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跟湮没于历史尘埃的人道主义张资平的日本书写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浅析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湮没于历史尘埃的人道主义张资平的日本书写

摘 要:结合前人有关张资平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张资平的日本书写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肯定人的价值,同情社会弱势者,灵与肉的书写;进一步追溯其人道主义思想的渊源,即源于早年教育的熏染和日本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张资平 日本书写 人道主义 思想渊源

20世纪初,作为创造社“三大巨头”之一的张资平,他的文学活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但因他最后做出了不同于创造社其他人的选择——沦为文化汉奸,他的作品除了被当成反面批判材料外,几乎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一位作家不应因一个符号而一概否定,张资平留日时期的书写所流露出的人道主义思想也不应被我们否定.本文通过细读张资平留日时期的书写,结合前人有关张资平的研究资料,发现张资平的日本书写体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并进一步追溯其人道主义思想的渊源.

一、人道主义的具有表现

“人道主义”一词最早在古罗马思想家M.T.西塞罗那里提出,是指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文艺复兴后,人道主义指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是指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一种精神;当代学者颜敏提出,“人道主义是从人的整体概念、人的本质出发,把个体作为人的一个平均数来看待.在这种认知范式上建立的人的意识,强调人的同一性,引申出人人平等,反权威、反特权,慈善博爱和同情弱者的倾向”.[1]张资平没有系统传播过人道主义思想,但他早年日本时期的书写流露张资平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子,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

(一)肯定人的价值

肯定人的价值,反对封建教会,追求人的个性发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张资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冲积期比石》中.小说以“我”和韦鹤鸣这两个孩提时一起在私塾蒙学,少时同受新式教育,青年时同去日本留学的年轻朋友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描写了留学生鹤鸣在故国和异乡所遭受的冷遇、歧视以及中日青年在学习生活中所建立的虽短暂却真诚的友谊.“这部作品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作家的传记资料,而在于表露出日本留学时期的张资平所怀的人道主义思想.”[2]《冲积期比石》中肯定人价值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人’这个‘万物之灵’的赞美”“反对欺压劳动者的不人道行为”“揭露了教会黑暗腐朽的内幕”.

首先,体现在“对‘人’这个‘万物之灵’的赞美”.

小说前面有“以诗代序”.

真强者,不饮弱者之血.

真智者,不哂愚者之言.

五官常占有空间最高之位置,

肢体的半数可以支持重大的,

这是造物特赐之恩惠!

也是万物之灵底特征!

要不辜负这特赐之恩惠.

如何利用这种特征,

未成化石之先,应当思念及底!

整首诗是对“人”这个“万物之灵”的赞美,突出地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后,受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的知识者发现我国封建专制社会是非人的社会,从而提出了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问题.

其次,体现在“反对欺压劳动者的不人道行为”.

小说第16节写曾经出任过知县的老爷在村里作威作福时的人物议论:

“你们拿‘劳心者治人’的大前提来威吓一班真的朝勤暮苦的人,吮他们的脂膏,饮他们的血汗.”

“村中的贫富贵贱阶级不是你们作成的么?”

“你们是村中的专制君主!你们是村巾的帝王!”

第35节写农村的一些剥酣情况:

我诚恳的告诉地主.“现在时代交了,能够自食其力的人就是最光荣的人,不能够独立生活,吃他人劳力所获得的果的人就是最卑劣的人.你们快把农田所有权让回给有能力耕种的人.”否则的话,你们‘最宝贵的独立性要日渐消灭,你们的最可耻的依赖性要一天天地发表,最后你们的人格也就随之’消灭,精神上说你算是死人了.

张资平对富人“失道”的行为挺身而出表示,体现了人道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反对封建剥削的思想.

此外,张资平的人道主义思想还体现在揭露了教会黑暗腐朽的内幕.

凡是宗教的奴隶生活,都是人工的,伪造的,不自然的!

10个牧师里头有9个是利用宗教,来鱼肉教徒.

这些慷慨激昂的话语指责了教会与牧师的虚伪.申牧师纵容他女儿与马公子成奸最后又被抛弃,揭露了申牧师以女儿谋财的卑鄙无耻.此外相似的描写还体现在《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中.

不单她自己愿意,她的养父——做牧师的养父,也默认她这种卖身生活,多挣几个酒钱给他.

底养父是要她每礼拜日,在小礼堂李,按按风琴,向礼拜堂听众多捐提几个钱;夜间还要交他,到一家教琵琶和跳舞底司匠家里去准备……

秋儿不幸被,为父的牧师不仅不持有基督教该有的同情理解与宽容,而且还强迫秋儿继续利用身体赚钱来满足他的酒瘾,揭露了教会的虚伪,表现了张资平的人道主义同情.

(二)同情社会弱势者

张资平的人道主义思想还更多地表现在对弱者、不幸者深深的同情,以及因为自己无力相救或未及时相助而发自内心的忏悔.在张资平早期的海外书写中,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同情,对弱势女子的同情.

1.体现在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同情

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儿童时代,也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发现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时期.对儿童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人性的人道主义思想.对儿童的关注与同情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张资平的短篇小说《木马》中.《木马》主要讲留中国学生C寄居在贫困的林翁家,林家女儿瑞枝遭丈夫遗弃后的艰难生活,还有瑞枝三岁的女儿美兰因没有父亲和家境贫穷经常被欺负的经历.

如美兰经常没衣服穿,并且所穿的衣服是别人给的,因为家里穷,经常不能吃饱,不能拥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美兰进来穿的是一件半新不旧的青色间紫花条的绒条衫,已经烂穿了几个孔,听说这件衫还是去年中年节隔邻住的船长送给她的.

美兰近来常偷出去,跑进邻近人家的厨房里讨东西吃.装出一个怪可怜的样子,看见男人便叫“爸爸”!女人便叫“妈妈”!

美兰想买那匹木马有两个多月了,还没有买成功.她晓得绝望了……她只一个人常跑到那家玩具店去看她心爱的木马.

如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美兰内心深处渴望自己有父亲的陪伴,更加令人同情的是美兰没有父亲的概念,认为只要是男性都可以叫爸爸,只要是女性都可以叫妈妈.她认为只要这样叫别人就会怜悯她.

邻近的孩子都有父亲.每遇星期日,他们的父亲都携着他们到浴堂去洗澡,又买饼果给他们吃.美兰站在门首歪着头,望着他们走过……她望着他们跟着他们的父亲,高声的欢呼爸爸,禁不住一对眼睛发焰.晚间C由学校回来了,美兰牵着C的衣角,要C带她出去买糖饼.

店主妇生意不好的时候变跑过来骂美兰……急得美兰歪着头笑向老妇人讨饶,连说“妈妈!妈妈!”

如因为没有父亲而被同龄的孩子取笑和打骂,为了博取他们的喜欢,还赔上笑脸和自己最珍贵的糖果.

附近的小孩子们都鄙薄她,辱骂她,骂她“没爹仔”,骂她“私生儿”……把她来出气,她是他们的气袋.有时瑞枝买些饼果给她,她便拿去分送给附近的小孩子们.

小说始终从C的视角描写,表达了C对美兰的同情与怜悯之情,而张资平对儿童的人道主义的关怀也融入到描写中了.

小说末尾“C听见瑞枝哭美兰时便后悔不该没有把那个大木马买给美兰”虽则只有这一句话,但可以体会到许多未讲出的忏悔之意.

2.体现在对弱势女子的同情.

最富有人道主义意蕴的是他对弱势女子的同情,体现在关于女性命运的爱情小说短篇《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木马》《爱之焦点》《约檀河之水》.

如《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描写了混血姑娘秋儿在父亲逝世、家境变故后走向社会,欲在经济上独立自强,但一步步被推向痛苦的深渊.先是工厂理事条桥五郎强制性地占有了她,过后又轻易地遗弃她;后是中国留学生H用花言巧语欺骗她,还让她无望地苦苦期待,使她几乎精神崩溃.

当妾,我情愿;当一男子的玩物,我也情愿,我只不愿当大多数人底玩物!

如《木马》中的瑞枝被丈夫抛弃后,独自带着女儿回娘家艰难度日,瑞枝不仅忍受物质生活的清贫和被遗弃的精神痛苦,还经受任何一位母亲都难以承受的事实和情感折磨:爱女被人歧视,而且无辜地丧失了本应具有的童年幸福,最后更加令瑞枝崩溃的是爱女走失不见.

此外还有《爱之焦点》中的芳妹和《约檀河之水》的N姊都是不堪家庭的压力而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

张资平关注女性命运的这一个视角揭示了男女在性关系上不平等的现象,闪耀着作者同情女性的深切的人道主义目光.

(三)灵肉一体的爱情观

文艺复兴时的人道主义的思想主要体现为与宗教伦理观的禁欲主义鲜明对立中发展起来的灵肉一体的爱情观,追求现实的爱情与肉欲想结合.张资平早期的爱情小说还显示了灵肉一体的爱情观.

这种观念体现在《约檀河之水》和《梅岭之春》里,男女主人公最幸福的时光无疑是热恋之时,情感和自然的互相需求构成合乎人性的亲昵.作者由衷地理解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性生命需求,并向毁灭这种灵肉一体爱情的不合理和不平等的社会因素发起控诉.

二、人道主义的思想渊源

(一)早年教育的熏染

“我的母亲早逝,所以我不知道我的母亲是怎样的女性.”[3]张资平早年丧母,使他比同龄孩子更加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小孩的痛苦.此感情也深情地暴露在他早年日本时期的书写中,最典型的是体现在《木马》中.

父亲疼爱他,五岁便为他破学开读《论语》,九岁念《小雅》,随后读完《左传》.1905年,家中拮据的张资平被父亲送进免收学费的广益中西学堂,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接受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使他对新学、旧学有了比较,已经由一种感性的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因此张资平早年在教会中所到的教育,使他第一次体验了教会的博爱的教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

(二)日本文学的影响

“五四”前夕,张资平的短暂留日生活,使他在“五四”这一中国新文学界上的特殊时刻,受到了异域的熏陶和洗礼.20世纪初,始于明治末年盛于大正五、六年,以人道主义为旗帜的白桦派逐渐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张资平虽然是创造社的主要发起人,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大旗,但日本兴盛起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已逐渐趋向末流,此时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不可避免会受白桦派的人道主义的影响.张资平小说中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是最好的证明,特别是《木马》中对儿童的同情与关怀,与白桦派代表作家有岛武郎文学中的“爱的文学”人道主义思想特征的主题类似,都充满了对儿童和弱者的关心.

三、结语

总体而言,张资平早期的日本书写主要以留日学生的生活为题材,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在写作方法上有学习自然主义的写实主义,在思想内容上有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张资平爱情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并不能表征他就是完全意义上的人道主义者,他的思想非常复杂,笔者只是梳理了张资平早期日本书写,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张资平的人道主义思想.

注释:

[1]颜敏著:《破碎与重构:叠合的“中年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散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2]鄂基瑞,王锦园:《张资平——人生的失败者》,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7期,第130页.

[3]张资平:《张资平自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颜敏著.破碎与重构:叠合的“中年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散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1):8.

[2]鄂基瑞,王锦园.张资平——人生的失败者[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7):130.

[3]张资平.张资平自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11.

[4]曾汉祥.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J].韶关大学学报,1994,(15):87-90.

[5]刘萍.白桦派文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徐仲佳.拨开历史的迷雾——近年来张资平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院,2002,(18):38-41.

[7]秦鹏举.张资平与日本自然主义[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乐齐主编,张资平著.张资平小说精品[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9]孙志军选编,张资平著.张资平作品精选[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杨一秀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006)

浅析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浅析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浅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相关浅析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浅析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