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道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媒介交互视野下的呈现和互动《良友》画报的电影报道特征(1926-1930)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报道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媒介交互视野下的呈现和互动《良友》画报的电影报道特征(1926-1930)

摘 要: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处于内忧外困之中,但上海作为租界区,却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现代都市.特别伴随现代印刷技术的引入,出版物作为全新传播载体获得空前发展.在整体出版格局中,《良友》画报占据着独特位置,在塑造都市现代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电影同样具有大众媒介属性,在当时的都市氛围中又往往同样具有现代和摩登含义.因此从媒介交互视野下,分析《良友》对电影的报道特征,便具有探究民国上海都市现代性的意义.电影借《良友》达到宣传目的,而《良友》也借电影增强了自身摩登形象.因此,呈现和互动便成为理解《良友》画报与电影关系的关键词.

关键词:《良友》;电影报道;呈现;互动;都市现代性

作为中国第一份大型综合性摄影画报,《良友》在记录社会发展和人文进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出现了时事、政治、军事、时尚、文学、艺术、戏剧、广告等多方面内容,电影正是其中一类.特别是出版的时间跨度,从1926年到1945年也是中国电影从稚嫩走向规范的过程,期间出现了商业性的古装武侠片潮,也有凸显社会责任感的左翼电影运动,当然还有抗战后期中国民族电影样式的丰富与成熟.由此,《良友》为回望和考证历史提供了依据,以图片为主的报道样式也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史料特征.但电影之于《良友》并非只是被动呈现,《良友》对电影的报道也是一份以时尚和前沿自居的刊物必不可少的选择.因此考察《良友》的电影呈现可以有两个角度:其一,分析刊物的电影内容报道特征;其二,分析电影之于《良友》的意义,也即“呈现与互动”.

一、《良友》对电影的呈现方式

<良友》作为知名刊物,对其电影呈现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许多博士和硕士论文用定量或者归纳定性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涉及到的问题有电影信息数量、女性明星的展现特征、对电影的报道视角等.其中体例和内容较有代表性的如:2007年刘永昶博士论文《作为时代图像志的(良友画报)》,2011年郭芸杉硕士论文《(良友)与中国早期电影》等.李欧梵在研究上海现代性的著作《上海摩登》中也单列章节分析了《良友》画报和电影在建构都市想象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对第1-47期《良友》的梳理,归纳起来,《良友》的电影呈现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面对电影,《良友》体现出一种既全面又有所选择的报道态度.根据赵家璧先生文章《良友画报二十年的坎坷历程》,172期杂志出现了超过3万幅图片,而根据良友公司统计,其中出现电影信息(图片和文章)1842个‘1】,由此粗略估计电影信息报道占比5.76%.应当说这是一个很小的比例,饶是如此,《良友》仍旧相对全面地反映了电影发展概况.原因便在于信息选择技巧和对电影发展的敏感度.创作门类上,评论中至少提及了导演、剧本、摄影、表演、置景等.从电影的媒介属性出发,关注到明星效应,并且在大众文化的塑造明星上走在时代前列.电影生产流程上,也关注到提前预告、多形式的宣传(海报栏、明星照、明星简介等)、前沿技术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基本认识到对应时段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点.这种有点有面的“泛电影化”报道构成了《良友》电影呈现的首要特征.

其次,《良友》更多地关注国产电影,统计显示:“《良友》报道的国内影片竟是国外影片4倍之多,而涉及的中国电影公司也是国外电影公司的3倍.”[:1细读其报道内容,可发现其中体现了较为普遍的问题意识,比如第三期<捧黄》-文对广告虚假宣传提出批评,第八期《电影话》中对编剧、导演、摄影和表演各门类创作关系进行讨论等.相对地,《良友》对外国电影的报道数量虽少,但背后却隐藏了先进性期待、时尚追求、猎奇心态和国际化办刊意识等丰富的引介心理.

再次,《良友》作为一份高峰期发行三万册的畅销画刊,体现出严肃的媒体立场和责任感.与一般八卦小报不同,良友极少出现裸露或香艳明星照.虽然展示过雷夏电等明星的结婚照片,也报道过范伦·铁诺去世的消息,但都属于确切事件,从未报道过空穴来风的花边新闻.这显示出《良友》作为早期国产刊物对媒体立场的天然坚守.与此同时反倒通过杨爱立、胡蝶等明星提倡一种新女性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严肃的办刊理念提高了刊物质量,并且使其在同时代类似刊物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良友》不仅刊登电影评论、电影广告、明星照片等常规内容,同时还体现出对电影技术的敏感性.电影自身带有技术属性,而且在中国电影的早起拓荒时期,也是制约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比如因为技术原因,中国有声片的出现直到1937年左右才彻底完成.《良友》对电影技术的关注恰体现了对电影本性的认识.比如在第26期中,系统报道了《景华环象摄影机》的原理、特征、应用等.而在第45期中,也专题报道了有声片的发声原理、拍摄场景、美国有声片摄影棚样式、阿乔生为代表的有声片明星以及《璇宫外史》等著名有声片拍摄消息等.这些报道一方面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开拓性,同时也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关键节点的见证.

二、电影对《良友》的助力与二者互动

以上四方面属于<良友》电影报道的主要特征.但电影并非完全是被动性地依赖刊物进行宣传,其自身具有的时尚性、明星效应等特征也帮助塑造了《良友》的刊物形象.因此《良友》和电影之间构成互相借力的结构.具体而言,电影之于《良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20世纪20年代的语境中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摩登都市,大众文化异常发达,在此环境下电影很自然地成为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时尚核心.《良友》自身定位恰也是提倡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由此二者之间形成一种潜在的亲缘关系.电影此时成为一个所指鲜明的标签,通过对它的重点报道和关注,《良友》也增添了自身的摩登意味,或许这也是前四期都使用电影明星作为封面的原因所在.

其次,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电影的明星效应已开始凸显,黎明晖、胡蝶、杨爱立、王汉伦等明星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号召力.而在《良友》中出现的明星消息并非全部都与电影相关,明星作为一个独立元素频频亮相.比如在第七期中,出现了明星杨爱立的专页图录,共有六张照片,分别穿着不同风格的服装,时尚宣传意味不言自明.同时一张女飞行员装束的照片也极富意味,它至少昭示了在逐渐开放的社会风气之下,女性全新身份的多种可能.而由电影明星带来的凡此种种社会意义也通过报道成功地转嫁到《良友》身上.此外,通过文字技巧或者传播形式构思,《良友》还将明星效应成功地向广告效应转化.比如在第四期中出现了电影明星杨耐梅的照片,而照片旁边标注了“心心照相馆”的字样,言外之意该照片拍摄自此地,由此完成一个隐形的广告宣传.

最后,电影还起到了完善刊物结构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新生事物,《良友》如果视而不见,显然不符合其办报宗旨,也很难实现最佳传播效果.在《银星》《新银星》及《电影画报》等出刊之后,虽然电影主体内容大范围转移,但《良友》每期仍保留些许有关电影的内容,各期纵向查阅,不难发现一条若隐若现的电影报道连续线.

以上三个方面属于电影之于《良友》杂志的重要性,而《良友》对电影的首要作用便是宣传.统计显示,从第9期开始,《良友》便基本不再出现文章式的电影报道,多数与电影有关的内容为民新或者长城等影片公司的宣传广告.它们看重的显然便是《良友》高峰期3万份的发行量,当然刊物自身的良好口碑和社会影响力也是制片方的考虑因素.

三、从“良友系列”再探电影报道立场

考察《良友》和电影的关系除了固守在《良友》自身文本之外,还需要与良友公司出版的其他刊物进行对比.因为在此之外,良友还先后出版过三本专门的电影杂志,分别是《银星》《新银星》和《电影画报》,出刊时间分别为1926年9月,1928年8月和1933年7月.作为集中度较高的刊物,他们在电影内容的报道上同《良友》形成互补.

仍旧以《良友》对文章式的电影报道为例分析,如果梳理文章出现的时间.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那便是为何文章式的电影报道集中出现在前八期,从第九期开始这类文章似乎“消失了”,答案可以从时间比照中寻找.良友公司第一本专门电影刊物《银星》的首刊时间为1926年9月1日,而《良友》第九期的出版时间为同年9月15日,即是说在《银星》出版后,《良友》杂志中的文字电影报道立即减少了.这很容易被理解成简单的巧合,但一个较为可信的解释便是,良友公司在宏观上进行了杂志间的定位分工,《良友》定位综合性刊物,电影报道功能集中让位给《银星》杂志,由此“形成了‘杂’与‘专’的互补局面”[3】.

通过对“良友系列”的这一分析,我们也更清晰地认识到《良友》对电影的态度:电影是重要的,但电影报道必须统摄在其整体性的办刊战略和方针之下.这显示出一种当时少有的现代刊物的格局规划意识.也许也正是这一理性而坚定的办刊方针,良友公司和《良友》杂志才得以长时间地停留在大众视野,而我们也有机会得以籍此管窥中国电影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发展脉络.

报道论文范文结:

关于报道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报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