之象征、血汗之凝聚、智慧之结晶,呼之欲出.

然而仅仅如此吗?孙绍振先生总是能“见人所未见”,因他有文本细读的“第三只眼”.如何用“第三只眼”观照此文,帮助学生读出更丰富绵长的滋味?

策略一:穿越形式揭开内容秘密.“内容人人看得见,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歌德语)对六年级学生而言,对联也是“一个秘密”.不妨给《长城赞》加一个横批,再想想此联适合挂于何处并阐述理由,这个过程中既有孜孜叩问,也有体察推敲和联想判断.于是,长城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和图腾.这个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烙上了学生心头.

策略二:统整资源汇成家国情怀.文学阅读应是文化的种子,唤醒人内心深处的热情、真知和信仰.所以,在学完对联后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继续往前走一步——磅礴壮美的《长城》风光片、委婉绵长的《长城谣》、深沉热烈的《中国心》,让学生从具有不同表现力的媒介资源中,再次听到悠远的历史回声,接通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帮助学生积淀起民族的语言特色、民族的喜怒哀乐、民族的精神品格,形成有民族文化根基的学养和人格,这是母语教育的出发原点,也是终极旨归.

三、当古诗遇见意象

果戈理说,“每一个字都是无底的深渊”,“可以朝向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维度,释放出不尽相同的内燃的火光”. 语文教师要做的,乃是以“文化”的眼界为学生点亮“内燃的火光”,从而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反之,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缺失了文化视角的教师,带给学生的课堂生活必然是寡淡索然的,削减甚至丧失了语文本身的文学力量.

《寻隐者不遇》是贾岛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采用问答体的形式,叙写自己寻访隐者而未能见面的情景.课堂上,让学生“变身”诗人,用角色互动的方式“经历”诗人满怀希望到有些失落,再到燃起一线生机,最后相遇无望的心情波折.然而诗人写诗仅仅是要抱怨和渲染这种失落感吗?中国古典哲学中,万物盈则亏,“不遇”,才与禅境暗合,才是诗家追求的飘逸、空灵之状.所以除了理解诗意,还须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破译诗句中的语言,看到“不遇”背后的意义:隐者文化.

用什么方式呈现呢?由虚到实,再从实归虚.先用实图,把空灵的、不可言传的意象还原成可感的、具体客观的形象,让学生在古琴曲中看昂然的松、伟岸的山、高洁的云,仿佛也触摸到了藏于其间的隐者,他就这样若即若离、若无似有,如松般昂然,似山样伟岸,比云更高远,跟自然交融,人与象合一……所谓“隐者”,就是诗人目之所及,也是学生目之所及而后揣摩遐思的一切之化身,“不遇”又何妨?这种豁然,这种襟阔,才是诗人写作此诗的真正意图.然后对话:

师诗人上山寻访隐者,见到了吗?

生没有,他见到的是童子.

师没人知道隐者的庐山真面目.可是这一路寻来,诗人见到的就只有童子这个人吗?

生诗人还见到了松、山、云.

师生活在这个有松、有山、有云陪伴的地方,你觉得他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生隐者的生活悠闲自得,他可以在松树下读书、吟诗、作画,疲劳了就上山采采草药,和云朵捉捉迷藏,调节一下大脑.

生隐者的生活轻松惬意,他可以尽情观赏山中美景,尽情享用山上鲜果,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生隐者的生活是快乐和满足的,简简单单的生活,换来干干净净的心情.就算在山里度过一生,他应该也没什么要遗憾的.

生隐者过的是一种“慢生活”,这个“慢”不是“散漫”,而是“浪漫”,是心灵的放松,是精神的漫游.我非常向往这样的生活.

师隐者与松为伴,以采药为生,隐于深山,云中漫游,好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在古诗词中,松、山、云,常常是诗人描写的对象,寄托着诗人的情怀.

生(读)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这个教学环节,“你觉得他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个大情境,是为学生感受“隐者文化”准备的.松、山、云,作为感悟隐者的媒介而成为召唤结构,催化学生打开想象之门,勾起他们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学生眼神里有陶醉,语言中有神往,头脑里有遐思,“不慕荣华富贵,不追功名利禄,只求心灵安宁”的隐者意象,就在驰骋想象和语言实践中轮廓渐渐分明.

四、当主题遇见历史

“文化语文”强调基于儿童的视角,与文学、历史、美学、艺术乃至哲学牵手,使课堂教学充满史韵、哲思和诗意,帮助学生构筑起知识、精神、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所以文化语文的课堂,要在一次次具有文化远见的备课中历练,在一次次与文学、历史、美学、艺术、哲学的会晤、交谈和对视中走向成熟和深刻.这就需要教师驻足语文的广阔天地,苏醒灵气,擦亮慧心,在面对学生、处理教材的时候,滋生出一个全新的审美角度,帮助学生构筑起润泽生命的语文背景.

主题阅读《桥》,便是这样思考下的产物. 我把“桥”置于历史情境下,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以“桥”为主题的一组文章——《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桥》,帮助他们重构对桥的认识.从《张果老倒骑毛驴》的传说到赵州桥,到唐朝张鷟形容它的“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元代刘百熙为它写的诗“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颁给它的奖“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再到桥身上缠绕翻腾的龙雕寓意,学生感知到的桥不再仅仅是坠落人间的彩虹,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

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的卢沟桥,承载着一段让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故事.人们来到这座闻名遐迩的桥,是为了观桥?还是为了寻觅远去的腥风岁月?在文字和音画营造的情境中,我引导学生用语言描摹和平年代里、林弹雨中的狮子群像.由于学生已学完《卢沟桥烽火》,当这个主题再次置于历史背景,学生的兴奋点就与前经验之间建立起了具体而生动的联系,想象与表达使他们仿佛真的听到了狮子们在诉说那已经融进血脉的凝重历史.

“文化语文”倡导者祝禧说: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其终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探寻、体验和理解蕴含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丰富意义,激活、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情愫.的确,在捧起一个文本之初,不一定告诉学生,文字背后有什么,但是教师应该明了:那些散落在文本中的价值主题、语言背后的文化意味,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所以对小说《桥》的自读自悟,学生对“桥”的理解就必然超越了逃生的价值,天灾面前的大爱、生死关头的牺牲,在每个学生心里架起了闪烁着人性光辉、永远屹立不倒的生命之桥,这正是“文化语文”所倡导的“让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的洪流,去激起个体生命经验的涌动,去融通曾经隔膜的知识境域,去啜饮如潮如涌的时代精神”.

五、当电影遇见生活

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当下的儿童,是在万千宠爱、享受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以为父辈创造和提供给他们的一切,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如何播种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让儿童在人生的起点就能够觉知:幸福来自努力、来自创造,需要进行理性的启发和诱导,更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这是我们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开发了电影阅读课《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取材于美国黑人青年克里斯·加德纳的亲身经历,讲述他从生活和事业的双重困境中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名正式股票经纪人的感人故事.这是一部关于追求幸福的影片,但它对于幸福是什么,并没有直接给观众一个明确的答案.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克里斯是一个失败的男人,既不能给妻子一份殷实稳定的生活,也无法给儿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幸福于他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正是由于幸福的模糊与遥远,追逐的道路布满荆棘与艰辛,当梦想变为现实的那一刻,主人公满含热泪为自己鼓掌,学生也终于明白,幸福就是经历磨难之后的苦尽甘来.

此片带给观众的温暖、力量和长久的感动,让它足以被评为适合青少年观众观看的十大经典影片之一.当然,它也是对六年级励志主题单元的生动补充.《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如果说这是三位传奇人物个人奋斗史的文学阅读,那么,《当幸福来敲门》就是同主题的影视文化阅读.

开发成电影阅读课之前,我叩问并自我回答了三大问题:我们现在在哪里——尊重学生的电影阅读起点;我们要到哪里去——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期待;我们应该怎样去——遵循学生的阅读认知规律,然后对这堂课进行定位:情怀与艺术共舞,目标与文心齐飞.意图通过电影与阅读的深度交互,形成一个言语场域和交往平台,引导学生诚恳、敞亮地表达对幸福以及人生的初步理解.我期待在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初期,适切地把时代倡导和尊崇的主流价值观,用教师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底蕴去滋润、涵育和提升.唯有融入学生精神世界和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才是有意义的.这是时代对教育的深情呼唤与明媚改变,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自觉与学科坚守.

六、当作品遇见人生

词,一种神奇的文化,一种美丽的语言.孤立地理解和品读一首词,对作品和作家都是不公平的.唯有将它置于相应的人生脉络,触摸它的温度和情绪,观照它独特的前世今生,学生才能真正听懂作者的欢笑或者叹息.所以引领高年级学生通过文学阅读,从作品中感知人生,并自主地去发现审美对象,捕捉文学意象,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触及作品的潜在意义.这就需要教师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以文化取向设计文化旅程,先找到一个支点,再拉出一条线,最后画成一个圆.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篇怀念往事之作,从郊游的时间、地点落笔,追叙了主人公当年畅游“兴尽”的情怀,“沉醉”迷途而“误入藕花深处”的处境,以及慌乱击桨而“惊起一滩鸥鹭”的奇遇.全词意境开阔,格调欢快,充满悠然闲适的情调,却因水鸟惊飞的意趣戛然而止,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意味.

这首词中,“醉”字是词眼,既有对自然的沉醉、对生活的热爱,又裹挟着一股令人不能忽略的蓬勃生命力:健康、开朗、欢乐、自由,从而成为全词的审美意象,令读者仿佛目睹了一位纯真少女无忧无虑的生活瞬间.所以“兴尽而醉”,就是这首词的温度和情绪.教学中,以“尽的是何兴”“词人是怎么醉的”两个大问题,帮助学生以词人的视角移情体验,观照内心.学生在想象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地揣摩与还原,将作品中静伏的、暗蓄的意境生发出来,尤其是对“争渡争渡”的创造性描述,让词有了生命的色彩和气息.

然而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品读一首作品,就是在品读一位作家,品读他们独特的人生.李清照一生命运多舛,她的人生经历、爱情婚姻,融在不同时期的16首酒作当中.“酒”在她的作品中,是文化符号,也是内心视像,在被欣赏的同时也在被体验.于是我补充了五首跟李清照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的词作:另一首《如梦令》、《减字木兰花》《醉花阴》《武陵春》《声声慢》,用词人的人生经历作为线索,将意象、意境、意蕴进行有层次的丰富和叠加,启迪学生与作品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看到作品背后的词人,引发他们的文化共感.回头再读课文时,学生对作品、甚至对人生的理解都已经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每一个貌似寻常的字句瞬间有了无限的意味.

一个人在语文课上的精神质量很可能会决定其一生的精神走向,所以由成人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广度、宽度、深度、角度十分关键.课前,我和学生共同观看了央视《百家讲坛》康震教授主讲的《李清照》,对此课的学习有了比较完整的背景认识.也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认识,学生开始接触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趋于统整的学习中开启了走向词文化的美丽旅程.文化语文,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底蕴.

人类学家皮尔森说, “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作为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它也同样需要活动演练、精神陶冶、智慧生成、艺术熏染、综合建构,也需要通过来自母语教学所涉及的语言、自然、历史、社会、家庭、传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熏染.所以,要给儿童一种有文化的课堂生活,首先语文教师自己要过有文化的生活,时时阅读,热爱经典,倾听音乐,涉足戏剧,参观博物馆,经常去旅行,然后才有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并去积极地影响和濡染学生的可能.我在文化语文的课堂实践中,期待学生在他们的人生之初就得到关于艺术、文学、地理、历史、文明、风物、礼仪、交往等信息的总和——“文化”的熏香,关于它们的记忆也不再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而是沉淀在热爱语文的心灵深处.

(张利群,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区执行校长,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祝禧“文化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

有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有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有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