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跟孟子的王道思想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文关于孟子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孟子的王道思想

代力阳

(长春市社会主义学院,长春 130041)

摘 要:孟子的王道思想不仅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还是其全部思想的价值旨归.在王道与霸道的对比中,孟子确信王道是唯一正确且简单易行的治国方略.孟子的王道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通过经济上勿违农时、制民之产、经田界等措施,政治上宣扬民贵君轻、尊贤使能等主张,文化上开展施教于民等举措来实现平治天下的目的.

关键词:孟子;王道;保民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8)02-0014-04

收稿日期:2017-12-15

作者简介:代力阳(1987-),男,吉林白城人,教师,硕士.

一、孟子王道思想的提出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对孟子王道思想的分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和孟子所处的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战国后期是一个百家争鸣、连年战乱的时代.孟子称其为“邪说暴行”流行的时代.当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政治舞台为商鞅、吴起、孙膑等代表的新军国主义、霸道主义所占据.思想争鸣、诸侯征伐、百姓流离失所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为了挽救社会危机,孟子提出王道思想.

(一)王道与霸道的比较

所谓王道,即是为王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平治天下之道.在孟子的学说中,王道即是仁政,即是不忍人之政,三者常常被表述为一物.所谓霸道,是指各诸侯对内实行富国强兵,对外实行合纵连横、兼并征伐的政策.孟子主张应该以王道来对抗霸道,以仁政来反对暴政,以道德主义反对功利主义.

孟子之所以推崇王道、贬抑霸道基于两点:一方面,就正义性而言,霸道是王道的倒退.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春秋五霸破坏了“三代”以来定下的政治秩序,而战国时期的诸侯们又破坏了春秋时期所订立的葵丘盟约.政治道德一步步滑坡,政治秩序一步步走向失序.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战国的兼并战争更是如此.他毫不客气地说,为了统治者个人的私欲,争夺土地、抢夺城池而致使尸横遍野、杀人盈城,这种行为无异于率领土地而吃人肉,其罪之大,罪不容诛.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对于那些巧舌如簧,劝谏君主用武力来争夺天下的人,君主首先要治他的罪.“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孟子·尽心下》)

另一方面,就治理效果而言,霸道也难以达到王道的治理效果.在孟子看来,一个统治者凭借武力、假借仁义之名可以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但需要付出高昂的治理成本,其必须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与此同时,这种治理方式的效果又不理想,因为被征服的人不一定是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很可能是由于反抗力量不足而被迫归顺.一旦有一定的反抗能力,他们很可能还会揭竿而起,而王道不然,一个行王道、施仁政的统治者不需要依靠强大的国力来维系其统治,因为民众是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领导.这就是为什么商汤、文王能以百里之地取得天下的原因.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正因为如此,每当面对当政者时,孟子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王道、仁政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唯一正途,还是平治天下的最简单、最直接的不二法门.一个行王道的国君,必是天下人仰慕盼望的国君,必是天下人期盼尽快解放自己的国君.此国君也必定无敌于天下.

(二)孟子王道思想的人性论根据

孟子之所以认为行王道、施仁政能平治天下是源于其对人性本善的判断.只有人性本善、人性趋善,人们才有可能被善感动,才能被善感召,才能为善的目标去不懈奋斗.王道才有其实现的基础和可能.在孟子眼中,人性本善是天然且具有普遍性的.君王有之,贩夫走卒亦有之.孟子在游说齐宣王时,他举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来说明他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不忍人之心.

孟子又举了“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时,每个人内心都会泛起惊恐、哀伤之情的例子.孟子分析这一刹那不自觉的心理反应,并不是因为认识孩子的父母,抑或是要荣耀于乡党,抑或是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才有的反应,完全是自然而发的.在孟子看来,这一刹那不自觉的心理活动就是不忍人之心的体现.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心.这“四心”又代表着仁、义、礼、智“四端”.这说明每个人也都具有不忍人之心.如果人们能发现并且扩充这“四端”,便可以保全四体、保全宗庙、保全社稷乃至保全天下.人们因其不忍人之心便能去践行不忍人之政,一旦实践不忍人之政,那么离治平天下的目标就不远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当然,孟子也看到有不识本心的人,但孟子强调这并不是这个人能力不足,而是他不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孟子称其为“自贼”和“自暴自弃”者.

至此,孟子完成他的人性论与政治哲学的衔接.孟子的王道思想实现了由个体的善向全体的善、由暂时的善向永恒的善、由道德的善向政治的善的飞跃.

二、孟子王道思想的主张

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既是说当政者若爱护百姓、施行王道,天下没有谁能抵御他;同时也在说明,王道的目标即是“保民”.何谓“保民”?笔者认为,就是当政者尊重和保护民众的生存权、财产权、政治参与权、发展权以及受教育权等.概而言之,即是保护人权.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上保民

由于连年战争、徭役赋税繁重,导致人口的急剧减少、社会生产也随之凋敝.社会生产的凋敝又进一步加剧社会问题的产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孟子》一书中,常常看到梁惠王、齐宣王等向孟子请教社会治理的问题.比如,梁惠王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孟子·梁惠王上》)的问题.我们也能常常看到孟子对当政者的揶揄和批判,比如,孟子指责梁惠王在“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的条件下,民众却面露饥色,饿殍遍地.孟子直言不讳地说,这是“率兽食人”“杀人以政”的行为.加之受到孔子“庶、富、教”思想的影响,孟子的王道思想最先关注也最为重视的就是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问题.对于如何做到经济保民,孟子提出以下主张:

1勿违农时.孟子强调为政者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自然规律进行社会生产.不违背农时进行农业劳作,将会拥有无尽的谷物;不用密网去捕鱼,保障鱼鳖的繁育生长期,则会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有节制地砍伐树木,就会拥有充足的林业资源.这样充沛的自然资源便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孟子看来,这是施行王道政治首先应当做的.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2制民之产.勿违农时解决的是自然资源的问题.制民之产解决的是基本生产生活资料问题.孟子看到,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于一个无恒产的人,很难要求其有恒心.广大百姓很难像士阶层那样,做到没有恒产但却能守得住道德规范.如果缺少道德约束,那么违礼犯法的事就难免发生.一旦他们犯罪,再对其实行刑罚,这好比是在布设罗网来陷害百姓一样.因此,英明的君王一定让百姓有一定生计和产业保障他们对上可以赡养父母,对下可以照顾妻子、儿女.丰年时能足衣足食,灾年时能保住性命.在此基础上再施以教化,百姓们便从善如流了.这也说明儒家主张“先富后教”的合理性.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不仅如此,孟子对王道社会下的人民生活状态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规划.他认为一个理想且合理的生存状态应该是这样的:一家农户应该有百亩农田,五亩田宅,宅院里有桑树、家畜,老人不用为吃穿发愁……他多次举例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

3经田界.孟子认为,行王道、施仁政的经济基础在于井田制.而落实井田制的关键在于其边界勘划是否公正.如果边界勘划得不公平,民众的土地势必会被贪官污吏夺走.王道也随之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 “经田界”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措施.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孟子·滕文公上》)

(二)政治上安民

在连年战乱、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救民于水火、解困于倒悬,是孟子提出王道思想的逻辑起点.如何达到天下大治、使民安乐,又是孟子政治主张的价值旨归.一个起点、一个终点,都落在“民”字上.他的民本思想以及贤能政治的主张,便是基于此而提出的.

1民贵君轻.儒家历来不乏“重民”思想,比如,《尚书》记载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比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继承了儒家“重民”的思想并加以阐发.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口号.

孟子认为,民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社稷是依民而立、为民而立,而君王是在民众和社稷产生之后才产生的,同时君王的尊卑、安危也都系于民众与社稷.由此,孟子进一步强调权力来源的路径.他说,田野之民虽然卑贱,但只有得到他们的拥护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的肯定才有可能成为诸侯,得到诸侯的赏识才能成为大夫.因此,一切权力的来源都源自人民的肯定与拥护!他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孟子进一步肯定人民的价值.他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诸侯应当视土地、人民和政事为珍宝,而不应视珠玉为珍宝.以珠玉为珍宝的君主必然会不惜民力、搜刮民脂民膏,这样离招致灾祸就不远了,但土地、政权和人民这三者又孰轻孰重呢?孟子以周朝先祖太王迁国为例来说明人民的重要性.当年太王与周朝先祖居住在邠地,屡遭狄人侵扰.太王分别事之以皮币、珠玉、马匹,狄人依然不依不饶.后来得知狄人想要邠这块地方.太王迁国于岐山.虽然太王丢失了皮币、珠玉、马匹、土地,但由于保留了人民,周的部落又很快兴盛起来.由此可知,人民是三个珍宝中最需要当政者珍惜的.孟子一再告诫当政者:“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尊贤使能.王道政治的施行和落实,仅仅靠当政者知民忧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贤能的人来辅佐.这是儒家的固有主张,如《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孟子继承了这一传统,他提出“尊贤使能”的政治主张.乐正子到鲁国为政,孟子听后高兴得夜不能寐便是一个例子.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孟子·告子下》)

在孟子看来,尽管在能力、智慧远见、见闻方面,乐正子均不擅长.但因其贤德,喜欢听好意见,天下人不远千里都会跟他说好意见.善于听别人的好意见,平治天下都能达到,何况一个鲁国呢?孔子曰:“政者,正也.”儒家强调为政的人要品德端正,以身作则.孟子正是看到有乐正子这样德行的人主持政事才喜不能寐的.

(三)文化上育民

“庶、富、教”是孔子治国的三步走战略.我们发现,孟子的王道思想依然遵循着这个逻辑:恢复人口、发展社会生产、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

孟子认为,有良好的政治不如有良好的教育.政治是靠法度来约束百姓,约束的是百姓外在的行为;而教育是靠道德来教化百姓,改变的是百姓的内心.良好的政治可以换来富足的财政,而成功的教育却能赢得民心.因此“善政”不如“善教”.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孟子的这个观点与孔子对“导之以政”“导之以德”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对孟子王道思想的评价

孟子的王道思想不仅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还是其全部思想的价值旨归.尽管这一思想主张不被当时统治者接纳,但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他的王道思想一再被肯定和发扬光大.这体现了该思想的普遍价值.当然,如其他人类优秀思想一样,孟子的王道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笔者认为,孟子的王道思想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保守性

孟子认为最好的社会模式是“三代”的社会模式.“三代”以降的社会无论是在经济制度、政治模式,还是在道德建设上都是走下坡路的.“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然而这种看似退步的社会演进却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必然.以经济制度为例,孟子认为井田制是最好的经济制度,它既能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又能维系社会秩序,但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的大量开垦就成为必然,进而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力量.生产力的解放必然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孟子没有看到这一点.针对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孟子并没有从经济基础而是从伦理道德这一上层建筑中去找寻药方.这也是孟子的王道主张不为当时统治者所采纳的根本原因.

(二)理想性

在孟子对王道社会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一个在明君和贤臣的领导下,百姓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图景.尽管在孟子看来这一社会图景早在“三代”就已经实现,但笔者认为,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浓重的理想色彩.

孟子的王道主张是以人性善为前提.王道政治的实现需要通过个体的善向全体的善、暂时的善向永恒的善、道德的善向政治的善的转变.前两个转变,孟子通过人性本善的人性论和“吾善养浩然之气”的修养论来完成,但孟子并没有对道德的善和政治的善加以区分.他简单地认为凭借道德的善就可以达到善政的目的.一个道德君子就天然的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吗?显然这一观点是有待商榷的.

不仅如此,孟子将社会的治乱兴衰系于圣人和帝王身上,这带有浓重的人治色彩.人治的特点是“其人在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在人治的历史上,我们既看到文、武、周、孔等圣人在世时的功绩,也看到没有圣人时社会的混乱和灾难.因此,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一定的理想性.

(三)普遍真理性

虽然孟子的王道思想有保守性和理想性的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他的王道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给予国人乃至世界各国人民以文化熏陶和精神滋养.

1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孟子的民本思想是系统且全面的.孟子不仅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规划了当政者应该如何为人民服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不仅指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这一理念(“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还直言不讳地提出人民有权更换不称职的统治者.从国家权力的来源、权力的赋予、权力的行使、权力的监督以至于权力的变更,在孟子的民本思想中,人民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2孟子的王道思想体现了孟子的历史担当和救世情怀.在《孟子》中有一节,公都子问孟子,为什么外人都说孟子喜好辩论.孟子无奈地回答,不得已而已.他回顾了大禹、周公、孔子所处的乱世,又介绍了大禹治水、周公平乱、孔子作《春秋》所取得的功绩.环顾当时,孟子所处在的时代依然是人间惨景.为了能端正人心、破除邪说,孟子游说诸侯之间、与各种思想辩论.虽然他的政治主张不被当政者采纳,但依然不辍、不悔,退而记述孔子的思想,铸就《孟子》一书.这体现了孟子的历史担当和救世情怀.这种担当精神和救世情怀一直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人所推崇和信奉.每逢国难之际,总有像孟子一样的人,为民请命、为国求法,使得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转危为安.这是孟子王道思想感召的结果.

3孟子的王道思想体现了和谐理念.在孟子的王道思想中,和谐理念随处可见.比如:孟子强调为政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勿违农时、节用自然资源,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孟子指出:“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这强调的是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这既体现了孟子重视个人的独立人格,也强调了君臣关系的和谐;民贵君轻、保民而王,这强调的是官民之间的和谐……孟子的王道思想充分体现了和谐精神和理念.它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马庆玲]

孟子论文范文结:

关于孟子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孟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