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类论文怎么撰写 跟中华文明共同体理念的三个维度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本论文可用于中华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中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中华文明共同体理念的三个维度

□许宁

总书记提倡和阐述的“共同体”理念,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实践而不断丰富,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格局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我们看到,“共同体”理念一方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从三个维度初步探讨中华文明“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一、民族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

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4期)准确地讲,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共同体肇始于五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发明了衣裳、养蚕、舟车、弓矢、屋室、文字、医药、律历等,使中华民族真正进入文明时代,因此黄帝被尊为民族共祖,同时也被誉为人文初祖.

经过费孝通先生的提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业已成为学界共识.所谓“多元”是指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想文化,从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发展,形成了相互依存、彼此互补、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包括如下内涵:

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追根溯源,应当肇始于黄帝,他既是五千年民族的共祖,又是五千年文明的始祖.《史记》一书以黄帝为开篇叙述中华历史.黄帝时代距今五千多年,当时中原氏族部落逐步趋于统一,开始推算历法,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划野分疆.张岂之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统一体.……在遥远的炎黄时代,随着中原部落的统一,国家雏形的确立,为中华民族的多样统一奠定了基础.”(《张岂之自选集》,学习出版社2009年,第248页)历代对黄帝的尊崇和祭祀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而如今陕西桥山的黄帝陵祭祀已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最高的祭奠,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二是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凝聚融合是主线,冲突分化是歧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的称谓众所周知,这恰恰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即上古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与姬水流域的黄帝部落的联盟,融合发展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族,进而凝聚生成为秦汉时期的汉民族,并在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上产生了绵延至今的中华民族,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汉族(华夏族)起着核心纽带的凝聚作用.

三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多元”是部分,处于周期性的变动和演化之中,而“一体”是整体,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和稳定性.从上古时期的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等,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再到现在所认定的56个民族,其中的“多元”即中华民族的实体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多元”的变动并不对“一体”产生实质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和否定五千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事实.

这一历史事实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合互补的多元一体格局.在近代民族救亡的关键时期,更加激发出中华民族精神伟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所以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世界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总书记多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人类命运前途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他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我们看到,在中华文明中同样蕴含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

《史记·五帝本纪》载:“诸侯相侵伐,百姓,……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黄帝提出“修德振兵”,强调以德治国,以“德”施天下,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而且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严格规定“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吕氏春秋·去私》).

先秦时期多以“天下”指称宇宙或世界,视天下之人为命运相连的人类整体,对德政思想进行了深化.

一是民为邦本、天下归仁的政治理想.《尚书·五子之歌》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为人民是国家的根基,人民安定了,君位就稳固了,天下也就太平了,反映了中国最早的民本思想.《尚书》还提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正因为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所以君王要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孔子从人道主义出发,在历史上第一次阐述了“仁”的普遍性价值,奠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基础,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民无信不立”、“修己以安百姓”等思想命题.孟子则进一步论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之为人心所固有的四善端,并由此充养发展出仁、义、礼、智四善德,严厉批判了将君臣关系绝对化的观点,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命题,建构了“民贵君轻”的仁政学说.一方面以民为本,重在道德教化,同时对统治者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以德化民,主张用仁义道德移风易俗,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清明政治.将民本和德政统一在一起,这是中华文明治国理政智慧的基本精神.

二是协和万邦、天下化成的和平理想.黄帝征东夷、讨九黎、诛蚩尤,融合华夏部落,取得“万国合和”的一统局面.西周末年史伯认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指和谐能够创造事物,同一不能持续发展.多元的协调共存就是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齐国名相晏婴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左传》昭公二十年)指和谐就像做肉羹,需要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才美味可口.

先秦儒家推崇“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态度,追求“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和平愿景,孜孜以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至善境界.《荀子·王霸》指出:“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取天下的途径,不是夺取他人的土地并使之服从自己,而是按照“壹人之道”去“兼人”者,才可能最终“兼有天下”.《荀子·正论》还列举了正反两个例子:正面的是汤武“以德兼人”的和平模式:“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指出汤武并非主动地去取天下,而是由于其仁政德治使得天下人自然地归附.反面的是桀纣“以力兼人”的暴力模式:“桀纣非去天下也,反禹汤之德,乱礼义之分,禽兽之行,积其凶,全其恶,而天下去之也.”指出桀纣也不是主动地舍弃天下,而是由于其暴政恶行使得天下人自然地抛弃之.荀子精辟地辨析了“王”(天下归之)与“亡”(天下去之)的两种路径,强调仁义教化、怀德附远、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王道,反对穷兵黩武、弱肉强食、以力服人、唯利是图的霸道.王道代表了文明的吸附融合,霸道则代表了文明的侵凌征服.

三是美美与共、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描述了美好的人类社会蓝图:“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在大同时代,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使老年人得到赡养,壮年人有用武之地,幼年人得到抚育,鳏寡孤独者及身体残疾之人皆得供养,男子有正当的职业,女人能适时的出嫁.在这样的大家庭中,人们尊老抚幼,互爱互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的发展,构成了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华文明提供给国际社会的传统智慧.

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当代世界公民应当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三、天人维度:生态文明共同体

黄帝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亡的缘由,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使万物都各得其所.

孔子多次称誉黄帝“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孔子家语·困誓》),将“刳胎杀夭”、“竭泽而渔”、“覆巢破卵”等视为“不义”的行为.《论语·述而》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指孔子主张用鱼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射鸟不能射停宿巢中的鸟.孟子主张“亲亲仁民爱物”,将仁爱精神扩展到万物.张载指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肯定黎民百姓是我的同胞骨肉,万物群生是我的朋友伴侣.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王阳明的“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始终视人与自然处于统一稳定平等的共同体中.儒学认为,在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时,应采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把自己看作是人类中普通一分子,把人看作是与自然万物平等的一员.这些都彰显了“与天地参”、“民胞物与”、“万物一体”作为生态共同体的思想主旨.杜维明先生指出:“天人之间是相互蕴涵的.地球不是‘外在的’物质实体,而是我们之为我们的根本.地球不仅仅是我们的居住地,更是我们的家园;不仅仅是‘客体的集合体’, 更是‘主体的共同体’,……

因为我们与天地是一体的,所以我们人类为了精神的自我实现,就应该不仅成为自然的保护者,还要以审美的、伦理的和宗教的态度,成为协同自然的能动创造者.”(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

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生态旨趣与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儒学看来,人既是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又是生态共同体的成员;既履行社会责任,又承担生态责任.冯友兰先生指出:“人尽其作为宇宙的成员和社会成员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责任和义务虽有两重,但人并不需要做两种事.事虽是一种,但意义可有两重.”(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十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而美国后现代主义生态学家约瑟夫·伍德·克鲁奇(JosephWoodKrutch)声称:“我们不仅一定要作为人类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且也一定要作为整个共同体中的一员.”(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89页)我们注意到,儒家的仁爱不是工具性的,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爱,而是被爱者值得爱,值得尊重.不仅仅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且是尊重万物自身的价值与生存权利,因为自然界的万物与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人之所以为人之性,就在于‘体万物’而无所遗,就在于对万物实行仁爱.这种宇宙关怀,实际上是生态哲学最伟大的精神遗产.”(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十九大报告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些都是对中华文明“共同体”理念的新时代拓展.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邮编710119)

中华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华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中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3、中华少年杂志

4、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5、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6、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