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爱的仇人相关论文范例 跟亲爱的仇人方面论文怎么撰写

本论文可用于亲爱的仇人论文范文参考下载,亲爱的仇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亲爱的仇人

耿永红

母亲一生,结下很多仇人.

在我看来,母亲是一个心怀慈善的人,与世无争,安分守己,在世俗的圈圈套套里,努力做着贤妻良母.她活了七十多岁,却也无可避免地,结下了很多仇人.这些仇人,很多都是她的亲人.

这世上,有的人,从陌生人,慢慢变成好友,再从好友变成至亲,甚至变成朝夕相处的人,确是一件欣幸的事;但也有的人,是沿着这轨迹反着来的,从至亲逐渐疏远,最终变成陌路人,相见不相识,两两成仇人,确是一件凄凉的事.

因为家境贫寒,母亲只读过小学四年级,没有机会读“人生若是如初见”这样的句子,若是她读过,必定会因为这句诗恰如其分道出自己内心的真味,而扼腕叹息,感慨万分.

不幸的是,母亲一点一点把其中况味,经历得那般淋漓尽致.

母亲自小喜欢戏曲,听戏,看戏,唱戏,都是她的最爱,这其中,尤以河南豫剧为甚.

她的声音很好听.未出阁时,在娘家,因着一副好嗓子被村豫剧团团长看中.那时每个自然村里,大都有一个剧团,演员也大都来自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团长相中她的声音,说是在十里八村中,都极为难得的,便三番五次登门要她去学戏.但是,我姥爷是一个思想传统守旧的人.这种守旧,使得他一直以为:但凡唱戏的,都是下九流的,上不得台面,在家族中,那可是伤风败俗的.所以他扬言,如果自家闺女敢去学戏,他就会打断她的腿.胆小一陡懦的母亲,一直乖顺,也便听从了父亲的话,把那学戏的念头,生生给掐灭了.以至于那个老团长一直惋惜,每每见到母亲,都说她这个学戏的好苗子浪费了,可惜了.尽管终于没吃上唱戏这碗饭,母亲对戏曲的热爱,却是发自骨子里的.以后碰到大凡有唱戏的,镇上也好,别村也好,她常常和姐妹们约好去看戏.后来,这成了她唯一的爱好.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里面有很多元素都值得探究,其中一条讲因果报应.这种来自戏曲的因果报应的潜移默化,深深影响了母亲,在她心里可谓根深蒂固.所以她一直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样的话.

闲来无事,她会给我们姐妹说戏,戏曲情节,里面的人物,津津乐道,一脸痴迷.豫剧《泪洒相思地》里,王怜娟爱上了负心人张青云,未嫁先孕,被父所逼跳水,终被渔婆所救,待寻到张青云,却母子被弃,最终一缕香魂归云天.幸好有书童引领蒋巡察及时赶到旅店,救下婴儿,匡扶正义,严惩负心人;还有曲剧《清风亭》,张继宝忘恩负义,做官后不认养父母,使得养父母双双身亡,终被雷劈,罪有应得;更有那二十四孝里的《孟宗哭竹》,孟宗因冬天母病,家穷没钱买药,万般无奈下,他跑到竹林里抱着竹子哭诉心事,竹子被感动,地裂,出竹笋,母得救……这些戏曲故事里的人物,无不应了“善恶有报”的话.经常被这样的剧情濡染,天长日久的,母亲骨子里对“因果报应”自然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她一直努力要做一个好人.

说起来真是令人不可置信,母亲一生,动过四次手术.

有些乡村妇人,终其一生,也不过得些小疾小病,除了村里的小诊所,甚至连医院也不曾去过的.可我的母亲,竟然动过四次大手术,受尽了千般万般罪.

第一次,她得了子宫瘤,吃偏方无效,必须动手术.动完手术,无人伺候且不说,一窝孩子无人照管,衣服脏烂,饭食应付,家务乱得一塌糊涂.母亲看不下去,术后不到一周,便不顾身体虚弱,起床做家务;第二次,母亲又患了甲状腺瘤,一检查,幸好是良性的,到县医院就诊住院,脖子挨了刀,做了甲状腺瘤切除手术;第三次,是她的眼睛突然不舒服,因舍不得花钱,竟然听信了别人的话,用土方子去看,甚至用针去扎眼角,结果越看越糟,导致左眼迷迷蒙蒙,看不见东西了.这时,母亲才赶紧四处去求医问药,大小医院都住遍了,又动了手术,却终于没保住那只左眼,导致左眼彻底失明,上天残忍地收去了她一半光明;第四次手术,是十多年后,她甲状腺瘤复发,脖子里又凸起一个疙瘩,眼看着那疙瘩越来越显眼,让亲人坐卧不安,在我们姊妹强制要求下,她不得不跟我们去了郑州一家大医院.这次住了近半月,花了数万,幸好我们兄弟姐妹多,经济压力也便小得多.在此期间,正好我放暑假,便由我和大姐伺侯她.同样的病,高中生有得的,五十多岁的人有得的,人家都不到一周便出院了,但她却因身体虚弱,状况频发,种种症候都不利于出院,拖延了很久,其中过程,自是一言难尽,说她是死里逃生,鬼门关里转了一圈儿,也是不夸张的.但幸好最后有惊无险,她终于出院了.这一次动手术,七十多岁的她,因年龄关系,手术后遗症偶尔发作,咽喉会突然憋紧,喘不过气来,脸色青紫,喉咙里发出啸音,把我们吓个半死.直到时日稍长,一直吃药不断,这种状况才慢慢得到了改善.

你妈这病,纯粹是气出来的!要不是受那么多气,身体受了伤,哪儿会让那些稀奇古怪的病,都让她一个人得了?本家一个大娘对我们说道.

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她的这句话,但我确信的是:本村的妇人,像她,动过四次大手术的,还真不多见;也唯独她,一次次在手术台上挣扎,一次次逃过命去.

后来,我慢慢地相信,她的病根,肯定跟受气有关,尤其是来自亲人的气.

父亲脾气一向很暴躁.当然,在我们村里,他是很勤劳能干的,除了能干,话不多,但思维是一根筋型的.母亲常常说他,话不多,脾气赖,整个人却是“哑巴蚊子咬死人”.

父亲也上过学,小学三年级,识字不多,但是很能吃苦.这种吃苦,大概也是被逼出来的.如果不是他那么拼命地吃苦,我想我们姊妹六个,是难以全部养活的.在我们家里,他可是一个大功臣.家里最苦的活,他干,最累的活,他干,最脏的话,他干.而且他干活儿,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知道晌午,不知道夜晚,人又急活,只要这块地里的活儿干不完,他就不回家,不吃饭,不睡觉.这一点儿,是最让母亲佩服的.母亲就说过,咱们家要评劳模,第一个就是你爸,他吃过的苦,受过的罪,没人能比得上,就算全村人,也很少能找到像他那样能干的人.

像村里人常说的,“老实人,恼死人”,但就是这样能干的人,要是发起脾气来,可谓是惊天动地的.

印象中,我记不得父亲有多少次打过母亲.只要不顺眼,不顺心,一言不合,马上就开打;而且身边有什么,就拿什么砸向母亲,那脾气坏得,像热锅里的爆豆子一样,噼噼啪啪,无法收拾.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有一次,他和母亲打架,我们姐妹几个抱着他的腿,藤缠树一般,齐齐大哭;他愤怒至极,毫不讲情理,一脚一个,把我们踢开,那个样子,就像一头发了疯的老牛,红着眼,怒吼着,六亲不认,现在想来还让我心有余悸.

有一次,母亲被他打得遍体鳞伤,一怒之下,跑回娘家.出门子闺女,受了委屈,除了回娘家庇护,还能有什么法子?可我姥姥,天生懦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从小一路忍让过来的,再加上我姥爷也没什么本事,生了好几个闺女,连个儿子都没有,在村子里是被称为“绝户头”而受到邻居们轻视的.这样的娘家,要钱没钱,要势没势,连个娘家兄弟哥都没有,谁能替母亲出气儿呢?姥姥虽心疼女儿,却有心无力,只得再三劝女儿回家,说闺女出了门子,就是人家的人,常言说得好,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抱着走”.

母亲离家的那几日,家里鸡飞狗跳,猪喊牛哞,乱成一团糟,孩子们没按时饭吃,饥一顿饱一顿,衣服一个比一个脏,全身上下跟泥猴儿似的.父亲忙了地里忙家里,忙了家里顾不了地里,应付不过来,便低了头,去我姥姥家接母亲回家.趁着这个台阶,我姥姥训了他半天,让他下了保证不再打骂母亲,便让母亲跟着他回家.母亲哭哭啼啼,又牵挂着家里那几个孩子,只得含着泪,跟着父亲回去了.

夫妻之间,战争只能一时偃旗息鼓,不可能永远和平.日子没有好过几天,父亲老病复发,脾气照发不误,该打打该骂骂,这样恶性循环,时间久了,母亲也便因习惯而麻木,因麻木而不以为然了.但一次次打骂,一次次受气,难与人讲的委屈,不能丢掉的儿女,牢牢捆缚住了她的手脚.她和父亲之间,总是仇恨之后和解,和解之后再度仇恨.

这一辈子,宿命使然,母亲一生都被捆在父亲这个甩不开丢不掉的又爱又恨的人身上,此一生,便是爱恨交集,罄竹难书,个中滋味,也许只有本人才能明了其中之万一.

父亲,算是母亲这一生中,最亲爱的仇人了吧.

我的奶奶,印象中是一个阴冷寡言的老太太.

我不喜欢她.

虽然她已过世了.“为亡者讳”,原本不想说她的,但话已至此,绕不过,索待个一清二楚罢.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奶奶,是一个面目严肃,与人很少亲近的老太太.记忆中的她,经常沉默着,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很少说话,全身散发着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很是缺少姥姥身上的温情和祥和.她有四个儿子,老二,就是我们的二大爷,一生未娶.据邻居说,是因为奶奶太小气,舍不得花钱,媒婆也嫌她太抠索,故此亲事说了一家又一家,因了逢年过节的礼节不周,因了彩礼,终于一家又一家黄掉,最后闹得媒婆再不愿上门,导致我二大爷成了村里不多的光棍之一.据说二大爷因此,恨了她一辈子,直到临死,也不能释怀.

奶奶活了八十多岁,是老死在我家里的.她的晚年,原是跟着二大爷过.因为二大爷是光棍,无依无靠的,所以她初始是跟着二大爷.但二大爷因患食道癌早早过世之后,她无处可去,成了问题.大娘脾气坏,在家里是个当家的,以前和她吵过闹过,所以坚决不容她进门;四婶子厉害,和四叔下过通牒,严令不许收留她;最终,她还是住在了我家里.其实因为她的赡养问题,之前请来了奶奶的娘家侄儿,已经商量好了一家轮流管一个月.但是管着管着,那两家私自毁掉协议,竟然不让她进门了,便滞留在我家里.他们两家都不来接老娘,奶奶总不能没人管,更不能让她像曲剧《墙头记》里的张木匠那样,骑在墙头上,掉到哪家是哪家吧?好在我父亲脾气虽暴躁,对自己的母亲却极是孝顺,在家里说话是一言九鼎,于是,奶奶就跟着她的三儿子——我的父亲过活了.

在赡养奶奶的问题上,母亲在家里人微言轻,自然是拗不过父亲的.她阻挡不了父亲,却几乎不跟奶奶说话,缘于婆媳之间,有解不开的仇恨.

在我的乡村,婆媳问题,几乎是每个女人都要经历的残酷考验.作媳妇时代,遭受百般凌辱和折磨; “十年媳妇熬成婆”后,马上又翻脸变相,成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婆婆.曲剧《小姑贤》里,那个恶婆婆的形象,实是很真实生动的.像这样的事情,在一个家庭里面,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母亲和奶奶之间,被拧死了一个大疙瘩,说起来时日已久.

当时父亲去青海当工人,母亲一个人苦苦拉扯着孩子,一个女人的日子苦成了黄莲.但奶奶早就放出话来,她有四个儿子,兄弟肩膀头儿一般高,谁也不偏不向,所以,谁家的孩子她也不照管的,所以,这个婆婆,是丝毫倚靠不得的.我父亲在外当工人,每月自然有钱汇回来,这钱,是汇给奶奶的——父亲一向孝顺,对老娘的话言听计从,每次工资,都是汇给奶奶.因为奶奶说花了恁多钱,给他娶了媳妇,二大爷也老大不小了,这钱是要给二大爷娶亲用的.母亲竟是沾不得父亲工资的点滴.

有一次,我母亲头上生了疮,流着脓水,病得很厉害,头发也掉了很多,无钱医治,只好苦苦煎熬着.那个送汇款单给奶奶的村支书正好走到我家门口,碰到我母亲,看到我母亲的头,看不下去,就对我母亲说,嫂子,这可是我哥寄来的钱,你也该拿几块钱,把自己头上的病治一治,不然再严重下去,你一窝孩子怎么办?母亲想想,就接了汇款单,去街里取了钱——那单子上不过只有五块钱.她拿了钱,取了治头的药.不料这事被奶奶知道后,恼羞成怒,一顿痛骂之后,竟让我母亲跪在院子里,让她反思.从早上到晚上,一口水不曾喝,还要一次次被奶奶痛骂,母亲起初自然是不听从的,但奶奶让二大爷监督着母亲,说要是敢不跪,敢还嘴,娘俩个就要动手.可怜我母亲,一窝孩子都小,当不得家做不得主,因为父亲寄来的这五块钱,竟然跪了整整一天.

等父亲回家,母亲告诉了他关于这五块钱的详情,父亲却道,这钱原本就是寄给奶奶的,谁让她要接着,患了头病,不会忍忍就过去了嘛.母亲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却闹了个里外不是人.邻居们听说后,同情万分,没有不说我父亲和奶奶太过分的.自此,一颗仇恨的种子在母亲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母亲说,她就狠狠忍着,就等着几个孩子长大成人,有人替她做主,也就不会一直受奶奶的欺凌和父亲的压迫了.

但冤家路窄,这婆媳俩又生活到了同一个屋檐下.

母亲性格向来柔弱,心也软,更不能以牙还牙,以嘴还嘴,也只能在奶奶面前保持沉默,不说一句话.做好了饭,由我们几个端给奶奶,有什么事情,也是由我们几个去传话.她们两个,在我的印象中,竟是没有说过几句话的.后来,奶奶以八十五岁高龄,得病死去,大爷和四叔都不管不问,说是在谁家死谁家就得负责.奶奶便由我父亲当家作主,殡埋了.

婆媳恩怨,其大如天,这一对亲爱的仇人,就这样,因奶奶的死而终结.母亲每每想起往事,跟我们诉说的时候,眼睛里是冷漠的,怨恨的;而父亲,总是一个劲儿地沉默,不作回答.也是,在老婆和老娘之间,要他做出抉择,说清谁对谁错,确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历经千辛万苦,孩子长大了,母亲有了盼头儿,终于给哥哥娶了媳妇儿.

这个媳妇,母亲很是满意,要相貌有相貌,要文化有文化.嫂子和哥哥一样,也是高中落榜,回家务农的.个子高高的,白白的,看着很是漂亮.邻居们都夸老耿家祖坟冒了青烟,娶了这么个可算是才貌双全的媳妇儿,和我哥那真是天生一对儿.邻居一夸,母亲就笑得合不拢嘴,喜上眉梢.对这一门亲事,哥哥自然也是很满意的.

但谁也没想到,这么好的媳妇儿,人见人爱,却是一个惹不起躲不起的“刺儿头”.

嫂子在家时,那可是娇生惯养大了的.她父亲是个司机,家里经济条件好,从小吃穿不愁.更要紧的是,她一直上学,直到高中,没有干过农活.而我家呢,人口多,地也多,那些活是一摞子一堆的,天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跟土坷垃打交道,没完没了,她又如何受得了?于是,因为懒惰,因为不适应婆家日子,矛盾出来了.她无缘无故找事,发火,经常回娘家.

说起来,母亲的运气很不好,作媳妇时,是受气的媳妇;如今作了婆婆,偏偏又娶了个厉害的媳妇,成了个受气的婆婆.

我哥哥性格是懦弱的,平时能忍就忍了,实在忍不住时,两口子就会吵嘴,打架,成了家常便饭.那些声响传到父母耳朵眼里,再难听也得听着,有时出来劝架,还会导致更激烈的争吵,毕竟一个院子,有什么事还能装聋作哑不成?

就有人出主意,让我父母搬出那所院子,自己盖几间瓦房度日子,这样也落得个耳根清净不是?在我们村子里,儿子娶了媳妇,往往爹娘就不再跟儿子住在一起了,哪怕像我爹娘,只有哥哥这一个儿子的,也得分家另过,因为媳妇想过小日子,想吃小灶饭,可公公婆婆老在她眼前晃来晃去,碍眼.就算你不想出去,天天骂,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也能把你撵出了家去.父亲和母亲商量过后,以为也应该搬出这个院子了,给哥嫂两口子腾地方,到时再也不会吃儿媳的眼角子饭了.于是,爹娘搬出了原先的大院子,在我爷奶留下的那两间土屋子里住了几年,后来就把土房子扒掉,盖了两间小瓦房.

可是,事情并没平息下来.虽然分了家,嫂子那懒惰娇惯的脾气可并没有改,两人打架吵嘴依然是家常便饭,常常会越过一道围墙传到爸妈耳朵里.先时,他们还去劝,可嫂子的话很难听,而且动不动就骂到了爹娘头上,后来爹娘索性听之任之了,哥嫂也就闹得越来越凶.直到嫂子先后生了侄儿侄女,那脾气依然不加收敛,动不动就生气,出走,打工,找老乡玩,而且她特别会选时候,往往是在夏麦秋玉米,地里最忙时找事儿.她这一出走,把一摊子家务事和地里的活全扔给哥哥.哥哥一个大老爷们儿,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如何能应付得来?自然,这一切杂事便落到了母亲头上.

可怜的母亲,要伺候两个孩子,一家人吃喝,除了做自己家里的事,还要帮哥哥干活儿,沉重的负担压在她身上,像是一座无情的大山.归根结底,这一切罪,都是嫂嫂加诸母亲头上的.母亲有时会狠狠数落哥哥不争气,害得一家子不安宁.哥哥有时喝醉了酒,也会痛心疾首地向母亲忏悔,说是自己对不起母亲,家不和,事多,却让她替自己收揽这一摊子,是自己不争气,不孝.母亲听了,沉默无语.唉,儿子呀儿子,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最疼的一块肉,除了忍受着,她还能怎样呢?

随着嫂子年龄渐长,侄儿娶了媳妇,怕媳妇步自己后尘,她也不再动不动就跑出去了,直到侄儿也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她的脾气方才好转了很多,母亲身上的担子也才轻了些.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话是有道理的,在一个家庭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绝对的和平是没有的.在我们村子里,婆媳之间的话题,是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婆媳之间,若能相安无事的,基本没有.但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一辈的风气,总是会影响下一辈,每个女人都有当媳妇的时候,自然也就有当婆婆的时候,前有车后有辙,谁都朝那个时候过,至于最终结局如何,那也只得看你自己造化如何了.

在我们村子里,四婶子,可是一个不好惹的人,也是一个处处习惯“占高岗”的人.农村人口中的“占高岗”,就是为人行事爱占便宜,但凡做什么事情,不占便宜她是不干的.兼之她能说会道,精明狡诈,仿佛眼睫毛上都会演电视连续剧似的,在整个家族里又会来事,在老耿家这个大家庭里,她混得可谓是风生水起.与这样的人搭班子做妯娌,可想而知我母亲要吃多大的亏.但日久见人心,大家虽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毕竟拘囿于面子,也没有人说什么,无非是腹诽一下或者背后嘀咕几句罢了.而一旦四婶子吃了别人一丁点的亏,就毫不顾忌人的情面,吵嚷得恨不能全村人都知道.

当初四婶子毁约,突然就不让奶奶进她家的门了,四叔又一向懦弱老实,不敢反驳,奶奶就在我家吃住,养老.等奶奶去世了,父亲做主殡埋了之后,亡人人土为安,她突然又蹦出来,开始表演了.

这也许是她谋划好久的.她蹦出来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要求分家产;二是要求分宅基地.当时大家都穷,穷家烂户的,奶奶能有什么家产?无非是两口破缸,一些烂套子破棉花,她说我父亲和母亲既然给奶奶养了老,也是图老的家产,要求把奶奶的财产公布出来;二是,奶奶临死前,那座宅基地,她要求有她家的一半,她的理由是“兄弟肩膀头一般高”,这宅基地,自然也得分她家一半.而大爷一家因为没养老的,也就没出来闹,她倒是闹得全村人尽皆知.

没有办法,最后请来了奶奶的娘家侄儿,以及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爷们儿来处理这件事情.母亲始终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一再忍让.父亲面对这个问题时,缺少主意,全凭大家做主,自然是谁厉害谁占上风.最后决议的结果是,她把奶奶那几间破土房子上的瓦揭走了一半,还把奶奶院子里的几棵榆树和杨树,捡大的刨走了一半.她做了这些事,乡亲们都在背后议论,说我母亲太老实软弱,任人欺负;说四婶子太使强,没养老的竟然还好意思要家产,这脸皮也忒厚了些.

事情过后,两家便结了仇,母亲和四婶子从此不再说一句话.母亲心里很是窝囊愤慨,养了老的,又这样一再退让,关键时候父亲又不能替她做主,这一口气憋在心里,如何能痛快?也因此,这些都成了致病的根源,母亲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病,不能不说与这些无关.与四婶子结了仇家之后,两家基本互不来往.但随着时日渐久,两家的孩子们开始来往,渐渐说话,走动了.上周,四婶子的儿子半夜开车,因他媳妇前些年得急病去世,两个孙子都在南方打工,我那堂哥出了车祸,四叔上我哥哥家求救,我哥哥送他上医院,又为此跑了几天,累得眼睛通红,这些,不知道四婶子看在眼里,心里做何感想?母亲不反对,也不赞同,只装不知道.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家的关系可否会解冻,毕竟上一辈子的恩怨,不能由下一辈的来承担.

我的母亲,在那些亲爱的仇人一刀子一刀子的凌迟折磨下,这一生,过得何其不幸,又何其痛楚?

而这,也许是很多乡村妇人共同的命运罢.

当我写下这一切时,我的心情很不愉快.

平时有事设事儿的,我都喜欢趴在母亲温暖的怀里撒娇;我喜欢沐浴在她的阳光下,享受爱与温暖;我喜欢握着她的手,在她上教堂时,送她去,陪她走一小段路,享受大家的问候和羡慕的眼神;我还喜欢在所有不开心的时候,向她琐琐碎碎讲些工作和家庭上的事情,把那些坏情绪一骨脑儿地倾倒向她,让她和我一起皱眉,发愁,叹息.

而如今,我写下的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会让我因为她的苦难,产生深深的悲悯,而不忍再向她索取母爱和幸福.

既是如此,那又何必写下这些事呢?

我的母亲,识字不多,她也许一直都不知道我曾经真实地写下过这些文字.可是作为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为了纪念她闪闪发光的青春岁月,她的平凡而普通的一生,那些磕磕碰碰,那些伤与痛,做为她的女儿,也只是,替她以此存念,而已.虽然她经过的苦痛,我大都不会经历,但是,作为她最亲的人,我想我还是要替她说出那些她无法言说的,那些长长短短的记忆,因为不美好,所以,我就替她写出,替她将大半生的光阴都疼过一遍,恨过一遍,爱过一遍,替她总结完一个乡村妇人,一生的爱恨情仇.

而在我的写作生涯中,她给予我的无穷无尽的灵感,自是让我一言难尽.我曾写过无数关于她的美好,我曾以一首数百字诗歌《母亲,你是我花朵馥郁的村庄》,拿过一个首奖为一万元诗歌大奖赛的冠军.领奖时,我所有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我只是安静地想起了我的母亲,一个个子不高的,长相普通的乡村妇人.我写过很多关于她的诗歌,赞美的,感激的,我以诗性化的语言,描述着我对母亲的爱和感动.

可是今天,我写下的,是一个母亲的伤和痛,替她一边写着,一边痛着.

而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些事情,事情里的人,都会如一场幻梦,消失在时间的旷野里.就像很多轰轰烈烈的悲剧,或喜剧,再刻骨铭心,剧中热闹,观众众多,总有落幕的那一天.也唯有亲人会真正疼痛,而以疼痛的方式,深爱着自己的亲人.

总之,希望我和我的后人,都不会再步她的后尘,希望我们,一切皆好.

作者简介:

耿永红,河南省作协会员.有作品在《诗刊》《散文诗》《星星》《绿风》《中国诗歌》等发表.曾获全国“红潭杯”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人民文学》主办全国“魅力乌镇”征文大赛等于等奖.著有诗集<月光执意不走》,散文集《喓崾草虫,浅吟低鸣》等.

亲爱的仇人论文范文结:

关于亲爱的仇人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亲爱的仇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