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聚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与建设新城区金融集聚区的目标、路径和相关论文范文文献

本论文为您写集聚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建设新城区金融集聚区的目标、路径和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促使金融需求的增加,带动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而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也同样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发育良好的金融体系及其畅通的传导机制,有利于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跨时间跨空间的资源合理配置、风险管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息效率等金融功能的增强,进而促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成长与经济增长.在这一研究课题细化到区域层面,作为金融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组织形式的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集聚形成地区性、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可以实现跨区域支付和金融资源跨地区的配置,能为资金的融通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渠道,提高交易效率,增加市场流动性,具备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通过知识技术溢出和信息传递的外部性,金融机构能够共享资源、经验、技术以及人力资源,便利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协作;另外,金融集聚还能提高该区域金融产业的竞争优势,大量的金融机构聚集在同一区域,相互学习共享资源的同时还能加强竞争,促进金融创新.总而言之,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金融外溢效应、创新效应、提高金融效率等方式来实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纷纷提出建设金融集聚区甚至是金融中的目标和规划,以期通过进一步的金融资源的聚集和优化配置,来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目的.在此背景下,建设徐州市金融集聚区的任务也刻不容缓.建设徐州金融集聚区,通过金融集聚增强经济活力,不仅能加速徐州的经济增长,加强与周围城市的相互带动效应,更好的发挥徐州在东陇海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徐州新城区建设金融集聚区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徐州新城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是徐州市行政中心以及区域性的商务、金融、文化中心.徐州高铁站、观音机场、数条高速公路的连通,不但加强了对外联系,更使得徐州进入京沪三小时商业圈;徐州政府行政办公区全面建成,为市民提供相关政务服务;聚集了撷秀中学、青年路小学、幼师幼儿园等优质教育资源,更有各类商务休闲广场、医疗机构、各类住宅小区的建设,为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新城区还积极搭建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平台,涉及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文化、汽车经营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这些是为建设金融集聚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研究综述

金融集聚内涵丰富,对其定义理论界各有论定.从金融集聚的地域性、动态性和复合性角度,可将其定义为“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协调、配置、组合的时空动态变化,金融产业成长、发展,进而在一定地域空间生成金融地域密集系统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产业的各种机构根据纵向专业化分工或是横向竞争合作关系,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具有集聚经济性的产业集群.规范的产业集群应包含主体在地理上的临近、产业间关系和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三个方面的特征.而金融业集群是复合型金融产品生产与交易的中间网络组织,具备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和生产经营效率等优势,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提供有力的成长动力.总而言之,金融集聚涵义丰富,包括金融资源与地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它产业相互融合、影响、促进的过程.

金融集聚的形成大致为两条有效途径.第一条路径是借助历史和特殊事件等偶然性因素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即依托实体经济的发展积累,自发引致金融业的迁徙而形成聚集.早期的阿姆斯特丹、伦敦等金融中心都属于该模式.这种模式下,区位优势一旦形成,通过前后向产业关联的乘数效应形成锁定,巩固集群的稳定性,并扩大辐射效应和影响力.第二条路径主要是依赖于国家的扶持性产业政策,不同层级的政府根据宏观或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要求,进行有意识的空间战略规划布局,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评估,选择出具有金融集聚潜力的城市或地区,给予宽松灵活的产业政策进行发展配套,引导金融业大量进入从而实现集聚.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多采用这种模式,如泰国建立了曼谷离岸金融中心、阿布扎比政府也在萨蒂亚特岛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国家金融中心的建设也受益于我国政府的多项政策.发达国家也同样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和强化已有的金融中心地位,比如法国政府通过支持巴黎发展证券和衍生品市场来协助巴黎扩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由此可见,在金融集聚和金融中心形成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自发引致的金融集聚固然内动力强劲,但是耗时长效率低,而政府规划政策导向能更好的加快金融集聚的速度,提高金融效率.在对金融集聚形成的动因分析中,多数学者从新经济地理学、金融地理学和信息腹地理论等角度进行论证.大多研究表明,需求因素、规模经济、信息因素、政府政策等因素是促使金融集聚形成的主要动因.

需求因素是金融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有效需求不断刺激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促进金融集群的形成及其结构不断优化.规模经济是金融集聚的本质,集聚区内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基础设施的共享、信息沟通的便捷是影响金融集聚的决定因子.信息流是影响金融集聚的直接原因,信息的空间不对称和信息腹地变动将导致金融集聚弱化和金融分散化.而信息的溢出效应,使得投资者与融资者在金融中介的参与下信息交流更加充分,金融中介也能够在提供金融活动信息的同时,通过对信息定价分享一部分利润,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投资链的利润.政府政策的制定也导致了金融集聚的产生.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的经验表明,是否具备自由公平的体制、完备的法制基础、优良的税收制度等,是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原因.伦敦的实证经验表明,良好的声誉、高素质专业人才、接近客户等因素推动伦敦金融产业集群不断发展,而拥堵的交通、官僚主义则是伦敦金融集群的主要威胁.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司月芳等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对陆家嘴金融集聚的动因分析得出,靠近金融市场、知名的地域品牌、良好的政策法规是促进其金融集聚的主要动因.政府政策对金融集聚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金融集聚程度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驱动.

二、金融集聚区的建设目标

金融集聚区是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各种金融资源的融合.金融集聚区的建设目标从区域建设的硬件目标和功能完善的软性支持来阐述.

1.区域建设目标

新城区金融集聚区的建设,可以效仿“shoppingMall”的复合型商业生态模式,形成以提供金融服务为核心,涵盖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医疗服务等多种经营共存、功能齐全的复合型金融生态环境.金融集聚区包含两大部分:金融功能区和金融服务区,如下图所示:

金融功能区,简称金融区,是各类金融机构进驻并提供相应金融服务的区域.可划分为三部分:商业银行区、投资银行区、其他金融机构区.其他金融机构区内,可单设中小企业投融资区,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该金融集聚区体现独立与共享并存的经营理念:各个金融机构单独设立营业网点,提供各具特色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不同需求,独立运营、凸显品牌,竞争中谋发展;同时设立共享功能区,搭建共享平台,提供共享金融设施及服务,不仅能够满足顾客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能有效整合资源、信息,实现群聚效应.

金融服务区,简称生活区,为金融人才的生活提供相应服务的区域.以风景优美的大龙湖为依托,构建适宜生活的社区,周边配套相应的学校、医疗条件等,更能够使得金融街的工作人员安心工作生活.同时还可以发展餐饮、娱乐、文化等产业,既能为金融集聚区提供多功能商业服务,也能带动消费,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金融集聚区要求占地面积较大,除主体经营设施之外还要求停车场、休闲区等配套设施,新城区地域宽旷、环境优美,不仅能够满足金融集聚区对建筑面积的要求,还能够结合自然生态环境构建优雅的商业生态环境;其次,毗邻徐州高铁站,交通便利,更能发挥高铁经济与金融产业相互促进的连动效应.

2.金融功能目标

建设徐州市金融集聚区,着眼点在于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划.在统筹考虑全国和全省经济金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徐州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徐州区域金融发展的目标.从金融功能的实现上来说,可以聚焦一下五点:第一,集聚储蓄;第二,合理优化配置资源;第三,改善公司治理;第四,加强风险管理;第五,降低信息成本.从金融服务的实现上来说,面向不同层面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着重于针对科技创新的服务体系、面向创业投资的服务体系以及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法律、会计、资信评估等配套服务的中介服务体系.

三、金融集聚区建设路径

金融集聚是金融资源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其它产业相互融合、影响、促进的过程,从其形成路径上可以分为两种机制:市场主导的需求引致型金融集聚和政府主导的供给推动型金融集聚.

(一)需求引致型金融集聚

金融集聚的市场主导需求引致路径也是金融集聚自然演进的过程,是生产交换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各经济部门必然会对金融服务产生越来越多的需求.因需求的增加,而产生金融机构的迁移并在某区域形成集聚,不断创新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也随之发展,信息效率逐步提高,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随之完善,最终形成该区域的金融集聚.这种集聚的区位优势一旦形成,通过金融业纵向关系的关联效应形成锁定,巩固金融产业集聚的效果,加深金融集群的稳定并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所以这种模式下,通过单一的金融机构的集中,到与金融相关的各类服务机构的聚集,到最后形成成熟稳定的金融集聚,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而且市场主导模式的金融集聚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国家或区域经济贸易发达活跃才能够吸引资金聚集、金融机构进驻、人才集中,进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迅速壮大进而实现集聚,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通讯等等)、先进的金融人才等硬件保障和制度支撑,也是金融集聚区具有的重要特征.这些都将进一步巩固金融集聚的稳定性,增强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

(二)供给推动型金融集聚

金融业的发展,储蓄增加,通过各种金融渠道转化为投资,提高资金的有效配置并以乘数效应快速推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所以政府通过有意扶植金融体系的扩张发展,来增强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即政府主导模式.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战略规划进行空间布局,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经济基础良好、具备金融发展潜力的地区设置金融集聚区,并以宽松灵活的配套政策予以扶持,引导金融资本流动、鼓励金融机构进驻,带动金融体系快速发展.新兴国家或地区大多采用这种模式,因为若单纯依靠市场主导模式,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对发达国家和地域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依靠政府力量、通过人为设计和政策扶持,积极主动地加速金融业发展进程,才能更好的实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路径选择

金融集聚的需求引致型和供给推动型路径,实质上体现了金融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这两条路径并无优劣之分,经济发展初期,政府主导模式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能够快速高效的实融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主导模式能够更有效的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所以需求引致和供给推动路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该综合这两条路径,通过供求并进的方式,加快金融集聚区的建设.

1.强化金融支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而建设金融集聚区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整合优化金融资源、更好的促进徐州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进入,进而形成金融集聚,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带动金融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所以,立足徐州市自身实际情况,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突出供给侧改革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引擎,着力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推动产业中高端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才能为金融创新和集聚提供广阔空间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2.加速金融机构聚集

金融集聚的实现在具备必要的经济基础后,还需要相当数量和规模的金融机构区域内的聚集.扶植本地金融机构发展,积极打造徐州本土金融品牌,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同时,扩大金融对外交流合作,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加快引进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在内的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第三,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如服务于“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着眼于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机构、担保能力较强的融资担保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模式.

3.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加快发展提供短期资金融通的货币市场,在传统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还要积极推进多种资产的抵押担保方式,鼓励银行扩展理财、票据承兑等表外业务;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对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培育扶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版甚至是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扩大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推动产权交易改革创新,探索中小企业股权流转新途径;建立健全要素市场.

4.积极探索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创新能够推动金融资源快速聚集和增长.第一,加强以市场为导向、需求为基础的金融产品、服务、业务的创新;第二,坚持制度创新,推进金融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透明化改革;第三,鼓励金融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

5.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引导作用

政府是金融集聚的重要推动力,对金融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主要发挥的作用包括:第一、明确金融集聚区功能定位,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基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第二,制定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透明有效监管,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保障金融市场各主体的合法权益,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第三,制定优惠政策措施以吸引金融资源的集聚;第四,完善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办公、居住、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第五,加强金融智库资源建设,成立金融咨询专家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国内外各类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等召开研讨会,为金融集聚区的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与人才培训工程,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四、对策

为建设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具体对策如下:

1.抓两头

金融机构的引进选择应重点把握大型金融机构和小型金融机构.抓住跨国金融机构争相在中国国内设置分支网点的机会,加大力度引入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如花旗、渣打等,为徐州地区提供高品质的金融服务,也为徐州金融加快开放步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创造机会;同时,面向中小企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要求,大力引入城商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做到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

2.抓表外

现代银行业的盈利重点并不在存贷款业务,在保证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基础上,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可以重点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开展担保承诺业务、信托咨询服务、支付结算业务等.根据业务类型以及共享发展的理念,建立特色服务中心,如支付结算中心、信用担保中心、票据融资中心、信托中心、金融理财中心等,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业务体系.

3.抓基础性人才培养

人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金融行业属于高度知识密集型行业,高层次人才固然需要,但培养基础性专业化的金融人才、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能从整体上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进而提高金融行业整体素质水平.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内可以建设金融人才培训中心,培养一批专业知识扎实、职业道德高尚、服务态度良好的金融从业人员;同时,可以定期举办交流研讨会,搭建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交流共享的桥梁.

4.抓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能以创新性的工具或创造性的办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也是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发展中必须着眼的问题.发挥金融资源的聚集效应,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可以采用联合担保的形式分散风险,可以引入信托、风投、私募等多元化融资方式,并建立相应的融资资信数据库,对中小企业建档评级,为风险管理以及后续金融服务提供信息资料.创新不仅仅针对生产性中小企业,还包括中小型金融机构.新城区金融集聚区强调的不仅是独立竞争,更多的是共享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可以与大型机构合作发展、也可以与小型机构联合发展,根据自身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能力,选择恰当的客户群并为之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课题组成员:杨晓丽、郑琼)

集聚论文范文结:

关于集聚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集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