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张艺谋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和我的父亲张艺谋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此文是一篇我的父亲张艺谋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的父亲张艺谋

很多时候,拥有一个强大的父亲,是一种荣耀,往往也带来一种巨大的阴影.但在美国独自生活十多年的经历让张末相信自己避开了这种阴影,她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取得成就,通过自己的价值获得认可.在从一个孩子长成一个成人的过程中,她说她首先成为的是自己,而不是谁的女儿.

1

我一开始没想从事电影.我16岁不到就去了美国,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的建筑系.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艺术,我当时就想找一门专业,能把所有的艺术都融合在一起,然后就想到了建筑.我听别人说建筑特别难,很多人5年才能毕业,我说那我就学那个,什么最难我就学什么.

到了大三下半学期,我在一个挺不错的建筑师事务所实习.去了之后我就发现,这个东西完全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实习了3个月,非常孤独,你不能跟别人有太多的交流,因为你说得太多,别人就会偷掉你的想法.

我当时挺迷茫的,第一次给我父亲打了个电话.以前我从来都不听父母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我该怎么办?然后我父亲说:“其实你想要的无非就是一种团队的创作方式,也有艺术的表达,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电影.”我说我确实一直想学电影,我一直在想等到当了一个好的建筑师以后,可能是40岁以后再去学.我就是觉得不甘心,还没有做建筑.

我父亲说:“其实有时候放弃要比继续更勇敢,因为有时候你一定要知道取舍.”他对我说了一番话之后,我觉得有道理,然后我就想试试考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因为当时我就很不踏实,我觉得孩子做任何事情都不希望让父母失望,我就担心会不会父母觉得我放弃了或者怎么样.但是他并没有这么想,反而鼓励我尝试新的,我当时也很感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2

《28岁未成年》其实是我的编剧给了我一份文学报告,就是如果你能再回到10年前和17岁的自己见面,你会对他说什么.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我17岁的时候刚好是在美国读书,特别辛苦,因此很有感触.有时候创作就是非常小的一个小点,一滴水珠突然一下就溅起一片浪花.17岁到28岁其实是一个人最动荡的、最摸不清方向的年纪,那么这个年纪你所做的任何选择都会造就你现在的自己.

我回国的时候,我觉得我还是个小孩呢,我觉得我的青春才开始,那是我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开始说了,说你怎么还不嫁人呢,或者是你怎么还不拍电影啊?我说我才二十六七岁,我不知道我要不要拍电影,如果万一不喜欢拍电影呢,我得先尝试一下.我先做剪辑,感觉总有一拨人在为我着急.

中国有句话叫成名要趁早,我反对这句话,我强烈反对这句话.那是你以成名为目的去做事情,而不是你真正觉得水到渠成、胸有成竹的时候去做这件事情.我的最终目的不是成名,而是想表达很成熟的一种感情,跟观众有一种共鸣.

我父亲是38岁才拍第一部电影,你看他在之前有多少生活经历,到纺织厂,下乡,然后又当工人,又去当学生,而且刚开始学的还不是导演,学的是摄影,所以你就发现其实经验和经历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所以着什么急啊.我觉得导演这个东西要沉淀,如果一毕业就去拍电影,其实对于我个人的步伐来说,可能有些仓促,我希望再积累一定的经验.

第五代导演是受压抑的一代,而我们这一代其实是相反的,大环境没有太多的限制,但有时候我发现,我们这一代最大的障碍是自己.这个可能就是我跟我父亲完全想表达不同东西的原因吧.很多人问我作为张艺谋的女儿,又女承父业,有没有压力,我觉得倒没有.我觉得更多的是鼓励,其实我看到他是一种动力,我有那么好的一个榜样,我有那么一个优秀的父亲,我那么为他骄傲.但是我俩肯定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们的东西肯定都是不一样的.

3

别人介绍我都说这是张艺谋的女儿,其实十二三岁的时候我有一种优越感,导演是高高在上的,所有的人围着他转的时候,别人说这是导演的女儿,我还挺高兴的.因为他确实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艺术家,能成为他家庭的一员,其实是我的荣幸与自豪.

他从来不限制我,他觉得你不想当导演也行,你可以永远做剪辑,你可以当制片人,他没有硬性地规定我一定要去怎么样.他也不想提示,因为他知道我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他如果提示我,反而我会有逆反心理,所以他就表示你爱干嘛干嘛吧!他自己就是一个创作者,他完全能理解当一个人想自己创作、自己发挥是什么样的状态,所以他绝对不会用任何东西去框我.我母亲也是一样,完完全全是一个贤妻良母,只要我高兴就好.

我没有经历叛逆期,刚有一点苗头的时候,15岁的我就出去了.

你和父母是天各一方,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他连你干什么都不了解,他怎么能管你呢?出去之后反而觉得家庭太温馨了,因为出去的时候没有人无条件地对你好,当没有人抑制你的时候,你没有所谓的发泄的过程.我跟父亲关系还不错,总是通话,他也对我嘘寒问暖.我长大后,通过工作发现他非常不容易,就更加理解他.其实我俩关系一直都挺好,挺稳定的,从来没有非要跟他去撕裂,然后再组合的那个过程,没有.

我有没有因为父亲的光环,那种所谓的失去自我价值的感觉?没有.在我定型的时间,如果天天在国内,别人就会说这是谁谁谁的女儿.但是在西方,他们不知道你父亲是谁,甚至也没有人看过他的电影,所以我觉得那对我帮助挺大的.就是你发现其实自己的价值是给别人作为一个吸引点,让别人来跟你有互动的.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已经26岁了,所以别人再说这是谁谁谁的女儿,我就习惯了.最不成熟、最会动摇的那个阶段,刚好是在西方躲过去了.如果我在他身边,肯定是另外一种状态.

我进纽约大学的时候,我跟我父亲开玩笑,我说也许有一天我真会当导演.然后他说:“对,你肯定跟我不太一样,咱们肯定会拍不一样的东西.”然后他也会开玩笑说:“你再怎么拍,估计也达不到我的成就,所以你就按自己的路走吧.”

他说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不要让自己太累.他拍拍我的肩膀,然后我说:“那好,那我就没有压力了.”他说:“不要有压力,走自己的路,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4

我最喜欢我父亲的作品是《红高粱》,特别是现在,我在拍我的处女作,我看他的处女作,那种力度,那种很生动的东西,那是一生只有一次的.

做了导演之后,我也更理解他了,太不容易了.以前只是觉得他很辛苦,所谓的不容易是觉得他要干很多的事情,但是呢,现在就觉得不容易是他想表达一种情感遇到阻碍的时候,他所要面临的放弃或者取舍或者妥协,这个东西只有自己做导演才知道,你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也能更深层次地去了解他.

一方面,我觉得我永远理解不了我父亲那一代人,我觉得没有任何后代能去感觉到他们那一代的情感.他也会跟我讲起他的故事,但是我觉得他更多地还是留给自己的东西比较多,他不会去诉苦,他还是非常乐观的一个人.我听的时候,甚至有想把它拍成电影的冲动.

当你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觉得是很可怕的,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比较幸运的就是你知道你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除非你自己毁掉你自己的前途.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从小就很理解我父亲,我觉得这个东西没法去定一个时间点,它是一个基因,是一种感觉.他的那种隐忍压抑,这种性格也在我的身体里,这个DNA的东西没法改变,我也是这种性格.因为我在美国待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比较直接,就是我有时候可能不太高兴的情感我就会很直接地表达,他都不会,他永远都是默默藏在自己心里的那种,而且不会让别人感到他有什么不高兴或者不舒服,而且什么责任都是他自己担,他不给别人压力,一旦出了什么事他自己担责任.

我的确从小就得面对父母离异这件事情,因为小的时候,父亲的角色在那儿摆着呢,他那时候又是个很张扬的人物,经常能看到报纸上报道他,包括他跟我母亲的事情也会报道出来,别人会指指点点,那时候离婚还不是很多.我妈妈的态度就是不理不睬,那么我的态度其实也是不理不睬,因为别人说什么话没有办法控制,你知道自己过得还行就好.

那时候我对父亲倒没有恨,只能说是埋怨,就会问妈妈,为什么别人家有爸爸妈妈,我为什么没有.每回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妈妈都很难作答,我又是一个很懂事的人,问两次我也就不问了,我也知道怎么回事,看报纸也都看到了.

但我母亲是维护他的.因为我就一个父亲,而且她希望我跟我父亲的关系会好,而不是因为他俩的事情,那是他们私人的事情,去影响到我跟我父亲的关系.所以她一直都说你父亲是一个好爸爸,你父亲那么努力,你知道他多辛苦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吗?他其实非常爱你,只不过他不能经常告诉你而已.所以她就会一直跟我说这些话,也造成了我跟我父亲关系非常好,我也从来不会埋怨他.

我的父母有没有过争吵,肯定有,但从来不是在我面前,在我面前都是很平和的,很友好的.所以我就觉得,我在看待他俩离异这方面,其实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大概十几岁的时候,我就理解了.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追求,当追求不一样的时候,两人走不到一块,就会分开.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我是只要看到一个画面,就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我最早的关于父亲的画面,就是他裹了一件军大衣来幼儿园看我,我记得我在地上玩儿,然后抬头看,他刚好是背光,他旁边有一个太阳,我就感觉一个绿绿的、很高耸的身影就这么看着我,居高临下这么看着我,等着我玩儿完跟他回家,到现在这个画面我都忘不了.那时候对他有点害怕,觉得他特别高,特别大……

我的父亲张艺谋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我的父亲张艺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我的父亲张艺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艺乐杂志

2、环艺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