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与常回家看看孝道有关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浅谈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常回家看看孝道

太钢退休高级工程师金溯

又近一年守岁时,耳畔传来小外孙女“常回家看看”的歌声.我既为人子,虽双亲已逝,但还算时伴左右,心生安慰,膝下四女,也常环在周围,人生无憾.今生感慨,与各位读者君分享一下对孝道与人生、与健康的认识.

孝道古训

中国有句古语,叫作“百善孝为先”.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好事、善事,首要的是奉行孝道.看一个人的品行首先要看他对父母是否尽孝.如果对双亲能够尽孝,大体上就可锁定,这是个好人.一般说来,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放大到当今社会,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在提倡尊老、敬老,拿出大量人力、物力,用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医疗保障就是明证.据报载,北京、上海、辽宁等十省市调查中国好家风的最终结果是“赡养老人、孝敬长辈”排在第一位.一般说来,安居城市的父母都是退休职工,有房,有家电,每月国家都发给不算太少的养老金.冬棉夏单,不愁吃穿.所以养儿防老的陈规旧习现在也淡薄了,老年人剩下的就只是希望能和儿孙们多聚一聚,经常叙叙亲情,聊以排解晚年生活中无限的孤独寂寞.儿女一回来,老人就特别高兴.

在我国古代,儿女尽孝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三字经中就有“香九龄,能温席”的句子.说的是东汉时期有个名叫黄香的小孩子,9 岁就知道冬天里用身体替父亲暖被窝.即使在现代,对父母尽孝的例子也数不胜数.最近报载,浙江农村有姐弟3 人为侍奉卧床不起的母亲都不娶不嫁,如今已有十几年.我并不赞成这种不娶不嫁的行为,但故事十分感人,彻底否定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再举一个我身边对母亲尽孝的例子.我的一个朋友,退休前是太钢某医院大夫,退休时其母已80 多岁了,他爱人被医院反聘,因此照看年老多病母亲的重担就压在他的肩上.10多年来,他每天给老人洗脸,洗脚,每周都给老人洗澡,同时老人的用药和饮食他都精心选配.

尽孝要趁早,没有后悔药我国有句俗语叫作“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这句话告诉人们只要在家孝敬父母,照样会得到心灵的安慰,大可不必给鬼神、上帝、佛祖送钱.孔子说: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这也就是说上自天子,下至百姓,不论尊卑高下,孝道都无始无终.有人担心无时间尽孝,那是没有的事情.不能每天伺候父母,难道一周回家看看也不可以吗?不能常回家看看,难道发个微信、视频,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也办不到吗?

尽孝这件大事,确实不能拖.

万万不能抱有等孩子长大了、自己退休了、时间充裕了,再好好尽孝的想法.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就有惨痛的教训.我生长在东北农村,父亲在沈阳市内上班.小时候每次进城,爸爸都要领我到浴池洗澡,并买些“小吃”让我享用,对我可说是仁爱有加,含辛茹苦.从小学读书一直供我到大学毕业,几十年没骂过我一回,没打过我一下,把全部父爱都倾注到我和弟妹身上.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千里之外的太钢工作.想想自己真是不孝,总借口太忙,居然几十年间没有一次回东北和父母共度中秋节和春节.中间也做过多次计划陪老人过春节但都落空了.直到上世纪90 年代初,我下了决心,一定要在春节期间回沈阳,好好给父亲过回生日,并给父亲办一个体面的80 大寿.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计划终成泡影,令我痛不欲生.原本身体很好的父亲,不承想在1992 年发生意外,被车祸夺走生命,年仅73 岁.回沈奔丧之时,真是感到深恩未报惭为子,隐憾难消忝作人,想要补报尽孝再也没有机会,想起这些眼泪就止不住流淌,就是现在,文章写到这里,也是泪水长流,追悔莫及.

后悔药是没有的,结合自己的例子,我得出一个结论,在尽孝的问题上耽误不得,拖不得,尽孝一定要快,否则会抱恨终生.我不能让这一历史在母亲身上重演,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就在严寒中飞回沈阳,陪伴于母亲身边.而后又接连给母亲过了几回生日,并于本世纪初举家回沈为母亲过了一回体面的80 大寿,在寿宴上给老母亲恭恭敬敬磕了3 个头,我的心情这才好受些,才初步抹平了父亲去世给我带来的心灵创伤.

身体力行,传承尽孝家风我们家祖传的家风就是勤劳、节俭、上慈下孝、兄弟和睦.我的父亲就是典型的孝子,他两岁丧母,是继母将他抚养成人.自打我记事起就知道父亲对奶奶特别尊敬、爱戴.奶奶每逢冬天都咳嗽得非常厉害,只有服一种叫作的药才能顶住.这种药在那个时代不太好买,父亲千方百计也会买给奶奶服用.我母亲更是模范媳妇,所有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她无一不备.尊老爱幼,伺候公婆直到送终毫无倦怠,深受邻里赞扬.

父母的优秀品质在我们兄弟姐妹身上都有传承.父亲去世后,母亲成了孤雁,我们兄妹5 人想方设法帮老人排解痛苦.父母原本在农村有房子,和我大弟弟一起住,老父去世后,我和老伴儿想把老人接到太原来,但母亲就乐意呆在农村老巢.于是我和弟妹们商定,家居沈阳市里的3 人,每周最少下一次乡看望妈妈,并错开看望时间,去时尽自己能力买些老人爱吃的东西.我每年也至少回沈一次.每周我都会用电话给老人讲故事.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尽量排除老人的孤独感.我两个妹妹每周回去帮老人洗头洗脚,洗衣服.我的老伴儿看到东北农村天气冷,怕冻着老人,就缝了一床八斤新棉花的大棉被给老人邮寄回去.我的大弟弟每天都给老人烧热炕,我的几个女儿对奶奶也很孝顺,给老人家买了冰箱、电风扇、手表、半导体和衣物.邻里都说母亲是有福之人,晚年没有受罪,母亲走的时候是因为心衰,送到医院只一天就故去了,活到86 岁.

如今父母已谢世,我也老矣,由于身体不好每天不得不花很大精力同病魔博斗.对社会来讲,我已是无用之人,但对家庭还有用,我还是老伴儿和孩子们的精神支柱.我的4 个女儿也都比较孝顺,二女儿看到我上下楼困难,就买了一套电梯房让我住进去;大女儿看到冬天太原较冷就在三亚买了房子动员我和老伴儿去居住.老三老四平日里看到老爸爱吃什么也一定会买回来.前些日子我突然回想起在太钢上班时每天中午吃一碗白皮面,再买一个过油肉浇上的美味,大女儿和二女儿就安排单位厨师专门给我炒了过油肉送回家.女儿们的孝顺确实对我是一个安慰.

上慈下孝是根本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相辅而相成,实施孝道也不例外.我们一方面强调儿女要有孝顺之心,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父母对儿女要有慈爱之心,这也就是上慈下孝.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一个历史潮流,锐不可挡.所以现在的职场人时间都非常紧迫,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体谅儿女们的难处.在强调儿女对老人尽孝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老人也要替儿女多想想,要学会换位思考.

我国古代周朝时,周公就特别注重孝的双重性,他主张一方面要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另一方面父母要爱护抚育自己的子女.我自己就始终坚信我的孩子有孝心,一段时间没来那肯定是业务太忙,忙比闲好.老人们是不求金玉重重富,但愿儿孙个个贤.

在文章结尾时,我身边又响起“常回家看看”,这优美的歌声一直在耳边回响,经久不息.

浅谈论文范文结:

关于浅谈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浅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浅谈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浅谈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