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与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这篇扶贫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

南峪村村民王小平,一家4口人,往年都是靠他种山地和外出打工维持生计.2016年3月的一天,王小平从外地赶回家乡,在自家院子里办起了名叫“丰盛农家院”的农家餐饮店,专门接待来景区的游客,小两口忙活了一年,4万元的农家乐收入就装进腰包,这比王小平以前两年打工的收入还多,王小平心里乐开了花,逢人便说:“这多亏了育才集团建的大水川旅游景区.”

王小平说的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指的是宝鸡育才集团与陈仓区在宝鸡西部山区开发建设的旅游新景区,位于陈仓区西山香泉镇和坪头镇境内.

7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宝鸡西部山区脱贫攻坚工作时发出了感慨:“有位企业家开发了这里,改变了这里!”李总理所说的企业家,就是陕西省首届“扶贫功臣”,宝鸡育才集团的掌门人史军辉.也就是在那天,史军辉陪同李克强考察时,把育才开发大水川搞旅游扶贫的情况向总理汇报后,总理很高兴,并对西山旅游扶贫赞赏有加,还指出要坚持以旅游业和特色农业为发展方向,做好原址开发.在史军辉看来当下学习和领会总理调研指示精神,把总理去过的大湾河村开发保护好是最为紧要的.

上世纪80年代末,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有悠久历史的周原镇.注册资本6.5亿元,是陕西省知名的民营企业,集团现已形成以制造业、地产业、物流、旅游业等十二类产业集群.其连续多年蝉联“陕西企业100强”.公司董事长史军辉是一位思想敏锐、敢闯敢干、具有善心的关中硬汉子.2008年曾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陕西省杰出民营企业家”和“扶贫功臣”.当育才集团不断壮大后,他把一门心思全部用在了改变家乡人民生产生活的脱贫致富上,先后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1亿多元,为国家每年上缴税金超过8000万元.

为回报桑梓之地,史军辉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先后出资在陈仓区西山区域建设了6所寄宿制小学,安置西山移民300余户,出资帮助西山贫困群众发展农特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受到省市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赞扬.

“扶贫不能一捐钱就走人,要扶就扶出个成效”

“扶贫不能一捐钱就走人,要扶就扶出个名堂.”这是育才集团史军辉常说的一句话,让王小平没有想到的是,2015年3月份,他正在外地打工,妻子给他打电话说家乡建成了景区,景区内的农家乐生意特别红火,让他赶紧回家乡看一看.王小平半信半疑地从外地回到南峪村后,家乡翻天覆地的巨变,让他惊叹不已!他不但看到了村上开农家乐的村民挣了钱,让他兴奋的是他还见到了给家乡带来变化的恩人——史军辉.小两口在育才集团大水川旅游公司的帮助指导下,也办起了“丰盛农家院”.

育才集团董事长史军辉在大会上说:“像这样的农家乐,公司要支持在景区多开.”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说:社会扶贫工作重点是怎么更好地动员社会有能力的人来参与脱贫攻坚,特别是民营企业.

2015年5月11日,宝鸡育才集团董事长史军辉和他的员工们,为了让西山贫困人口脱贫,史军辉代表育才集团主动与陈仓区政府签订协议,采用由政府联合企业共同参与大扶贫的方略,坚持在开发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开发旅游的原则,在自然地貌壮丽的西部山区建起了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一下子就让这个“处在深闺无人知”的山区沸腾了.史军辉和他的员工们要改变这里的一切,要让绿山青水变为金山银山,更要改变以前“扶贫只能是捐钱走人”的做法,史军辉对育才员工说:“咱们要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来.”接下来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切.

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建成投入运营后,凝结着陈仓区和育才集团人的心血.这个把大生态大旅游与大扶贫融为一体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大格局,彰显了政府与企业联手互促扶贫的无穷魅力,让世人惊叹.

大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不但带动了景区内南由古城商贸、农家乐等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带动了西部山区土特产业更大的发展.以前西山由于与市场对接不上.交通不便而让山货卖不出去.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卖掉自产的核桃、木耳、花椒、蜂蜜等农特产品.宝鸡育才集团副总经理、陕西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运营总监韩小强对《西部大开记者》说:“到2016年底,大水川景区共接待游客178万人次,旅游收入上亿元,景区农家乐已发展到300多户,在景区从业的保洁员、保安、驾驶员等人员就达1660人,从业人员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394人.”

“大水川吸引这么多人,咱的山货不愁卖了”

2016年国庆节期间,景区内到处是一片人的海洋,出入景区的车辆越来越多,让身处大山的村民应接不暇.坪头镇庵里村的李启明,看着旅游专线上奔跑的小汽车,高兴地说:“大水川招来这么多人,以后咱的山货不愁卖.也能开农家乐了.”

“熟悉市场规律和旅游这个朝阳产业,正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扶贫的独特优势.旅游业不仅让村民直接受益,还让村民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农民种植的山核桃不但能让旅客自己体验采摘更能直接让游客带出山再卖给其他客户.”史军辉说.

大水川景区自建设开始,就制定了以大生态带动大旅游,然后把旅游融入大扶贫理念的方案,在实践中,按照陈仓区和自己摸索出来的“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把生态旅游扶贫三者融为一体.用史军辉的话来说,就是要搞大扶贫,也就是说要在旅游区搞整村精准扶贫.为了焕发内生动力,他们积极落实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实行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发动当地群众参与旅游服务.开办农家乐,兴办乡村体验游,坚持以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以核桃、木耳、黑柴胡、土猪、土蜂蜜为主的农特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西山群众发展产业的造血功能.将涉及的5镇1 0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了1.8万元.截至目前,育才集团出资100万元支持南峪村、石尧村、赵家山村等1 0 个村兴办农家乐100户,建出售山货的售货亭30个,在南由古城餐饮区免费安置西山贫困户参与经营特色餐饮的79家,解决剩余劳动力200余人,为1 2 0户群众提供了农特产品自销点,鼓励当地群众销售自己种植的花椒、木耳、山核桃等农产品.带动了当地1.3万人就业,在景区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就达2000多人.

“ 实施‘生态+旅游+扶贫’战略后,西山扶贫的力度越来越大,不仅激发了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更激发了群众创收致富的积极性,并且将大伙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实现了互惠互利共同扶贫的互促互进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史军辉说.

“从不习惯到习惯,相互认可”

史军辉面对《西部大开发》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刚建景区时,山里人根本不理解,当地政府却很支持我们,我知道我们和西山村民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如今,这个鸿沟让事实给填平了.”

贫困的西山,不少村民都有爱睡懒觉的习惯,尤其是每年到腊月,村民们总会一个月不干活,在家里等着过年,自从大水川国际旅游度假区建成使用后,在景区干活的人都要干到腊月二十八,公司放假后才能回家.景区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改变了山区村民的生活习惯.

“人的观念变了,一切都在变!村上开旅馆,办农家乐的多了,如今,睡懒觉的少了,懒散的人少了,生活习惯变了,人也变了.”地处大水川旅游景区核心地段的南峪村支部书记梁有军无不感慨地说.

家住九龙山景区大门外的庵里村村民李启明,是第一个在九龙山景区办农家乐的农户,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开农家乐带住宿,一年就收入了5万元.李启明深有体会地说:“山更美了,水更清了,景区环境更好了,人确实也变得更勤快了.”像李启明这样的农家乐经营户,在大水川景区还有很多,这说明旅游让山区变为景区,让村民端上了致富的金饭碗.

“扶贫一管到底,是育才的郑重承诺”

宝鸡育才集团董事长史军辉说:“自己是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情感,也和西山有关深厚的情结,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参加到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场中去.说实话,对于贫困落后的西山来说,我是有感情的,但我认为扶贫要先扶志,然后再扶智.“生态+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将山外人的文化和理念带到了山里面,再加上环境的改变,无意中也改变了西山村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村民们思想解放了,观念转变了,大水川景区开发旅游搞扶贫,让群众和贫困户真正得到了实惠.”

据了解,育才集团在大水川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中,投入之多,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在我省社会扶贫史上和旅游建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社会扶贫的一种新尝试.

大水川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晁红说:“大水川为了让扶贫一管到底,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让无劳、无智、无赡养的‘三无’贫困户入股分红,这是大水川的一大创举,大水川与香泉镇签订了140名贫困户的三方协议,以旅游扶贫项目入股大水川景区开发,每户入股1万元,由育才集团保底,连续5年连本带息给贫困户每年分2 2 0 0 元, 保证了扶贫的持续性.”

“育才集团已组织专业人员成立了大湾河景区工作小组,由陕西省规划设计院制定了《大湾河景区总体规划》,我们一定要把大湾河村原址开发好,保护好.”史军辉说.

扶贫论文范文结:

关于扶贫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扶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