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类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跟美国农业企业化的基本经验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这篇农业企业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美国农业企业化的基本经验

摘 要:农业企业化是促进家庭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衔接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对美国农业企业化发展进程的分析,考察了美国农业企业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基本经验,指出中国的农业企业化发展要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并且要以政府引导为主坚持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引导.

关键词:美国;农业企业化;影响因素;基本经验;启示

DOI: 10. 13856/j. cnll-1097/s. 2016. 12. 030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尤其是在市场化程度加深之后,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业发展中小农经营的生产模式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农业生产方式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当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市场的衔接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提升中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改变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逐步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农业企业化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经验可以为中国变革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及农业企业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美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1 家庭农场制的确立

美国国会于1820年颁布了《土地法》,该法的颁布加速了家庭农场制的建立,按照该法规定,政府在售地过程中要削减土地面积及土地,使得大部分的家庭有能力购买土地.《土地法》奠定了美国家庭农场制的法律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美国农业的商品化进程.南北战争之后,美国颁布了《宅地法》及《黑奴解放法令》等一系列重要法律,这些法律进一步降低了农户购买土地的门槛,使得家庭农场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初期,美国的家庭农场接近600万个,其中土地的自有率达64%[1].家庭农场制的确立,推动了农业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发展,也进一步加速了美国农业商品化与现代化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的发展,美国的农业生产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家庭农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家庭农场开始走向企业化经营,农场的雇佣工人不断增多,到20世纪80年代,家庭农场企业化率达50%,到2000年前后,家庭农场企业化率接近90%.企业化的家庭农场组织形式也在不断改变,由以前的合作制,走向了现在的公司制.

1.2农业合作社的出现及普及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成立较早,此后,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不断扩大,加速了美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到1867年,美国的牛奶合作社接近4 000个,此外还有谷物、水果、粮食销售等各种农业合作社,合作社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到19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合作社基本上成为家庭农场联合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合作社的类型更为多元化,按照生产过程看,有产前、产中、产后合作社;按照生产类型分,有牛奶、谷物、水果、棉花、玉米等合作社;按照地域划分,基本上每个县均有.60年代,美国农业合作社覆盖家庭农场的比例达86%,专业化程度达96%[2].80年代,随着美国家庭农场商品化、商业化的发展,合作社组织体系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以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为基础的新一代合作社成为了农业合作社的主体,合作社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合作社组织体系及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加大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进了农业企业化的发展.

1.3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9世纪中后期,随着机械设备在家庭农场中的应用,美国正式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到19世纪末期,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美国农业机械化率达25%,第二次战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农业全面实现了机械化.机械化率达96%[3],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但这并不是终点,伴随着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到了80年代中期,美国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生物化及电气化,各种生物基因技术、现代化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农场中.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信息化发展的深入,尤其是3S(GPS、RS、GIS)等人工智能系统的出现与应用,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到智能化阶段.可见,机械化、电气化、生物化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及在农业领域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推进与加深了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力及生产效率,为美国家庭农场走上企业化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

2 美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2.1 土地分配要素的调控与优化

推动农业企业化的重要前提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要推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土地要素是根本问题.美国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加之人口较少,从其独立以来,美国政府就以推进家庭农场建设为目标来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家庭农场这种生产经营体系的建立,主要得益于美国土地分配要素的优化,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来保障以合理的向农户售地,这样一来,农场主最初的土地产权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获得的.从20世纪初期开始,美国政府相继制定了《农业信贷法》《联邦农场贷款法案》《农村发展法》等法律法规,为农户土地要素的优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并通过法律确定信贷及资金支持制度,合法有序引导家庭农场进行适度、合理的扩张,为农业企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今天,这些法律法规在美国土地交易、要素优化中依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见,在美国政府的调控、引导下,通过土地要素的优化,引导生产规模及生产经营方式的扩大,是农业企业化道路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为农业企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信贷及财政为农业企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农业企业化是一种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这种变革模式与传统的家庭农场经营是不一样的,其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仅有土地规模没有经营发展资金,企业化是无法推进的.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企业化的发展,对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主要包括信贷支持与财政支持.美国政府对农场主在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信贷资金及财政补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商业性、政策性的涉农金融体系,能够为农场主农业企业化的发展提供各类中长期低息贷款.美国政府还会依据《农业法》,对农场主扩大经营,使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等方面提供直接补贴.这些信贷与财政支持措施,直接为美国农业企业化之路注入了雄厚的资金,提升了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2.3 注重科技对农业企业化的促进作用

农业企业化实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生产方式,这种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注重科技含量,需要以科技为依托.美国的科技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雄踞世界首位,其农业现代化是世界上最早实现的,其高度的现代化与机械化耕作水平,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与生产效率,直接加速了农业企业化的进程.而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种新型技术被引入到农业领域,如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控制技术等,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企业化的发展水平,除了技术引入之外,美国还非常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极其重视各种应用性技术在农业企业化生产中的运用,如转基因技术就是生物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进入21世纪之后,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带动下,美国农业科技更是步人了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局面,农业产业链与工业产业链实现了无缝式对接,农工差异逐渐缩小,农业企业化步人了新的发展阶段.

2.4 重视农业合作社对农业企业化的组织作用

从农业合作社的起源看,其本身是一种农业生产及经营模式的变革,是一种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相扩大化.但是农业合作社本身与农业企业化还是不同的,合作社更多的是强调“人”的结合,而企业化更注重“人与资本”的双向结合.从这个意义上看,合作社是一种初级的农业企业化形式.美国农业合作社极为发达,从生产到流通各个流域,均有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合作社,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有效引导“人”的结合,有效节省了组织企业化所需的信息成本,能够有效引导“人与资本”的进一步结合.随着合作社专业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美国修改了《反托拉斯法》,认定农业合作社是一种特殊企业,不受反垄断的限制[4],这直接促成了以股份公司为组织形式的新一代合作社的产生,极大地扩大了美国农业企业化的规模,并加深了组织程度.目前美国农业合作社基本上已经抛弃了“人合”形式,完全走向了“人与资本”结合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即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的组织形式,这本身就是一种企业化模式,可见,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一个部分.

3 美国农业企业化的启示

3.1 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主导地位

从前文论述可知,在美国农业企业化的进程及影响要素中,家庭农场制是重要的基础.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财政、税收等宏观手段来保障家庭农场制的主体地位,以家庭农场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适应美国农业发展的要求.由此说明,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以家庭为基础的组织形式是最基本的“人合”形式,从“人合”形式走向“人与资本结合形式”,本身就是企业的发展规律.对中国来说,亦是如此,家庭承包经营制是中国农业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中国农业组织形式的基本体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的主体地位.在坚持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政策及经济等杠杆的引导,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对农业生产发展主体进行适当调整,突破原有的生产组织形式的束缚,将各种现代化的组织方式、科技等要素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来,逐步提升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商品化、规模化程度,继而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上进行改造,以实现中国的农业企业化道路.当然,坚持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并不是将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唯一形式,可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如也可以引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生产经营模式,客观、有序地推进中国的农业企业化.

3.2 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一体化程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模式为主体,要在经营主体、经营模式上进行创新,提升经营主体一体化程度.只有提高了经营主体的一体化程度,才能逐步实现农业企业化.当前,提高农业经营一体化程度的途径有2条:①加强农户之间的联合,直接扩大生产规模;②加强农户与外部生产要素的联合,即加强农户与企业,尤其是农业企业之间的联合.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联合,必须要确立一体化经营的产权体系,明确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财产权,农户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建立明确的契约关系等.在中国当前的农业经营一体化实践中,家庭农场及农业企业的不断增加,表明扩大一体化经营模式是有利于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既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又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适应市场需求.

3.3 加大农业科技及相关人才等生产要素对农业企业化的促进作用

美国农业现代化中的各种农业科技及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企业化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中国当前普遍还是小农经营,农业科技应用率比较低,农业科技人才普遍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动力.中国在农业企业化过程中,应该汲取美国的经验,将农业机械化、生物化、自动化等各种先进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力及生产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动农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各种要素的联合,加大企业化的组织程度.此外,中国还需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尤其是农业领域的高科技人才,积极完善各类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培育适应农业企业化发展的高质素农民,从根本上提升经营主体走向企业化的意识,为农业企业化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直接推动农业企业化的发展进程.

3.4 保障农业企业化过程中合理的配套制度供给

农业企业化是一个系统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变化,除了在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变革之外,还需要一些配套的供给制度.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主体的国家,人多地少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而农业企业化的过程恰恰是一个生产集约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势必会分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重要的制度供给过程.美国在农业企业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其社会保障及农业保险制度,加之其人少地多,富余劳动力非常容易解决.中国的情况不同于美国,尽管中国城镇化发展很快,但是小城镇并不发达,无法就地解决农民就业,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只能涌向中心城市及其工业、商业领域.如果不能较好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那么农业企业化就难以实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加快农业保险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这两项制度的供给效应,推进小城镇建设,就地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业企业化的进程提供配套制度支持.

4 中国应注意的问题

4.1 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农业企业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从农户到企业的转变,包括生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行为与组织形式两个方面的企业化.美国的农业企业化是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这得益于其大农场的耕作方式,而中国当前农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了生产经营行为与组织形式不能同时进行企业化,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先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化,实现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联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组织形式的企业化,实现合伙制或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演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组织.

4.2要以政府引导为主,坚持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引导

美国在家庭农场制确立之际,就完全进入了市场化运行,市场机制在美国已十分成熟,而中国当前市场化程度不太高,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因此,中国的农业企业化进程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尤其是要加大农业金融支持,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再辅之以市场机制,引导农户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渐进式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业企业化是解决小农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矛盾的一个较好途径,也是未来农业经济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的方向.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农业企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挥农业经济最大价值的手段.因此,走企业化生产经营之路对中国农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有不言而喻的作用.由于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一样,美国的经验虽然值得学习,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及农业经济的特点,要有针对性的借鉴,要在甄别两国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借鉴.美国的自然资源及条件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国家之一,其可耕地面积约为中国的2倍,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中国的10倍左右[5].美国拥有丰富的草原、牧场、林地及水资源,平原地区面积大,适合规模化、商品化的农业大生产;反观中国,虽然在总体资源上与美国差不多,但是中国人均水平低,平原地区少,小农耕作模式为主导,在推进农业企业化过程中必须要因地制宜,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更生.美国农业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6-167.

[2]徐晖,潘伟光,傅家桢.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新动向[J].世界农业,2014 (5):29-35.

[3]刘志扬.美国农业新经济[M].青岛:青岛出版集团,2013:186-188.

[4]陈俊铭.美国农业反垄断豁免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5]李赞红.劳动力析出背景下不同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对比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农业企业论文范文结:

适合农业企业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农业企业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企业期刊

2、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管理论文5000字

4、企业文化杂志社

5、企业文化的论文

6、农业期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