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方难得的漳窑瓷砚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一方难得的漳窑瓷砚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一方难得的漳窑瓷砚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一方难得的漳窑瓷砚

瑞霖 / 文

我收藏有一方瓷砚(图1、2、3),长10.5厘米,宽6.5厘米,厚3厘米.砚面开近圆形砚堂,深挖碗状砚池,池边绘黑线花枝.堂池相连似敞口花瓶.砚面、堂、池及边缘均描黑线.四边侧黑线框内写有黑色行书,前边书“清风明月”,后边书“义春为记”,左右两边分别为“东溪新楼大吉”、“光绪拾贰菊月通”.字体随意.背平.砚堂、背无釉,露细腻浅胎,其余均施米釉,釉色柔和,釉汁肥润,上有大小不一开片.从造型、釉色、饰纹、铭文看,这是一方典型的漳窑瓷砚.

漳窑瓷,是指漳州古窑生产的瓷器.漳州生产陶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掘漳州商周时期的遗址,就出土有大量陶器,其中有不少釉陶.但漳州瓷器得到快速发展是开启于宋元时期.那时北方战事频仍,南方较为和平安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泉州港对外贸易的兴盛,带动漳州地区瓷器生产.漳州沿海一带的龙溪、漳浦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建窑烧瓷,生产规模较大,瓷器品种较多,除供应本地需求外,大量销往海外.明中叶以后,漳州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漳州月港也兴起对外贸易,进一步促进九龙江流域瓷业大发展.明正德《漳州府志》载:“白瓷器出漳平(当时属漳州府)永福里,黑瓷器出南靖河头,青瓷器出南靖县金山.”近几十年考古调查发掘情况证实,这时期漳州窑址众多,平和南胜乡、五寨乡,长泰东溪村,华安下东溪头等,皆有窑址.产品以青花瓷为主,同时有青瓷、白瓷、青白瓷、白釉米色瓷、酱釉瓷、黑釉瓷、五彩瓷等,品种丰富多彩.大宗的是盘、碗、罐、杯、碟、瓶等生活用品,以外销为主,成为我国明清时期外销瓷的主要产地之一.由于当时漳州瓷器除供本地使用外,主要是外销到东南亚各国,也少有名人颂扬,所以在很长时间里不为世人知晓.随着近几十年考古发掘不断深入,产品不断出现,漳州瓷引起古陶瓷专家、学术界高度重视.特别是那种具有漳窑瓷独特风格的米黄釉瓷备受收藏界青睐.2010年我国水下考古在明代沉船“南澳1号”打捞出水大量瓷器,主要出自福建漳州平和窑,一种称为“瓷”的瓷器声名大振.所谓“瓷”,就是产自漳州平和一带青花瓷器,当年因不明这种瓷出自何地,而以运载这批瓷器的葡萄牙商船号“号”来命名.这进一步推动了收藏漳州瓷的热潮.目前,除漳州市及所属县博物馆,厦门、博物馆,东南亚诸国及日本藏有大量漳窑瓷外,中国历史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福建厦、漳、泉、莆等地民间也大量收藏有漳窑瓷.

漳瓷,也称漳窑、漳窑瓷.古陶瓷考古界、学术界对它定义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漳窑应泛指漳州各地古窑生产的瓷器,也称“漳州窑瓷”.另一种认为,漳窑是专指代表地漳州城东郊原龙溪县东溪村古窑生产的瓷器,即“东溪窑瓷”,也称“漳窑”.这是一种较狭的特定含义,已经约定俗成,其生产年代约在明中期至民国初期.“漳窑”的名称出自福建学者郭伯苍于光绪十二年(1886)写的《闽产录异》.该书中云:“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纹如冰裂.旧漳琢器虽不及德化,然犹可玩也.惟退火处略黝,越数年,黝处又复洁净.近制者釉水、胎地俱松.”清末民国初杨巽从在《漳州什记》中也提到“漳州瓷窑号东溪者,创始于前明,出口有瓶、炉、盘各种体式具备”.明清文献明确记载了漳窑“白釉米色器”的烧制年代、种类、特征、质量及烧制方法.近几十年来考古挖掘出的实物和历史文献相印证,古陶瓷学术界、收藏界也统一把明清时期漳州窑生产的那种胎质较粗松、浅,施米色白釉,釉面呈浅,开片状冰裂的瓷器称为“漳窑瓷”、“漳瓷”.釉色是漳窑有别其他窑口产品的最明显特征.史书所说“白釉米色器”,即釉色白中泛黄,通常又称“米黄釉”.釉色变化多样,有偏淡黄、淡褐,或黄褐、灰褐.由于燃烧温度不同,釉色稍有区别,燃烧比较充分的,釉水玻璃质极高,釉面晶莹,温润如玉.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釉面开冰裂纹,开片有大有小,多数细碎,纹路交错.

漳窑大部分器物朴素无纹,有装饰也极为简练,仅在器物壁边饰一道或两道直线或弦纹.前些年漳州古玩店多有这种“米黄釉”瓷器出售,尤其香炉量多价廉.那时我也在那里买到此类香炉、觚、笔洗、水盂、水注等.上面所举那方瓷砚,正是那时购得,它的色、形、质、铭都完全符合东溪窑产品种种特征.这些瓷器,现在已涨价数倍到十倍.文献方志上载,这种米黄釉瓷器产地在“原龙溪县东溪村古窑”.这个“东溪村”现在何处?近二三十年福建省文物普查,终于在位于华安县高安乡西南端的东溪头找到“东溪窑址”.为何史书上标明漳窑在“原龙溪东溪”,而现在却在华安县找到呢?原来,华安于1927年正式置县,但在唐上元元年(760)始属于漳州府龙溪县,南宋时列为龙溪县二十五郡.东溪头分为上东溪与下古溪头,窑场在一片树林中.此地有丰富的林木、水源和高岭土,为发展瓷业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条件.归德溪由此流入永丰溪,再汇入九龙江支流西溪.明中叶以后,漳州月港兴盛,东溪窑生产瓷器可从水运经西溪到达月港出海,行销海外,这进一步刺激了东溪头瓷业发展.1986年福建省文物大普查,文物工作者第一次进入华安东溪头考察.1992年文物工作者再次深入东溪头窑址考古调查,发现此窑场有15个窑址,遗物分布面广,堆积厚,生产规模大,并采集到有落款“东溪”的青花大瓷盘.上世纪90年代初、1995年、1999年,厦大、漳州和福建省文物工作者又分批深入此地考察,收集到一批米黄釉、小开片,具有典型“漳窑”的瓷器标本,有炉、瓶、罐、盘、碟、杯、勺、碗、觚、印盒、洗、砚、花盆、人物等20多件.其中带款识的较少,一般只在器底有模印或吉语、纪年.有一器皿上有“漳州府同安县东门外东溪乡伩士林石氏百叩,闽南漳郡窑陈福成监制”铭文.漳窑器具按使用性质分,有陈设供器、日用生活器皿、文房珍玩三大类.文房用具有砚、水盂、水注、笔架、印盒、博古字鱼缸等.

从现有报刊资料看,只有漳浦县博物馆收藏有6方明代米或淡釉的漳窑瓷圆砚,但砚上无铭文.我所收藏的这方漳窑瓷砚,前后边侧标有吉语“清风明月”和砚主人“义春为记”,左右边侧标有地点时间“东溪大楼大吉”和“光绪拾贰年菊月通”等铭文,既证明此砚产于清代,窑址在东溪,又反映了当时东溪村瓷业发达,经济繁荣,新建大楼,并以当地生产瓷砚作为大楼落成的纪念品,不但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学术研究价值.

一方难得的漳窑瓷砚论文范文结:

关于一方难得的漳窑瓷砚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一方难得的漳窑瓷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