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和带上耳朵去旅行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旅行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带上耳朵去旅行

10年前,我第一次去西安,玩了不少地方,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只剩下了兵马俑和华清宫.但是很奇怪,还有一个场景一直没忘.

那是一个周六的上午,我在街头闲逛,路过一条马路时,看到一群人围了个圈,圈里有个中年男人正在“吼叫”.这个人在干什么?一开始我有些纳闷,突然想起来,会不会是秦腔?问过边上的观众,真的就是秦腔.当下很激动,混在人群里听了半个多小时.说实话,真的听不懂在吼些什么,但是接受到了西北原始粗犷涤荡通透的气势,一腔一调,原汁原味,听得人头皮发酥,感受到陌生的魔力.回来的路上一直在默默回味,这不期而遇的马路秦腔给西安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外出旅行,什么最滋润?我想应该是一双眼睛,美景看不完.从西安回来后,突然觉得应该也要多带动带动耳朵,让它听听不同韵味的声音,会不会有别样的收获?

后来,我去了彩云之南,回来后念念不忘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逢人就向他们推荐:“如果去玉龙雪山,请记得一定一定要看《印象丽江》.”为什么如此喜欢?是觉得演出的场景特别恢弘、壮美,音乐特别唯美、动听.演出剧场位于海拔3千多米的玉龙雪山甘海子,圣洁、神秘,视觉的美感,一场净化灵魂的盛宴.这其中,最感人的是纳西语的主题曲《回家》,不是什么名演员唱的,就是当地纳西族姑娘唱的,淳朴、深情得让人不禁泪流,它是《印象丽江》中最凄美的天籁.

9年过去了,直至今日,我还时不时会单曲循环一下《回家》,在拥挤的地铁,在下班的路上,听着听着,思绪就会飘回到远方,那美丽的丽江……

2010年初夏,去北京看朋友,朋友带我去听德云社的相声,那是我第一次听现场相声.

八仙大桌,瓜子绿茶,穿着长衫的相声演员巧舌如簧.每有好段子出来,满场都是“YU”的喝彩声,“YU”的声调是阳平第二声.我头一次听到这么整齐的喝彩声,也是头一回知道原来北京人的喝彩声是发“YU”的音.可能因为我是南方人,没有Get到段子的笑点,听段子真没笑出来,可是一听到“YU”的声音,我就忍俊不禁咧嘴笑了,感慨文化真的是有地域上的差别.那晚,我为“YU”声兴奋得睡不着觉.

隔了几年,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朋友晒了张相声票,我马上评论:“北京人听相声是发‘YU’的喝彩声.”朋友回复:“你很地道.”我哈哈大笑.

3年前,去内蒙古旅游.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巴彦塔拉蒙古包里(题外话,塔拉是草原的意思,巴彦塔拉就是巴彦草原),我的一双耳朵真正受到了震撼.

那天中午,当地蒙民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蒙古特色午餐,并安排了一台具有蒙族风情的艺术表演为大家助兴,我在那里听到了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奇特发音方式,是一个人演唱时由喉咙紧缩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第一次现场听呼麦,嘶吼的声音有点吓人,但穿云裂帛声响在喉咙里起伏迂回的味道,就像野外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带着最原生态的强悍力量,直抵人心,痛快淋漓.

还是在这个蒙古包里,后来,我又听到了马头琴,拉奏着《万马奔腾》.琴音浑厚苍凉如天边一棵古树.我当即丢下筷子,径直奔到舞台边,一睹为快这神奇的乐器.它确实神奇,只有两根弦,梯形的琴身,琴柄上端雕着只栩栩如生的马头.奇怪的是,就是这两根弦,却奏出一幅原生态豪迈恢宏的草原民族风图景.一时间,我仿佛看见一望无垠的草原上,老当益壮的战马在疾驰奔腾.北风猎猎,发须染霜,天边的一轮残阳如血,一双耳朵听醉了……

后来,在内蒙的旅途中,我手机里就反反复复播放着马头琴曲《天边》,每当现在重新听起,那些关于内蒙的记忆,就汩汩而来,仿佛一直缠绕在声音里,从来没有远去过.

我迷恋这种美好,旅行的时候,时不时就想唤醒耳朵,快去好好地听一听吧,听听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你想象不到的声音,情到“声”处人咕嘟.

旅行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旅行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旅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旅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