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原散记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海原散记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海原散记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海原散记

最早知道“西海固”,是从一份环境资料中看到的.“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海原、固原、泾源、隆德5县(后加入彭阳)的代称,清代左宗棠称之为“苦瘠甲天下”之地.1972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人类“最不宜生存地区”.后来在张承志先生《离别西海固》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西海固,若不是因为我,有谁知道你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有谁知道你刚烈苦难的内里?若不是因为你这约束之地,我怎么可能终于找到这一滴水般渺小而纯真的意义?”西海固,这个在王维名诗《使至塞上》中称为“萧关”的地方,这个有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丽景观的地方,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令我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时候,机会是不期而至的.在我任教的班上,居然有几位来自宁夏海原的女孩子,她们有汉族也有回族,特别是家住海原西安镇小河村的汉族姑娘殷宏娟同学,对于家乡民俗和历史文化有着比较广泛的了解和兴趣.于是我常有机会请教她们关于当地的景观和回汉民俗.暑假在即,我建议同学们用手机随拍一些地理景观,植被,民俗等图片和视频,由殷宏娟整理后集中发给我,帮助我进一步了解海原.我的提议得到同学们的欣然同意,这个约定和后来的合作,使这个暑假充满了惊喜.

同学们发来的图片,比我预期的还要丰富.青年人对事物总是有着和憧憬,从湖北到宁夏,有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路程,非常辛苦,但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没有不愿坐的火车”.在她们回乡的路上,我就收到了一组手拍的图片,有西安的巍峨城墙(后来知道是火车站附近的尚德门),宝鸡一带的郁郁葱葱的森林,宁夏境内的荒原与绿地交互出现,以及目的地海原县.这些图片完整地呈现出植被环境由南向北渐渐干旱的状态.同学们一路上的随拍,使我感到,仿佛在随着她们一路远行,这个距离很远,也很近.

海原草木

同学们到达海原后随拍的图片中,我最迫切希望了解的是当地的植被状况,因为植被是地理、气候的标志.各地的植物草木,和各地人一样是有性格的.在同学们的随拍中,草本,乔木,灌木都有,植物种类比较齐全,其中还有好些当地农作物.

海原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区,也是典型的干旱地区.海原的草,不像南方成片生长,而是散落在山坡上、平地上,逐水而生.这些荒原上的野草,最普遍的是“冰草”.有人做过试验,这种草连一般的除草剂都杀不死,其生命力之强盛,令人叹为观止.在一段视频中,我看到村级公路两旁种草,也很有讲究,草皮是以行道树为中心,呈网格状分布的,这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办法.在小河村,有一种当地叫“硬条”(实为柠条)的低矮植物,枝叶特别密实,生命力也极为顽强,是用于防沙固土的优良植物.海原当地生长的药用植物有几十种,遍地都可以找到草药,小殷自己只认识白茅根和甘草.白茅根清甜,熬水喝可以清热止咳.甘草在当地叫“杆杆草”.这种古来号称“药王”的植物,特别适合在黄土高原的干旱丘陵地带生长.土壤深厚,而又干旱少雨的特殊环境,使这里的甘草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名扬中外.

在海原,有一棵远近闻名的 “震柳”.柳树在我国足非常普遍的树种,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这棵约有500年寿命的古柳生长在海原县西安镇一处洪水冲沟中,树干底部已经中空,呈枯朽之态,而上部却枝繁叶茂,冠盖如云.这棵曾被百年前大地震撕裂的柳树,似在向世人宣示:唯有坚守,才能战胜灾难.它已经成为活的历史书,值得我们阅读它,理解它;这种可贵的“震柳精神”,已经成为海原人民的精神财富.

在海原,白榆多见,古树也常常可以见到.根据潘富俊先生《草木缘情》一书对黄土高原植物所作的研究,白榆是少数生长在黄土高原的阔叶乔木,白榆作为海原本土树种,有着多种用途.榆荚可食,小孩子们喜欢从枝头摘来吃,有一种淡淡的甜味.榆树树洞流出的汁液,也被当地人用来治疗眼疾,是一种偏方.小殷姥姥家附近,有一棵被称作“神树”的白榆,从手拍的图中可见粗壮的树干,巨大的树冠犹如华盖.树身上披着红色的被单,那是人们祈福的时候挂上去的.据《汉书郊祀志》,汉高祖刘邦“祷丰卡分榆社”,以榆树为社神.把古榆树作为神树,明显是一种古风的延续.

2003年以来,鉴于严峻的环境危机,宁夏全境封山禁牧,使森林覆盖率大大提升,沙化面积大减.从同学们在海原的牌路山公园.南华山生态公园所拍的图片来看,那里的绿化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夏天雨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犹如江南园林.南华山森林生态状况更好,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也在慢慢增加.

与干旱少雨的环境相适应,当地的粮食作物,基本上都是耐贫瘠与干旱的作物,品种也比较古老.在小河村,粮食作物以小麦,荞麦,小米为主.暑假正值七月下旬,麦收时节.照片中可见阳光下金灿灿的小麦.可惜今年又遭遇大旱还加上蝗虫灾害,收成并不好.

海原的乡土果树是花红、苹果、杏、桃,乡间还可以见到成片生长的野生桃树,小殷家院子里有一棵杏子树,夏日里结实累累,果实甘甜多汁,一个假期中“吃美了”.野生桃树结实小,也可食用.若当花时,想必也是“灼灼其华”,自有一番灿烂.

蒲篮民俗

方言是民俗的重要载体,二者关系密切.小殷发来的图片中,有一个圆球状的有盖的编织篮,是她的爷爷亲手编的物件,当地方言叫“蒲篮”.在小说《白鹿原》中,多次出现“蒲篮”“针线蒲篮”这样的关中话词语.我查阅有关资料,方知海原方言属于关中方言西海固片区,与《白鹿原》中方言(关中西府方言)是大同小异.小小的蒲篮,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了解海原民俗的大门.

同学们拍的图中,有当地称呼“甜馍馍”“地软软”的物事,“甜馍馍”“地软软”均为关中方言.“甜馍馍”是玉米窝窝头,“地软软”是地衣类植物,当地习惯用来炒菜,做包子.这种东西在雨后的山坡上到处可见.小殷记得小时候,只要下雨,一帮孩子就成群结队在山坡上捡拾.捡拾“地软软”和把玩指甲花(凤仙花),鸡冠花(当地把鸡冠花,蜀葵都叫做鸡冠花)都是乡村孩子的乐事.干旱的土地,貌似贫瘠枯燥,却蕴蓄着生命,“地软软”,仿佛就是生命无所不在的象征,只要有那么一点雨水,生命就蓬勃而出了.

海原饮食民俗,更是具有关中色彩.当地用黄米(糜子)做的饭也叫“黄米饭”,配上油泼辣子、酸菜猪肉就是家常美味了.荞麦面可以做搅团,麻食(当地还把荞麦面当做糖尿病患者的辅助食品).在乡下,办红事,讲究“十三花”,也就是十三道正菜;办白事,是“碗碗菜”.其中的菜肴.在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西北作家的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

由于地震的巨大影响,当地民俗中有着强烈的地震文化元素.当地流传的故事,不少是和地震有关的.孩子们从小就听到许多关于大地震的传说.小殷的奶奶讲过一个据说是真实的事情:大地震前,有位白胡子老人手里捧着一个桃子,走街串巷,念念有词:“手烂桃不烂”(谐音:守难逃不难),似乎在预示着一场大灾难的降临,劝告人们赶快逃命.这些故事真伪难辨,但足以反映人们对大地震的恐惧,无奈的心理和强.烈的防灾意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集中体现在宗教当中.海原是个回汉聚居的地区,在宗教方面,除了回族的清真寺,汉族居民的宗教信仰也很有特色.殷宏娟介绍,当地几乎每个村都至少有一个庙.她们家所在的小河村,有三个庙,分别是观音庙,女娲庙和方神庙.古来相传,香火不绝.每年的庙会,总是如期举行.观音庙在全国都比较常见,女娲庙和方神庙则比较有地方特色.女娲庙供奉女娲娘娘,体现着黄土高原古老的女娲崇拜观念,而方神庙同样古老,据《文选》:“山灵护野,属御方神”,按(唐)李善注:“方神,四方之神也.”,是地方保护神.这里方神庙所供奉的是“九天圣母”,也就是著名的道教神“九天玄女”,育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海原民间还有一项特殊的风俗习惯是炒豆子,将扁豆、黄豆等原粮炒熟吃.原先是每年二月初二食用,以应“龙抬头”节令.后来大地震时,很多人被压在房子下面,靠着吃原粮活下来.这一风俗也就被赋予了人们感恩的心愿和色彩.

秦腔 民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原旧属甘肃,当地传统的戏剧是秦腔,与八百里秦川流行的一致.在水深土厚,生计艰难的地方,粗犷豪放的秦腔给予人们乐趣,熨平心中的苦难,带来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正如明代唐顺之所言:“西北之音慷慨,东南之音柔婉,盖昔人所谓系水土之风气” .

我了解到小殷的爷爷是一位秦腔戏迷,曾请小殷捎给爷爷一本昆曲的画册,向老人展示一下完全不同于秦腔的南方戏剧,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昆曲曲目(如《牡丹亭》,《长生殿》等),她爷爷居然都看过“秦腔版”而且喜爱!由此可见,地不分南北,中华传统文化是博大而兼容的,中国传统戏剧的“异质同构”也可见一斑.在当地,一般老年人都会演唱几段秦腔,至于“过庙会”,办喜事,都要请专门的秦腔班子来唱戏,还有一种“社火”,属于业余性质的秦腔表演,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

海原是“花儿的故乡”, “花儿”这种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民歌歌种,受到回汉民众的广泛喜爱,如今已经传播到海外.同学们发来一位90后歌者演唱《花儿》的视频,歌词内容热烈,深情,声调高亢,悠扬,韵味绵长,令人感动不已.《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中著录有一首古老的《花儿》歌词:“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前川后川川套川,下川里驮来了果子.唱得舌焦口又干,尕妹妹润了个嗓子.”内容质朴,含蓄而富于诗意.海原地形,往往山地平地对半(本地叫旱地和水地),恰好与这首花儿当中的“高山平川”相符.

海原歌谣中,最令人震撼,也最具有神秘感的是海原大地震前流行的《摇摆歌》.《摇摆歌》有多首,1920年“海原大地震”幸存者的后人们大都还记得.小殷的奶奶当年从长辈那里学会传唱,至今还完整地记得一首《摇摆歌?园子里的绿韭菜》:

园子里的绿韭菜/摆摆摇/货郎子哥哥快挑来/摇摇摆/咯呀咯噔摇/哗哩哗啦摇/货郎子哥哥不挑来/摇摇摆/地摇了/稀哩哗啦塌散了/哗啦哗啦摇/咯呀咯噔摇

小殷的奶奶讲,那会儿小孩们唱这些歌,大人听到会制止的,因为不吉利.此外迹有如:

《摇摆歌?大豌豆开花》(其四):大豌豆开花/摇一摇/麦出穗/不是王法吆/摇摇摆/咱两个睡

这几首大地震前一段时间流行于当地的童谣对于地震有着直观的预见性描述,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也有不少专家考证过这些歌谣.一位地震专家提供了一个思路:或许是小孩子特殊的敏感,产生了这种对于大地震预见性的歌谣.歌谣语句缺少逻辑,但充满了动荡,恐惧之感,给人以强烈的诡异和不安之感,这与历代记录的带有谶语性质的童谣极为相似.这大概也可以作为当地“地震文化”的一个内容吧.

石窟古迹

海原因位于丝绸之路北端,也是丝路南北交汇之处,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当地有古代遗址如城墙,烽火台,古驿站等多达400余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位于西安镇的天都山石窟.

小殷家住西安镇附近,当地老人传说此地是西夏王的马场.而这里也正是著名的天都山西夏石窟所在地.

天都山也称西华山,当地人称西山,位于海原县西安镇(古西安州古城)附近,石窟开凿于宋夏时期,全山共有石窟6孔,大小殿宇13座.昔日的天都山寺庙成群,山林苍翠.天都山巍然挺立在高原之上,特别适合观看日出日落,还可以眺望几十公里外甘肃靖远境内的黄河.若在晴朗的黄昏,从山顶西望,只见运处有闪闪发光的金色带子流淌天际,与落日余晖相掩映.那“金带”就是黄河,这幅景观,再现了王维笔下“长河落日圆”的真实图景.

天都山石窟,一说是西夏皇家寺院,一说是西夏王行宫.现在经过考证,天都山石窟已被确认是西夏皇族宗教生活的场所.传说的“天都山避暑行宫”,其位置应在与天都山相邻的南华山灵光寺附近.根据同学们实地踏勘,灵光寺古迹已经不存,目前也只有原址可以看看了.

天都山石窟历经千年沧桑,数次毁于战乱与地震,几次重修,近年来,石窟群又重新塑神佛像,再次展现了她的雄姿.窟群融佛、道、儒三家为一体,每年四月初八都举行为期三天的盛大庙会,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天都山石窟在1989年被海原县宗教局定名为“天都山道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

《海原县志》载:“天都山,高出群峰,延袤百里……自夏及秋,积水不解.”天都山道观有一处龙王殿,其下的一泓泉水古称“观音湫”,今叫龙王池.水从龙头中涌出,也的确是“自夏及秋,积水不解”,这与史书中所描述的泉水很一致,泉水甘洌爽口,朝山之人至此必饮,祈福消灾.

北方地区流传着“百年的古道走成河”的说法,那里每一处古道,沟渠,都蕴积了历史和文化的含义.殷宏娟家旁边就有一处残存几米高的古代烽火台遗址,她说念初中时曾经爬上去过,“至今还记得那种激动和震撼”,可是这次回乡却无法拍摄了,她看到的是被推平了的一片废墟,这是乡政府“统一规划”的结果.显然,地方政府保护文物古迹的责任感有待加强,否则将会留下更多的遗憾.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宝贵的价值,一旦发掘出来,它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光彩和财富,我们应该珍视,保护,合理利用才对.试看当今旅游业发达的地方,除了极个别情况之外,哪个不是靠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吸引游客的呢?

硒砂瓜熟了

“我们这里的硒砂瓜熟了,给您寄点吧?”小殷在微信中这样说.她还不知道,硒砂瓜作为宁夏特产,早已行销全国了.

硒砂瓜又被称为“戈壁两瓜”、“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主产于宁夏中卫市环香山地区,故又称为“香山硒砂瓜”.

海原也是硒砂瓜重要产地.海原是典型的极度干旱区.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当地农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旱地压砂种瓜的独特方法.把经过风化、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岩石碎片,拉运铺压在土壤上,达到提高地温、蓄水、保墒的作用,加上当地温差大的特点,培植出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甘甜的大西瓜.这种优质西瓜,早已行销全国,将清凉与甜蜜带给各地的人们,硒砂瓜种植也成为当地一个支柱产业.在海原,其他经济作物如小茴香,马铃薯,玉米也在当地形成产业化种植,其中小茴香早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种食药兼用的经济作物,有着广阔的市场,为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收益.

在这样一个交通与资讯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地方特产很容易普及,导致市场的趋同性.另一方面,各种理念包括建设理念也很容易传播和趋同,从同学们发来的图片看,海原的城乡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新城区,道路,学校,超市,小区与全国其他城市区别不大.不过有位同学家回族风格的院子很吸引我的注意,这个院子是传统的四合院,雕梁画栋,房间里有藻井,庭院中有果实累累的苹果树,野鸽子崔院里平静地栖息.我不由得夸赞这个庭院的美丽静谧,可是,这位同学告诉我,这个庭院不久就要拆迁了,县里有新的规划.

在西安镇的村庄,古老的土房子都得拆掉,重新修建成统一的新农村.海原城乡在融入现代化生活方式,在享受现代的文化、文明的同时,那些古老的,传统的东西似乎也渐行渐远.张贤亮先生对西北情有独钟,他曾经说过,“荒凉也是一种价值”,正如他创立的西部影视城带来巨大收益一样.如何在与时俱进,跟上现代化步伐的同时,发现和保有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和价值,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几十年前,地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胡焕庸线”,也叫“漠河一腾冲线”,此线西北一侧是“大漠孤烟直”,人烟稀少;东南一侧是“小桥流水人家”,人烟稠密.海原,正处在胡焕庸线西北一侧的荒寂之地,早在1922年,孙中山先生为大震之后的海原题写过“涌金门”题额,祝愿这块土地早日走上康庄大道.如今的海原,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与西部其他地区一样,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一方面响应政府“新型城镇化”,尽量实现公共服务上与东南部地区的均等;一方面是海原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改变着家乡的面貌,把这片“苦瘠之地”改造得越来越宜居,把“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变成流淌着绿色与甜蜜.写到这里,想起同学们所拍的,海原城隍庙牌坊上“海纳百川,原载众生”八个大字,仿佛昭示着海原的明天会更加开放和美好,海原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频阳

作者简介:李皓(1970—),男,湖北潜江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大学文学硕士,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殷宏娟(1997—),女,宁夏海原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16级学生.

海原散记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海原散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海原散记方面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