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方面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跟垂体后叶素致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类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护理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垂体后叶素致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

杨小红

兰州新区中川人民医院医务科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 要】垂体后叶素为常用止血药 , 需要大剂量持续使用,但是达到止血疗效时超过生理剂量,所以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本文意在对垂体后叶素的药理进行介绍,结合垂体后叶素的不良典型病例的研究,从而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重视,防止不良反应加重,并给予对症护理,达到缓解患者病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护理措施

垂体后叶素的组成成分为牛、羊、猪等动物的脑垂体后叶,制作途径为脱水、干燥、研细,垂体后叶粉的稀醋酸灭菌溶液即为临床上应用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 [1] ,抗利尿激素是其有效成分,即加压素[2] ,在非手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肺结核咯血的过程中,其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止血药.在支气管扩张咯血、肺结核咯血等疾病引发出血的止血过程中,垂体后叶素得到了广泛应用.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报道已有不少 , 收集发现,近年来,22篇相关医学研究报道了垂体后叶素多例不良反应,共 228 例.同时,个案报道了垂体后叶素相关不良反应,共 9 例[3] .统计表明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发生年龄 15-80岁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5 % 左右.本文所述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患者属于用药部位损害及其护理措施不当引发的全身性损害.

1 病例如下

患者,男,43 岁,于 2016 年 7 月 25日入院,咳嗽、间断咯血 2 天,每次量约40ml,门诊以“咯血原因待查”收住,经过导管室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 栓塞术诊断为支气管动静脉篓, 住院后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置留置针于右手背静脉,给予脑垂体后叶素 150U+NS25ml 微量泵持续泵入,止血敏组液体静滴,脑垂体后叶素12U 静滴,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期间每日更换穿刺部位一次,部位分别为双手手背静脉、双上肢尺静脉、桡静脉.患者于 6 天后自诉穿刺部位疼痛 , 更换穿刺部位于左前臂外侧关节下 10cm 处 , 静脉通路通畅 , 回血良好 , 并使用微量泵泵入后叶素 150IU+NS25ml, 随后发现沿血管有一面积 4cm2 的皮肤发红 , 无肿胀,无压痛,病人没有任何不适.随后再次更换穿刺部位于右手背静脉,对发红穿刺部位使用洋芋片外敷,并结合药物膜综合外敷治疗,期间局部皮肤仍发红,住院 12 天后出院.出院两天后皮肤发红区出现黄豆大小的水泡并破溃坏死.给予生理盐水冲洗每日一次, 贝复新涂抹后敷料包扎每日一次,告知患者抬高患肢,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并给予烤灯治疗.四日后发现有感染症状,发现结痂下有脓液积留,给予消毒及皮片引流包扎处理两次,创面有新的肉芽组织增生,坏死皮肤完全恢复.

患者,男,45 岁.以肝硬化于 1988年 1 月 19 日入院,次日呕血 800ml,用 12号头皮针头在左侧头静脉和腕关节近心端相距 5cm 处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对 VP治疗进行连续应用,每天应用 80-120 单位垂体后叶素,3d 后发现具有较差的静脉回流,但是没有外渗,第一时间对输液部位进行更换, 第2d发现有0.2×3cm及0.1×1cm暗红色坏死出现在原穿刺点近心端,方向为沿头静脉,即用 0.25% 奴夫卡因局部封闭,次日涂覆烧伤Ⅱ号,无菌纱布包扎,三天后痊愈[5] .

患 者, 男,50 岁. 肝 癌 合 并 上 消化道出血,入院时间为 1987 年 10 月 30日.给予其静脉输入 20 单位垂体后叶素+250ml10% 葡萄糖,3h 后发现输液局部皮肤呈暗红色、肿胀,虽然具有良好的静脉回流,但是仍然第一时间将输入停止,对输液部位进行更换.第 2d 上午发现有水泡出现在原输液局部,第一时间在无菌条件下将泡内渗液抽净,在局部土烧伤Ⅱ号,其组成成分为黄柏、榆材皮等,用无菌纱布将其包扎起来,当晚有水泡再次出现在局部皮肤,第 2d 有三个坏死灶分别有3×0.5cm,1.5×0.5cm,1.5×4.0cm 大 小 , 敷烧伤Ⅱ号,2 天后结痂,5 天后脱痂痊愈.

患者,男性,54 岁,就诊原因为反复呕血、黑便 5 年,复发加重 1h,收住院时间为 2014 年 4 月 9 日,收住院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既往有肝硬化病史.2014 年4 月 20 日以 4ml/h 的速率给予其持续静脉泵入 48u 垂体后叶素 +40ml0.9%NS,应用24GY 型留置针穿刺左下肢大隐静脉,一次成功穿刺,同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维生素 K1、氨甲环酸等药物,保持通畅的输液,4 月 22 日发现穿刺点肿胀,有水泡出现在皮肤上,大小不等,呈白色,第一时间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将水泡中积液抽取出来,用 50% 硫酸镁湿敷,第 2d 局部皮肤呈紫黑色,面积 8cm×6cm 左右,表皮部分破损,渗出淡液体,遵医嘱用碘伏油纱将其覆盖起来,持续灯烤,一段时间后换药, 对感染进行预防, 伤口仍然无法愈合,给予患者清创植皮术治疗,最终愈合.

2 讨论

2.1 垂体后叶素药理分析

从上述病例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出血咯血等出血止血过程中极易发生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垂体后叶素的有效成分为抗利尿激素(即加压素,P),加压素通过其受体产生生理效应,它的受体包括 V1、V2 和 Oxytoxin 受体,人体内源性P 主要在肾脏分散区域分布,结合集合管髓质内与上皮内的 V2 受体,将抗利尿作用发挥出来,具体途径为:(1)促进髓质内 NaCl 的增加,从而将抗利尿的生理作用发挥出来;(2)通过 cAMP 途径,促进肾髓质与肾皮质外层集合管腔细胞对水通透性的增加,从而为高渗尿形成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也可以结合血管平滑肌内的 V1 受体,对血管平滑肌张力造成影响,收缩血管,为血小板聚集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从而将止血作用发挥出来.但是,由于和 V1 受体相比,V2 受体和 P 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因此在应用垂体后叶素达到止血效果的剂量也会在抗利尿的作用下引发各种不良反应, 如稀释性低钠血症等.在止血应用垂体后叶素的相关治疗指南均要求给药过程中保持较大剂量,同时保持持续性,而药物蓄积在体内极易引发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

2.2 皮肤坏死出现的原因

a. 护理人员缺乏对垂体后叶素的药理认识,缺乏垂体后叶素使用的重视.

b. 主治医生没有针对这一药物的使用给予特别的医嘱,无法引起相关护理人员的重视

c. 药物因素:(1)同一静脉长期泵入垂体后叶素可刺激血管导致局部痉挛缺血;

(2)长期高浓度泵入血管加压素,可使局部血管血液浓度降低,静脉壁内营养血管发生痉挛,使得渗透压增加静脉壁渗血.

d. 患者对于垂体后叶素使用的不良反应没有了解,也没有医务人员对其做出说明,导致患者对于出现的症状无法做出判断.

3 护理心得

(1)稀释药液,把药液浓度降低.临床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应该对输液速度进行严密观察和严格控制,使药物向患者体内准确及时进入,从而将积极作用发挥出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采用微泵输注垂体后叶素一方面能够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临床疗效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将良好的前提条件提供给不良反应发生的减少,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给药过程中可以采用微泵,从而维持输液速度在恒定范围,对滴速改变进而改变药量对临床疗效造成不良影响或促进不良反应发生的现象进行有效避免.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血管和部位进行合理选择,将小血管及关节避开, 穿刺过程中尽可能将具有较好的弹性、通畅的回流、能够为穿刺与观察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的血管选取出来,尽可能不选用下肢血管和关节部位 ; 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常规应用,必要的情况下深静脉置管,将一条管道单独开辟出来,最好选择具有较好的弹性、粗直的静脉给药,尽可能对选取下肢静脉的现象进行有效避免,由于下肢静脉具有较多的瓣、 较为缓慢的回流,造成药物对血管具有更长的刺激时间.促进穿刺技术的提升,穿刺过程中尽可能一次成功,对反复穿刺同一静脉的现象进行严格的避免,如果患者具有较差的外周静脉条件,则应该将深静脉选取出来或 PICC置管.

(3)履行告知义务,对培训护理人员的力度进行强化,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与毒副作用进行熟练掌握,应用前将其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其充分配合.输液后督促患者尽可能将活动减少,对其注射部位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有疼痛、肿胀不适发生,则第一时间向临床护理人员说明.

(4)在输液过程中对巡视力度进行强化, 严格交接班, 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如果患者有疼痛、肿胀、穿刺部位条索状等异常情况出现, 则第一时间将注射停止,对注射部位进行更换,将原针头和无菌注射器连接起来多方位强力抽吸,尽可能抽出外渗液,用 25%-50% 硫酸镁湿敷,从而促进局部组织化学反应的减轻,最终促进患者痛苦的减轻,对局部组织坏死进行有效预防.

(5)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如果需要给予患者持续静脉泵入垂体后叶素,则应该采用留置针将两条静脉通道建立起来,定时交替应用,每 2-3h1 次,从而对局部组织坏死进行有效避免.

护理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护理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护理科研论文

2、循证护理杂志

3、护理论文期刊

4、护理论文范文大全

5、护理医学论文范文

6、护理论文格式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