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持续引发热议引人关注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未成年人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持续引发热议引人关注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然而,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正常活动尚没有得到应有保护,未成年人受到暴力、、凶杀、恐怖等网络信息危害严重,大量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充斥网络.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因网络而起.因此,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迫在眉睫,很有必要!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需“法”也需“情”

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不仅干扰学习生活,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犯罪.根据国务院法制办2月6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送审稿全文共包含六章、三十六条,针对网络信息内容建设、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障、预防和干预、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送审稿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威胁、侮辱、攻击、伤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学校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侵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救助,必要时向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接到的单位应及时受理.

根据送审稿,违反本条例规定,通过、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目前约占全体网民的23%.达1.6亿.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未成年人逐渐成为网力军.深受网络影响.

此外,送审稿还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网上的保护,规定收集、使用未成年人的,须经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有权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删除、屏蔽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

送审稿明确,通过网络收集、使用未成年人,未在醒目位置标注警示标识并征得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的,或拒绝删除、屏蔽未成年人的,由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暂停或停止相关服务.

我国第一次邀请未成年人正式参与国家层面立法协商.让小学生和中学生给国家法律制定提意见?没开玩笑,这是真事.

团邀请青少年参与讨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参与征求意见环节的讨论.通过网上报名和基层团组织推荐.青少年和网友代表14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代表7人参与本次讨论.

《儿童权利公约》第12条规定:“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以适当地对待.”

在团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姚建龙看来,未成年人的参与权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们重要的一项基本权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涉及对未成年人权利的限制,立法过程不能少了他们的声音.

一开场,主持人姚建龙介绍:“直接邀请未成年人正式参与国家层面的立法协商,这是第一次.今天除了有青少年的代表以外,还有家长的代表,因为未成年人要求监护人陪同,但是我特别声明一下,不要因为家长在场,你们就保留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们知道英美法系国家有陪审团制度,请普通社会公众与专业法官一起裁判案件.引入公众的评价,相当于以常识、常理、常情评判案件和法律,可以让司法更接地气,契合民众的诉求.涉及未成年人的立法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会后姚建龙如是评价.

根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或可改变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游戏的现状,该送审稿规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零时至8时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网络欺凌未成年人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使用未成年入网络,须经未成年人本人或监护人同意等.

这份送审稿迅速引起社会关注,相关讨论持续至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绝不只是“治疗网瘾”

根据今年1月23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这其中,还有一个数据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那就是我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也越来越提前.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在北京、浙江、广东、湖北、上海、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地区的调研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最集中年龄段,已经由15岁降到了10岁,占46.8%,最低触网年龄3岁以下的,也占1.1%.

一边是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越来越小,人数越来越多,一方面是暴力、、凶杀、恐怖等不良信息依然充斥网络.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迫在眉睫.

在严峻形势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的发布无疑让社会看到了希望.那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有何亮点呢?

对此,重庆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鸣直言:“送审稿最大的亮点就是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门制定了一个条例,将行政管理机关,网络设备商、供应商,运营商,网络制作人、发布人、传播人,社会组织与个人(包括监护人)系统纳入保护未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主体范围,填补了网络社会保护机制的真空.”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分析了送审稿的五大亮点:“一是‘网游宵禁’条款,对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权,休息权有积极作用;二是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欺凌的救助、、处理作了规定,并规定了网络欺凌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有利于预防和减少日益突出的网络欺凌问题;三是对未成年人网络的保护: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应当在醒目位置标注警示标识,遵循知情一同意的原则,特别指出的是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删除、屏蔽网络空间中与其有关的未成年人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删除、屏蔽.这一条确立了未成年人的被遗忘权;四是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预防和干预.直面网瘾这一突出社会问题,通过法律机制加以防范和解决;五是送审稿全面规定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网信、教育.工信,、文化、卫生计生、工商、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共青团,妇联以及有关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相互联网企业、学校、监护人、监护人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等各方主体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责任.体现了各方共治的理念.”

性教育缺乏与网络性侵害两者共存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然而,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正常活动尚没有得到应有保护,未成年人受到暴力、、凶杀、恐怖等网络信息危害严重,大量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信息充斥网络.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因网络而起.

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第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在网络空间制作,发布.传播符合本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但具有以下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情形的信息,应当在信息展示之前,以显著方式提示.其中就包括.

这个范围该如何界定?总不能字典上有描述,就禁止字典吧,归根结底还是学校的性启蒙太晚了.事实上,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少老师都刻意规避“性”这个话题.如今,学生们接触信息的机会多了,对此并不避讳,教育的缺失,反而造成了话语体系中的断层.

有家长会说:“可能二三年级的孩子对性就有意识了,男女生之间只是好奇而已.但现在没有健康的渠道了解这些知识,是不是可以在保护条例里面加入相关规定,给孩子一些正确指导.”

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未成年人得不到有效的性教育.另一方面网络上儿童屡禁不止.

有一些家长在这方面对青少年的保护还是很上心的.比如有的家长会说:“我个人是比较爱管闲事的.2016年了恋童癖,我除了在网站,还给当地网警发私信,还在网络监察网站实名.我昨天在微博上搜了一下,发现这个人的账号没有了.”

姚建龙指出:”我们在研究这个条例的时候,也注意到网络空间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现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有的条例中没有进行规定.我在很多年前就关注到.不只在百度贴吧.还有微信、微博,都有相关的内容,在网上比较泛滥,但是现有条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规定.”

同时提醒大家,传播含有儿童题材的内容,在很多国家都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法律要落实但学校家庭责任同样重要

“立法之前有没有大量、翔实的调查?”不免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要有操作性,不仅要调查未成年人上网时长、网络习惯,还要对于未成年人容易接触到的那些不良信息和造成的危害进行摸底,要有翔实的数据才更有针对性.

赵晓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他认为衡量一部法律的优劣,主要看法律的实施效果.高二学生王天然直言:“就是国家把提出来的东西更好地落实.”

《未成年入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中,公众对第二十三条“网游宵禁”条款非常关注:“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

林吴男对此并不乐观,作为媒体运营人,他担忧:“PC端游戏可以很有效地禁止.移动端互联网比传统互联网流行得多.”提出建议,现在手机卡已经实名制了,可以通过手机卡来区分是否是未成年人.如果白天把未成年人网速限制一下,只有基础的交流功能,比如从早晨8点到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限制网速,可以使用社交软件正常进行交流,但不能登录玩游戏.

要解决网络给未成年人带来的负面问题,绝不是单靠法律就能一劳永逸.

“如果您发现孩子不小心上有游戏或者内容的网站,作为一个母亲,您怎么做?”团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副部长史学林当场请教发言的家长代表.有家长回答“我会告诉孩子这个不好,删掉吧.”

“我估计80%的父母是管好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想过进行?”史学林追问.家长坦言:“从没有过,也没有的意识.”

许多人反映网络的流程非常烦琐,存在优化流程的空间,比如让第三方机构参与受理.如果同一用户同一个问题多次,仍没有满意回复,考虑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第二次受理.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亮点不少,可谓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其中一些条款有待进一步细化或调整.

“送审稿没有规定网络分级制度.事实上,网络分级已有成功经验,美国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将网络游戏进行分级管理,防止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建议把网络分级制度写入,使得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接触适当的网络信息的权利都能得到合理的保障.”“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送审稿中应鼓励开办戒除网瘾的机构或学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用科学的医疗手段治疗网瘾:鼓励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从本质上科学地治疗网瘾.”“另外,还存在一些条款不够细致、清晰的地方,比如什么是网络欺凌,缺乏明确界定,可操作性不够,建议或者在条例中明确规定,或者通过下位的规范文件进行细化.”专家建议说.

保护未成年人,最重要的是全社会的普遍觉醒.法律法规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基础作用.监护人要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现在有不少年轻夫妻只生不育,导致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子女无法选择父母,但父母可以选择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将应试教育转为兴趣,快乐、幸福教育.

(编辑赵曼)

未成年人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未成年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未成年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