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类论文范本 跟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影响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本论文可用于武术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武术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影响

李 平

湖南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系,湖南 长沙 410138

摘 要: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是武术现代化最为典型的标志性成果,竞技武术套路进入奥运会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奋斗目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武术申奥 竞技武术套路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9—0032—04

竞技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延衍流长,流传迄今可考证史有 4200 年的中华文化史,文武相承相传,其内容博大精深,集防身健身、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与一体,与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竞技武术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已经走出亚洲, 面向世界, 已经拥有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竞技武术套路确定了套路运动形式,其内容规范,规则明确,为武术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来说,竞技武术套路必须不断的发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性演进中,而并非单一的拳种、门派考虑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问题,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思考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查阅有关武术申奥的文献资料,查阅有关武术申奥的书籍,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咨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和湖南省各高校从事武术教育教学相关专家,就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访谈、分析与总结.

1.2.3 逻辑分析法

在分析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的比重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攒的深厚文化底蕴.武术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源流发展而来 , 它源于中华民族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冷兵器时期的战场角逐中,是一项具有健体强身、护体防敌的体育项目.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和传统道德思想相结合形成武德, 武德强调培养习武之人忠、 勇、 仁、义、礼、智、信等优秀品质,同时也成为武林中人共同奉行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和代表 , 它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艺术品质、生命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人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最终思想.武术之所以能成为我国体育文化的代表,正是由于其中蕴含这些丰富的民族精神.中华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 , 它吸收了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哲学思想 , 与我国传承下来的医学相关密切 ,“天人合一”思想、“知行合一”思想、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说、民族精神、传统武德等展现出中华武术的优秀文化内涵.因此 , 可以说中华武术是中国的一种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体现中国的民族精神特色体育项目.

2.2 竞技武术套路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

2.2.1 奥运会的宗旨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根据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创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其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公平、公正、公开,不存在文化偏见和,是世界各国相互交换其优秀的文化和比拼体育技能的平台.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奥运会的竞赛规则而不断完善,通过运动的演练将传统的技击、形体美学等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奥林匹克的宗旨相符合,可以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2.2.2 奥运会将呈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许多好处,可随着它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容小视的负面影响,文化的单一化发展便是其中之一.1995 年,UNESCO 指出 :“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在下个世纪世界上 90% 的语言将灭绝,任何语言的灭绝都意味着知识库存及文化内外交流工具的减少.” [1]

奥运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文化单一现象,根据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就可以了解到,除去柔道、跆拳道等少数项目外,其他的运动项目都是出自西方体育赛事.为更好的促进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吸纳更多的优秀文化参与进来.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的发展,已是极具自身特色的东方优秀文化,竞技武术套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化文化的结晶,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对的影响力和一定的群众基础,进入奥运会能丰富奥运文化的单一现象,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做出贡献.

2.2.3 竞技武术套路与奥运会的渊源

在 1936 年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派出国术选手在奥运会进行武术表演,虽然体育代表团没有实质的收获,但却向世界各国展示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风采和魅力,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到 2001 年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祝贺国际武术比赛圆满成功的来信中说到 : “中国武术已超越国界,让许多国家的爱好者聚集一起,通过武术他们相互交流、探讨武术功能和价值以及中国道德观念, 从而教育年轻人, ”随后,第八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罗格在给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李志坚的来信中也明确表明“欢迎竞技武术走进奥运会的大舞台”. [2] 2008 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武术被国际奥委会批准为特设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奥林匹克并不是仅属于西方的运动会,它是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结晶.现如今是文化多样性共存的世界,以奥运会为主的世界体育需要不同历史的、不同背景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区体育的增补与交融 , 而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也需要借助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舞台展现给世界. [3]

2.3 武术申奥失利的自身因素分析

2.3.1 缺少主推项目

现在我国正是大力发展武术项目和武术申奥的重要时期,武术需要推出几个代表性的项目走向世界,但却因武术门派种类多不胜数,担心顾此失彼,害怕传统武术的流失,因而很难进入奥运会.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奥运会的竞赛项目需要具备男、女皆可参与比赛的条件.相对于现如今的竞技武术套路而言,能达到奥委会规则要求的也只有太极拳、长拳、术等极少数的武术项目.

2.3.2 规则难统一

武术作为一项竞技性项目申奥,其规则是关键性因素.在 1990 年国际武术联合会颁布《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后,国内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也随之不停改动,这样的现状反而加大了国际和国内竞赛规则的差异.在国际比赛中都是规定套路,而国内的运动员主要都是在攻克竞技套路中的难度动作,如旋子转体 720°接旋风脚 720°跌叉等的动作训练.因此,国内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往往难以适应比赛规则,这也是武术入奥的阻碍因素之一.

2.3.3 评判难把握

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去熟悉和理解分数评判标准,裁判员更是需要熟练的掌握与应用评判规则.竞技武术是套路演练的比赛,它根据武术格斗的基本技击特点为基础,分为技术要素和内在要素.技术要素由难度动作和动作质量组成,难度动作相对来说评判容易,一般以静止动作结尾,从选手的旋转度数判定,动作质量则是依据拳、掌、勾、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8 个方面进行判定.而内在要素指的是演练水平,演练水平的打分对裁判的要求很高,它是根据运动员的手、眼、身、法、步、意识、精神、劲力、节奏等方面来进行评判,在打分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分值难把握,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公平性.

2.4 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 助推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

我们以第 11 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参赛队员来看,有大约 700 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 83 个国家和地区,而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已有 144 个会员国,参赛国家的比率只占总数的 57%,另外,有些参赛国家只安排一两名运动员.综上可知竞技武术套路在国际化发展不平衡.武术申奥势在必行,申奥成功能充分调动各个国家参与武术比赛项目的积极性,推动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要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对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也丝毫不能放松.奥运会是各国优秀文化结合的产物,它将会是一个将竞技武术带向全世界的大舞台,也将会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国的大舞台.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竞技武术套路要走向国际化,必然离不开国家的支持.首先是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多多实施一些推动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政策,重视对武术项目的管制,制度安排到各区域、各群体和个人,确认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的具体实施.同时,各地区和基层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安排调整,加大对竞技武术的宣传力度,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群众反应情况和提出实际有效的建议.然后是国家对竞技武术套路经济资源的支持,从国家提供经济来源转向企业提供经济来源.国家应多引导和鼓励企业赞助竞技武术套路活动和赛事的举办,并对赛事圆满成功的单位和组织予以奖励奖章.

2.4.2 推动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规则的完善

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完善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自 1959 年的第一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至今共修改了 9 次.第一版主要以长拳、南拳、太极拳、短器械、长器械为竞赛内容,限定了运动员的动作数量和套路完成时间.1960 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改动,并添加了一项规定套路的条文.这个时期竞技武术套路开始追求腾空跳跃的难度动作,往高、难、美的方向发展. 1973年的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增加起势和收势,评分标准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内容完成度进行评判,同时增加了难度动作和创新动作的评分,因此带动了“旋子转体 360°”和“旋风脚接跌叉”等难度动作的出现.1979 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做出很多重要的改动,加强了动作规格和演练在评分中的地位,规定“旋子转体 360°”“旋风脚”等难度动作的出现次数.1984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主要针对器械的规格做了要求. 1991年的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增添了武术礼仪,在运动员上场前和完成套路演练后向裁判长行抱拳礼,同时对运动员的比赛服装做了要求.1996 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中出现竞赛委员会, 实时监督比赛过程,建立了良好的竞赛风气;设置了创新动作的加分制度;两组裁判同时观看比赛,分别对动作难度和演练水平进行打分.2003 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将之前的两组裁判增加至三组,A 组针对动作质量(5 分),B组针对演练水平(3 分),C 组针对动作难度(2 分)分别进行分值评判;增加了南刀、南棍和太极剑三个比赛项目;对难度动作进行编码,运动员赛前需先上交难度表.2012 年出版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为适应竞技武术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的实际需要,经过多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修改以及在训练和竞赛中的不断实践和完善,更加科学化和量化.首次将裁判法与规则进行分离, 旨在追求公正公平, 引领技术方向,提高竞技水平.自从把武术列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首选申奥项目后,便一直致力于武术比赛技术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2.4.3 推动竞技武术套路的编排

竞技武术项目如同奥运会中的高、难、美、新类项目一样,是教练员根据每个运动员不同的个性特点,技巧特征,以及竞赛规则的要求,把各个基础动作编排组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套路.竞技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定势动作、整体套路的节奏感、组合动作的结构以及选手的精神面貌等元素上.如何将组合动作、难度动作进行合理地编排,是提升整个套路审美效果的关键.以前的武术竞赛中运动员的套路都是随着各自师傅的模版原封不动的学下来,缺少个人特点.随着竞技武术项目向奥运会的高、难、美、新类项目发展,教练员都是根据每个运动员不同的个性气质、技巧特征以及竞赛规则的要求,把动作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一个与运动员运动风格相适应的竞赛套路.

2.4.4 加强竞技武术套路的自身文化

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根本,无论什么运动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都需要文化与之相辅相成,竞技武术也不例外.在武术申奥的过程中,也影响到竞技武术套路的自身文化发展.在礼仪方面,抱拳礼变得更加细化和标准化,在进行拳术、器械、对练的项目中对抱拳礼做了更具体的要求,如器械类比赛的运动员需要放下器械行抱拳礼,而不是像以前参赛选手因携带器械不方便行简单的注目礼.在场地方面,武术竞赛中运动员对场地要求比较高,需要确认自己的套路路线,地毯上不能出现干扰运动员视线的因素,如观众太多靠近、场地中有做宣传的标语或广告语,因为比赛中若是出现一些虽是看上去很细微的影响,但对于比赛选手来说足以定下冠亚军的位置来.所以在比赛时,承办方会通过对比赛场地周围区域和观众席的标语渲染,使观众能享受到竞技武术带来的魅力,感受到武术文化氛围,同时也展现出我国优秀文化的悠长历史和博大精深.

3 结论

武术申奥的失利带给了我们反思,也带来许多收获,我们需要从失败找寻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去推动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至今,申奥已经上升到国家体育战略高度,是我国民族体育入奥的主力军.从一开始武术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参加运动会,到如今已拥有一系列科学化的竞赛体系.我们应该用期望的眼光去看待竞技武术套路,大胆探索,大胆尝试,抛开传统的包袱,继承中华武术的精神,充分吸收传统武术的内涵,并不断创新和完善竞技武术套路.

武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武术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武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