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与马克思和伊壁鸠鲁哲学观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马克思和伊壁鸠鲁哲学观

[摘 要]在马克思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伊壁鸠鲁哲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壁鸠鲁哲学主张,人应该自由地追求和享受世间的快乐和幸福生活,他认为快乐本身就是善,就是生活所追求的目的,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端和归宿.马克思早期曾写过很多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我们试图根据这些笔记从生活哲学、人的本性及自由的实现等三方面来讨论马克思的“伊壁鸠鲁哲学观”,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说明伊壁鸠鲁对马克思的影响及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伊壁鸠鲁;哲学;幸福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45(2018)03-0006-03

古希腊哲学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源头,对于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之后的各类思想的诞生或多或少都受到其影响,甚至有的学者主张,西方哲学的发展还是依赖于古希腊哲学的源本.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环节,同样与古希腊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如果忽视古希腊哲学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意义,是不可能正确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从这个层面上讲,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马克思与伊壁鸠鲁的内在联系的.

一、马克思与伊壁鸠鲁哲学的渊源

从纵向角度看,伊壁鸠鲁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起点,这里首先要涉及到一个问题:马克思是怎么选择伊壁鸠鲁哲学的呢?原因是什么?19世纪30年代初,德国“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其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这时候的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怀有很大信心,并提出更高的政治要求:要求改变“现有”与“应有”的对立,而不再满足于康德、费希特具有软弱性质的“应当”,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面对德国当时的社会情况,黑格尔将资本主义精神象征的“绝对理念”看作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过去和现有只不过是理念发展的一个环节,理念最终都会否定现有,到达现有的对面,从而完善自身,据此提出了“和解”的要求.马克思在这个时候也注意到“应有”与“现有”的矛盾,对黑格尔持批判态度.他认为黑格尔的问题在于:讨论理念是为了对人类世界进行服务,但是这种理念并不是人类所具有的理念,因此,黑格尔的研究对象即理念与其依附的主体即人是脱离的.

1837年,马克思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结识了布鲁诺·鲍威尔,这无疑是一个重要事件.鲍威尔对黑格尔把绝对理念作为宇宙精神的哲学结论持否定态度,认为宇宙精神的主体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并以此得出了反神学结论: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价值.为了论证这个观点,鲍威尔对古希腊时代后期的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中就有关于伊壁鸠鲁的研究.马克思也在这时写过很多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认为他们思想研究的共同方向都是关注对人自身的认识,努力探索人类获得自由幸福的途径,皆属于古代自我意识哲学.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派、廊下派和怀疑派的社会处境与他当时的政治状况所差无几,于是迅速展开对这三派尤其是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伊壁鸠鲁将哲学看成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哲学理解生活、揭示人的本性、论证人的自由,这种想法对马克思来说是新鲜的,正是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哲学”.

二、“哲学回归生活”

“生活”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是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在伊壁鸠鲁年代,亚历山大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分裂成三个国家,社会动荡不安,战火不断,人们不再关心神和国家这种比较宏大的主题,因为生活的居无定所和内心的惶恐不安,他们把精力都转向了自我的解脱和幸福.哲学家们也开始把注意力从探索世界的本原转向了个人的安身立命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求自身的幸福成为人们首先思考的问题,伊壁鸠鲁哲学在这时登上历史舞台.伊壁鸠鲁的哲学几乎就是幸福论,因为他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们的幸福与快乐.西塞罗以后的罗马人通常把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理解为一种肉体上的放纵.但是伊壁鸠鲁本人并非一个这种意义上的“伊壁鸠鲁主义者”,他所追求的“快乐”不是“享乐主义”也不是“纵欲主义”,而是指肉体上的淡泊和精神上的安宁.快乐是什么呢?对伊壁鸠鲁来说,快乐和善是相互联系的,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目的.但是,他认为快乐和痛苦应该是有所选择的,有的快乐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是要舍弃的;有的痛苦承受之后会有更大的快乐,是要坚持的.苦乐取舍的标准就是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安宁.在伊壁鸠鲁看来,快乐与幸福没有什么区别,例如他曾在 《致美诺凯乌斯》中说道:“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无扰,就是幸福生活的完成”.

马克思青年时期在面临职业上的选择时,也在思考什么样的职业可以为人们带来幸福,人们如何实现幸福.马克思从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中.得出,“哲学非常懂得生活”的论断.对于马克思而言,伊壁鸠鲁哲学的真正意义是促使哲学回归到生活中来,开始关注真正的现实的人,具有一定的彻底性,这是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欣赏.但是,马克思并不是一味地推崇伊壁鸠鲁哲学,他在认同伊壁鸠鲁哲学的可取之处时,也指出了其内在的矛盾.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生活”的立脚点不是现实的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其“快乐生活”的根基(原子论)并不稳固,从他的原子论来分析,他所主张的“生活”是封闭的.在对“生活”涵义的分析上,马克思较于伊壁鸠鲁有所超越,马克思的“生活”是建立在人的现实生活上(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哲学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是要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但伊壁鸠鲁的“生活”只是“精神原子”的“自娱自乐”,排斥与现实生活的相互联系.

三、“神人”与“凡人”

哲学回归生活,然而什么样子的生活才是“人”的生活?这就要涉及到人的本质问题.在古时候,神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掌管人的命运,掌控赏罚善恶的标准,人的本质是与宗教紧密联系的或者说是相通的.伊壁鸠鲁信奉的“神”是与世无争的,与现实世界隔离,在世界之外存在,拥有最好的幸福.伊壁鸠鲁认为这种“神性”的幸福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他把肉体的感觉快乐也就是现时的快乐,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将人的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自然的和必要的,维持日常基本的吃穿,得到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使自己能生存下来,才能谈快乐.第二种就是自然的非必要的,例如奢侈的衣服和铺张浪费的宴会,这种过度的需求会让人们永远得不到满足,遭受巨大的痛苦,是不必要的.第三种是非自然非必要的,例如贪求权力和追求虚妄的名声,这种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需求,也会让人遭受痛苦,是不必要的.由此,他认为痛苦来源于无穷尽的需求,所以他认为应该把人的降到最低,这样就能保持淡然的心态,能获得更大的快乐.相对于肉体快乐,伊壁鸠鲁更强调精神快乐,他认为精神快乐是痛苦的消除,是一种没有烦恼,没有过度,没有过多需求的淡然状态,是高于肉体的感觉快乐的,因为人们的很容易过度,而且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不已.只有在精神快乐里,在健康的身体,知足常乐的心态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达到真正的幸福生活.所以聪明的人应该跳出的沟壑,追求精神快乐.这就是伊壁鸠鲁的“不动心”的快乐生活,只要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称为真正的“神”.

马克思曾对其评价:“只有上帝才是‘幸福’,才是那独立自在的虚无的纯粹平静,才完全没有任何规定性,——因此与哲人不同,上帝不是居住在世界之内,而是在世界之外”.从这可以看出,神已经失去了掌控世间万物的权力,只是一个存在着的与世隔绝的神,马克思清楚地觉察到伊壁鸠鲁“神人”思想下所蕴含的无神论倾向,神只是个人自我意识的一种不动心的状态,从这个方面讲,马克思和伊壁鸠鲁都试图挣脱任何束缚人的羁绊,对待传统宗教的观念是一致的.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受神束缚”到“神性快乐”的转变是值得称颂的,但是马克思并不是仅仅注重个人的神性的心灵的无纷扰,他关注的是从“神人”变成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具有能动性的人,这种不断的实践活动的创造是作为整个现存世界的基础而存在的.也就是说,现实的人从现实的前提出发,通过各种感性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进而创造感性世界——与自然界是有所区别的.而伊壁鸠鲁的“神人”则是出于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不是马克思所强调的现实的人),这样的人只是在日常常识的意义上与自然界发生作用,是享有至善的自足的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则是时时刻刻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整个感性世界.

四、自由的论证与实现

马克思少年时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曾提到了自由的意义,在职业选择时,提倡自由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并奋斗一生,但是他在那个时候所追求的自由没有靠谱的理论作为支撑,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马克思的毕生追求是自由,在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中,“神人”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因而具有自由性,这也是吸引马克思研究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在伊壁鸠鲁的哲学中找到论证自由的观点——原子偏斜说,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一样,都主张原子和虚空构成世界万物,不同的是,他认为原子不只有形状、位置、次序的差异,还有重量上的差异.正是因此原子有重量,所以才能在虚空中进行直线下降运动.此外,他还主张原子有偏斜运动,原子在进行直线下降运动的同时,因为自身的偏斜运动,使得各原子之间相互碰撞,组合成世界万物.马克思对此评论到,正是因为伊壁鸠鲁提出在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原子同另外的原子发生关系,它的运动轨迹开始改变,不再是直线运动而是进行偏离直线的运动,这样才具有创新性,让人欣喜若狂.如果只是单纯的按照原有的路线运动,那么原子和虚空是一样多的即原子构成的就是虚空本身,这样一来和德谟克利特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此外,马克思认为原子的倾斜还可以用来分析自由意志如何可能的问题,如果所有事物的运动总是围绕其原定的次序进行,新的运动也只是用固定好的路线从旧的运动里产生,那么感性世界的生物怎么会有自由意志呢?如果原子也不发生倾斜产生新的运动来突破命运的羁绊,人类的自由意志又怎么能冲破固有的锁链,我们怎么能够获得快乐呢?怎么能根据自己的内心进行改变呢?从这里可以感觉到,马克思认为这种倾斜就是原子真正的质,是自由意志,正如他把这个思想运用到意识方面那样,偶然性是自由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偶然性的考察体现了人的自由精神,表明主体即人是一种突破客体的限制进行自由创造的可能性存在,彰显了其不受命运必然性束缚的可能.另外,马克思认为原子的倾斜表现了个体性自由,原子在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是自身独立性的丧失,但是原子的倾斜运动正是对自身的扬弃,是自身的否定,是对自由的彰显,从而深入地考虑了人的自由问题.从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从伊壁鸠鲁哲学中发现了自由,这个思想为他后来的实践(革命)活动提供了哲学论证,促进其改变世界思想的形成.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伊壁鸠鲁式自由对马克思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但是对于马克思来说,这种自由有些“避世”意味的消极,太过小气,所以他强调通过革命的方式让全人类获得自由.

五、结语

众所周知,马克思具有很强的批判意识,通过对他人的批判来完成自身的否定式更新,但在他一生中,只有对伊壁鸠鲁是没有进行过公开反驳的,在他之后的思想理论中也都或多或少地看到伊壁鸠鲁的影子.当然,这并不代表马克思认同伊壁鸠鲁的全部思想,他只是暗自地进行了改进,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看到马克思批判伊壁鸠鲁的原因.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然而,伊壁鸠鲁哲学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改变外在世界(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他只是为了们祛除内心的及错误想法,为人们提供正确的认识,只是想让人们挣脱宗教的束缚,达到心灵的无纷扰和身体的无病痛,过上幸福的生活.虽然马克思的哲学也主张提供正确的观念,让心灵得到解放,但是他还提倡能动地改变世界,在劳动中获得人的全面解放,在实践中拥有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马克思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马克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

2、马克思主义论文

3、马克思主义杂志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6、马克思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