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类有关论文范文 跟茗茶见性,明代文人的茶道生活类论文范文

这篇茶道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茗茶见性,明代文人的茶道生活

文:童心 图:本刊资料库

明茶工艺和饮茶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茶文化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明代的文人雅士,继承了唐宋以来注重饮茶的传统,爱茶嗜茶,组织茶会,编写茶书,积极参与茶事活动,茶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时代风尚.而明人所选择和装饰的品茗环境,则体现了明代茶文化的本质是追求休闲和轻松,通过茶体悟自然的美好,对抗浮世的喧嚣.

由团茶改为散茶,趋于简单

中国历代的品茗方式是随茶制的演进而改变的.目前的研究认为,茶制一般可以分为成型与不成型两个阶段,即唐宋时期的片茶(固形茶)、团茶、饼茶,和明代以后的散茶、叶茶.

唐宋时期以“团茶”为主,团茶形状似饼,其制造需要采、蒸、捣、拍、焙、穿、封等七道流程,工序繁琐、造价昂贵,耗费大量民力.在饮茶方式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唐朝为煎茶,宋代为点茶.因为团茶制作极尽奢华,丧失了茶“俭朴”的本质,淡化了茶清雅自然的精神追求,也逐步脱离了百姓生活.

及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 1391 )明太祖正式废除团茶进贡,改茶制为叶茶.由团茶改为散茶,此举带动了饮茶方式的变革.这一变化使得喝茶程序由繁琐走向简单.只需要将茶叶放入茶壶中,沸水冲泡,然后注入茶碗中即可饮用.这也导致了前朝较大的茶碗向容量小的茶杯或茶盅转变.

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所著《茶谱》一书,成为明代茶书的扛鼎之作.《茶谱》全书仅 2000 余字,包罗了茶具、用水、煎制、品饮等各方面的内容,对茶艺的阐释颇为详备.书中描述了朱权自创的茶道仪式:先由一名侍童摆设香案,安置茶炉.再由另一侍童取出茶具,汲取清泉,碾碎茶末,烧沸泉水.当水烧沸,冒出蟹眼一样的气泡时便注入大茶瓯中点茶.待茶叶泡好后,分置于茶盏之中.此时主人起身,向客人举盏献茶:“为君以泻清臆.”客人随即起身接盏:“非此不足以破孤闷.”然后各自落座,开始品饮.饮茗完毕,主客清谈,话久情长,兼以琴棋消遣.

朱权的《茶谱》,对后世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书中提出不将茶叶压成茶饼,也不加香料,以此来保存茶的本香,这使叶茶成为主流.茶的饮法也由烹煮发展为瀹泡,并由后世继承,延续至今.

茶人集团形成,返璞归真

由于茶制的转变,明人喝茶方式较之唐宋已简化很多.又由于明中期大量文人审美的介入,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时代特点,那就是特别注重品茗环境的营造.文人不但有了自己的茶室,而且更加强调品茗与其他艺文活动,如琴棋书画,焚香插花的结合,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

由于政治上的压抑和经济的发展,明中叶后更加注重自我性灵或个性的抒发,文人中尚茶之风日渐成为时尚,被称为茶人集团,他们寄情山水,在品茗中追求性灵生活,具有明显的脱离政治倾向性.茶人集团迅速在以江南六府为主要地区的范围出现,以吴门画派最具代表.

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文征明既是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画家,又是茶人,常与友人一起,在江南的谷雨时节外出采撷新芽,用惠山脚下“天下第二泉”的甘洌泉水煎制汤茶,与友人共饮香茗.兴致所到,便泼洒丹青,将茶会场面绘于画中.

又如明代中后期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士徐渭,晚年彻底诀别仕途,他习书作画,终日与茶为伍.由于爱茶,徐渭的书画作品很多以茶为题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书法作品《煎茶七类》.全书250 字左右,分为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宜、茶侣、茶勋.

茶人集团是唐宋以来政治环境改变,文人随之改变自己的生活形态、生涯规划的一个特殊族群.他们爱喝茶,诗书画艺俱通,崇尚茶的品格.他们乐天知命,知足不辱,追求精神自由和生活上的雅趣,由此形成了明代独有的茶艺技法和品茗风格,程序趋于自然简约,走上返璞归真之路.而明代茶文化的品质,随着茶人审美追求的提升而愈发精致高雅.

品茗环境设计,意境深远

明代文人的生活乐趣多多,有读书、写字、、清谈、小酌、花竹、听琴、焚香、煮茶、观山、弈棋.在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品茗的场景.而明代文人品茗环境也有所选择,绝不草率,主要有四类,即茶寮式、书斋式、园亭式、山水式.

茶寮式.寮,小窗也.茶寮,是指饮茶的小室 .茶寮的设计最起码的要求,是干净整洁清幽.晚明名士李日华说:“洁一室,横榻陈几其中,炉香茗欧,萧然不杂他物.”文征明所绘《茶具十咏图》,藩篱之内,茅屋之中,室内席上,仅有壶、茶盏.茶寮式的品茗空间陈设要点贵在简而妙用,除必备的茶器外,通常只有书本和熏炉等文人习静的常用物,而家具也多采用最简洁的形制,并无夸张的装饰,追求天然的线条感,这是一种精神的自主与满足.

书斋式.书斋之中,茶自不可少.如明人莫是龙说:“人生最乐事,无如寒夜读书,拥炉秉烛,兀然孤寂,清思彻人肌骨.坐久,佐一既茗,神气益佳.”关于书斋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明人计成这样描绘:“书房之基,立于园林者,无拘内外,择偏僻处,随便通园,令游人莫知有此,借外景,自然幽雅,深得山林之趣.”唐寅《事茗图》,书桌上只有一壶,一茶碗,一卷书,外有好友抱琴来访.书斋品茗主要为读书小憩休闲或提神醒脑时的所需.书斋是读书,自适的私密空间,也是与宾朋往来的社集场所.不管是私密还是开放,是由主人的性情决定的.

园亭式.庭园不仅反映文人的生活追求,更是茶酒宴会、结社雅集的场所.所以自然也少不了在园林中谈论茶事,玩赏艺文.“庭前幽花时发,披览既倦,每吸茗对之.香色撩人,吟思忽起,遂歌一古诗,以适清兴.” 文伯仁《南溪草堂图》中,品茗在清幽翠绿,蜿蜒纵横,竹林小桥的自然风景下,童仆抱琴,友人交谈. 画面所展示的园亭式陈设布局中,室内桌凳分布随意,家具均为单色素面,无堆砌雕琢之感,陈设有瓶花、香炉等清供,是文人士子间品茗与焚香,插花,挂画生活四艺的具体展现.庭园式的品茗空间更注重的是交友和休闲,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从而获得更多的群体社会地位认同.

山水式.明代文人投情山水,在浮世之中寻找一处闲静,自然也会把山水间清泉烹茶作为性灵生活之一.在自然山水间品茗,山水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然,故陈设亦是精简而妙用.唐寅《幽人燕坐图》中,图中云峰缥缈,涧壑松竹,水阁中一人,只有一基本无装饰的四面平方桌,上设书籍、一茶壶,二三瓯,画中人似是有所待.山水间陈设之简,但意境深远.

品茗器物选择,朴素精雅

明代品茗环境的设计,不管是高官阶层还是普通文人,都参与到设计中来,体现了明人热爱生活,追求品味的时代风尚.

品茗环境中用到的桌、榻、凳、藤墩、椅、案、几等家具,风格造型简练,线条舒朗,色泽柔和,纹理清晰; 松、竹、梅、菊、芭蕉、棕榈、牡丹等植物,反映了文人所赋予的高洁不俗的内涵.明人喜将紫砂奉为茶壶和茶杯的选择,偏爱其质朴自然的本色.

在品茗环境设计中,明人首先崇尚简约,就是一种“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审美思想.其次,明人好古,收藏古玩成为风潮.在他们的观念中,“人能好古董,即高出于世俗,其胸次自别”. 其三,明人品茗,注重合宜二字.对于喝茶的时间、空间、环境、器物、情境的选择有明确的规定.其四,明代文人求雅,以为“以人之一生,它病可有,俗不可有”,图史、屏风、素琴、古画、几榻、翠竹、金鳞、奇石、檀香等等之物,都是明人认为不俗的器物而运用于饮茶的环境中.

从明人品茗环境的营造中,可以看出明代茶文化的本质是追求休闲和轻松,通过茶体悟自然的美好,对抗浮世的喧嚣.这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风格.

( 编辑/董萍)

茶道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茶道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茶道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