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证研究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微博污文化对大学生性开放度的影响实证以广州市五所高校为例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实证研究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微博污文化对大学生性开放度的影响实证以广州市五所高校为例

摘 要 新媒体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为网络“污文化”的迅速扩散提供了传播平台.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群体在使用微博时,对“污文化”的接触情况可能会影响其性观念.本研究对广州市五所高校开展微博“污文化”对大学生性开放度影响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接触微博“污文化”频率与其性开放度呈正相关;接触动机主要是拓展知识与人际交往需要,与性开放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该群体接触微博“污文化”的行为也间接反映出性观念的开放程度.

关键词 微博;“污文化”;性开放度;大学生;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5-0009-05

1 研究概述

我国性学研究兴起于1978 年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时期人们的性禁忌开始解构,追求性解放成为一种潮流.然而传统性道德对开放性观念的阻碍使得我国性教育长期处于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部分带有性暗示的“污文化”信息开始依附在以微博为代表、传播力极强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对网络用户的性开放度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1.1 关于“污文化”的讨论

“污文化”是指在网络语境中兴起流行,用户运用到社交生活网络中的主要带有“性意味”的包括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的话语表达方式①.在微博平台上,“污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污段子”为主,辅之以图片、视频、表情包等多种呈现方式,它是以一种包含性暗示意味的话语表达方式,迎合、刺激并满足某种浅层次的性需求并引发性遐想的一种网络亚文化.

知网上有关“污文化”的研究近两年开始出现.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6)通过问卷网对2005 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4.9% 的受访者觉得“污文化”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彭梦莹、郑焕钊等均以网络综艺为研究对象总结“污文化”的成因与影响,彭梦莹将“污段子”视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并认为靠“污”来博眼球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谭璐、何晓燕认为网络“污文化”传播机制是利用细节性含蓄隐晦的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达到污秽妄想的暗示,提出青年受众将“污”视为脱离束缚、结构权威的本真标签.袁跃兴在三份报纸上分别阐述了“污文化”流行的原因及其折射出的深层意义,并提出“污文化”须去“污”的观点.

1.2 有关性开放度的研究

性开放度是与性封闭和性禁欲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是指青年对性的接纳和宽容程度.吴鲁平在实际调研中将性开放度划分为性知识开放度与性行为开放度两类,将性知识开放度又细分为性生理、姿势、性和谐技巧、性心理、性卫生、性道德、避孕、性指南录像、学校性教育、父母性教育等维度,将性行为开放度细分为婚前性行为、婚外恋等维度进行考察②.本文也运用此划分维度.

程化琴等认为性观念受到人际关系、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机制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塑造力量来源于整个传媒力量,但研究者并未聚焦媒体平台的个案深入探究.代昕节对大学生性观念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半成熟”期性心理的成熟程度远远跟不上性生理的发展速度,多数新时代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可见,多数学者将性开放度放在性观念的范畴内进行探讨,大学生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但针对近年来新媒体环境变化对大学生性开放度影响的研究较少.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解释与研究假设

微博“污文化”接触情况可在“使用与满足”理论框架下进行解构.彭聃龄将动机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徐艳等进一步指出大学生接触社交网站的动机主要是社会交往、收取和查看信息.因此,本文从接触频率、接触动机、接触行为3 个维度来考察大学生接触微博“污文化”的情况,并将接触动机进一步细分为拓展知识、人际交往、放松娱乐等,将接触行为划分为主动与被动,及接触后是否同他人分享.参考吴鲁平对于性开放度的二分法,将其解构为性知识开放度与性行为开放度,并分别二次解构为对避孕、性生理、性心理、姿势等性知识的开放度,及对婚前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性、多个性伴侣、同性恋等性行为的开放度.故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 :大学生微博“污文化”的接触频率越高,其性开放度越高.

假设2 :大学生微博“污文化”的接触动机影响其性开放度.

假设3 :大学生微博“污文化”的接触行为与其性开放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2.2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广州地区影响力较大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五所高校本科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星和滚雪球方式发放703 份问卷.剔除了填写时间过长或过短的问卷数据,回收有效问卷581 份,有效回收率为83%,依次为中山大学120 份、华南理工大学127 份、暨南大学103 份、华南师范大学123 份、华南农业大学108 份,各高校样本比例均衡.同时依据分层抽样法,以学校为单位,不考虑专业等因素,在五所学校内各抽取4 名本科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2.3 问卷设计

将微博“污文化”接触情况与性开放度进行指标划分,最终确立易于操作与统计的指标作为问卷题项设置的参考因素.通过7 道选择题分别了解调查对象的微博“污文化”接触情况以及性知识开放程度,并根据研究目的自行编制李克特量表,量表共包括5 个题项,涵盖性行为开放度的5 个指标.

2.4 分析方法

借助SPS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3 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概况

问卷数据显示,97.6% 调查对象在微博上接触过“污文化”信息,其中30.8% 经常接触.对接触到的“污文化”表现形式的多选结果进行统计,纯文字类微博“污文化”信息接触率高达94.36%,其次是静态图文类占比74.43%,表明目前微博“污文化”的传播主要以文字为载体.61.2% 调查对象表示接触“污文化”主要动机是拓展知识,其次是人际交往(28.75%),说明微博“污文化”在大学生社交方面具有一定正功能.但58.91% 大学生表示“污文化”有失礼节、影响观感,容易形成被误解的浏览记录.75.31% 调查对象认为微博“污文化”对大学生性开放度的影响取决于个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见大学生看待微博“污文化”的态度不一,但这类网络亚文化已对大学生群体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3.2 “污文化”接触频率及动机与性知识开放度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将接触频率、动机分别与本文所界定的性知识四个维度结合进行相关分析.由于调查对象接触微博“污文化”的主要动机为拓展知识与人际交往,因此将其分别作为自变量与性开放度结合进行相关分析.

表3 双侧Sig 值均小于0.01,故认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以99% 概率接受变量相关的结论.从而推断大学生接触微博“污文化”频率与其性知识开放度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越常接触微博“污文化”的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越高,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期、常识,了解性生理、性卫生相关知识,且愿意与人谈论性话题.此外,以拓展知识和人际交往为动机接触微博“污文化”的大学生,由于其主观存在了解性知识以及配合社交的需求,对性知识的包容和开放度更高.

3.3 “污文化”接触频率及动机与性行为开放度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本文设立性行为5 个层面的李克特量表,分别与大学生接触“污文化”的频率与动机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考察微博“污文化”是否会改变大学生对部分性行为的已有看法,从而探究其对于大学生性行为开放度的影响.

表4 双侧Sig 值均小于0.01,故认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以99% 的概率接受变量相关的结论.由此推断微博“污文化”接触频率与其性行为开放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大学生越常接触微博“污文化”,越倾向认同性、商业性行为、多个性伴侣、婚前性行为、同性恋等,这也印证了大众传播衍生出的累积性与遍在性效果.同时,拓展知识、人际交往等接触动机与性行为开放度也存在明显相关性,这种社交需求使得大学生在接触此类“污文化”时抱有开放宽容的心态,因而更易接受与趋向认同相关性观念.此外作为传播效果之一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传播对象的认知与态度情况.通过访谈得知,接触微博“污文化”后愿意主动与他人分享的调查对象,在看待忠贞观、性道德等问题时抱有更加开放宽容的心态,其性开放度更高.

对量表各项题目进行记分后做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 所示:分别以性行为开放度的五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接触频率、接触动机作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其中有3 个R2>0.4,反映出模型拟合度较高,表明接触频率、两类接触动机与性行为开放度存在确实的相关性.变异数Sig 值与回归系数Sig 值均小于0.01,说明微博“污文化”接触动机与接触频率在0.01 的显著性水平下,以99% 概率影响大学生性行为开放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由表6 回归分析系数可得,除了“多个性伴侣”对应的自变量系数值,接触动机(拓展知识)对应的非标准化系数与标准化系数均高于其他两变量对应的系数值.由此推断,当以看待“婚前性行为”“商业性行为”“性”“同性恋”的态度作为因变量时,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接触动机(拓展知识).当以看待“多个性伴侣”的态度作为因变量,接触动机(人际交往)对应的非标准化系数(0.754)、标准化系数(0.369)最高,说明其影响因素最为显著.正如“沉默的螺旋”现象,“多个性伴侣”作为道德层面上存在争议的性行为,大学生在看待此类行为时会考虑普遍社会规范的影响,使自身处于舆论大多数的“安全区”,从而更好地融入特定社群.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微博平台快速性、互动性与宽容性的传播特点为“污文化”的扩散提供了沃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群体在使用微博时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此类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大学生群体处于性生理与性心理快速发展时期,性观念极易受到影响,而“污文化”中部分健康的性信息恰好拓展了大学生群体应知而未知的性知识,因此其接触微博“污文化”频率越高,对于性观念的包容度与开放也越高,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一点与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相吻合,即传播媒介产生的累积与遍在效果使得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触量越大,受媒介影响越大,但也衍生出如何避免“污文化”负功能对大学生性观念影响的问题.

微博“污文化”是一种伴随网络技术发展、基于网民特定需求的网络亚文化现象,与信息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人性自然表露的一面,体现了民俗市井文化和娱乐精神③.大学生群体对于此类亚文化的特定需求集中于拓展知识与人际交往方面,这也是其接触微博“污文化”主要动机.研究数据表明此类动机与大学生性开放度之间存在相关性,与认知阶段的效果可能会对态度和行动产生联动作用的理论相印证.同时,性教育的长期缺席使处在半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对于性知识怀有天然的“神秘感”与“好奇心”,因而以拓展知识为接触动机对性行为开放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提示应将消除“性神秘”和盲目的“性好奇”作为大学生健康性教育的命题之一.

泛娱乐化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娱乐休闲的狂欢式社交平台,“污”成为年轻人日常交往的表达方式之一.微博“污文化”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了社交场合的话题与谈资,兼具幽默与科普意味,使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易获得社群归属感与社交认同感.性开放度较高的大学生更愿意主动转发或评论在微博上接触到的“污文化”信息并在社交场合中同熟人朋友分享.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微博“污文化”接触行为与其性开放度之间存在相关性,从而验证了研究假设的正确性.但如何规范大学生接触此类网络亚文化后的社交行为仍值得深入思考并配合多方发力.

4.2 建议

微博“污文化”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化,尽管不同于信息,但具有庸俗肤浅和低级趣味的一面,需要大学生群体自身、微博平台、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发力,避免微博“污文化”负功能错误引导大学生性观念.

1)大学生群体应努力提高调节自我心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加强自身媒介素养.应自觉培养媒介使用的主体精神,切忌盲目沉湎于媒介文化带来的网络狂欢.近六成调查对象认为部分“污文化”有失礼节、影响观感,但仍表示自身具有获取知识的需求,这就需要大学生群体对“知识”有清醒认知并进行自觉界定,学会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辨别良莠.自我规约媒介文化的均衡使用,理性分析和反思性批判微博“污文化”,在真实虚拟的意义空间里抱有文化良知和文化责任④.同时避免长期沉湎于网络,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文娱体育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顽强意志、培养高尚情操 ,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2)微博平台切实承担建构、自律、把关的责任,加强网络监管,规范信息传播框架,避免微博伦理失范.建构微博伦理应遵循的原则,明确道德底线,完善自律公约.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接触微博“污文化”主要类型为纯文字类,微博平台可在技术设计中嵌入道德因素,通过后台筛选不良关键词等进行内容过滤.对依靠传播“低俗段子”吸引流量的博主采取勒令其删除违规内容或封号等措施,加强对微博用户尤其是意见领袖伦理失范行为的界定和处理.切实规范平台自身的内容框架,使传播内容不主动迎合低级趣味,不一味顺应泛娱乐化潮流,避免背离“媒介为社会公器”的初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媒介公信力.

3)学校家庭提高性教育责任意识,形成优势互补格局,共同关注大学生“性健康”.受传统道德文化制约,我国大学生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教育渠道,微博平台上夹杂着性信息的“污文化”对其极易产生吸引力,30.8% 调查对象表示经常接触微博“污文化”.传统家庭应剔除“性神秘”和“无师自通论”的错误认识,帮助大学生建立正面、自然、积极的性态度.大学生处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关键期,“污”作为年轻人活跃社交气氛的新兴手段已不鲜见,学校家庭应鼓励大学生异性间的正常交往,在社交中树立科学的恋爱观.同时,作为大学生教育中特殊而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开展性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人性化和科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和适宜化.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开设课程为主、举办讲座、组织活动、同伴教育和健康咨询为辅的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掌握全面、系统、科学的性知识,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注释

①彭梦盈:《网络综艺“污力全开”的成因及影响》,《东南传播》2017年第3期,第78-81页.

②吴鲁平:《中国青年性开放度调查研究》,《青年研究》1993年第11期,第19-22页.

③王钰:《浅析互联网“污文化”的传播及对策》,《采写编》2016年第6期,第44-46页.

④谭璐,何晓燕:《自媒体时代网络“污”文化传播中的青年受众需要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6期,第50页.

参考文献

[1]程化琴,等.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及影响机制分析——基于2014年全国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数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1):91-98.

[2]郑焕钊.反思网络综艺内容生产的三个维度[J].中国文艺评论,2017(8):15-23.

[3]袁跃兴.“污文化”何以流行[N].检察日报,2016-08-26(6).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代昕节.新生代大学生性观念实证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3

实证研究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实证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