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跟匈印中扬琴(上)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扬琴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匈印中扬琴(上)

文/杨 元

摘 要:扬琴(dulcimer),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在世界各地我们都会看到它的身影,只是在其他的国家它的名称、乐器构造以及演奏特征有所不同.匈牙利、印度、中国扬琴(dulcimer),它们不仅代表着本民族的音乐特点,也代表着欧洲、南亚、东亚的扬琴发展主流.本文从对匈牙利大扬琴——钦巴龙(Cimbalom)、印度扬琴——桑图尔(santur)、中国扬琴(dulcimer)的名称及历史渊源、乐器构造、代表音乐家这几方面对这三个国家的扬琴进行初探,从而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扬琴(dulcimer)这个世界性乐器在世界音乐大舞台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钦巴龙 桑图尔 扬琴 构造 音乐家

一、名称定义及历史渊源

1.钦巴龙(Cimbalom等于cimbalom)

钦巴龙,匈牙利民族乐器,也是我们所说的匈牙利大扬琴,在希腊语中是指“敲击乐器”.

在匈牙利语和英语中“Cimbalom”的“Cim”发声就像调动琴弦所发出的声音,而“ba l om”则就像是敲击琴弦所发出的声音.这个乐器可以发出低柔的声音,也可以发出隆隆的声音,是一个很有共鸣体的乐器,所以称它为“Ci m b a l om”.中文的钦巴龙是“Cimbalom”音译过来的词.

钦巴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最初见于圣·伊丽莎白的一本宗教书籍的示例图上,而具体的文字记载始于15世纪末,威廉·道马什(Vi l l m a nT a m a s)一位威尼斯国派驻在匈牙利的布达王宫内的使节,在他的日记里,提及了一位名叫马尔通(Marton)的宫廷音乐家,他可以很娴熟地演奏一种特殊的乐器,而这种乐器他在匈牙利听说过,当地人们称它为钦巴龙.

在拉科齐时期(R a k o c z i-k o r)钦巴龙得到普及.1736年,阿波尔·彼得(Ap o r p e t er)把它列为古匈牙利桌面音乐乐器之列.在19世纪初,尤高依·莫尔在他的小说《米尔·米格文纽鲁克》(MireMeenvlvnk)中,把钦巴龙称为匈牙利的钢琴.

在独立战争之后,钦巴龙成为了匈牙利民族的象征之一.匈牙利歌剧之父艾尔凯尔·费伦茨(Er k e l F e r e nc)在1861年公演的歌剧《班克·本》(Ba n kb an)中使用了钦巴龙,这也是钦巴龙走向辉煌的标志.

奥洛高·盖佐(Allaga Geza)是匈牙利钦巴龙的奠基人,他率先在布达佩斯国立钦巴龙学校开设了钦巴龙课.1897年,在李斯特音乐学院里也开设了钦巴龙课程.

20世纪的上半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匈牙利的钦巴龙教学基本上消失.到20世纪60年代,钦巴龙音乐又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中,人们可以在匈牙利的很多音乐学基地或者学校学习演奏钦巴龙.1991年第一届世界钦巴龙大会在匈牙利召开,并成立了钦巴龙世界协会(CWA).钦巴龙世界协会每两年在不同国家召开一次世界钦巴龙大会(刘月宁辑译:《东欧扬琴音乐文集》,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4月).

2.桑图尔(santoor等于santur)

桑图尔,印度斯坦弦乐器,是世界扬琴大家族中的一员,“桑图尔”(sa n t ur)一词最初是出现在《梨俱吠陀》①中,“桑图尔”(sa n t ur)在古梵语(Sanskrit)中被译为“shatatantri veena”.其中“s h a t a”可理解为“百”,“t a n t r i”可理解为“弦”,“v e e n a”可译为“维纳琴”②.

“shatatantri veena”组合在一起就是“百弦琴”的意思,这和我们现在波斯语的名称“桑图尔”(s a n t ur)是基本相似的.在波斯语中,“sa n t”这个词被认为是源于古印度欧语中的拉丁词汇“c e n t”③,而“tur”在波斯语中是“ta r”④的变体.可以说,“桑图尔”(sa n t ur)是一件波斯乐器的名称.在古代印度,只有克什米尔地区使用这个名字,在其他地区一般把这种乐器称为“sv a r amandal”.现在,印度地区的人们普遍把此乐器称之为“桑图尔”(santur).

公元前3000~前2000年,当时的雅利安⑤人是一个部落联盟的游牧部落,在公元1500年左右,他们其中的一支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称为印度-雅利安人.这支南下的雅利安人(Aryans)创造了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而印度的古典文明则是早期的吠陀文明发展而来的.到达印度的这支雅利安人把一些宗教的诗歌以及神话收编成集,编成了印度历史上最早最重要的诗歌文献——《梨俱吠陀》⑥,在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桑图尔”(santur)一词,而“桑图尔”(santur)一词在前面作者做了详细的说明可解释为“百弦琴”.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在吠陀时代,“桑图尔”(santur)已作为一件民间乐器出现在印度.在早期,它仅仅是用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民间音乐里.

3.扬琴(dulcimer)

扬琴,中国民族弹拨乐器,是在明朝时期传入我国的外来乐器,因此称它为“洋琴”.后来,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从而演变发展为民族化的乐器,它的名称也在演变发展中慢慢地改变,其中“洋琴”中的“洋”改为“扬”.而“扬”可解释为传播、称颂的意思.一直到现在,“扬琴”(dulcimer)已然成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乐器.

关于扬琴来源有几种说法:(1)正宗本源说⑦;(2)海上传入说⑧;(3)陆路传入说与分别传入说⑨.但这三种历史源流说,是我们有待考证的(项祖华:《扬琴历史渊源》).

在中国最早出现关于扬琴记载的是喜名盛昭的《冲绳与中国技能》,书中有记载1663年中国侧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唱曲时使用了伴奏乐器洋琴(瑶琴)⑩、胡琴等.在书中有一张扬琴的演奏图,图上的人物身穿明朝的服饰,手持两只琴键敲击琴弦.图中的扬琴呈梯形,琴的面板上有两排码子,刻有一些纹路图案.这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在中国关于扬琴的记载和乐器图的文献,同时这也证明了在明朝时期就有两排码的扬琴.

之后,在《青类钞》以及清朝时期董伟业的《竹枝词》、李振声的《白戏竹枝词》、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都有对扬琴的相关记载,以上的这些文献说明在明末清初时就有一些民间的艺人、艺妓演奏扬琴.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从只能弹唱民间小曲的两排码的中国传统扬琴到中国现代扬琴,扬琴在不断的民族化,而中国现代的扬琴则是杨竞明老师改革发明的,他在1959年公开展示了三排码的扬琴,之后在1970年,推出了四排码的“401”型变音扬琴,简称“401”扬琴.从两排码到三排码再到四排码,这是中国扬琴史上划时代的突破,也是中国扬琴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二、乐器构造

1. 钦巴龙的构造

匈牙利钦巴龙(Cimbalom)在早期制作时音色、琴弦都不稳定,并且没有止音器,在后期经过了桑达·文采尔·约瑟夫、博哈尔·拉约什这两位乐器大师的改造,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匈牙利钦巴龙.钦巴龙(Ci m b a l om),形状呈梯形,体积和音箱很大,琴的面板上有五条琴码和两块止音器.琴的最左边是上琴弦的弦钉,最右边是可以调节音高的琴轴,在琴面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分别有一个止音器弹片,在琴面板的中间装有一个用来固定止音器的琴扣.

钦巴龙(Cimbalom)的琴身下装了四条可以拆装的琴腿和钢绳牵引式的止音踏板.

钦巴龙(Cimbalom)的琴码上有三根琴弦,由钢丝制成,琴弦比较粗,声音宏厚,低音区左右交叉半音上行排列.中高音区是上行二度排列,高音区的音位则是固定的.

钦巴龙(Cimbalom)演奏工具——琴槌,形状呈长柄勺形,约长20厘米,琴槌的手柄是用阿拉伯树胶制作而成,琴杆是由白桦树或者枫树制作而成,现在的琴杆大多都用白桦树来制作,白桦树木质的柔韧性降低了演奏者手腕的劳累和损伤.在杆的顶端是弯曲成勺形的头,琴槌的头部有很多种类型,有用小山羊皮、棉纱、皮革包裹而成的,还有没有包裹的实木头部,不同的包裹类型发出的音质也是有所区别的,而包裹的松紧度也会使发出的音色有所不同.

2. 桑图尔的构造

桑图尔(sa n t o o r等于s a n t ur),形状呈梯形,面积不是很大,音域约有三个八度.在印度,演奏家们往往是提琴上台,席地而坐,放在腿上来演奏它.琴的面板上有两排木制的码子,左右排琴码上都装有钢制琴弦.传统桑图尔(santur)有72根琴弦,现代桑图尔(sa n t ur)大多装有93~100多根琴弦不等,每个码子上有三根琴弦,在琴的左侧面是安装琴弦的弦钉,右侧面是调音的琴轴.

桑图尔(sa n t ur)的演奏工具——琴槌,约长23~25厘米,厚0.4~0.5厘米,呈弯曲钩状,由胡桃木制作而成.

注释:

①《梨俱吠陀》(R i g-V e d a)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经书.

②印度古代的弦乐器.

③译为“百”.

④tar在波斯语中译为“弦”.

⑤雅利安,事实上是源于印欧语系的一种语言,但现代已把这个语系作为民族的称谓.

⑥吠陀时代印度-雅利安人最早的梵文经典诗歌集,早先没有文字,世代口传,成书是后世人笔录的.

⑦扬琴来源于古代乐器“筑”或者是来源于新疆维吾尔族乐器“卡龙”.

⑧大概是由阿拉伯、波斯一带传过去的.

⑨周菁葆所著《木卡姆探微》书中曾载:“桑图尔,也就是扬琴,过去人们认为扬琴是明代从海上通过沿海一带传入的.徐平心的《中外扬琴的发展及其比较》论文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分别传入说,即两种不同体制的扬琴是分别从海上和陆路两条线路传入中国境内的”.

⑩当时在琉球和广东潮州一带把洋琴称为瑶琴.

(待 续)

扬琴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扬琴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扬琴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