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回归自然:大学生德育的根本路径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这篇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回归自然:大学生德育的根本路径

焦荣华 刘晓东

摘 要: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德育往往更为注重说教与规训,缺乏对学生自然心性的养护与提升,忽视了最为元始的自然对道德的作用.在回归自然的人文思潮中,大学生德育也应顺势而为,遵循一条新的路径:回归自然天性的原点,以自然德性为根基,在自然与德性的天然契合关系中筑造人的道德法则,以自然来牵引和滋养德性.在实践层面,创设“花园式”校园、开设“蓝天下”德育课程和倡导“绿色经典”阅读等举措都是可行的,都有利于重建大学生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并促进其自然德性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自然;人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6)02-008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研究”,项目编号:BAA140011.

收稿日期:2015-10-28

作者简介:焦荣华(1980-),女,河南遂平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童年哲学研究;刘晓东(1966-),男,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道德哲学、童年哲学、儿童教育基本理论等方向研究;南京,210097.

道德教育历来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生命成长和境界提升的重要途径,因之受到学校、社会和专门研究者的普遍重视.然而在现实境况中德育往往却要么沦为一种空洞的说教,要么变成了隐性的规训.这种“空心化”、“形式化”的所谓德育不仅不能真正地提升大学生的德性,反而可能使道德走向自己的反面.因为,倘若道德是“嫁接”的,那么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道德认识”甚或是“道德行为”便是虚假甚至是伪装的.这不仅会使道德丧失了原初意义,还会引起大学生对道德的鄙夷甚或是厌弃.在这种捆绑和压抑的德育形式下,被冠以时誉的道德教育不仅难以抵达最初良善的期望,反而会使大学生丰满的自然天性陷入荒凉的境地.

说教与规训必然将破坏德性的胚芽,唯有“养护”与“熏习”才能促发德性的生长.那么,如何“养护”和“熏习”大学生的德性?若我们从“自然”的维度重新思考这一问题便会得到新的启示.一个显见的事实是,当人身处静美的大自然,虽然远离了“复杂”的道德符号和人群,但却能形成更为真实、更为强烈的道德感.后现代处境中的人们已尝试从不同的进路去思考人性与自然的关系:哲学走向“荒野”,文艺学有“绿色之思”,西方神学、中国儒学也都开始某种生态转向.走过了漫漫的与自然“分裂”之路后,人性需要再次在自然中重获新的“亲证”.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不仅破坏外在环境,也破坏人的内在灵魂,“隔断了与生气勃勃的和纯洁的宇宙之间的联系”[1].而“自然‘无所不在,令人惊叹’地‘培育’”[2],人的灵魂必须在“一”中才能真正找到宁静与喜悦.那么在“回归自然”的人文思潮中,道德教育是否也可以从中觅得一条新的路径?

一、回到原点:道德与人的自然天性

现有的对大学生德育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思路,即从当下道德困境的实然之维出发进而去思考德育的应然之景.这种从现实问题出发寻找对策的方式给德育实践带来了便利的策略,但同时却忽视了对人性超越层面的探究与信仰,构成了对德性的另一种“囚禁”.人的存在应有更为宏伟的生命源头,德性的养护也应有更为美善的自然之道.因此,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即从自上而下即从人性之本的角度出发,以人性之光来烛照现实之境,从人的自然天性的角度重新诠释德育.

综观学术史,对人性的探寻历来有两条进路:一种是平面的维度,即从时间层面无穷地追溯,希望从人存在的“原点”去思考;另一种则是立体的维度,即从超越层面无限地扩展与仰望,期望在高于人的存在(中国语境的“天”与西方语境中的“God”)中找到人之存在的参照.甚或说,人性观必须有一种“应当”的祈愿与信仰,并以一种“不在场”的“自然”信念来烛照“此在”,在更为本源性、更具真实性的境域中去思考人之为人的问题并在此基点上重建德性.古人认为“天人合德”,人性因自然而在、自然而生,也是面向自然、走向自然的.现代人性观形形色色,但大都“将确定人性的依据从外部世界收缩到人的内部世界”,并“以自身的欲求特征为立人的根据”.这便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人性失去了客观评判的依据,人性的确认成了主观的自我认定,客观世界只是表现人性的手段;二是人性的一切欲求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正当的,都应该被满足的.人类完全以自身的某种特征为人性生成的根据,意味着人性的确认是自己对自己的关系中进行的.”[3]与古代之人性“向自然生成”相反,现代人性是“向自身生成”的.“向自然生成”,人性便在广大、浩淼与深邃的天地间找到了生之根基;而“向自身生成”,人性却囚禁在狭小、幽暗与庸俗的人世间迷失了生之方向.英国历史学家布洛克(Alan Bullock)就此指出,现代人的疾病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上帝之间和个体自我之间的“我—你”关系被降格为一种非个人的主体与客体的“我—它”经验,这导致了“人”的孤独与荒芜以及各种德性中的顽疾.因此,若将人再一次放置于“天地”间更宏伟的自然源头中便会发现,人内在地具有“德性”的种子.

德性是自然造化赋予人的伟大力量.从这个意义而言,德育不仅是为了培养道德,更是为了回归人性之自然,以一种合乎自然的方式使德性自然而然地生长,使人性在自然生发中走向宽广的生命之境,从而获得饱满而丰盈的人生.德育必然是以人的自然德性为基,为德性之生提供“土壤”与“阳光”,并呵护、滋养、召唤与提升德性的生长.

德性不是所谓的具体实在,而是潜在地存在于人的内在之中的一种可能性,它只在特定的环境“显现”、“涌出”成为真正的实在.或者说,德性是人在特定的境域中同周遭世界“相遇”时“呈现”出的“美善之性”.德性是面向“他者”而在,需要通过“他者”被唤醒.但当下高校的教育实践往往只是强调学生作为受教对象的特质,使得青年大学生常常被屈降为“小我”或异化为“物我”,隔断了他们同天、地、人的深层贯通,也就错失了引导他们建立美好德性的根基.正如学者陈赟指出的那样,“唯有在天、地之间的相互贯通中,人才得以将自身提升到人性的水平,正是在这里,人与物之‘自作元命’、‘各正性命’发生在其中的境域得以开显,‘天地之间’便是这样一个境域,存在着的‘各正性命’在其中发生、涌现.”[4]“小我”、“物我”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人同天、地和自然关系的断裂.当然,这一现象也意味立人的失措,意味着当代大学道德教育在观念上同传统文化天道、人道观的背离.因为,“在中国哲学里,人源于神性,而此神性乃是无穷的创造力,它范围天地,而且是生生不息的.这种创生的力量,自其崇高辉煌方面来看,是天;自其生养万物,为人所禀来看,是道;自其充满了生命,赋予万物以精神来看,是性,性即自然.”[5]可以说,教育者对道德、德性的基本理解决定着大学道德教育在效果上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和层次,必须将大学生德育的现实可能性置于人的自然天性和道德之本的原点上来重新加以审视.就此而言,道德与人的关系正如技术同人的关系.“技术”不应是“人”强加于“自然”的一种人为“加工”,仍是表现为一种“自然”自己、天然运行的过程;若此“技术”过度则反而制约人性的自然.德育亦复如此.德育不能是“嫁接”在人“身上”的“枝”,而必须是由人的内在本性“生长”出来的“根”.离开原始的、自然的根基,离开同他者的开敞和联接,美好的德性就全无可能.

焦荣华刘晓东:回归自然:大学生德育的根本路径道德的这种“自然性”在中外思想界也得到了反复表述.譬如,中国传统的人性观中有孟子所谓的“四端说”,法国的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认为人天生有着道德的情感,德国的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人自然地存在着“道德的法则”,捷克的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甚至说人具有道德的“种子”等等.他们都强调人具有内在的德性自然,内在的德性又会在外在的自然之美的召唤中彰显.深层生态智慧理论的提出者奈斯(Arne Naess)更为直接地指出,人会在神圣的大自然中“展开生命潜力中的内在价值”,最终能够“自我实现”.《中庸》中的“成己成物”一词表达的也是此意:“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也有学者特别注意到“审美中的天人合一”现象,认为在这种“合一”中“超越了道德又合乎道德”:“把道德上‘应该’的根据建立在审美意识即超越主客关系所达到的‘高级的天人合一’之上,建立在高级基础上的对原始的万物一体的回复之上……这样的自我实现,既是最高的美,也是最高的善,既是审美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既有审美愉悦感,也有道德责任感.”[6]凡此种种,都说明道德既是人的自然天性的外显,又和人参与大自然的互动和融合有深层关系.

二、回归自然:自然对德性的多重价值

人的内在自然天性是德育的根基,而外在自然与之同声相应,对德性的建构和成长具有多重价值.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路径,回归自然既是回到自然德性的原点,也是回到有助于筑造人的道德法则、唤醒人的德性情感和牵引、滋养人的德性的外在自然.

(一)自然筑造人的道德法则

从道德的本质来看,“头顶繁星密布的苍穹”启示了人类“内心的道德法则”.人的内心都有敬畏之源,在内心的道德法则(德性)与头顶的苍穹(自然)之间有着某种深层的联系,亦即自然与德性之间有更为深切的关系.有学者更是明确地指出[7]:

自然界是和谐的精神与物的综合体和严整的秩序,而美德则是对秩序的爱、适度的美……道德上的善完全被包含在自然美学概念中.它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秩序和匀称的社会形式.道德成为对世界的美学的一种内在的、社会实践的再现.

“这里,自然的对称、均衡、秩序美,在人的行为中就表现为道德上的善.或可说,道德产生于自然界“严整的秩序”,而美德又源于对自然界这种“严正的秩序”之美的倾心、向往和虔诚的热爱.不难理解,倘若我们用最为自然的生命情感感染并引导大学生的生命精神在一个更为阔大的生命空间(大自然)里穿行,他们将会走出“小我”的天地而进入更为博大与神圣的“大我”境界之中.”

(二)自然唤醒人的德性情感

面对大自然所产生的崇高感将唤醒人心中的德性情感.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曾反复和详细论及所谓“德性情感”[8]:

这种情感带给我们的是至福.它感召人、支配人的力量令人惊叹.它是山上清新的空气.它使世界弥漫着抵抗腐朽的香味.它是没药和苏合香,是……迷迭香.它使天空和群山变得更高,它是星星的无声的浩歌.宇宙由于它……而变得安稳可居……

如若说沙夫茨伯里(Anthony Ashley Cooper,3rd Earl of Shaftesbury)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给人的道德法则的启示,那么爱默生便向我们述说了大自然所能给人的道德情感.这是一种与康德所谓的“祟高感”类似的情感,一种类于宗教情感的情感.儒家被尊崇为美的极致的“中和之美”则揭示了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之间的相互感应,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可能达到的平衡与协调.“和”从根源上说来自于大自然本身.人性本于天地,天地之性本于和,故人以“和”为性为乐.在与自然的相遇中,人不仅面对局部的、既定的、封闭的、唯一的环境而存在,而且面对“存在”而存在.在此,人开显了存在的另一维度:“未完成性”、“无限可能性”、“自我超越性”、“开放性”、“创造性”.

倘若大学生能常常置身于自然,将有助于其道德理性不受干扰地成长,有利于他们道德感的自由形成.因为,当人按其天性自由自在地活跃于大自然之中,人就会在与自然世界的和谐与交融中感觉到隐藏在天地之间的“大存在”,因而变得宁静而祥和.在静美之中,人便会自由自在地探究纯朴的良善之德.甚至可以说,由自然构成的这片道德圣地是其生命灵性最为熟稔最为亲和的世界.可以说,人在一个始终用天性维持着的和谐世界里便能强盛自己的“道德感”,从而拥有深厚而敦实的道德情怀.

(三)自然牵引和滋养德性

倘若将善按其对象来分类,那么所谓的“求善”可划分为“物我关系”及“人我关系”.在与大自然的嬉戏中,人将会如同原始初民一样,其天我关系、人我关系将自然而然地得到彰显与明示.这是因为,人与自然有着天然的情结,在自然中他彻底被解放,他与自然万物和谐一致;大自然与人内在自我的和谐共融会使人摆脱一切自私的而得到灵魂的永久宁静.所以,人在无意识之中会对大自然抱以敬畏之心,持一种深深的崇拜之情恭敬它、爱惜它,以至于不自觉地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爱护一切万物自然.身处大自然,人会与一草一木对话、嬉戏,会情不自禁地抚摸那皴老皱裂的树干,亲吻那随风舞动的花草,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对等.他与自然的这种生命的契合与平等,将自然而然地延展至他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构建,因为他会带着对花草树木和鸟儿虫鱼的那种感受来感知生活中的其他交往对象.如果说心灵的成长是一段从“小宇宙”进入不断扩张的“大宇宙”的旅程,那么作为自然之子的人无意识之中却是在自觉与天地参赞化物,顺应天时而不违逆物性,感悟天道的幽微深长.可以说,与大自然有着亲密交流的人会更懂得爱.正如卢梭所言,“自然使人幸福而善良;但社会使人堕落而悲苦.”[9]大自然总会在我们有意无意之间感受到一种冥冥的“爱”——亲和一切的爱,包容一切的爱.对于人来说,这种出自于大自然的爱往往是一种完全交出自我的“诚爱”,而不是意在达于自身的“欲爱”,这也使他们常以更多的爱施与他人.正是由于具有了这种爱心,他们往往更具有仁慈的心胸和包容心.

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惟有在自然中缓慢成长的道德感才是真实而鲜活的道德.有学者曾疾呼,倘若“自然的美韵一旦从我们理智的视野中消失,我们引以为荣的道德,也就逐渐丧失了被本性支持的可能.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精神上的负担,而没有成为我们灵质运转的阀门.我们将自由与一切美好的性情都对立了起来,既没有使人在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也没有从延伸自我的视野中获得持久的幸福.我们既没能从精神上强盛起来,自然也就拖着一副孱弱的肉体,黯淡目送美德的远去.”[10]在大自然中求得了善的人,如能完美地保存其“自然的美韵”和“本性的支持”,那么,他身上的美德也必然能够支撑起他的一生;大自然是极好的道德生态环境.

三、德育回归自然之途

德育回归自然当然要利用自然这一极好的道德生态环境,在营造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和阅读经验引导等诸多实践方面加以努力.

(一)营造“花园式”校园环境

也正是在对德性信仰之上,德育便要更为注重对自然之境对于德性的召唤.正如有学者所言,“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切资源与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人以内在德性和神圣使命,要在实践中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与天地各其德’,而不是满足不断膨胀的物质.”[11]因此,德性的养育需要有“花园式”的校园环境.可以说,在大学校园营造优美、合乎生态的自然环境,使学校成为“花园”,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德性.正如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所说,优美的校园风光具有的不只是环境的意义:“花园与大学之间的联系,是否不仅仅在于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环境?显然,这个提问方式表明我会寻求一个肯定的回答,既然如此,不妨让我折回源头,回眸西方历史上第一所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柏拉图办于雅典的学园.”[12]59显而易见,好的校园环境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同自然“对话”的机会.

校园里的种植则会持久地养育学生的心灵,也会促发为师者的化育使命感.人们往往把师生关系比作园丁和花朵的关系,从中可以窥见“耕作土壤和养育心灵这两种活动不仅彼此类似,它们乃同源同质.”[12]35具体来讲,“园丁与土壤的关系始于自己不懈耕种、日渐熟悉的那方园地,并由此延及整个大地.”[12]31哈里森认为[12]33-34:

园艺是一个教育过程,它意味着潜入自然演化历程的深处,追回生命浩然初放于地球的一刻,在那一原始氛围中流连.从事园艺,就是潜入深处、逐步领悟生命得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在冥顽不化的黏土中给自己挣得一方立足之地.

对于为师者来说,种植和园囿是对育人责任和方式的召唤、提醒,使其更加意识到“园艺”事业的神圣性.对于学生来说,自身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成长正与“花园”中的生物同处一片天地,呼吸和滋养亦与其同步,在心灵的深层易于同其沟通和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成长的动力.

(二)开展“蓝天下”德育课程

如果说营造“花园式”校园可以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心灵,那么在“蓝天下”开展德育课程甚至在“荒野”“施教”则会唤醒学生的原始德性.这是因为,人曾原始地生活在“蓝天下”,人的天性中有与“荒野”契合的部分,“而就深层生态学的自我实现原则而言,离开了荒野,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13]正如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所言[14]67:

我们爱自然中那一致性与自由的融合;‘荒野’一词中有着某种东西,是与‘自由’一词相契合的,不管这自由是荒野河那被决定的自由,还是空中翱翔的鹰的更多自发性的自由.它表现了事物的壮观、雄伟和神秘,我们可以说‘野’这个词本身就可以作为我们用以表示价值的一个词.简言之,我们是在带有野性的事物那里看到了某种意义.

他接着直接指出荒野对于道德的价值[14]68-69:

要是缺了对自然荒野的尊重与欣赏,生命的道德意义就会大大萎缩.一个人如果没学会尊重我们称之为‘野’的事物的完整性与价值的话,那他就还没有完全了解道德的全部含义.

当大学生于“蓝天下”与荒野面对面时,荒野为学生的心灵空间提高了超越现实维度的可能.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陷入沉思,回想生命的源头,观瞻自我,将亘古至今绵延不绝的自然世界和神圣秩序纳入“我”的世界,从而达至一种在封闭的教室中永远也无法实现的心灵的宽广、丰富与豁达.这样,“蓝天下”的德育就是活泼的、合乎自然之道的.

(三)倡导“绿色经典”阅读

阅读“绿色经典”,在经典的启迪下重建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对大学生德育来说至关重要.所谓“绿色经典”,指的是中外文化史、思想史关于自然的各种经典论著.这些经典是通过审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引导和教育的绝佳教材.因为[6]126:

一个真正有审美意识的人,一个伟大的诗人,都是最真挚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虽不谈论道德,甚至主张非道德,但他们的真挚,或者用李贽的话来说,他们的‘童心’,一句话,审美意识使他们成为最高尚、最正直、最道德、最自由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大多的诗人、作家及思想家都是自然的赞颂者与热爱者,他们用笔开启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譬如,在《瓦尔登湖》的“春天”一章中,梭罗(Henry Did Thoreau)把春天的早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宣布为上帝创造新人的日子[15]:

在一个愉快的春日早晨,一切人类的罪恶都得到了宽赦.这样的一个日子是罪恶消融的日子.阳光如此温暖,坏人也会回头.由于我们自己恢复了纯洁,我们也发现了邻人的纯洁……

阅读此类文字,爱默生对于“春天”的这种感受和理解无疑也能唤醒大学生的道德感,激发其向善之心.

在具体文本选择上,以下作者和作品可做重点参考.在中国有大量对自然的赞颂.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一直就没有离开自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古代儒释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以自然为表现形态的天地境界,但是,在古代文论和美学研究领域,一直以来都把自然当作道家文化的专有范畴.”[16]让学生真正从“自然”的视角重新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当然,国外也有很多“绿色经典”.英国以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格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等诗人为代表,德国以康德、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为典型,在美国以梭罗、爱默生为代表.他们都看到了室内的“界限”、“疆域”性存在拘囿了人无限、丰满的想象性,“符号”掩盖了意义向心灵的呈现,人被高度抽象化、同质化;而自然却让人感受到“生存”的丰沛和无与伦比的美.总之,要让大学生真正从“自然”的视角重新去“汲取”中外文化的“营养”,让自然之美启迪他们的德性之情、道德之思.

当然,所谓的营造环境、开展课程、倡导阅读都是外在的唤醒学生内在德性的途径.在此,重要的要有对学生内在德性的信仰与敬畏.德育的首要之责不是匆忙地“教育”德性的知识、道德的原则之类的“外在”之律;而是敬畏对人身上自然存在的德性“种子”,并对人的德性生长的“内在”之律加以探索与反思.人内在地具有德性的可能性,并存在着着德性生长的需求.正是在信仰与敬畏中,师者才会发现学生身上被遮蔽的德性之光、被压弯的德性萌芽以及幽闭在黑暗中的德性呼唤.德育不再是师者以德育之权威的身份去“教”、“育”甚或“塑造”与“规训”,而是为学生身上德性种子提供自然生长的可能性,是师者与学生共同作为人之存在、作为有着德性需求与生长愿望的个体共同“面向自然而在”,亦“面向自然而生”.在信仰与敬畏中,师者便会转而看到更为深远的“天”、“自然”之力给予人的伟大“礼物”——德性“种子”.如此,师者剥落了层层叠叠的身份与符号,坦露人之为人的自然之性.德育也不再是沉重的枷锁,而是恢复人原有的美好形象,使人回到最初创造的生命天性中,进而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借用古人之说就是“正身”、“正心”,进而“尽性”,从而“与天地参”.就此而言,德育本身是“种子”生长的秘密,是一个“化育”的过程,是一个生命生长、敞开与绽放的过程.道德不可“嫁接”,只能自然生长.有学者甚至认为,“道德必须以自然规律、自然本性、自然的逻辑为基础,才是真正的道德.”[17]

总之,如果在21世纪回归自然的人文新潮中重新定位和思考大学生德育问题的话,德育将会出现突破现状的另一种可能.或者,所谓的“自然”本身便是德育的“原点”、“立足点”与“出发点”.当然,这里的“回归”指的是通过人同其所源出的自然重建亲缘关系、与各位贤哲的“对话”为已经走进精神困境的现代人找到新的出路,为现代人重新提供一个行走的基础,“借着这个基础,我们能在技术世界内而又不受它损害地存在着.”[18]“回归自然”实际上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或许,对于年轻的大学生一代乃至于人类自身而言,“回归自然”是心灵休憩后的整装重发,是一条心灵可以藉此接近终极理想的充满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1]泰戈尔, R. 人生的亲证[M]. 宫静,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7.

[2]海德格尔, M.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 孙周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60.

[3]曹孟勤. 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

[4]陈赟. 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 2007:17.

[5]方东美. 生生之美[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74-75.

[6]张世英. 哲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4.

[7]古谢伊诺夫, A. 西方伦理学简史[M]. 刘献洲,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417.

[8]爱默生,R.W. 自然沉思录[M]. 博凡,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99-100.

[9]卢梭, J. J.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 李常山,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2:120.

[10]郭吉军. 自然的信仰[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89.

[11]蒙培元. 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的生态观[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绪言.

[12]哈里森, R. B. 花园:谈人之为人[M]. 苏薇星,译.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13]雷毅. 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1:108.

[14]罗尔斯顿, H. 哲学走向荒野[M]. 刘耳,叶平,译.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15]梭罗, H. D. 瓦尔登湖[M]. 徐迟,译.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292-293.

[16]赵志军. 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26.

[17]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1.

[18]鲁枢元. 走向生态学领域的文学艺术[J]. 文艺研究, 2000(5):73.

(责任编辑曾山金)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大学生德育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大学生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学生德育论文

2、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3、大学生投稿

4、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5、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