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模式类论文范文检索 跟一种桑蚕种养分离经营模式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本论文为您写经营模式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一种桑蚕种养分离经营模式

桑蚕生产既要种桑,又要养蚕,工作环节多,技术要求高.

随着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劳动力离农务工、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改变、老龄化和文化水平偏低,桑蚕生产受到制约.为了桑蚕生产可持续发展,除了要研究、推广省力化、轻简化技术,引进应用优良品种外,各地在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

近几年,在广西昭平县黄姚镇界塘村尝试“种养分离”的桑蚕生产经营模式.该试点于2012年冬季由昭平县扶贫办扶持桑苗和一定资金,在大部分已弃管的土地上种植桑苗(农桑14号)13 hm2,由经济能人组建了昭平县富明桑蚕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养蚕.通过几年的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生产经营情况

1.1 经营管理

桑园管理从桑苗种植到桑叶采摘的具体工作都由农户(社员)去完成,合作社则负责桑叶收贮、养蚕等.桑园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桑叶采摘、桑枝剪伐等工作在合作社统一安排下进行,社员农户都要与合作社签订桑叶采收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

一开始由于受到当前合作社养蚕设施条件等的制约,有条件的农户可以按传统模式自种自养,合作社优先接纳养蚕条件欠缺的农户.

1.2 生产情况.

目前由合作社回收桑叶统一养蚕的桑园面积近6 hm2,涉及67 户,合作社养蚕大棚(含贮叶和上蔟)面积1 360 m2 ,2014年 - 2016年的养蚕生产情况如下表.

2014年部分群众处在观望状态,积极性不高,桑园管护较差.2015年开始步入正轨.桑园管理和采叶工作靠留守老人和一些生产生活条件困难的农民去完成.

表1 2014年-2016年合作社养蚕生产情况表

年 份/年

2014

2015

2016

饲养量/张

145

222

226

蚕茧产量/㎏ 6162.0

9566

9889

蚕茧销售额/元 215610

401671

435165

桑叶采收量/㎏ 92472

143638

148352

桑叶款/元 101719 172366

178022

户均桑叶款/元 1518

2573

2657.1

注:①饲养原种的批次由蚕种场按卵量折合一代杂交种计;②1 龄-2 龄小蚕用叶不计在内.

2

种养分离经营模式的优势

2.1 可以解决缺乏养蚕条件的农户继续种桑的问题

桑树抗性强,易种易管.种桑养蚕的技术难度和生产风险主要在养蚕阶段.种养分离经营模式为缺乏养蚕技术、劳力、房屋等的农户从事种桑、增加收入提供了条件.在一些蚕区,随着外出务工收入的快速增长,懂得养蚕技术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养蚕工作因有些环节劳动强度大、时间性强,饲养期间要天天到位,使得部分农户不得不退出养蚕;而种桑采叶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一次种植,长期收获,种植后的继续投入成本不大,管理水平高低只影响收成多少,群众易于接受.如果有专业户(单位)收购桑叶养蚕,他们继续进行桑园管护工作是可以做到的.黄姚镇界塘村桑园虽然土地贫瘠,桑叶单产低,但在投资投劳不多的情况下,在养蚕季节的每月都可以给农户家庭增加一定的收入,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巩固脱贫成果有着很好的作用,越来越受群众欢迎.如林彩花户,儿媳们都出外打工,她在家照顾4 个孙子女的同时,管理桑园约1 500 m2,2016年卖桑叶6 084 kg,叶款收入7 301 元;董桂文(身患残疾)户,家中只有他和其老母亲2人,有桑园约600 m2,2016年卖桑叶2 086 kg,叶款收入2 503 元.一般60 岁 - 70 岁的劳动力,3 h可采桑叶100 kg左右.

2.2 有利于技术指导和先进适用新技术推广应用

种养分离经营模式由专业大户或合作社统一养蚕,地点集中,农技人员下去开展技术指导,减少路途奔波,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技术培训指导工作中去,生产者也会更专于饲养技术,使养蚕技术水平得到更快提高.

一般专业大户和合作社经营人员接受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更强,集中养蚕,对新技术、新设备等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都很有利.它还能为技术设备创新研究提供试验基地,如昭平县黄姚镇界塘养蚕场,近几年协助研发高效熟蚕上蔟采茧设备和省力蚕台,2016年应用新设备后,养蚕量略有增加,蚕茧产量增加322.5 kg,提高3.4 %;养蚕使用面积减少了50 %,增加了贮叶和上蔟面积,有利于桑叶和蚕茧质量的提高;明显减少了用工投入,大蚕(4 龄 - 5 龄)饲养用工由2015年的714 工(平均每工日的工作时间7 h,下同)减少到2016年的660 工,上蔟采茧用工由2015年的216 工减少到2016年的90 工,总用工量减少了19.35 %,每天工资70元,减少人工支出12 600 元,取得了良好效果.

2.3 有利于养蚕消毒防病和乡村清洁卫生

千家万户分散养蚕,技术水平不一,蚕沙和病死蚕管理困难,蚕茧、蔟具遍布各户,病原极难管控.而集中统一养蚕后,提升了专业化水平,大、小蚕分开饲养(包括蚕房、蚕具和人员等较远距离分开),蚕房、蚕具的消毒效果会更好,并且能减少分散消毒时的药物消耗;蚕沙和病死蚕等废弃物能更好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村场环境农业污染,利于美丽乡村建设.

2.4 节约养蚕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桑蚕种养分离经营是一种专业化分工.它可以减少桑叶、消物、燃料等生产物资的浪费,提高蚕房、蚕具的使用效率.它也是一种规模经营,小蚕、大蚕、蚕茧等不同阶段的工作人员实行专职专责,与分散养蚕相比,劳动效率明显提高.

2.5 与一条龙规模化经营比较,更有利于生产管理

当前,有部分具备一定实力的业主,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蚕桑生产规模化经营.它比传统家庭一条龙桑蚕生产具有明显优势,而种养分离模式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一是一条龙规模化经营需要较为连片的土地.在华南山岭地区,碎片耕地面积占比大,耕地质量开差大,耕作管理更适于农户分散生产经营.二是桑园管理方面,管理自己的桑园与以打工身份参加桑园管理,其责任心和工作质量往往不同.管理自有桑园,工作时间可以灵活掌握,效率较高.三是一条龙规模化经营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用工问题.大蚕盛食期采叶用工多,时间性强,临时雇工难,报酬定价难.种养分离模式,从几年来的实践看,养蚕人员固定,没有出现过社员不按计划采叶而饿蚕的情况,因而它可以化解部分一条龙规模化经营时出现的阶段性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3

讨论与建议

3.1 需要有良好素质的经济能人进行经营

承担养蚕责任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桑蚕种养分离生产模式成败的关键.它要求这些经济能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经营管理能力;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愿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特别困难的农户多加帮助;有一定的养蚕技术基础,以及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愿望.

3.2 实行利润二次分配,健全制度,提高各方积极性

利益分配机制是蚕桑产业化经营的纽带.如果桑蚕种养分离生产模式只停留在桑叶一次性买卖上,可能容易导致桑农只求桑叶数量,对质量和别人做得如何都漠不关心.种养利益链容易脱节,如果不提前确定桑叶收购价,桑农心里不踏实,没干劲.在提前协商定价的情况下,蚕茧低时,养蚕方没有积极性,会设法减少饲养量,造成桑叶浪费;而蚕茧高时,又会造成桑农有意见.

为了发挥各方积极性,以专业合作社形式,组织社员农户种植管理桑园,合作社集中养蚕.合作社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规范财务管理,预测蚕茧,做好成本核算,确定桑叶收购,按批次兑付桑叶款(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兑付),合理确定养蚕人员的工资水平,年终对养蚕生产利润进行再分配.在利润再分配时,要预留发展基金,作为扩大再生产和生产设施升级改造等方面所需.协商好种、养利润分配比例,一方面桑叶以各户交售桑叶数量为主,有条件的可兼顾质量情况进行分配.另一方面做好桑叶产量预测,合理安排桑叶采摘.同时,必须严格执行蚕期施肥和喷药治虫统一管理的制度,避免蚕中毒事故发生.这样,可使种养利益联系紧密,桑农会自觉提高桑叶质量,关心养蚕成绩,如在施肥、采摘、装载、运输等方面会从养蚕角度保证质量,桑农之间也会互相监督、警醒.

3.3 加大扶持,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

在种养分离模式下,规模化养蚕设施可作为公共设施对待.研发和引进先进的养蚕生产设施设备、提高养蚕技术水平是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种养分离模式桑蚕生产要在达到种养双赢时,才有利于生产发展,尤其是实行利润二次分配的合作组织,在当前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需要政府对养蚕设施建设给予扶持.对有志于服务群众、有条件从事养蚕的经济能人,给予支持帮助,让他们更好地带领一方群众发展桑蚕生产,对贫困群众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以及减少耕地撂荒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银超.对现代蚕业生产经营创新发展模式的思考[J].北方蚕业,2016,37(4):48-50.

[2]章韶光.蚕桑生产大户的经营实践与启示[J].蚕学通讯,2015,35(2):60-62.

[3]任永利,窦永群,刘挺,等.江苏省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J].中国蚕业,2012,33(4):53-57.

经营模式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经营模式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经营模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2、媒介经营和管理论文

3、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

4、连锁经营论文

5、商业模式论文

6、连锁经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