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机构论文范本 跟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综述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机构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综述

[摘 要]从研究养老机构效率的必要性入手,对现有文献中国外养老机构运行效率模型、投入产出指标选取以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将国内对老龄化社会和养老机构的定义、老龄化社会与养老机构的关系、养老机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养老机构效率问题的研究提供方向.

[关键词]养老机构;效率;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5-0066-05

[作者简介]陈玮尧(1992-),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薛兴利(1962-),男,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一、研究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步上升,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穆光宗(2012)指出,中国社会急剧变迁导致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核心化、人口流动加速等都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发起挑战,机构养老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重要选择.他认为,当前国家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定位中,机构养老具有“支撑”地位而不仅仅是“补充”这一定位富有远见.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逐步提高,社会对于养老机构的关注也逐渐升温,近年来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养老机构数量逐渐增多,入住老年人口也不断增加.以山东省泰安市2010—2015年统计数据为例,2010年泰安市养老服务业投入资金500万元,到2015年增至9000万元,提供床位数由2010年的11万张增至2015年的32万张,养老机构、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数量也不断增长.

在发展养老机构的过程中,我国十分重视市场的作用,逐步打破政府垄断局面,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市场化进程,养老机构类型不断丰富.我国养老机构的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研实践来看,尚振坤(2008)指出,我国90%的养老服务机构仍在沿用由政府、集体出资建设和管理的体制,存在着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设备陈旧、供需矛盾等问题;董红亚(2011)认为,将养老机构划分为营利性、非营利性以及公办和民办使得养老机构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如管理碎片化、服务模式雷同化、政策扶持片面化、福利选择逆向化、供需矛盾显性化;此外,孙建萍(2011)还提出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分布不合理及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低的问题.从理论研究来看,学者们侧重养老机构整体研究的较多,对养老机构效率方面的研究则寥寥无几,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压力的不断增大,如果不能解决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势必对老年人生活造成影响,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对养老机构效率进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影响养老机构效率的因素,提出提升我国养老机构效率的有关对策,以期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养老机构持续快速发展.

二、国外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研究较早,养老服务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国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Juha Laine(2004)在分析芬兰养老机构运行效率时强调了在长期护理中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养老机构临床护理的质量.

(一)模型的选取

早在1988年,Donabedian就提出了三因素评估模型(SPO),即结构(structure)、过程(process)、结果(outcome)指标,具体而言服务结构评价养老机构本身所拥有的条件,服务过程主要评价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进行服务所涉及的事项,服务结果评价养老机构服务老人产生的效果.SPO指标体系对评价养老机构效率十分有效,被西方学者广泛采纳应用,但是此模型中数据收集过程比较困难,因此后来的国外学者更倾向于选取容易量化的指标,1989年Nyman和Bricker采用规模收益不变的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养老院样本,之后在1994年,Peter·Kooreman 采用相似的方法评价了荷兰的养老机构,认为50%的养老院是完全有效的,此后西方学者开始广泛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养老机构效率的评估.Ozcan综合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美国324家养老机构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

(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Daniel G·Shimshak等人将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分为注册护士执照的护士、护理助手、辅助非护理专业人员、辅助非护理非专业人员、职工(管理员)六个类别作为输入变量,将所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作为输出变量,其中服务数量是以入住老人的病情进行划分的;Giulia·Garaglia 采用医疗护理服务的成本和入住服务成本两个投入指标以及入住老人的身体情况、需要护理的时间和入住费用三个产出指标,对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40家养老院进行了效率评价.综合来看,这些学者最终确定的变量数量在5-15个之间,从投入指标看,在以养老机构为决策单元的研究中多数投入指标选择的是人力指标,较少选择财物指标;在产出指标的选择上,毫无例外都是针对入住老人情况为最后指标.

(三)研究结果

Michael D·Rosko和Jon A·Chilingerian等人(1995)研究了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461家疗养院的劳动效率,发现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管理和环境特征,如所有权、入住率、规模、工资率和人均收入等,而不是养老院的质量特征;Nyman和Bricker(1989)的研究表明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效率更高;MAGNUS ABJRKGREN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来衡量芬兰64个长期护理养老机构的效率和影响因素,提出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机构的服务效率,并且较大规模的养老机构的效率要比较小的养老机构高;Fizel在研究养老机构效率时发现以营利为目的的养老机构比平均水平的非营利养老机构更有效率;Garaglia(2011)发现中等大小、收住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收费较高的养老机构效率比较高,而效率最差的三个养老机构中两个是公立的,一个是私营非营利性质,因此得出结论,所有权的性质显著影响效率,私营养老机构比公立养老机构更有效率,这一结果也证实了Nyman和Bricker的研究.

三、我国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研究现状

我国对养老机构的研究比较丰富,涵盖养老机构发展的各个方面,但有关效率的研究还比较少.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与养老机构定义

1老龄化社会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为“老龄社会”.邬沧萍(2011)等认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重新认识老年人的价值,提倡健康老龄化.全国老龄委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已于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而且中国的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给中国社会经济、社会保障、文化传统等带来的压力正在逐步显现.根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字,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2养老机构

民政部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中将养老机构定义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的机构.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也发生着变化,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比例会有所上升,养老机构的作用将逐步增强.陈昫(2014)指出养老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支持、入住老人自助或亲人提供.王莉莉(2014)认为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更能发挥其规模效应优势,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料和护理服务.

(二)老龄化社会与养老机构的关系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步上升,养老机构在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老年人口增加使得与老年人最紧密的养老床位短缺极为严重,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不足26张.于潇(2001)认为,机构养老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首先,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养老职能逐渐分离到社会专业化部门中去是必然趋势;其次,家庭的养老功能呈逐渐弱化的趋势,居家养老给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变得越来越困难;第三,年轻人与老年人的文化兼容性下降,老年人与青年人交流障碍增加,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刘红(2008)通过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分析认为老年人口的增长将成为机构养老需求的主要因素,此外家庭结构变化、人口流动、离婚率提高和妇女就业参与率提高都对传统家庭养老带来了影响,促使一部分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养老方式.穆光宗(2000)指出,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家庭结构也发生着变化,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在可预见的未来,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的比例会有所上升,养老机构的作用将逐步增强.

(三)我国养老机构基本情况

1我国养老机构分类

我国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日常照料和特别照顾服务,赵婷婷(2012)认为现阶段养老机构按性质可分为福利性、半福利性和营利性.福利性养老机构由政府建立,在事业单位管理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首先确保为“三无”老人、低保、特困等低收入老人提供服务;半福利性养老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面向社会广大老人提养老供服务,但是要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营利性养老机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其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化运作.吴玉韶等(2015)提出根据服务对象类别,将养老机构划分为自理型养老机构、助养型养老机构、养护型养老机构三类,分别针对健康状况从好到差的老年人提供服务.近年来,国家大力促进养老事业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数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不足.但与公办或集体组织兴办的养老机构相比,民办养老机构数量仍然较少,收养和服务能力仍然相对有限.

2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关于养老机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养老机构与老人需求产生矛盾.一方面大量养老机构床位闲置,另一方面社会上增加床位的要求与日俱增.冯占联(2012)通过对比公立和民营养老机构的不平衡发展指出,人们普遍认为公办机构属于公益性质,收费低、管理正规,而民办养老机构偏高,但在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上参差不齐,一些档次较高的民办机构或可满足老人对养老机构设施和服务的要求,但是费用昂贵.席群(2015)也通过针对南通市的调查认为影响养老机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养老机构的服务收费.乔志龙(2013)认为产生供需矛盾的原因在于传统孝道的影响、现阶段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与老人经济来源不匹配以及养老机构建设落后等.

其次,相关法律政策扶持片面,国家投入少.刘红(2008)分析了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指出现行的养老服务政策和优惠扶持政策都过于强调养老服务的福利性、公益性,许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养老机构的热情受阻.袁维勤(2008)从立法角度指出我国关于养老机构的政策层次较多,而立法的位阶却较低且关于养老机构的横向立法之间存在矛盾.

第三,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缺乏且专业化程度低.吴敏(2010)通过调查发现济南市老年护理人员多为下岗或农村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教育背景,远未上升到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高度.陶巍巍等(2010)调查了大连市4所家庭养老服务中心的养老护理员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发现绝大多数养老护理员认为自己需要学习老年护理相关知识.

3养老机构优化措施

第一,完善养老机构建设,制定合理收费标准.高晓路(2013)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应该保持较大比例的公立养老机构弥补民间养老服务市场在供给结构上的缺陷,此外老年人群体对不同性质、区位、服务标准和收费的养老设施的偏好呈现明显分化,以细分化的需求为基础科学配置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能够有效地避免供需错位和资源浪费.

第二,加大对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孔海娥(2012)通过对武汉市养老机构的抽样调查了解到,不少机构负责人都希望政府对养老机构加大投入和支持,一些民营机构也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适当倾斜,比如在水电费等方面给予优惠.

第三,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陈涛(2013)指出要综合运用培训和激励两种方式来加强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培育工作.王雪辉(2015)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研究,即深入了解老年人、养老机构、行业发展的需求,了解当前的养老服务发展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培养.

第四,进行养老机构创新发展.郭东(2005)较早引入“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理念,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多方式结合,使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老年人在负担得起的前提下享受到基本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减轻社会、单位、家庭的负担.张俊良等(2010)提出了“家庭+社区+机构”的养老模式,鼓励企业在社区建立养老机构,直接面向社区的老年人,提供高水平的养老服务.胡小武(2016)认为应积极鼓励“货币与劳务”结合的养老服务支付模式,该模式包括“以老助老”、“时间银行”、“以技代养”等方式.此外,还有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等方式,许多生活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乐于选择环境宜人地区的养老机构入住养老.

(四)我国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郭红艳等选择德尔菲(Delphi)法构建起评价养老服务机构的指标体系,通过2轮36名专家咨询,确定了一系列评价指标,包括三个一级指标:管理制度及设施设备质量、基础服务质量、老年人健康管理质量;13个二级指标,例如管理制度、满意度、食宿服务、健康评估等;以及43个指标.分析发现选择的一、二、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 0707、0356、0342,协调系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为养老机构护理及其他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和持续改进等提供了量化依据.

李娟等对济南和青岛两市的养老机构按照公立、私立不同性质利用DEAP21软件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来分析效率,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养老机构的开放床位数、护理人员数、业务投入、固定资产;产出指标包括入住人数、半自理及不能自理人数、业务收入.研究发现在投入一定时,公立和私立两种养老机构都应增加收住半自理及不能自理老年人的数量,而且公立养老机构相比起私立养老机构来更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吴敏以济南市为例进行了区域性研究,她使用DEA方法分析济南45家养老机构的运行效率,首先选择了6个投入指标、5个产出指标评价效率,再通过所得结果与投入产出进行拟合,剔除了不显著的指标,最后确定了4个投入指标,3个产出指标,发现济南市45家养老机构只有3778%处于整体有效状态,其余6222%的养老机构需要对投入进行调整.此后她又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养老机构服务效率的因素,发现养老机构的娱乐实施种类和管理人员数对其产生影响.此后任洁运用 DEA-Tobit 两阶段分析法对厦门市养老机构进行效率、质量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考量,选取行政人员数、医师人数、护理人员数作为投入指标;自理老人数、半自理老人数及不能自理老人数作为产出指标,得出结论虽然政府对公办和公建民营类养老机构投入较多,但这两类养老机构的运行效率相较于民办养老机构,并不存在显著的效率优势,只要监管到位,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作用也可以转包给民办养老机构.

叶小刚(2015)则运用SPO方法,结合调研资料构建起评价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出各指标权重,以江苏省为例调查了江苏省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发现不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差距悬殊,硬件设施和服务结构差异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他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结构指标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过程指标包括服务态度、收费标准、居住环境满意率等;结果指标包括自身生活满意率和养老机构满意率.

四、述评

国内外学者对于养老机构运行效率的研究大多针对一个区域内整体的养老问题,小区域研究偏少,共性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而个性问题又被忽略,在研究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使得研究结果适用性较差.此外,虽然养老模式的探讨所涉及的面较广,具体的研究维度也较多,但却普遍存在着研究深度、创新性不足问题,且没有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尤其是养老机构效率这一关系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偏少.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拓宽思路和视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得到实用且可靠的结论,为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成熟提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jrkgren M A,Hkkinen U, Linna M. Measuring Efficiency of Long-term Care Nnits in Finland[J]. Health Care Management Science,2001,4(3):193-200.

[2]Donabedian A.The Quality of Care. How can It Be Assessed?[J].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88,260(12):1743-1748.

[3]Fizel J L,Nunnikhoven T S.Technical Efficiency of for Profit and Non-profit Nursing Homes[J].Managerial & Decision Economics,1992,13(13):429-439.

[4]Garaglia G,Lettieri E, Agasisti T,et al.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are in Nursing Homes: an Italian Case Study[J].Health Care Management Science,2011,14(1):22-35.

[5]Kooreman P.Nursing Home Care in the Netherlands: a Nonparametric Efficiency Analysis[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4,13(13):301-316.

[6]Laine J,Linna M U,Noro A.Measuring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d Clinical Quality of Institutional Long-term Care for the Elderly[J].Health Economics,2005,8(2):149-156.

[7]Nyman J A,Bricker D L.Profit Incentives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the Production of Nursing Home Care[J].Economics & Statistics,1989, 71(4):586-594.

[8]Ozcan Y A,Wogen S E, Li W M.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Skilled Nursing Facilities[J].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1998,22(4):211-224.

[9]Rosko M D,Chilingerian J A, Zinn J S,et al.The Effects of Ownership,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Strategic Choices on Nursing Home Efficiency[J]. Medical Care,1995,33(10):1001-21.

[10]Shimshaka D G.Incorporating Quality into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of Nursing Home Performance: A Case Study[J].Omega, 2009,37(3):672-685.

[11]陈涛,肖云.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培育的障碍与对策[J].社会保障研究,2013(3):49-55.

[12]陈昫. 城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模式的拒斥问题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的老龄视角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7).

[13]陈雪萍,许虹,王先益等.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及建议[J].中华护理杂志,2010, 45(5):454-456.

[14]董红亚.非营利组织视角下养老机构管理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29(1):41-47.

[15]冯占联,詹合英,关信平等.中国城市养老机构的兴起:发展与公平问题[J].人口与发展,2012(6):16-23.

[16]高晓路.城市居民对养老机构的偏好特征及社区差异[J].中国软科学,2013(1):103-114.

[17]郭东,李惠优,李绪贤等.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的可行性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21):43-44.

[18]郭红艳,王黎,彭嘉琳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4).

[19]胡小武.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时期的中国养老模式转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136-143.

[20]姜向群,丁志宏,秦艳艳.影响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多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4):58-63.

[21]孔海娥,李雯.武汉市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市7家养老机构的调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35(2):41-43.

[22]李娟,吴炳义,马晨等.不同类型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效率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 9(17).

[23]李骏.多元化养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J].社会观察, 2007(4):8-11.

[24]刘红.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8(7):146-147.

[25]刘红.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J].人口与经济, 2009(4):59-64.

[26]柳键,舒斯亮.我国养老服务机构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管理学刊,2013,26(2):58-62.

[27]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J].司法业务文选,2013(28):63-64.

[28]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14(5):39-44.

[29]穆光宗.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51(2):31-38.

[30]乔志龙.我国机构养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供给与需求关系的视角[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105-108.

[3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经济的人口图谱 社会人口老龄化加[EB/OL].( 2015-01-21).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37/69715.html.

[32]任洁.机构养老服务效率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 2016(2):58-68.

[33]任洁,王德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国内外研究比较[J].西北人口,2016(5).

[34]尚振坤.中国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J].人口与经济,2008(2):50-54.

[35]苏永刚,吕艾芹,陈晓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健康养老模式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 2013(4):42-47.

[36]孙建萍,周雪,杨支兰,等.我国养老机构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723-4724.

[37] 陶巍巍,张新宇,衣运玲等.家庭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护理员对老年护理知识的认知与需求[J].中华护理教育,2010,7(10):471-472.

[38]王莉莉.中国城市地区机构养老服务业发展分析[J].人口学刊,2014, 36(4).

[39]王雪辉.我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老龄科学研究,2015(11).

[40]邬沧萍,谢楠.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理论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1(1):4-8.

[41]吴敏,李士雪,Ning等.济南市机构养老服务的定性研究:老年护理人员现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 27(11):729-730.

[42]吴敏.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3]吴玉韶,王莉莉,孔伟等.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5(8):13-24.

[44]席群,陆新华,夏雨.地区机构养老服务供需分析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理论与实践,2015(11):

132-134.

[45]叶小刚,王立剑,胡晗.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社会保障研究, 2015(2).

[46]于潇.公共机构养老发展分析[J].人口学刊,2001(6):28-31.

[47]袁维勤.养老机构之立法缺陷及其补救刍议[J].理论与改革,2008(2):135-137.

[48]张俊良,曾祥旭.市场化与协同化目标约束下的养老模式创新——以市场人口学为分析视角[J].人口学刊, 2010(3):48-53.

[49]张平,向卫娥.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19).

[50]赵婷婷.我国养老机构的地位、性质及运行方式研究[J].社会工作,2012(5):79-84.

(责任编辑:郭丽春刘茜)

机构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机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机构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