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为霍山石斛正名论文范本 与为霍山石斛正名相关论文范本

此文是一篇为霍山石斛正名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为霍山石斛正名

本刊记者 姜玉桂

石斛之名,但凡对中草药有所知晓的人,多有所耳闻.作为石斛中的极品——霍山石斛,知道的恐怕也不在少数.但说起霍山石斛,就要跟你理论理论的,怕是不多见.前不久,记者就遇上了这么一位,非要为霍山石斛来正正名.他就是安徽林兰药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桂立新.

桂立新早年在金寨防疫站从事卫生检验及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并一度成为负责人.感慨于家乡有着“西山药库”的美誉,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桂立新选择了下海经商,成为上海华源制药金寨华源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总经理.2002 年创立金寨县大别山林艺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又投资成立安徽林兰药业公司,主要开发以石斛为主的中药饮片、植物提取物及中药配方颗粒等健康产品.

初见桂立新,作为两家公司的董事长,记者诧异的是他递过来的名片上,位置最显著的头衔竟然是“副研究员”.在记者采访的时间里,桂立新貌似只对一件事感兴趣:为霍山石斛正名.

发问:霍山今安在?

“现在一提霍山石斛,很多人以为就是霍山县产的石斛,这种认识完全不对.”桂立新介绍,霍山石斛的称谓,最早被明确记载在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之中.据载称:“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似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毬者,被土人以代茶茗,云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气……”

赵学敏又转引其弟赵学楷《百草镜》曰:“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芯,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及颖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

引用范瑶初云:“霍山属六安州,其地产石斛名米心石斛,以其形如累米,多节,类竹鞭,干之成团,他地者不能米心,多不成团也.”

从以上记述来看,对霍山石斛的产地与形态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所称霍山石斛是产自霍山的一种植株形态特别矮小的石斛属植物.但也有人认为,霍山石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 世纪出版的《名医别录》,因该书石斛项下记载:“石斛生于六安山谷水旁石上……”,因而将霍山地区产的石斛通称为霍山石斛.但《名医别录》的记述,仅仅是对这种植物产地范围以及生长环境的一个大致的记述,没有对植物形态特征做任何描述.石斛属中的许多植物以及许多兰科植物均可适合这种记述.而且,根据现代植物分类学资料,当地过去曾分布有许多石斛类植物,如铁皮石斛等.

霍山石斛到底是区域性的泛指,指当地所产形态矮小的石斛,还是独指某种特定的品种,记者不得而知,目前也还存在争议,从故纸堆中也不可能寻到答案.毕竟,名号本非天成,而在人为.最大的争议或在于,对于霍山一词所指具体区域的理解.由于时过境迁,200 多年前的霍山地区,同现在的霍山县并非完全一致.桂立新甚至拿出了古代地图,给记者指出当时霍山所在的区域.桂立新说,“以前所说的霍山,现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已经属于不同县市,但均在大别山地区.从现在地图来看,即今六安市所辖的霍山、金寨等地.从自然环境来看,这些地方都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对民国时方立县的金寨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底气:神奇的北纬31 度

为霍山石斛正名,是一名石斛研究者应有的严谨态度,对桂立新而言,恐怕还少不了对家乡金寨的感情.从一名卫生监督工作人员,进入石斛行业,桂立新离不开“西山药库”金寨带给他的底气.而北纬31 度,更是他常常提及的关键词.

桂立新说,金寨就处在北纬31 度,这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深处.地球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神农架,钱塘江大潮,长江、密西西比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的入海口,都在北纬31 度,又给它平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

大自然的神秘,难以捉摸,但已经明确的是,自然环境对石斛的生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在金寨,当地常年云雾缭绕,阴湿的环境下,石斛的生长极为缓慢,每年春天由上年老茎基部萌发一短枝,经历雨季的滋润、夏季的沉淀、山风的洗礼、雪水的灌溉、3 年的轮回,多糖、氨基酸等成分才能积累到最大值,方能达到最适宜采摘的时间,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时候,这个周期是5 年乃至更久.

王牌:标准制胜

道地药材的优质给了桂立新自信,但他对企业定位,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林兰公司建有2000 平方米的石斛组培中心,年产100 万株霍山石斛组培苗,坐拥3000 亩石斛、蓝莓、灵芝、茯苓、天麻等种植基地.建有23500 平方米中药饮片、植物提取及中药颗粒剂等生产加工厂,并已经通过GMP 认证.

努力之后,硕果累累.目前林兰已经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和亚健康专业委员理事单位、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得益于在石斛加工方面的领军地位,林兰公司成为六安市科技局批准的“六安市霍山石斛中药口服饮片工程中心”,还承担了《2015版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霍山石斛炮制标准的制定.在这背后支撑的,是公司雄厚的人力资源和产学研实力.公司现有高级制药工程师2 名,执业药师3 人,博士及研究生5 名,大中专以上学历30 人,与安徽农大、澳门科技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保持长期合作,其中与合肥师范学院联合成立了产业发展研究院.公司目前已经获得1 项产品发明专利和3 项实用新型专利.

“开发西山药库,发展健康产业”是桂立新的初心.为霍山石斛正名的种种努力,最终在于对其做更好地开发,为其扬名.

天麻篇

金寨天麻

金寨天麻的人工栽培起步于上世纪70 年代.1973 年八河公社(今青山镇)一位乐姓医生在室内无性繁殖天麻试验成功.1974 年,青山供销社派一江姓辅导员到黄畈公社大石药场(海拔800 米)进行人工栽培,经过四五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此后供销社逐步向外推广,到1984年已普及到全县,外省有些地方也到金寨学习和引种栽培.往年药材部门收购野生天麻每年只有一二百公斤,1983 年入库成品麻有1000 公斤,再加上供销社及社会上的留用量,1983 产量为5000 公斤以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由于人工栽培获得成功,1980 年金寨县供销社受到六安行署科学大会的奖励,给了奖金80 元,奖状一张.

上世纪90 年代初,金寨县科委引进了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该技术生产的天麻麻籽多、商品麻产量高、质量好,深受欢迎.1994 年,金寨县科委、政协特产研究所在梅山联合举办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培训班,邀请陕西省宁强县天麻研究所专家讲课,同时县科委与该所在白塔畈乡西冲村试验生产萌发菌.当年,青山镇姜河村有一菇农从宁强县购买萌发菌种4 瓶,开展有性繁殖天麻试验取得成功.此后,全县群众竞相效仿,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日趋成熟、逐步推广,但因宁强县萌发菌质量不稳定,造成有性天麻生产难以形成规模.

1999 年,金寨县科委为了打破制约天麻有性繁殖的技术“瓶颈”,特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教授王秋颖来金寨传授天麻有性繁殖新技术,并引进该所生产的石斛小菇萌发菌新品种,经过青山、燕子河、双河等地的栽培试验,商品麻的产量高、质量好、麻籽多、繁殖系数高.随后,该技术及萌发菌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0 年,全军乡何家湾村有一柳姓农户种植有性天麻2000 平方米,收入30 多万元.2002 年,由于市场行情好,天麻产量高,全县天麻的总产值达1 亿元.2002 年,金寨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编写了《天麻短料细枝栽培技术》,并在南溪、汤家汇、沙河等乡镇推广.

随着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推广普及,金寨县内“天麻热”迅速兴起.2002 年后,山区农村几乎家家种植天麻,城乡工商户、乡村干部,承包山场,成片种植.有的天麻种植大户产量达百余吨.2010 年全县天麻产量达5000 多吨,产值2 亿多元.

为霍山石斛正名论文范文结:

适合为霍山石斛正名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为霍山石斛正名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石油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