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觉醒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与翁同稣的觉醒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此文是一篇觉醒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翁同稣的觉醒

乐朋

晚清两朝帝师的翁同龢,由守旧的清流士大夫变为力倡变法的维新派首脑,折射出近代中国知识精英走过的崎岖而痛苦的思想嬗变之路.那么翁同龢是怎样觉醒的呢?

我以为,有三大因素促成了翁同龢的思想转变.

变法图强的西学新书开阔了视野,此其一.翁同龢对传统儒学烂熟于心,而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他较早接触到近代一些变法图强的进步新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冯桂芬所著的《校邠庐》.这位苏州同乡、翰林院编修的“采西学”“制洋器”,“改革当先从内政始”的见解,吸引苦苦寻求自强之道的翁同龢.自1865 年接触冯桂芬著述,至1885 年认同“法刓必变”,他确信《校邠庐》“最切时宜”.肩负启沃明君重任的翁同龢,对同治和光绪授以《帝鉴图说》《治平宝鉴》,或指导 读经史、写诗词,乃帝师职责所在;而对稍长的光绪帝,翁同龢则引进“经世时文”,既有魏源、徐继畲、林则徐等的著述,复有冯桂芬、陈炽、薛福成、康有为、王韬等改良、维新派的著作,甚至推荐了洋人李提摩太、赫德等介绍西学的新书以及曾纪泽、何如璋、李尘等出国考察游历的笔记.读书、荐书的变化,彰显着翁同龢的思想视野开阔许多,突破了“尊夏攘夷”“以夏变夷”的传统文化藩篱,走出了华夏中心主义的文化沼泽.1889 年底他将《校邠庐》10 册送呈光绪帝,又把其中汰冗员、改科举,采西学等六篇抄录装订成册、置于案几,以备光绪研读,后来几为戊戎变法的预案.

广交洋务派、实地参观洋务企业,此其二.思想转变光凭读书不行,还须以相应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翁同龢早年对洋务新事物抱着抗拒心态,视洋人为“蛮夷”.如开设同文馆,翁与倭仁、徐桐等一起向太后进言“不可办”;对办铁路、开煤矿等,他均否定说,“直是失心狂走”“诚以不办为宜”.1869 年4 月,斌椿记述游历欧洲十国见闻的《乘槎笔记》,被他斥责“盖甘为鬼奴耳”;1886 年新春,翁参加有各国驻华公使参加的总理衙门新年团拜会,仍贬公使为“一群鹅鸭杂遝”;1895 年在总署行走,犹在日记中说“终日在犬羊虎豹丛中,可称恶劫”!盲目排外,一览无余.但是,当他结交文祥、丁日昌、宋育仁、汤寿潜、黄遵宪、谭嗣同、马建忠等一批洋务、改革派朋友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江苏巡抚、洋务实干家丁日昌对翁影响很大.1868 年秋初识丁日昌,两人十分投契、引为好友;1873 年回常熟丁忧的翁同龢,专程赴上海参观江南机器制造局,浏览公共租界、徐家汇法式公园,并在1889 年再次赴沪参观丁日昌创办的造炮局、洋局、织布局、造纸局等洋务企业,以及招商局码头、船坞等,令翁大开眼界,感知到西方科技、实业的先进.

其三,最为关健的因素,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逼迫翁同龢的思想不得不改弦更张.所谓时势比人强,什么教材都比不上现实生活这部大书.清王朝日益加深的危机,让翁同龢面临着国家生死存亡的选择:是继续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像徐桐、刚毅之类死硬顽固派,“宁可亡国,不可变法”,还是顺应世界潮流,通过改革、改良来刷新政治、变法图强?世沐皇恩、一心报国的翁同龢选择了后者.如果说两次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已让翁同龢感受到列强瓜分中国的威胁,给他原本持有的“天朝大国”优越感以重重一击,那么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对翁同龢这类政治兼知识精英的心理打击,更是毁灭性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迫使其作出文化的制度的深刻反省!亿万国人痛定思痛:泱泱天朝缘何不敌蕞尔小国?洋务运动又何以不及明治维新?大清国何去何从?“上无以对大造之恩,下无以慰薄海望”“叹息抑郁,瘀伤成疾”的翁同龢之文明自大、自傲,全被日本炮舰轰毁.他从迷梦中惊醒了:“不变法,不大举,吾知无成耳.”他的觉醒、觉悟虽迟了些,但非顽固不化.这成为他日后力挺康梁、助光绪变法的最大动因.“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翁同龢的觉醒正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部分,其所凸现的历史坐标意义不言而喻.

觉醒不易,改革更难.戊戌变法的失败令翁同龢痛心疾首,他被罢官,复遭革职、交地方官府管束.“六十年中事,伤心到盖棺.不将两行泪,轻与汝曹弹.”弥留之际翁同龢口占的绝命诗,道出他的无尽忧怨和孤愤.但其觉醒的时代和文化意蕴,我们今天仍未可小觑.

觉醒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觉醒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觉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