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文化视野下的宜昌红茶产业类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可用于发展研究论文范文参考下载,发展研究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宜昌红茶产业

张耀武?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111 )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过去主要用作出口的红茶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所接受.“宜红茶”曾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良好声誉,宜昌是“宜红茶”的核心原产地,历史茶文化资源丰厚.文章从文化上追溯了宜昌红茶发展历程,比较借鉴国内外红茶产业文化,在理清宜昌红茶发展的文脉基础上,提出宜昌红茶产业发展的文化策略,以期助力宜昌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文化视野;宜昌红茶;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6)05-0008-08

基金项目:宜昌市2016 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Ysk16kt228).

作者简介:?张耀武(1970 -),男,湖北武汉人,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宜昌市三峡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研究方向:茶文化、旅游文化.

茶叶一般可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青茶等六大茶类,其中,绿茶占据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红茶却是海外消费市场的主流.近几年来,在“红茶热”消费需求的推动下,中国红茶产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增长较快.宜昌是产茶大市,是“宜红茶”的核心原产地,湖北宜红与安徽祁红、云南滇红曾并称中国三大红茶,历史文化相当丰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2014 年8 月11 日,宜昌市委市政府召开红茶产业发展专题办公会,提出要充分认识宜昌红茶的比较优势,突破性发展红茶产业;要深度挖掘以“宜红茶”、“宜红工夫茶”为特征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等资源,增强竞争力;“要重振‘宜红’雄风,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推进茶旅结合,为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打造一张新的‘国际名片’.”[1]时逢“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振兴“万里茶道”也契合了中华文化复兴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在文化视野下对宜昌红茶产业发展予以全面考察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宜昌红茶历史文化溯源

(一)宜昌红茶的创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红茶的国家.17 世纪初,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星村镇创制了小种红茶(也叫正山小种),随后出口英国,受到英国贵族的喜爱和皇室的推崇,由此在英国衍生出崇尚品饮红茶的文化习俗,并逐渐将红茶消费在全球散播开来.早期世界红茶消费主要依赖由中国出口,红茶在国际贸易上的成功和欧洲国家对红茶快速增长的需求,又推动了中国红茶的创制、仿制热潮.在正山小种之后,各种功夫红茶如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坦洋、政和、白琳相继创制,红茶技术日臻成熟,同时被传至安徽、江西等地.[2]

宜红茶区位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近20 个县,特有的茶树品种有宜昌大叶种、宜红早等.宜昌红茶的创制是由外地茶人引入的,最早在茶叶资源较好的五峰制作.清道光四年(1842)前后,广东茶商带领大批江西制茶工在五峰渔洋关、水尽司、采花等地开设茶号,收购并精制宜红茶销往英、俄、德和埃及等国.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宜红茶出口量迅速增加.1886 年前后,每年输出量高达 15 万担之多.英商曾在五峰采花、水尽司等地设立茶庄,该县至今还保存着英商“宝顺合”茶庄金字招牌.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广东郑继庭、林志成、均大福在渔洋关开设“泰和合”茶社.[3]此后,到五峰开茶号的商人逐渐增多.

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仍然以自给自足生产方式为主,宜红茶主要是家庭分散生产,再由商贩收购后运往口岸专售给洋行及其代理,生产规模比较小,质量不太稳定,生产成本也难以控制,市场主动性完全掌握在买办手中.这期间,宜昌红茶只是完成了创制,处于地域特色红茶文化的孕育阶段,远未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文化.

(二)宜昌红茶的发展

1925 年前后,江西修水人樊高升、冷德于、樊彬等相继来到渔洋关开设茶号,精制红茶出口,并招收五峰县黄足三等人为徒弟,传授红茶精制加工技术.1935 年,黄氏开始独立经营民生茶号,其生产的“春艳”牌红茶创下了全国评比第二名的佳绩.与此同时,中国茶叶公司在渔洋关设立了茶叶管理处和茶叶指导站.还有国家、湖北省分别创办的红茶精制厂,在引导红茶生产、推广普及红茶生产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渔洋关成了鄂西南茶叶集散中心,异常繁华,被称为“小汉口”.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家贸易委员会还在渔洋关王家冲设中国茶叶公司五峰精制厂,精制红茶和加工砖茶.后因日军侵犯,茶叶出口受阻,茶号纷纷倒闭,至1943 年日军侵入渔洋关,剩下的茶号均被烧毁.

以宜昌为核心的鄂西南山区是宜红茶的主产地.据1938 年《湖北省茶业产销状况及改进计划》载:“鄂西之路,以产红茶为主,萤声中外之,‘宜红’即产本地.产地有五峰、长阳、鹤峰、宜都等19 个县.而产量最多,品质最佳者,首推五、鹤两县.”1943 年12 月湖北省建设厅(厅号1042)《复兴五峰茶叶计划书》:”查五峰为鄂西重要茶区,所产茶叶曰‘宜红’,昔年运销国外,颇有声誉.”上述地区的红茶主要先运集于渔洋关精装和装箱,再经水道运至宜昌、宜都入长江转运上海或武汉,然后转运到广州出口,“宜红”茶由此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0 年建立汉口茶厂负责加工拼配湘鄂两省红茶,同时组建宜红收购处、宜都转运站、恩施收购处,并在主产县成立茶叶中心收购站.1951 年建立宜都茶厂,负责加工宜红茶.由于加工能力有限,在湖南石门县建立宜都茶厂江沙手工分厂.制订宜红茶样、宜红毛茶样,作为部管标准样,五峰是制样的指定区.[4]根据中国与苏联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中国向苏联及东欧各国出口红茶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对外贸易需要,扩大宜红茶的生产,1954 年开始,在宜昌、恩施全面推行绿茶改制红茶,“宜红”产量得以快速增长,品质也有很大提高,由传统脚踩手搓逐步走向机械化制茶.“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宜昌市茶区茶农普遍掌握了红茶初制技术,以宜都茶厂为首的红茶精制加工能力大大增强,红茶成为宜昌市茶区的主要茶类,人们也习惯于称宜昌市茶区为‘宜红茶区’.”[5]

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中国红茶相继退出美国和前苏联市场.之后,又由于社会政治运动等原因,湖北红茶发展缓慢,宜红占全省茶叶总产比重逐年下降.1957 年宜红占全省茶叶收购总量53.73%,1982 年仅占18.78%,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从20 世纪60 年始的20 年间,“‘宜红’不是以单独牌名出口,而是和其他红茶拼和,以‘中国红茶’之名编号出口,‘宜红’堪称实存名亡.”[6]辉煌与落寞,成为这一时期宜红茶发展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红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宜昌红茶的转型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红茶产业也开始了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呈现出如下鲜明特点:“红茶生产规模变小、产品质量标准不一、不一;市场秩序和品牌企业在混乱与转型中逐步规范、成长;红茶产品结构、企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也是顺应历史潮流所做出的战略性调整.”[7]红茶总产显著减少,由过去以出口红碎茶为主转变为以内销工夫红茶为主.由于市场、放开,内外贸争夺货源,质量失控,大量质次价高的茶叶充滞市场,出口品质和效益降低,“宜红”在国际市场的声誉严重受损.“湖北宜红受终端市场影响,规模一直处于萎缩状态,2010 年全省红茶产量为15413 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8]宜昌红茶的生产尽管有所恢复,但相对于绿茶快速发展来说,则显得异常缓慢和艰难.

近几年来,红茶因其保健功效而备受国内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较好,市场变得活跃,各大产区非常重视研发红茶特色产品,这为扩大产业规模、发掘产业潜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4 年9 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红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宜昌红茶’、‘宜红工夫茶’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引领,以品质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茶产业、茶农收入倍增为目标,突破性发展红茶产业.”2016 年5 月25 日,宜昌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茶叶强市的意见》,提出“全力打造中国茶叶现代技术集成基地,加快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湖北第一的茶叶强市”的目标.同年6 月15 日,宜昌市召开茶叶产业发展大会,强调“推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做精、做优、做强宜昌茶叶产业, 加快建设茶叶强市.”“要敢于向高标准进军、勇于向名茶看齐、善于向文化借力,……做精做优茶叶品牌.”[9]在品牌建设的推动下,宜昌红茶正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崭新的类型出现在市场上,重新开始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亲睐.

中国出口的红茶多为红碎茶和原料茶,高档红茶主要用于内销.随着人民币国际市场升值和国内通胀压力的加大,低档红茶出口面临“量价齐减”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世界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中国茶文化也引起了更多外国人的关注,加之中国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的优良品质与历史渊源,国际市场开始显露出对中国高档红茶需求的端倪.作为传统外销出口产品,宜红茶以其独特的内在品质位居历史红茶之列,虽历经磨砺,起起落落,但不曾消失,充分说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品牌生命力.“为了发展和保护宜红老字号茶品牌,中国土产畜产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于1983 年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宜红’商标.”[10]“宜红茶”原产地宜昌市也积极注册地理标志保护,“宜昌红茶”、“宜红工夫茶”完成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五峰宜红茶”、“宜都宜红茶”完成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1]宜红茶一百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其具有相当高的无形资产价值,其品牌及产业转型升级已引发茶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宜昌红茶产业发展的文化借鉴

(一)国外红茶发展的文化经验

红茶是世界上消费区域最广、生产量最多、国际贸易量最大的茶类.国外红茶文化产生于英国,80%的英国人饮茶,是世界上人均茶消费量最大国家,茶消费约占该国各类饮料消费的一半.从英国红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可以管窥国际红茶产业发展的特色.

茶叶最初由中国传到欧洲时比较少,供贵族享用.1662 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国查理二世,带去了优雅的茶艺,推动了英国宫廷和贵族的饮茶风气,人称“饮茶皇后”.之后,饮茶逐渐成为英国贵族的一种标志,并逐渐向民间传播,在维多利亚时代形成了英国红茶文化.战争前后,中英贸易中断,英国在其殖民地印度、锡兰等地种植茶叶,加工红茶,价廉物美,促进了饮茶的普及.英国红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优雅华美的下午茶,它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怡情、以茶联谊,茶叶、茶具和茶点精美,冲饮方式讲究,饮茶环境优雅,饮茶礼仪规范.“英国所特有的下午茶,是英国民族特性的反映.华贵的茶风,是大英帝国的缩影;优雅的礼仪,是大英民族的标志.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下午茶成为英国人民最为普通的生活方式”.[12]英国红茶文化影响遍及欧洲大陆和英联邦.

立顿是当今世界茶叶最著名品牌,创始人是苏格兰人汤姆斯·立顿.他将锡兰红茶和其他辅料拼配成小茶包,注明成分和品质,打出“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广告.由于实惠、品质优良、宣传有力,立顿红茶很快风靡英国.1972 年,立顿红茶被联合利华收购,推动其全球营销战略.立顿红茶由英国跨国公司生产,进口世界各地红茶,经拼配与小包装成为再出口增值茶,销售到世界各国的超级市场和自选商场.1992 年进入中国,很快行销各大城市,如今已占据了中国大宗红茶市场的相当份额.“立顿在中国有着独特而新颖的宣传手段,即平民化、方便化、时尚化、人性化、情感化,赋予产品新的意义,给人精神慰藉,体现文化、亲情与品位,具有人文关怀性的持续创新理念.”[13]其文化策略值得借鉴:注重茶叶品质,追求品牌价值;产品多元化,定位多样化;创新营销方式,扩大产品市场.

(二)国内红茶发展的文化反思

红茶可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18世纪,中国在小种红茶的基础上创制出工夫红茶,而红碎茶则始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印度.工夫红茶根据产地分,有云南滇红、安徽祁红、福建闽红、湖北宜红、江西宁红和浮红、四川川红、浙江越红、湖南湘红、广东和海南粤红、英红等.20 世纪50年代,中国始制红碎茶,不同品种、种类、地域的红茶,制茶工艺各有侧重,外形和内质各具特点.国际上红茶以红碎茶为主,工夫红茶则受国内市场青睐.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销茶类,中国是红茶的创始国,但长期以来,中国红茶在欧美市场并没有自己的品牌,茶价只跌不涨.中国红茶被卖给国外营销品牌商做拼配原料,未能将自己独立商号的包装产品推广到终端客户,也未能培育出立顿式的中国茶企.

从品牌来看,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中国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红茶行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产量不大,质量不稳,完整的茶叶生产链尚未形成.滇红、元正、坦洋工夫等虽有一定规模,但不足以影响整个红茶市场格局.对红茶前景的看好使地方品牌激增,但质量参差不齐,规则意识不强,炒作投机严重.国际市场宣传投入少,大品牌缺乏,产品附加值低.一个茶类好售便一哄而起,也影响了中国红茶在国际上的声誉.为使红茶从产品竞争转变为品牌竞争,各地也在探索品牌发展之路,福建武夷山、政和等地通过资源整合加强传统红茶品牌建设,而福建金骏眉、河南信阳红则树立了新兴红茶成功品牌的范例.

从生产来看,中国红茶产品质量不稳.茶园以山地、丘陵为主,管理多以家庭为单元,土地条件、茶树品种及生长状况存在较大差异,管理粗放、组织松散,不利生产效率提高、品质提升及质量控制;茶园规模小,茶农人均产值低,资金投入少,良种化率不高,机械化率低.目前,尽管红茶茶企设施设备有了较大改善,但整体生产工艺仍然比较落后.红茶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化企业却屈指可数,管理欠规范,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

从市场来看,内外销失调.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饮食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日趋多元化,红茶消费快速上升.红茶内销市场强劲,主要采用茶叶芽头生产工夫红茶,工艺较复杂、品种较单一.外销主要是红碎茶,充当国外品牌的拼配原料,又因受全球茶叶“红转绿”的影响,出口呈下降趋势.工夫红茶讲究茶具精选和慢泡细品,品质虽好,但不如红碎茶饮用方便、快捷,难以迎合西方快节奏的生活.

从营销来看,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还不够.茶叶作为茶产业的实物载体,其增减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但结合文化来营销却有无限的空间.有鉴于此,一些地方大力发展红茶产业工艺观光园,如福建省永泰县同安镇红茶文化风情镇、浙江西湖区双浦镇双灵村九曲红梅旅游文化特色村、湖北恩施宜红产业园等的规划和建设,尤其是凤庆滇红集团计划打造100 个集种植、生产、加工、旅游、养生为一体的茶叶庄园,以实现“一个庄园一个品牌,一个庄园一个品味,一个庄园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庄园一种生活态度”的文化营销策略[14],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红茶推介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营销策略发展的新方向.

(三)宜昌红茶产业的历史文脉

宜昌历史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一,茶史很悠久.《茶经? 一之源》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峡川主要指宜昌周边的一些山谷地带,“两人合抱”的大茶树则透视出宜昌及周边地区产茶历史的悠久.《茶经? 七之事》:“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洲等山,茶茗出焉.”夷陵即今宜昌,自古就产茶.其二,峡州出名茶.《茶经? 八之出》:“山南:以峡州上……”,对宜昌所产茶叶品质给予了充分肯定.宜昌史上多名茶,如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小江园、玉泉仙人掌、鹿苑等茶.其三,煮茶有名泉.宜昌溪流山泉众多,水质优越,煮茶名泉有扇子峡蛤蟆泉、三游洞陆游泉、玉虚洞下香溪水、当阳清溪寺水等.其四,名人写诗文.西晋文学家孙楚《出歌》有“姜桂茶荈出巴蜀”,认为茶是三峡地区的特产.唐代陆羽《茶经》对宜昌茶多有描述,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郑谷的《峡州尝茶》,宋代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夷陵九咏? 蛤蟆碚》,并赞峡州为“陆羽《茶经》第一州”,苏轼、苏辙的《寄周安孺茶》、陆游的《三峡歌并序》、《黄牛峡庙》、《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明代杨慎的《竹枝词》,清代金田的《鹿苑茶》……,历代烩炙人口的咏茶诗文有如茗茶侵润,千古飘香.其五,多茶风茶俗.采茶山歌和民间传说、民间婚丧节祭庆典等茶礼、茶叶掌故和谚语等等,茶作为民俗礼仪的使者,丰富了宜昌茶文化.

近代以来,宜红茶出口影响尤大,前文已有介绍.“茶叶定名规律,一般由主产地,或特殊的人和物名称等而取,或由集散地取名,因而可以说宜红可以说以主要产地——‘宜昌府’、主要集散地——宜都(这两层可能巧合有一个宜字)而来.”[15]建国初期,中国茶叶公司外贸出口时,外销茶统一名称表可以说是国家正式的命名,1952 年版《中茶手册》注明,“宜红”——宜昌红茶,英文为IchangBlack Tea,此外还有俄文名称,也是用的“宜昌红茶”.宜红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独具特色,其条索紧细有金毫,内质香味鲜醇.20 世纪 50 年代,宜红茶区实现机械制茶后,揉捻充分,茶汤浓度增强,茶叶品质有了提高.宜昌邓村、五峰采花、宜都夏家湾、恩施鹤峰等茶区相继出现“冷后浑”红茶,色红艳透亮,滋味浓醇回甘,香气较高.1955 年春季,宜昌邓村区又发现一种高香红茶,有清幽的兰花香,经苏联茶叶专家奥列尼柯夫和中国茶叶专家冯绍裘鉴评,一致认为可作为外销高级商品茶的原料.[16]

宜昌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峡州名茶、煮茶名泉、名人诗文、茶风茶俗等资源异常丰富,并显示出地域性、民族性、丰厚性、生态性等鲜明特点.[17]陆羽《茶经》中的峡州,包括现在宜红茶主要产区的宜昌、宜都、五峰、长阳等县.宜昌茶文化的丰厚底蕴,宜红茶的独特品质和良好声誉,为新时期宜昌红茶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厚实的历史文脉基础.

三、宜昌红茶产业发展的文化策略

(一)打造知名品牌

一是整合品牌突出特色.近几年来,消费市场的需求驱使宜昌茶企不断推出新兴红茶,但“多、乱、杂、弱、小、散”的局面也不利于宜昌红茶资源的整合和茶产业的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有效整合现有品牌,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突出区域红茶品质特色,成为宜昌茶界的共识.宜红茶为历史名茶,文化内涵深厚,发展潜力大.“宜红”商标的持有者湖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寻求与省内优势茶企强强联合,试图“将宜红品牌做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驰名茶品牌”.[9]宜昌是宜红茶的核心原产地,为了充分挖掘宜昌红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工艺技术,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宜昌市提出“培育公共品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主多副、共建共享’的原则,同步推进茶叶公共品牌和自主品牌建设.各企业在对外统一使用公共品牌的基础上,加大自主品牌创建力度,提升品牌形象.”[18]要通过打造优势主流品牌,联合引导中小企业,统一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包装规格、对外宣传和品牌销售,实行大联合、打造大品牌、建立大市场、培育大优势,形成规模优势和知名品牌效应.

二是落实品牌建设重点.组建宜昌红茶产业联盟,引导企业走集团化、现代化的企业发展之路,提高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推行统一的宜昌红茶标准化生产体系,开发系列产品,拓宽产品结构,力求产品风格多样化;品质上精益求精,把做优产品质量当作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继承传统特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宜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予以发掘和保护,传播宜红文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更新营销理念,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大力开展宜昌红茶公用品牌、企业特色品牌的宣传策划和文化推广.

三是创新产品壮大品牌.坚持春、夏、秋茶并重,高、中、低档搭配,初、精、深加工并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延伸红茶产业链;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生产研发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如饮品红茶、保健红茶、速溶红茶、凉水红茶、调配红茶、药品红茶等系列红茶衍生产品,拓展红茶用途,满足多元化需求;根据快节奏生活需要,创新红茶产品形式,开发具有快速消费品特征的红茶新产品,如袋装茶、茶食品、茶饮料.利用宜昌红茶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宜红茶在国际市场上已的历史影响,加强外销产品的开发,促进内外销协调发展.

(二)吸纳多元文化

一是传承历史文化.揭示宜昌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丰富内涵、地域个性、民俗多样等特性,传承中华老字号的茶文化与传统知识,升华茶文化的价值,增进消费者与宜昌红茶间的联系,增强认同感,贴近现代社会生活,满足其物质和心理欲求.“宜红”曾是中国茶叶出口重要品牌,宜昌是“宜红”生产的中心区域,在长期的生产、加工、贸易过程中,成为“宜红”品牌的重要创建主体和品牌的直接受益地区.“随着当代宜红茶产业的发展,无论是从生产的角度,还是从贸易史的角度,人们追根溯源更是绕不过宜昌、宜都的这个‘宜’;从‘宜红’品牌作用发挥的角度,‘宜红’需要振兴,重现历史的辉煌,而做出这样的努力,也需要宜昌市茶区的全力配合和支持.”[5]

二是挖掘民俗文化.宜昌在武陵山脉之东,系土、苗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土家族视茶叶为灵物,敬茶时不能泼在地上,取茶叶之前要净手,最高的茶礼是“施茶”,山区有罐罐茶、油茶汤、擂茶等特色茶文化.宜昌民风淳朴,与茶叶、桔柚等特产一道历经千年传承至今.宋代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云:“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收集整理宜昌纯朴浓郁的民风茶俗,可以为宜昌红茶文化的弘扬提供创新源泉和智慧启迪.比如,2015 年五峰县创作了大型原创民族歌舞剧《茶山七仙女》,根据20 世纪50 年代的真实事件改编,该剧融入了板凳龙、傩面舞、祭茶等土家茶乡元素,民族风情浓郁,有望作为五峰旅游形象宣传节目.

三是融入时尚休闲文化.红茶在西方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奶茶,并成为西方人悠闲高雅生活的一种标志.中国台湾在此基础上,配制出了时尚可口的珍珠奶茶,口感特殊,备受青少年欢迎;又经不断改进,配制出数百个休闲饮品“泡沫红茶”,于是红茶坊这样一种介于酒吧、茶馆和咖啡馆之间的新兴休闲场所逐渐发展起来.与传统茶馆不同,红茶坊除了在饮品中用了茶叶以外,别的地方都是舶来品,尤其是在经营理念与风格上,红茶坊其实是美式快餐店与酒吧、咖啡馆的“混血儿”.如今,珍珠奶茶在大陆各地随处可见,而时尚味十足的红茶坊在各大城市也广泛流行开来,受到都市青年的热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红茶的生态保健功效也受到关注,宜昌红茶应瞄准市场,积极融入现代时尚休闲文化之中.

(三)促进茶旅融合

一是建设生态茶庄园.茶庄园是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旅游观光、生态休闲、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经营单位,是一种包括生产营销理念和品牌战略在内的后工业时代的茶叶经营模式.一个新概念也意味着新商机.通过建设品茗、文化、商旅一体化的庄园式发展模式,把地方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三产业的跨越.宜昌红茶庄园可选择在五峰、宜都、夷陵等连片面积较大、海拔较高、生态较好、文化较厚的地域,采取本土民族建筑风格,设计茶园、茶山寨、制茶坊、储茶仓、茶博馆、茶道室等保护和开发项目,保留旧作坊、老民居等历史遗迹和原生态环境,突出宜红茶的深厚底蕴,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山水茶乡,有效传播和弘扬宜红茶文化.

二是开发衍生产品.在餐饮上,建设特色茶馆、茶楼、茶餐厅,研发花色多样的茶食品、茶饮品;在住宿上,开发宜红茶家庭旅馆、茶文化主题酒店;在景区景点上,建设现代宜红生态茶庄园、茶专业村、茶博物馆、茶艺馆等,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引导“观、闻、采、制、品、购”等体验式茶文化消费;在旅游购物上,配套建设茶叶批发市场(如三峡国际旅游茶城提档升级)、宜昌红茶诚信品牌店、茶叶精品街等,研发美观、小巧、便于携带的宜红茶保健品和茶制品;在娱乐上,开发传统特色与现代气息相结合的茶文化产品,如茶歌舞、戏剧、影视、文学、书画、摄影等.围绕旅游各要素,赋予宜红茶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三是开展节庆活动.举办宜昌红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宜红产业发展论坛、文化技术培训、茶道茶艺表演、制茶斗茶大赛、康体赛事、主题摄影等茶事及相关活动,拓展观光、休闲与鉴赏功能,宣传红茶与健康、茶与修身等茶知识.参加博览会、展销会、推介会、洽谈会、招商会等活动,展示宜红茶文化,不断提高宜昌红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强化智力支持

一是建设宜昌红茶研发中心.建立技术集成创新、加工工艺创新、营销策划创新及产业政策研究等创新团队,努力推出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不断提高宜昌红茶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开展茶树优良品种选育、茶叶标准化生产、传统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品牌营销等方面的科技文化攻关;开展高效生态茶园、生态茶庄茶园、茶文化主题乡村建设、茶食品、茶医药、茶保健和茶文化产品等项目的研究开发.

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国家茶叶技术产业体系、科研院校及各种茶叶产业园平台,促进红茶科技与文化创新资源及要素的互动衔接,实现技术资本、产业资本和人才资本的优化组合.委托全国著名茶叶科研院所,从事红茶优质、高效、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建设实验室,进行红茶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开展校企合作,针对红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予以联合攻关研究,并共同培养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文化创意等专门人才;发挥茶叶学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主动为茶农提供技术推广、网络营销等服务;鼓励茶叶技术人员深造,建设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讲文明的高素质茶叶人才队伍.

三是组建宜昌红茶产业发展智库.“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从主要为茶叶生产服务,转向为产业链服务.”[2]广泛吸纳人才,以全球化视野、本土化运作方式,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企业骨干,组建宜昌红茶产业发展智库.邀请智库成员为宜昌红茶产业转型、融资、技术、人才、市场、产品等进行把脉,为茶业供给侧改革、红茶拍卖市场、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一路一带”与“万里茶道”、现代物流等新兴领域提供专业论证和咨询,为红茶产业发展的有关决策提供政策依据、信息参考、措施建议和方向指导.

四、余论

当前,中国红茶产业发展需要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和文化密集型方向转变.为因势利导,防止产业大起大落,一些茶叶团体和专家学者对中国红茶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度研究,许多人都从文化视角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特色品牌建设又是重中之重.例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中国红茶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特色品牌;培育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捕捉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坚持科技兴茶,建设生态基地.“从茶叶采制加工工艺人手,打造突出个性、彰显特色、引领时尚、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红茶品牌.”[8]丁勇、雷攀登等人在分析红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红茶产业发展三大策略:构建区域特色产业模式、红茶品牌建设策略、行业监管与科技支撑.[19]田敏、孙志国等人还专门就中国红茶品牌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完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加强国家级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等七点对策建议.[20]龚永新、李平等人对宜昌市五峰县发展红茶产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红茶产业的六大文化战略:拓展产业文化、挖掘历史文化、借助旅游文化、利用民俗文化、整合商贸文化、构筑品牌文化.[21]这些研究,都能直面中国红茶产业的严峻挑战,对于引领红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红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历史上,中国红茶一直以外销为主,品饮红茶具有东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风格和迷人魅力.当代中国,红茶独有的时尚感、新鲜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加入到饮茶人群之中;而红茶健康、生态、和谐的文化理念也吸引着大批人群.随着红茶文化的不断传播和推广,红茶消费市场会进一步扩大.在此背景下,作为湖北名优绿茶生产的领头羊,宜昌在保持绿茶产业优势的前提下,依托宜红茶的厚重历史,突出自身特色与优势,发展红茶产业,振兴红茶文化,顺应了茶叶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而在文化视野下对宜昌红茶予以研究,对于正确看待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精英与大众等文化协调发展关系问题,谋求宜昌红茶文化的嬗变与更新,进而促进宜昌红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无裨益.

注 释:

[1] 郑广华:《重振“宜红”雄风,实现量质同升》,《三峡日报》,2014年8月12日.

[2]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2年全国红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中国茶业》,2012年第7期.

[3] 覃士才:《五峰茶业简史》,《茶叶通讯》,2007年第4期.

[4] 陈章华:《“宜红”史话》,《茶业通报》,1993年第1期.

[5] 龚永新:《宜昌红茶产业发展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20期.

[6] 翁寿楠:《宜红茶初考》,《茶叶通讯》,1985年第4期.

[7] 陈栋、刘军等:《从我国红茶产业数百年兴衰的启示试论中国红茶的发展思路》,《东茶业》,2011年第3期.

[8]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1年全国红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中国茶叶》,2011年第9期.

[9] 雷鹏程:《推进转型升级,建设茶叶强市》,《三峡日报》,2016年5月14日.

[10] 《百年沉淀精品宜红——湖北红茶再现发展良机》,《湖北日报》,2011年10月.

[11] 田敏、刘之杨等:《我国红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期.

[12] 郑雯嫣:《论维多利亚时代红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农业考古》,2003年第2期.

[13] 王红平、刘艺蕾等:《福建大宗红茶市场现状分析与对策——以立顿成功经验为鉴》,《台湾农业探索》,2012年第6期.

[14]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13年全国红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茶世界》,2013年第12期.

[15] 陈章华:《宜红茶史考——与马先立同志商榷宜红茶史》,《茶叶通讯》,1991年第1期.

[16] 翁寿楠:《宜红茶史略(续)》,《茶叶》,2004年第4期.

[17] 张耀武、龚永新:《宜昌历史茶文化资源及其旅游价值》,《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8]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红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4〕31号,2014年.

[19] 丁勇、雷攀登等:《我国红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需求及策略》,《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5期.

[20] 田敏、孙志国等:《我国红茶品牌化发展概况及对策》,《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第6期.

[21] 龚永新、李平等:《基于五峰突破性发展红茶产业背景的文化战略推进》,《中国茶叶》,2014年第6期.

责任编辑:杨 超

文字校对:向华武

发展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发展研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