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工作论文范文资料 与效果推理理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实践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指导工作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效果推理理论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实践

[摘 要]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效果推理理论是创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面对现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功能单一、课程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现状,可以为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咨询以及高职学生的就业决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就业指导;高职院校;效果推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8.22.09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8)22-0-02

0引言

高校就业指导指导工作本质上就是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它不仅包含指导学生为就业做准备的过程,还应该包括学生在任职中谋求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中心,而高职院校由于在生源结构上具有特殊性,导致其与普通高校相比在就业指导工作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光明日报》曾刊文指出:在入学政策上,高职院校的学生约50%来自普通高考划定的“三类生”,这部分学生普遍被社会和家长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另50%左右来自于中职毕业生,这些学生又被社会认为是“中考的失败者”.在就业出路上,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面临诸多限制,拿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来说,大部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只有小部分岗位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在多重压力下,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将面临不确定因素更多的就业环境,而效果推理理论正是基于不确定情景下的决策模型.

1效果推理理论及其行动原则

效果推理理论是一种创业研究理论,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创业学教授萨阿斯·萨阿斯瓦斯于2001年提出,旨在揭示创业者如何在高度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决策.这一理论渊源可追溯到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决策理论,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的个体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能力是有限的.现实中,决策者无法找到全部的备选方案,也无法完全预测实施全部方案的结果,因此只能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最满意的解,而非最优解.作为西蒙的弟子,萨阿斯将决策理论引入创业领域,提出了效果推理理论.

效果推理(Effectuation)与因果推理(Causation)相对应,后者基于现有的一系列条件和信息,最终导向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而效果推理更加符合实际决策的过程,个体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在自己认为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通过不断尝试和修正行动,慢慢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最终取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萨阿斯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效果推理的决策模式,即分析或自问“我是谁”、“我知道什么”和“我认识谁”进行效果推理,也就是从个体出发发现自己个性特质、经历、能力、知识以及所拥有的人脉关系,这一决策模式被后续学者和翻译者形象地描述为“手中鸟原则”.与之相平行的还有诸如“可承受损失原则”“疯狂的被子原则”(广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柠檬原则”(充分利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性)、“飞行员原则”(采用非预测性控制)等,被国内学者统称为“效果推理五项基本原则”.这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通俗化,简单而充满力量地说明了效果推理理论对创业活动和创业研究的深刻影响.

正如这一理论的研究者们所期望的那样,效果推理理论所展示和倡导的创业思维可以在更多领域获得成功,因为从本质上说每个人面临的都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

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实困境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原有的中专学校升级和改制而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长足的进步,但在就业指导工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领导重视不足、部门各自为政、重事务轻指导等多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面临许多现实困境.

2.1就业指导体系功能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中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部门,二是辅导员队伍.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部门大多数是与招生部门结合在一起的,虽有分工,但人力不足,导致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需要担负的工作和责任更多,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学生的就业指导虽是其工作职责之一,但受制于个人精力也仅仅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无法全面开展,从而导致本应以“学生”为主的就业指导变成了以“事务”为主的就业指导.

2.2就业指导课程缺乏针对性

非一线城市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多数会选择直接返回生源地或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工作.在当前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行业发展不完善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面对的就业单位质量参差不齐,地区间梯度化倾向明显.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构架多对标一线大公司,且内容比较单一,与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生活实际明显脱离,就业指导课程所授内容无法具体指导实际工作,缺乏针对性.加上部分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常年不变,更加导致课程内容缺乏时代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就业指导工作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高职学生由于地域文化、生活成长经历、性格兴趣的不同,会导致诸如职业意识缺乏、难于定夺职业决策、自我认识不足等各种有碍于个人就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就业指导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测评工具,需要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才能逐步提高.现实的困境是许多高职院校的职业从业者,或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从其他学科转做就业指导,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或学科背景较好的年轻教师却缺少实战和行业经验,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就业指导需求.

3由“困”到“顺”:效果推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实践

3.1效果推理理论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实践

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前至少会有一次固定学时要求的顶岗实习,对于学生职业发展是有极大益处的,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去判断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但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S高职院校为例,根据该校X专业培养方案,本专业学生在结束3个学期的在校学习后,会安排一次为期5个月的顶岗实习,当年10月返校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随后学期结束后再安排5个月的毕业实习.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课程既需要回应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职业困惑,还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职业目标,对毕业实习和未来的就业进行正确抉择.

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课程就可以基于效果推理,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的反馈组织教学(见表1).基于学生5个月的顶岗实习经历,让学生充分讨论自己的实习经历,建立课程安全感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情绪宣泄,通过发散聚敛的方式提炼出一定数量共同关心的问题,然后依次以小组共创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共创的过程中运用效果推理理论引导学生发掘自身资源、建立责任意识、建立广泛合作、积极拥抱意外、唤醒自控意识,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

3.2效果推理理论在学生就业决策和职业发展中的实践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一个人无法知道所有的职业信息,从而导致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十分迷茫,加之因果推理的思维惯性,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中,毕业生处于巨大的焦虑中.这时应启发学生运用效果推理理论进行职业选择,即面对就业的不确定因素,积极发掘自身资源,主动掌控人生方向,结合个人特质、专业、人脉及可承受的损失等因素进行选择,若可以接受最坏的结果就尽快做出选择.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效果推理五原则”指导自己的职业发展.鼓励学生始终主动掌控自己的人生,一旦理性判断方向不对,敢于基于现实尽快调整职业方向;贯彻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广泛建立合作关系;当发生意外时,积极应对这些偶然因素.

3.3效果推理理论在就业指导咨询中的实践

个性化的指导咨询是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补充,可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效果推理的思维方式在咨询中能帮助两个咨询主体最大程度地消除焦虑.对于咨询师,要明白自己不可能全知全能,应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也无须坚持时刻守护学生的态度,而应该基于学生的问题,从可能的途径去唤醒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自觉并努力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对于来访者,要相信助人者自助,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咨询未知的信息、可能的原因、内心的自我发现,而并非将自我完全抛给咨询师.

4结语

就业指导是一个“过程”,而非一时一地一事的临时性措施.高校应努力探索和借鉴更多的“他山之石”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成长和生涯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列卫.为高职院校支撑一片天[N].光明日报,2017-09-14.

[2]秦剑.基于创业研究视角的效果推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管理,2010(7).

[3]朱薇薇.浅谈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的能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指导工作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指导工作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2、工作论文

3、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4、德育工作论文

5、论文指导记录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