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方面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之政治哲学思想探析相关论文例文

该文是关于哲学思想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之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摘 要:在《普罗泰戈拉篇》对话录中,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置于挑战者和反驳者的角色上,在与普罗泰戈拉针锋相对时,先是有些生气和厌倦,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复归于友好和融洽的激辩过程中,呈现了他们在美德思想、教育途径、政治哲学认知途径、国家观念、政体思想等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差异,解析这些观念对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政治哲学

在《普罗泰戈拉篇》开篇中,普罗泰戈拉公开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声称自己就是一位智者和教师,向人们传授政治的技艺,使他们能够在城邦公共事务中善意地言说和行动,成为一个好公民,并且“认为公开承认这一点比隐匿或否认是一种更好的谨慎的做法,尽管我从事这种职业已经很多年了,但我并没有因为承认自己是一名智者而遭受伤害”.苏格拉底不愿意与智者为伍.首先,他对智者以传授知识为业不屑一顾,不把自己称为智者,而称自己为“爱智者”,追求智慧是人的一种自然性情,是人之本性.其次,由于苏格拉底后半生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造成的动荡岁月中度过的,因此,“正义”“公道”之说和如何培养一个好公民成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希腊学者们政治思想的主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苏格拉底认为智者们宣扬的满足于一己之欲的利己主义、追求现世享乐的价值观念和对人之善本质的曲解是造成城邦政治和思想混乱的根源.

一、美德及美德教育途径的差异

普罗泰戈拉认为,美德就是政治技艺,“就是学会恰当地照料他的私人事务和国家事务,这样他就能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也能够在城邦中成为强大的人,在国家事务中作最好的发言和采取行动”,作为一名智者,其职责就是传授政治技艺,言外之意,美德、政治技艺是可教的.针对这一观点,苏格拉底提出了两条反对意见:第一,没有关于政治技艺的专门知识,如,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工程或造船等某一领域的技术性事务,能提出建议的是建筑师或造船师,如果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外行人提出建议,不论其多么英俊、富有和高贵,民众仍会对他们嗤之以鼻.如果讨论的是有争议的、关于城邦的统治性的问题,无论建筑师、造船师、铁匠、鞋匠、商人、船主是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他们出身是高贵还是低贱,都可以提出意见.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并不认为有什么政治技艺是可教的.第二,雅典的经验表明,政治家们没有能力把他们的智慧传授给他们的儿子.总之,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不可教的.对于苏格拉底的第一个反对意见,普罗泰戈拉指出,政治技艺不同于专门的技艺,专门的技艺是某些人在一些方面具有的特殊能力,而政治技艺是整个人类共有的天赋.针对苏格拉底提出的第二个反对意见,普罗泰戈拉认为,政治技艺不仅是可教的,而且可以确切地找到传授政治技艺的途径.首先,惩罚是美德通过政治技艺能被传授的明证,“有理性的人不会因为某人过去犯下的罪行而对他进行惩罚,因为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可能挽回,而是为了通过惩罚,防止这个人或其他人在将来重犯过去的罪行,重新做恶.人们之所以拥有这种看法,在于他们相信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来灌输的”.其次,国家的教育体系同样表明了美德是可以教授的,比如,颂扬善人的诗歌、让灵魂变得有节制与和谐的音乐、把身体训练成能够承载高尚灵论的体育训练、引导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教育等.

与普罗泰戈拉强调的美德或政治技艺相比,苏格拉底对美德的认识更紧扣雅典城邦的政治现实,更具有现实意识.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城邦社会普遍道德沦丧,苏格拉底力图重建道德价值以挽救城邦危机.他突出强调美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教育是重塑美德、改善公民灵魂的根本途径,而知识是进行美德教育的唯一正确的载体,所谓“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就是这么来的.在何为美德的问题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予以肯定和发扬.在美德教育的途径上,则展开了鲜明的批判和否定.就前者而言,普罗泰戈拉认为政治技艺或公民参与城邦公共政治生活的演说和行为能力就是美德,并用宙斯创世的神话阐释正义和敬畏两种美德就是神恩赐于每一个人的,能够给城邦带来和谐、友爱和团结的政治技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这一美德思想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正义、智慧、节制、勇敢四种美德.其中,智慧归于统治者,勇敢属于护卫者,节制不体现在城邦中某一个具体的等级之中,而体现在各个等级的相互关系之中,“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优劣的部分在谁应该统治和谁应当被统治的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一致性和协调性”.“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就是构建理想城邦时确立的分工原则,即“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业”.可见,正义是其他三种美德产生的前提,因为只有城邦中的三个阶级(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体现在城邦中三个阶级及其相互关系的美德才能充分地实现.在四种美德中,正义最能体现城邦的至善、秩序与和谐.就后者而论,苏格拉底强调美德的完整性和不可分割,美德的完整性在于它的知识性,完备的美德就是完备的知识,完备的美德必须靠完备的知识才能传授,而完备的知识不能靠惩罚、教育、社会舆论等方式来获取的,只能由少数人(哲学家)用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二、政治哲学认知途径的差异

普罗塔格拉与苏格拉底在美德及美德教育途径上的差异究根溯源是他们认识论上的分歧.普罗泰戈拉不仅认为感官经验是唯一可靠的认识途径,而且把经验的可靠性绝对化,他提出了人的主观感觉是“万物的尺度”.与普罗泰戈拉的感觉认识论相对立,苏格拉底坚持理性主义的认识途径.他认为人的身体和心灵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具有天赋的,不需要经验的证明,是通往真知灼见的唯一途径,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他主张“美德即知识”,这种知识不是来自于普通大众的感官本能和政治家的经验直觉,而是诉诸于少数人的政治家兼哲学家的理性思维.他批评普罗泰戈拉提出的惩罚、教育、法律和社会舆论等经验式的教育途径更多的是诉诸于本能而非理性,他坚持美德不可教,其实是指责普罗泰戈拉把美德看成是知识以外的东西,后来他又说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等美德必须是内于知识的,才是可教的.这看起来自相矛盾,其实是所指的内涵不同,其根源还是认知途径上的差异.

三、政体观的差异

苏格拉底认为完备的美德就是完备的知识,在以人为认识对象的知识中,他区分了两种知识:一是与人的身体相关的知识,由医学和体育两部分组成.二是与人的灵魂有关的知识,称之为政治的技艺,由立法和正义两部分组成.苏格拉底生活在雅典政治从胜而衰的时代,整个社会呈现出道德沦丧的态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苏格拉底以“惊醒”雅典的“牛虻”自居,承担起复兴城邦道德规范和净化公民灵魂的使命.基于上述对知识、正义以及智慧之人与非智慧之人在主观价值选择及行为方式上的区分,苏格拉底把教化民众的希望寄托于智慧与道德兼备的政治家身上.政治技艺作为专门的技艺,也是一种知识,是通过理智习得的.教育是塑造政治家必不可少的途径.这种培养政治家的教育,绝不是普罗泰戈拉的经验式的教育,而是对人之精神知识的探究和美德的培养.政治家必须具备灵魂向善的哲学修养和广博的从政知识,对正义、节制、勇敢、友爱等道德价值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全面地把握.因此,这种政治家只能由出类拔萃、才德超绝的少数贤人来担当.可见,在政体思想上,苏格拉底的贤人政体主张是不言而喻的.这一政体思想为柏拉图所承继.柏拉图认为理想政体有两个名称:王政和贵族政治.如果由统治者中的一个卓越的人掌权便叫王政,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统治者掌权便叫贵族政治.和苏格拉底对当时雅典制采用的抽签选举的统治方式十分不满一样,柏拉图对过度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制采取拒斥态度.普罗泰戈拉的政体思想在对话中是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普罗泰戈拉认为政治技艺、正义和敬畏等美德是宙斯恩赐于每一个人的礼物,为每个人同等地分享,这就隐含着他在政体思想上的一个基本观点:对于参与政治生活的人们来说,没有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所有的公民就像学会他们的语言那样,也能够容易地习得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等参政技巧,这其实是在为雅典的政体辩护,同时也表明了普罗泰戈拉的政体主张.

四、国家观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波战争后,希腊城邦迎来了政治的春天,宽松活跃的公民政治生活带来了热烈的辩论,也推动了政治思想的繁荣.苏格拉底与智者们分享着共同的学术主题,他们在激辩的过程中,彼此既相互评析、批判,也相互肯定、继承和发扬.在国家观念上,柏拉图借普罗泰戈拉之口表达了他们共同持有的国家起源观以及对国家本质的理解.普罗泰戈拉讲述了有关城邦如何产生的神话,这表明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柏拉图已经开始探讨国家起源、本质的问题.这个神话大致意思是:起初,诸神创造了生物(包括人),人获得了生存的技巧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充分资源,这表明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下.然而,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面临着因缺乏政治技艺(战争技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被野兽侵袭的危险,为了寻求自保,人们联合为城,但仍因缺乏政治技艺又彼此为害,有重陷分散和被吞食的危险.宙斯担心整个人类因此而毁灭,把正义和敬畏带给人类,由此,给城邦带来了和谐,友爱和团结.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进一步阐释这一国家起源观:单个人不能达到自足,每个人为了各种需求相聚一起,这个公共住宅区就是城邦.在建构城邦的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从满足人类基本需求、以分工和互助为原则的劳动者组成的必要的、健康的城邦,到为了应对战争护卫者应运而生并加入进来的繁华的、奢侈的城邦,再到需求至善生活导致统治者应运而生的完备的城邦.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组成城邦并体现严格的社会分工的三个阶级:统治者、护卫者和劳动者.同时,也表明了渐次递进的、逐渐趋于城邦本质的演进过程:从满足于喜好群居的自然性情的经济生活,到较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军事和经济生活,再到以政治机构来协调人类机能的道德生活,也就是苏格拉底倡导的过理性的生活和追求善的生活.总之,他们都认为构成国家本质的是共同追求至善生活的伦理共同体.像普罗泰戈拉那样,柏拉图也编织了一个“建国神话”:人在创世的时候被加入了金子的就成为统治者,掺入银子的就成为护卫者,混入铜铁的就成为劳动者,从而为其论证赋予了“神谕”的色彩.

(责任编辑李赫蛮)

哲学思想论文范文结:

适合哲学思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哲学思想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2、哲学论文范文

3、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4、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

5、世界哲学杂志

6、马克思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