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和教师教学过程中言行情境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师教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教师教学过程中言行情境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教育之顺利实施与健康发展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强有力的互动.教师须从处世、情感、心灵、修养等方面在教学中感染学生,以此强化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当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师;言行情境;美感

孔子在《论语》中说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项基本原则.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言行举止不是僵化的,而是应具有美感,才能使课堂教学趋向生动、活泼.教师之言行在于其姿态、风度与学识,《易·系辞上》说:“言行,君子之枢机.”《后汉书·冯异传》亦日:“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由此可见言行之重要性.教师在教育中能否将教育顺利完成,能否让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使受教育者心理结构顺利建成,这不仅取决于教师之辛勤劳作,更在于其言传身教.因而,教师对其自身个体美的塑造,便显得尤为重要,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教育活动中的情感之美,可以看作是生活的原动力.梁启超在他的著作《饮冰室文集》卷三十七《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理来引导人,顶多叫人知道那件事应该怎么做,那件事应该怎样做法,却是被引导的人到底去做不去做,没有什么关系,又是所知的越多,所做的越少.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引铁一般,有多大的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

教师在教育中所体现的情感之美,其目的是培养高尚的趣味,发挥美与善的情感,以此来推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便是梁启超所说的把情感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在教育过程中,将情感方面尽情以美来展现之,以此除去恶与丑的不良影响.

教师的情感在教育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情感是一种崇高之美,是在教育中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资质去谈教育,将教育教学上升到艺术的高度,才能称其是教育的情感美学.教育者对受教者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是教育者对国家整体教育体系负有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真诚的、无私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虚假的、施舍的,否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憎恨.因为,教育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是平等的.

当然,教育者对受教者的爱要有尺度,情感也不能无原则地滥施.赞科夫强调:“教师对儿童的爱应该同合理要求相结合.”在教育教学中,即使对学生的批评,也要出自教师的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批评与责备学生时,要谨记的一条原则就是孩子那种“一定要达到目的,做一个好人“的愿望千万不要熄灭,真诚的善意的建设性批评十分必要.但是在对学生批评过程中,绝不可以有侮辱性的字眼,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现代社会中,有众多事例使人感到羞耻与愤怒.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负面消息,如幼儿园的教师小朋友,这些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幼儿期是小孩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其处于探索世界的萌芽期,对这个世界充满诸多好奇感,其探索精神非常强大,作为教师,应当积极鼓励予以配合.但从诸多实例中,事实令人羞于提及,究其原因,这些教师缺乏应有的教育情感与责任心,让孩子们在幼儿启蒙阶段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愿看到的.

赞科夫说:“所有的儿童都是天才.”在儿童眼中无所谓好生与差生的区别,作为教育者应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用情感感化学生,促使其全面发展,并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因而说,教育中教学的艺术魅力存在的关键因素便是情感,缺乏这一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便不能取得成功.教学相长,教师的情绪饱满,教学活动中气氛便强,学生便能与之产生很好的互动,教学活动便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之美其实也是可转换成学生乐学、爱学、勤思的内在动力.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内在动力产生于什么?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的,因此,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情感激励无疑是重要的,是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庄子在《人间世》和《德充符》中描述了一大批残缺、畸形、相貌丑陋的人,这些人中,有的是驼背,有的是腿弯曲,有的被砍掉双腿,有的缺嘴唇,有的相貌奇丑.尽管如此,这些人却受到当时人的喜爱与尊敬.庄子的这些描绘,启示了一个思想,即人的外形匀称美观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内在的“德”,内在的精神面貌.相比之下,桀、纣两帝王相貌英俊高大却内心残暴,便成了反面例证.

轴心时代的西方哲人柏拉图说:“美、节奏、和谐,都源于人心灵的智慧与善良.”中国的孔子曾经提倡“尽美矣,也尽善矣…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都着重强调了心灵之美与心灵之善.中世纪的普洛丁认为,美也就是善,从这善里理性直接得到它的美.心灵由理性而美,其他各种事物之所以美,都是由于,心灵在那些事物上印上了它自己的形式.

教师的心灵之美,既有作为一般人所具有的共性,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即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责所呈现的特殊性,应具有心灵之美.教师的传授对象是学生,教师的终身事业始终与学生交织在一起,教师的成功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一起实现的.教师被喻为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这是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能使教师热爱教育这个神圣的职业,才能对学生具有最深沉执着的爱.而这种爱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觉上升至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明代李贽的美学观点——童心说,他认为所谓“童心”,就是“真心”或“赤子之心”,李贽说;“盖声色之来,发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所以他认为个人做事顺从自己的情性,从内心出发,才能做事合乎情理.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用爱心去面对学生的纯真与其对知识需求的感知,这点尤为重要.现实社会中,学生对几种教师的评价,用了几个常用词语来概括,或“负责任”,或“误人子弟”,或“慈祥”,或“令人讨厌”,等等.童心对于学生而言,是从现实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对于教师而言,是保持一颗纯真的心去与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产生共鸣.

每个人应该都知道有这样一句名言:“童心母爱”.在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了教师的心灵美及其重要意义所在.全国著名特级名师斯霞的班级,一位女生的书不知道被谁给撕破了,她很委屈地将事情告诉新来的实习老师,实习老师见状,颇为恼火,便气势汹汹地来到班级,希借其“威严”来获知谁是“撕书黑手”.事情可想而知,学生被其突如其来的“气势”给震慑了,都不敢承认此事.而此时恰逢斯霞来到班级,一边暗示实习教师不要再追问,一边用平和语言缓和了紧张气氛,并用《诚实的孩子》中列宁无意中摔坏他的姑姑的瓶子的故事作为实例,对班上的孩子进行教育,这样便有学生举手承认了错误.两种处事方法,其结果截然不同.由此说明“童心母爱”之伟大的教育力量.如果没有教师的心灵之美,试问何来的教育责任心与使命感,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心灵美,使学生能全面成才.

古代的教育者要有“学富五车”的特质,知识渊博.史上很多著名的学者兼具各类知识于一身,可谓是琴棋诗书画、天文、科学、音律等等都通晓,随便出口便成章,随手拈来即成句.在现代社会,各类多媒体的介入,诸多的材料资源可以随时得到.但正因如此,美与丑的东西并存,作为现代化的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应要在教育中传递美的正能量,压制丑恶的负能量.教师除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更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艺术知识与美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使自己的教学具有艺术化、审美化.教师给予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温文尔雅…‘谈吐风趣…‘有内涵气质”等,这些无疑也是对教师具有某种文化特质的中肯评价.

教师的学识丰富性,是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对小说、诗歌、散文中呈现的美要能欣赏,对戏剧、电影、绘画艺术中的美感要能体验,并予以评价.这样便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进而促使学生增加对美的体验,对知识的渴求,体验知识的巨大魅力.

处世之美反映在接人待物的态度上,教师作为教育美学的主体,其一言一行,为人处世的态度,在教学中的影响非常明显,教师自身的修养、性格以及仪表妆容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在<孟子·尽心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其中可以看出,孟子的观点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圣人”这个等级,他的修养之美就能对社会风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孟子看来,圣人的修养之美具有化育天下的功能.尽管这样的评论含有神秘的色彩,但其强调人的修养之美的作用是有现实意义的.现代化的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自身修养的高低决定了教育中的正能量的多寡.

教师的修养体现在对己与对他人的态度上.对己是“严于克己,善控己绪”,教师与平常人无他,同样具有喜怒哀乐的人之常情,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情绪变化会给学生带来何种影响.尽管控制情绪非常困难,教学活动中亦有大量的非教育因素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强力撞击,但如何面对并处理这样的事情?处理得当与否,却直接影响教育的成败!因而,在对学牛的教育过程之中,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使个人情绪的变化对正常的教育工作进行干扰.

在对他人的态度方面要“谦以待人,虚怀若谷”,自古文人相轻,是多少知识分子的通病,自以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就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与钦佩,殊不知这一缺乏修养的表现会令人讨厌.虚怀若谷体现的是包容性.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更应具有高深的修养,方能得到同行与学生的尊重与认可.教育中教学相长,教学过程不是家长似的命令,否则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失去了教育的主观能动性.韩愈《师说》中有段精辟的名句:“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能者为师,教学相长罢了.因而,谦以待人,虚怀若谷的处事之道,可以增强教师的内在修养.

教学中,教师的仪表在处世之美中亦有重要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其中渗透着对教师仪表的一种内在表述.南开大学门口置有一面大镜子,被誉为“整容镜”,教师在教学活动前,首先看看自己的衣服是否整洁,头发是否干净清爽等,这都反映了教师仪表妆容的重要性,同时亦反映教师的生活品质与内在修养如何.好的仪表,能彰显教师积极、阳光的精神面貌,无疑对学生有积极的感染作用.

柏拉图曾指出,仪表之美与心灵之美的和谐一致,是最高的境界;契科夫也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着、心灵、思想.”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将情感美、心灵美、经世之美作为教学的审美目标,使教育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教师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教师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师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2、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

3、教师教学论文

4、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5、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

6、教师教学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