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不为争春不夸色 只写心中艺术情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艺术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不为争春不夸色 只写心中艺术情

作为新派艺术的第一传人,刘秀荣是当今评剧舞台上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家.

如今,退居幕后的她对评剧依然执著,教唱评剧、梳理派系、讲解知识,传承与传播在她看来是责任,更是对恩师的谦敬与怀念.

评剧之外,画画是她打开的另一扇艺术之门,那铺开的宣纸、鲜活的颜色、丰富的笔触,芬芳了流年,丰富了时光.

悠然的夏日午后,焚一炉檀香,品一盏清茶.听她谈笑风生、看她平和优雅,让她带我们一起走进她那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对艺术的执著

刘秀荣出生阜平县农村,凭着一条好嗓子,她14 岁考入县剧团,17 岁担任主演,所演的《花为媒》《刘巧儿》《吕布与貂蝉》等戏让她蜚声河北城乡.1982 年,刘秀荣壮着胆子把自己的录音带寄给了新凤霞,8 天后,忐忑不安的她接到了新凤霞的丈夫、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回信,欢迎她进京学艺.

在新凤霞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刘秀荣继承了新派唱腔清新甜润、玲珑委婉、吐字清晰、韵味浓厚的特点,又发挥了自己高亢激昂、刚柔相济的特长,将评剧的传统剧目演绎得栩栩如生.刘秀荣出师时,新凤霞为她安排在天津大戏院连演十五场,而且场场必到,她说:“梅兰芳为他的学生把场十场,我要为秀荣把场十五场.”由此可见,新凤霞对这个徒弟的看重.她还亲自动手写了生平唯一的一部电视专题片脚本《师徒情》,来表达她们之间的母女情深.

刘秀荣也不负恩师的厚望,1984 年她参与创作并主演的《春兰》获河北省首届戏曲节优秀剧目奖和演员一等奖;1986 年她被评为全国评剧“十佳演员”之一;1987 年获“第五届戏曲梅花奖”.接踵而至的鲜花、掌声与荣誉使得新派艺术在她的精彩演绎下不断发扬光大.

然而,1996 年刘秀荣却悄然引退.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秀荣不禁感慨:离开热爱的舞台非常的不舍,但是,我知道老师对我有两个希望,一是做一个有文化的戏剧工作者,另外就是希望把评剧推广出去.当时,老师的身体已经不是很好,所以,对于我来说是有一种责任感,相较于塑造形象我更希望将中国的戏曲文化传播出去.

对文化的虔诚

1999 年,刘秀荣先后去了十几次台湾,到电视台和大学校园讲评剧,到剧场去唱评剧,为了加深两岸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她还拍摄了艺术专题片《刘秀荣看台湾》.穿梭于海峡两岸的刘秀荣,不仅把评剧艺术带到了宝岛台湾,摇身一变成为风度翩翩主持人的她,通过对各个领域名人的采访,为我们展现了台湾的政治、经济以及民俗的各个侧面,该专题片也得到了统战部、河北省委的高度重视,并在台多次播出.

之后,她的文化传播之路越走越远.2003 年,在艺术之都巴黎,刘秀荣以新派经典剧目《花为媒》赢得了法国观众好评如潮,观众认为《花为媒》可以和莫里哀的喜剧相媲美;同年,以刘秀荣团长为首的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应中法文化年组委会的邀请,参加“中法文化年中国地方戏曲展演”开幕式的演出,以精湛的演出技艺和中国文化的素质涵养赢得法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两年后,在法国阿迪亚尔剧院,刘秀荣再次登台,出演《乾坤带》的银屏公主,征服了法国评委和无数观众,捧回了唯一的“中国戏曲塞纳大奖”.其实,早在1991 年,刘秀荣就曾多次赴国外进行学术和对外文化交流,她也是第一个把评剧带到了国外的艺术家.

艺术是最好的语言,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刘秀荣清婉的唱腔与俊美的扮相深深的吸引了海内外的戏迷,而为了将评剧艺术更好地推向世界,2005 年刘秀荣特意成立了“北京刘秀荣评剧团”,多年来,她身体力行,带着评剧行走了法国、英国、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戏曲语言到中国语言,从评剧艺术到中国文化,她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赢得了更多世界的掌声.

舞台外的大千世界,极大地滋养了刘秀荣,内心的丰富使她不再囿于对传统角色的模仿,对艺术的创新与融合让她的作品更加深邃和独立.2001 年由她担任策划并主演的《胡风汉月》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胡风汉月》一剧又摘得第十届“文华”大奖,填补了河北省“文华”奖的空白,并摘得第十九届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2008 年,她深入河北采风,以藁城宫灯为主线,自己编写并主演了一个关于民族情怀与爱情守望的故事——《灯魂》.

一路走来,刘秀荣荣誉加身,置身于最高顶点的她对老师的感恩却愈加真切.怀着对恩师的追思和敬仰,2009 年刘秀荣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凤霞》的拍摄中,她曾充满深情地说:“这是我献给恩师的一件礼物,排演现剧《新凤霞》,是想把恩师的形象搬上舞台.将这部戏拍成电视戏曲艺术片,更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同年,由刘秀荣担任制片人并主演的《新凤霞》获中国戏曲艺术片“兰花杯”一等奖.三年后,评剧电视艺术片《新凤霞》在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该剧在表现形式上不仅秉承了新派兼容并蓄的创作风格,更创造性地融入了歌舞、河北梆子和豫剧的元素,是评剧代表作《花为媒》《刘巧儿》之后,又一推陈出新的经典之作.

琴瑟和鸣 绚丽斑斓

2011 年,在录制《戏苑百家》节目时,主持人白燕生说,刘秀荣老师的艺术人生酷似她的老师新凤霞.

新凤霞不仅是蜚声中外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她还是写作奇才和丹青妙手.1951 年,她拜国画大师齐白石为师,又被齐白石收为义女.“ 我与老师共同生活、演出20 年,她对我的艺术之路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新老师绘画时,我会帮她端墨、洗笔,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长期的观摩加上老师的指点,我对绘画艺术有了最初的印象.”

1995 年,刘秀荣拿起画笔,按老师的画册开始模仿.但由于当时忙于演出和出访,画了不到三个月就搁笔了.这一隔就是22 年,2017 年当她再次拿起了画笔时,这次真的是对绘画着迷了.跟着先生去书画市场看画,跟着老师学画,星星点点的积累竟逐渐进入状态,有了自己的风格.书画大家范曾说,“秀荣的灵气和悟性是超人的,画出来不俗气、很鲜活,有她老师新风霞和齐白石先生的画风”.

如今,我们最常见到的,新凤霞老师的的国画都是由丈夫吴祖光题字.巧的是,笔者也有幸见到了刘秀荣老师的先生张志欣,闲暇之余,刘秀荣老师绘画,张志欣老师题字.在戏曲题材的创作上,刘秀荣与张志欣两位老师也会针对主题的开掘、人物的处理、历史背景的分析进行讨论,甚至于唱腔、动作、眼神的体现都会一起研究、切磋.一个眼神,一种默契,夫唱妇随,神仙眷侣也不过如此.

从戏曲到绘画,艺术梦想的放飞,让刘秀荣更加坚定了她的艺术理想.近年来,她开始致力于牵头整理评剧各大流派的影视资料, 并计划建立一个评剧艺术的数字库.她说,“现在,许多评剧老艺术家年龄越来越大,我们必须紧急抢救他们身上的‘绝活’,传承好评剧艺术.”除此之外,讲课、讲学、出国交流,退出艺术舞台的刘秀荣更加倾心于她所钟爱的评剧艺术,而绘画、读书、研史、编剧,她从未放弃对自我的修炼.正如白燕生所说:一个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什么?嗓音可能会暗淡,身段也会慢慢的变得迟钝,但智慧和学识,随着岁月的积累会更加地熠熠闪光.PR

艺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艺术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艺术当代杂志

2、艺术科技杂志

3、艺术导论论文

4、领导艺术论文

5、艺术教育杂志

6、艺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