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新诗接受史的力作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研究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新诗接受史的力作

  

编者按:学者们对方长安教授的《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进行评价,认为:它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新诗接受历史的论著,不仅梳理、描绘出中国现代新诗一百年来传播接受的历史面貌,揭示出新诗传播接受的特点、规律,而且对传播接受的语境、内在动力、话语机制等进行了论述,从读者阅读反应层面对中国新诗创作演变史、审美艺术生成特点和诗学建构等进行了重新审视与评说;不仅建构出以诗人和文本为单位的新诗接受史框架,反映了新诗百年接受的真实情形,而且以批评、选本和文学史著作三重向度研究新诗接受与经典化关系,体现了论者对新诗历史的深刻把握;对新诗百年接受史料的发掘、考辨与运用,则使该著具有一种历史厚重感,真正做到了论从史出,立论可靠;该著为新诗研究开拓了新的空间,为新诗接受史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有助于新诗研究学科的发展.

  新诗接受史研究的力作

  洪子诚

  一

  接受史研究,在近一二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已经颇为热门,有不少成果发表.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作家、作品,以及外国作家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研究.不过,新诗接受史研究的专门论著还不多见.虽然一些诗人论和诗歌史著作已局部引入这一视角,但综合、整体性的研究此前尚未出现,方长安的《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以下简称《接受史研究》)应该是第一部.正如於可训教授在本书序言中说的,“在新诗研究领域,这应该是首创之作”.这部著作的出版,对中国新诗接受史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学者将文学史研究区分为“创作史”和“接受史”的两翼,所谓“创作史”,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史.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颇大的差异.首先是观念上的.依文学接受史的认识,文本并非固化、稳定的主体,它们具有“多层的主体性”,处于不断挪移变动的过程之中.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意义,并非单纯由文本自身给出,而是在与接受者对话中产生的效应.在研究领域上,传统意义的文学史关注的是作家的写作及其成果,而接受史将重点转移到作品诞生之后的传播情况,研究作家在不同时空里的图像、文本“旅行”的轨迹、变异.在接受史研究中,传播接受的手段、方式,接收者的处境身份,环绕接受行为的社会、文化、经济的种种影响制约因素,成为分析的重点.这必然导致在研究方法上的相应调整.由于接受研究对象的立体、多层的性质,和对相关的多方面资料的依赖,相比起传统的文学史研究来,接受史研究具有另一层面的难度.

  方长安的著作,不是某一诗人、流派、作品的接受史,研究对象是新诗的整体.不过,由于是“首创”,是“无前例可循”(於可训语),如何把握和切入是个难题.针对研究面临的困难,全书在涉及的诗人的范围上,缩小在新诗诞生到1949年的30年,即文学史意义的“现代”部分(传播、接受的时间跨度则延伸到2015年前后).书名不是“新诗接受史”,而是“新诗接受史研究”,可能也包含有收缩的意味.整体性地处理新诗接受史,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把握这个“整体”,选择怎样的切入角度,和以怎样的方式展开.从一般的理解上看,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譬如,在研究的落脚点上,可以侧重从接受行为中来观察诗人、诗歌,可以侧重讨论新诗接受自身问题(新诗传播的特殊手段、方式;接受者的身份;“经验读者”与“普通读者”的关系;新诗功能与接受;接受行为中政治、经济的条件等),也可以从接受研究中揭示社会文化的时代变迁的征象.在展开方式上,可以选择以诗人、文本为单位,也可以以接受中的一组问题作为结构单元.在接受史的时间处理上,可以将时间内化在诗人与问题之中,也可以划分若干时段来考察某一时期的接受出现的状况……总之,存在着诸多可供选择的取向.

  《接受史研究》确立了以诗人、文本为单位的展开方式,这与传统诗歌史处理的方式有更多的衔接.因为不是以现象、问题作为研究的基点,《接受史研究》提出了“重要诗人”的概念,将评述限定在一组诗人的范围内,并将这些诗人及其“代表作”的经典化问题,作为观察、讨论的主轴.在这部著作中,被置于“重要诗人”行列的,有胡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艾青(置于“七月派”名目下)、冯至、穆旦(置于“中国新诗派”名目下),这是当前新诗研究界对现代时期“重要诗人”的带普遍性的认定.这样,《接受史研究》在逻辑上呈现了“内在循环”的性质,也就是对当前认定的“重要诗人”之所以成为“重要诗人”所作的历史考察.

  虽说这一展开方式带有“封闭”的特征,但如果从新诗历史处境看,这一论述结构也表现了它的开放性.以“重要诗人”作为研究单元,以经典化作为评述主轴,一方面是在新诗接受研究尚无充足经验积累的情况下,在研究的可操作性上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这一选择对新诗合法性,也即新诗是否确立自身传统的无休止的质疑再次作出回应.考虑到这种老旧、霉变的质疑仍喋喋不休,且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这一以实证性资料为基础的接受史梳理,便是它的批判意识和“当代性”的鲜明体现.

  二

  将整体分解为若干单元的分析方法,如何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避免“碎片化”是遇到的另一问题.《接受史研究》做了这样的处理:导论和最后两章中,集中讨论新诗接受的若干全局性问题,如传播、接受与新诗生成、新诗经典化的关系,批评论著与选本在接受和经典化中的位置等,同时,也将个案的细致考察,放置在新诗整体的观照下进行,尽量让各局部之间,个别诗人与新诗发展过程的整体问题之间,取得有机的关联.这样的处理,建立在研究者对新诗史事实与问题有坚实把握的基础之上.

  这部著作在新诗接受研究上提供的经验,作出的贡献,还表现在资料蒐集、处理的工作上.在这方面,方长安的劳动令人感叹.不夸张地说,没有长时间下的苦功,难以达到目前这样的成果.通常意义的文学史和接受史,由于撰述动机、涉及领域和方法上的不同,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方式也有别.在一般文学史研究中,一些现象、材料的了解或许有益,但并非必须,而这些材料,却可能为接受史研究所必备.另外,即使同一材料,提取的方面和解析的角度也会出现转移.接受者身份,传播手段、条件、方式,诗人和文本在不同时间、地域的生存状况等资料,在接受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同样涉及经典化问题,文学史更多是在提供历史、美学依据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接受史重视的则是什么因素参与了经典的建构,以及经典形成、变异的条件和复杂过程.这样,环绕经典化运动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包括政治形势、教育、出版、经济条件、阅读方式等,都是难以或缺的资料.

  《接受史研究》资料的蒐集、整理,最突出的是两个部分.一是新诗评论、研究论著,另一是各个时期的新诗选本.选本在接受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对诗歌来说更是这样.正如方长安说的,选本是新诗作品“得以存留、传播接受的主要载体”;“一个作品何时进入选本,与哪些作家作品为伍,历史上进入选本的频次多少,进入何种类型的选本等,是一个作品传播接受程度、性质的反映”.在诗歌史上,通过选本做出的描述、评价,不仅型构了主流诗坛的标准、秩序,也为抗拒、颠覆这一秩序提供了必要工具.基于这样的理解,这部著作对自上世纪20年代到2015年的新诗选本(主要是中国大陆的部分),尽力蒐求不让遗漏,它们涵盖某一时段,某一流派,某一主题;涵盖自编与他选,别集和总集;既有“社会性选本”,也有各级学校教学和学生阅读的“学校选本”,总数达到二三百部.无论是在选本的整理上,还是在研究中如何处理选本的经验上,这部著作都为今后的新诗接受史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地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

  《接受史研究》的意义,也体现在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上.首先是新诗接受研究的空间.系统、整体性的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个案——个别诗人、诗集或具体文本、流派的研究,其价值也不容忽视.由于论题的集中,可以辐射的广度和挖掘的深度或许得到了拓展,有时候是整体研究难以做到的.“重要诗人”的关注自然十分必要,他们是新诗得以成立的依据.不过,某些连结着重要诗歌现象和社会文化问题的“非重要诗人”,在接受史研究上也有它的价值.诗人、文本接受之外,通过诗人和诗歌文本接受研究,来聚焦诗歌史、社会文化史的重要问题(诗歌与政治,抒情传统,叙事性,晦涩……)——这一思路也值得实践;它有可能与观念史的研究相遇.还有就是,在方长安的《接受史研究》中没有得到处理的若干20世纪诗歌现象、创作派别(政治诗,左翼诗歌,解放区诗歌)的传播接受,它们在历史上的浮沉起伏,有必要做专门的梳理.它们在新诗史上既有其难以忽视的重要性,也与另外的诗歌流派的存在和发展,在接受研究上处于难以剥离的交织状态中.

  其实,接受史研究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不将接受研究当作相关资料的汇编,这里首要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批判意识和社会文化视野的获得,以及将其注入具体的研究实践之中.另一个让研究者困惑的地方,恐怕是在如何把握由写作者、文本、媒介、读者,以及环绕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诸种因素所织成的立体的网,剖析各个层面错综复杂的等级、权力关系,而努力避免将复杂的立体关系做平面化的处理.但是这个难题,即使对有成就的接受研究者来说,都很难完美、一劳永逸地克服.在这一方面,研究者永远是“在路上”.这也是接受研究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

研究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研究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研究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