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跟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类论文例文

关于免费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

白鹤列队形成水上长城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上承江西省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5河之水的补给,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是一个过水性(有河流汇入同时又有河流流出)湖泊,有长江水量“调节器”之称.作为季节性湖泊,鄱阳湖一年内的水位变化幅度超过10米,呈现“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自然景观.它是中国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2 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2002年被列入全球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处于江西省和湖北省交界地带,总面积7026平方公里,涉及13个县级行政区,包括江西的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湖北黄冈市的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入湖河流三角洲、湖滨滩地、堤垸沟渠、池塘沼泽、冲积沙洲、港汊水道等,构成了鄱阳湖的湿地系统.每年4 ~ 9月份是汛期,鄱阳湖水上涨,面积达4600平方公里,如一片汪洋,水生生物大量繁殖.10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湖水面积骤减至500平方公里左右,形成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浅水湖泊、湖滩和草洲.水退之后,水草、螺、蚌等丰盛的食物吸引了大量候鸟在此越冬.

“鄱湖鸟,知多少,飞起遮尽云和月,落地不见湖边草”,是鄱阳湖鸟类壮观场面的写照,每年越冬候鸟约六七十万只,其中有白鹤、白头鹤、灰鹤、白枕鹤、东方白鹳、小天鹅、鸿雁、白额雁等珍稀濒危种类,被誉为“候鸟乐园”.

够幸运的话,可以在鄱阳湖看到被国际鸟类专家誉为“水上长城”的奇观:用高倍望远镜扫描滩涂时,会看到难以计数的白鹤排成近百米长的队列,形成蔚为壮观的白色“长城”.有人赞叹,鸟儿是鄱阳湖的灵魂,因为有了这些天空的精灵,人们才能从烟波浩渺的鄱阳湖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为干扰致候鸟栖息地锐减

鄱阳湖湿地大部分区域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西面极为重要,其物种、生物量和密度,均高于河道和主体湖.这里是珍稀濒危越冬候鸟的栖息地,也是许多鱼类的产卵和觅食的场所,但在一定程度也是人类活动最活跃之处.因为水位下降后,人类更容易进入湿地,活动的频率加大.而且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开发重点,洲滩放牧、收割水草、湿地旅游等主要发生在这些区域.

鄱阳湖作为一个五大水系注入的水体生态系统,容易受上游水体污染、农业扩张、滥捕乱猎等影响.如湖区周围人口剧增,居民围湖造田或以其他形式占用天然湿地,森林资源被过度采伐,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淤积湖内,导致鄱阳湖面积萎缩,湖泊各项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候鸟的栖息、繁殖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周围居民对鸟类的滥捕乱猎现象屡禁不止,导致鸟类急剧减少,有的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湖区渔业资源在掠夺性的捕捞中不断减少,虽然近些年来在政府的努力下,毒鱼、炸鱼等危害性很大的非法捕鱼手段被彻底遏制,但电网、定置网和竭泽而渔等有害的捕鱼方式仍很普遍.即使在规定的休渔期间,仍有不法分子偷偷捕捞,给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繁殖带来毁灭性打击,对候鸟的觅食和栖息环境也是一种破坏.

如何合理地开发和保护鄱阳湖区的湿地资源,协调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系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越冬水鸟到达、离开的时间,与温度、风力和风向等气候因子密切相关,要继续深入开展鄱阳湖气候因子与鸟类迁徙的有关研究,以更好地保护鄱阳湖的鸟类.

最具多样性价值的迁徙线

位于鄱阳湖东北方向的黄渤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东临朝鲜、韩国,北面和西面紧接中国海岸,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和江苏5省市,其中辽宁半岛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由于长江、黄河、冠河、淮河、海河、鸭绿江、洛东江等13条主要入海河流的冲刷,使黄渤海沿岸绝大部分为平原海岸,形成潮间带滩涂湿地,特点是周期性被潮水淹没,形成缓坡和淤泥沉积.

潮间带栖息地含海滩、沼泽、滩涂、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它们提供食物供给、稳定海岸线、防止风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渤海沿岸潮间带平均生物量(生物量指一条食物链可支持的生物总质量)达到268.3克/平方米,黄海沿岸潮间带平均生物量达198.5克/平方米,为各种水禽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取食场所.

东亚-澳大利亚路线是全球最具生态及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候鸟迁徙路线之一,而黄渤海的潮间带,特别是其中的泥质滩涂是该路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千万只迁徙水鸟提供了优良的中途停歇地.

在黄渤海沿岸繁殖、停歇和越冬的各种水禽和海鸟约200种,黄海北部海岸是许多鸻鹬鸟类迁往繁殖地前的最后停歇地.据调查,鸻鹬鸟类约占黄渤海迁飞鸟类总数的69.3% ;鸥类和燕鸥类占总数的6.78% ;雁鸭类占总数的2.73% ;鹭类和鳽类占总数的2.12% ;秧鸡类占总数的0.44% ;其他如鸬鹚类、鹮类和琵鹭、鹳类、鹤类、鹈鹕类,占总数的0.37%.

迁飞水鸟每年减少近一成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总计8条候鸟迁徙线路中,东亚-澳大利亚迁飞路线上受威胁的水鸟数量最多,并以每年5% ~ 9%的速度锐减(极度濒危的勺嘴鹬每年减少26%),这在地球上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是罕见的,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这条迁飞路线可能消亡.在这条路线上,有16处潮间带水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其中黄渤海就占了3个,分别是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

围填海严重破坏潮间带

近20年来,黄渤海沿岸进行了大范围的围填海,其中渤海的人工填海面积已超2000平方公里,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这3个关键区域的填海情形最严重,导致大量潮间带丧失.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的滨海开发区潮间带破坏非常严重.

黄渤海地区其他物种的下降趋势与鸟类是平行的,进一步证实了此区域潮间带生产力和健康状况不断退化,整个食物网都呈阶梯式下降.

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地已经严重富营养化,污染源自人类陆地和海洋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起,有害藻华发生频率增加了3.4倍,现已影响黄海1.63万平方公里海域,每年给我国造成2.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65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持续不断的土地开垦和城市化扩展,使山东胶州湾海岸的贝类种群已处于灭绝边缘.此外,过度捕捞水母天敌的幼虫,水体中的垃圾为水母提供了栖息地,以及水母捕食幼鱼,导致黄海渤海的水母潮急剧增加.黄渤海的生物组成发生了总体改变,食肉性大型鱼类减少,经济价值低的小鱼增加,水母增多,硅藻减少.一些海洋石油开发导致的溢油和井喷事件,也影响了黄渤海的许多栖息地.

黄海冷水团要呵护

值得一提的是,黄渤海生物多样性优先区域包括黄海冷水团海域.黄海冷水团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和底部,是该海域的一个重要物理洋流因素,其最主要的特性是比周缘水体温度低、盐度差距小.冷水团的存在,对黄海、渤海甚至东海的捕捞和养殖都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为黄海海域的海参、鲍鱼、虾夷扇贝等高档水产品提供了最适宜生长的环境.该冷水团若发生异常,就可能导致整个海区的温度和盐度剧烈波动,使那些生活在其边缘剧烈变化区间的生物大量死亡.

探索人类活动、滨海迁徙鸟类和底栖生态系统的关系,提出滨海湿地的有效管理模式,对保护黄渤海的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黄渤海水禽迁徙年少一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