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效能感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折扣情景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心理账户的影响有关专升本论文范文

此文是一篇自我效能感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折扣情景下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心理账户的影响

摘 要为了解折扣情景下大学生心理账户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测量法,抽取145 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经过实验已知,大学生基础心理账户已建立,并且中低等消费人群比高消费人群在划分上更为清晰;(2)经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可知,独生子女享乐消费倾向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日常消费倾向显著高于独生子女;(3)经过独立样本t 检验可得,折扣情景下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比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显著偏向享乐消费.

关键词折扣情景心理账户自我效能感大学生

The Effect of Undergraduates´ Self -efficacy on Psycho原logical Accounts under Discount Scenarios // Tang Le

Abstract To lear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accounts and self-efficacy of undergraduates, an investigationand analysis was made among 145 undergraduates through experimentand measurement, and it could be concluded from theresult that: (1) undergraduates´ basic psychological accounts hasbeen established, and the division of undergraduates with amedium and low level of consumption is clearer than that of undergraduateswith a high level of consumption; (2) through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it could be learned that the hedonic consumptiontendency of only childre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that of non-only children; (3) through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it could be learned that students with low self-efficacy are significantlymore inclined to hedonic consumption than students withhigh self-efficacy under discount scenarios.

Key words discount scenarios;psychological accounts;self-efficacy;undergraduates

1 引言

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进行消费时对钱财的来源及消费方式进行估价分类的一种行为,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遵循经济学原理两个本质特征.同时,心理账户在一定情景下具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很有可能打破原有的心理账户,造成非理性决策,在折扣情境下,对于节省下来的这部分界定不明确的钱财,不同的人会划分到不同的账户,用于不同的消费类型.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影响人们学习、消费、社交等多个方面的主观因素,对于特殊情景下的钱财认知与划分很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愈加重视,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逐渐突出,其心理账户建立状况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2 研究一:大学生心理账户划分的内隐实验

2.1 被试选取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大学145 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事先编定好的实验,剔除无效数据及错误率高于50%的15份数据,最终共得到有效数据130 份,有效率为89.7%.

2.1 实验程序

采用内隐实验对大学生基础心理账户的建立状况进行测定,实验材料事先进行征集(辛苦所得:打工收入、报酬、实习所得、劳动赚取;意外之财:叔叔赠送、过年红包、彩票、捡到钱财;日常消费:日常用餐、缴纳话费、支付学费、银行存储;享乐消费:影院歌厅、假日旅游、享用美食、数码产品),实验程序严格按照规则的IAT 实验流程编订.为消除实验的顺序效应,由一半被试接受调换后的实验程序.实验的每一部分均分为练习部分和实验部分,在练习部分对被试的判断进行反馈.

对大学生来说,生活费水平对消费能力有很大影响,所以按照被试在月生活费的每一水平上所占的比重,将生活费不高于1000 元钱的被试划分为“中低等消费水平”,将生活费高于1000 元钱的被试划分为“高等消费水平”,对两部分被试在形成心理账户时的反应时进行差异检验.

2.2 实验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得“辛苦所得”和“日常消费”同键与“意外之财”和“享乐消费”同键的平均反应时(M等于1279.14,SD等于257.22)显著比“辛苦所得”和“享乐消费”同键与“意外之财”与“日常消费”同键的平均反应时(M等于1591.78,SD等于348.16)短(t等于-9.113,p<0.001),说明“辛苦所得”和“日常消费”联结更紧密,“意外之财”与“享乐消费”联结更紧密,证明被试形成了辛苦所得用于日常消费,意外之财用于享乐消费的基本心理账户.并且,中低等消费水平的被试(M等于1252.52,SD等于243.20)比高等消费水平的学生(M等于1360.67,SD等于284.88)在形成心理账户时所用的反应时显著短(t等于-2.092,p<0.05),即可知,中低等消费水平的学生在形成心理账户时更清晰.

3 研究二:折扣情景下大学生心理账户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3.1 被试选取

选取研究一中心理账户相对更加清晰的95 名中低等消费水平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发放,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3 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3.2 调查工具

心理账户情景问卷.自编情景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在折扣情景下对节省钱财的使用途径.请模拟情景“按照以往经验准备了400 元钱去购买日常用品,经过超市打折后共消费了300 元,节省了100 元钱,那么你会用这100 元钱来做什么?”选项材料事先收集,选择每一类消费出现频率最高的行为,共14 个选项,其中7 项为享乐消费,7 项为日常消费,每一项由被试从1“非常不愿意”到5“非常愿意”进行5级评定,分数越高代表被试越愿意接受此类消费方式.

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采用Schwarzer 等人编制,王才康等人(2001)修订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进行测量.该量表共10 题,从1“完全不正确”到4“完全正确”进行4级评定,分数越高代表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分半信度为0.75,符合测量学要求.

3.3 调查方法

数据回收录入后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将自我效能感按照中间值2.5 为标准进行划分,低于2.5 记为“低自我效能感”,高于2.5 记为“高自我效能感”,等于标准值的被试不参与本部分研究,最终共有84 份数据进入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折扣情景下大学生在享乐消费和日常消费倾向上的人口学差异检验

以人口学变量为自变量,享乐消费结果为因变量,检验不同大学生在折扣情景下享乐消费倾向的差异.可得,独生子女(M等于3.38,SD等于0.32)与非独生子女(M等于3.17,SD等于0.51)在享乐消费上存在着显著差异(t等于2.279,p<0.05),即独生子女在折扣情景下更显著偏向于享乐消费;以人口学变量为自变量,日常消费结果为因变量,可得独生子女(M等于3.23,SD等于0.49)与非独生子女(M等于3.51,SD等于0.37)在日常消费上存在着显著差异(t等于-3.095,p<0.05),即非独生子女在折扣情境下更显著偏向于日常消费.

3.4.2 折扣情景下心理账户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以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折扣情景下的消费倾向为因变量,检验高低自我效能感的被试在享乐消费及日常消费上是否存在差异.可得,自我效能感低的大学生(M等于3.37,SD等于0.41)与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M等于3.16,SD等于0.47)在享乐消费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t等于2.246,p<0.05),而在日常消费倾向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自我效能感低的群体在折扣情景下更显著偏向于享乐消费.

4 讨论

4.1 大学生形成了基本心理账户,并且中低等消费水平的大学生比高消费水平的大学生在心理账户的形成上更清晰

根据研究一的实验可得,大学生形成了基本心理账户,辛苦所得的钱财在获得的过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所以在消费时更加节省仔细,一般用作必需且金额不大的日常消费,而意外之财是不用通过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在侥幸心理的促使下一般用于享乐消费,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其生活费主要靠父母补给,所以得到一笔意外之财,他们更愿意用于享乐消费,这个结果与潘孝富、王昭静、高飞、徐莹(2014)的实验结果一致.

在对两类消费水平的被试在心理账户形成反应时上的差异检验中可以看出,中低等消费水平的被试在形成心理账户时更加清晰,因为中低等消费水平被试的月生活费不充足,他们对钱财的用途更加看重一些,对钱的划分也就更为明晰,而高等消费水平的学生由于拥有充足的金钱,所以在用途划分上相对模糊,对于辛苦所得和意外之财的感受性差异也就变得不太明显,所以他们在心理账户方面不够清晰.

4.2 折扣情景下大学生在消费倾向上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在折扣情景下,是否独生子女在日常消费和享乐消费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更倾向于享乐消费,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日常消费.之所以是否独生子女在折扣情景下的差异如此显著,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宠爱,是整个家庭的重心,没有兄弟姐妹,对钱财的独占性较高,对于折扣后的钱财一般没有较多长远仔细的打算,所以更倾向于享乐消费,而非独生子女由于姐妹或兄弟的存在,对钱财等获得物的分享性更强,做事下决定也会考虑得更为全面,他们在管理钱财方面更加仔细,有规划,所以对于折扣后的钱财也会有更长远的打算,因而更倾向于日常消费.

4.3 折扣情景下心理账户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折扣情景下低自我效能感比高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更加显著倾向于享乐消费,而在日常消费倾向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就归因理论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被试一般会把自己意外省下的钱财归因于自我,认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所以大多将其划分为辛苦所得,用于日常消费.而自我效能感低的被试一般归因于运气,这笔节省下来的钱财更靠近意外之财,也就更愿意用于享乐,所以产生了享乐消费倾向上的显著差异.而就自我控制理论来说,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控制成正比,自我效能感对其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张剑杰,2011),而消费倾向在很大程度上也与自我的控制力有关系(董春艳,2011),在进行消费决策时,自我认同较高的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比较难发生冲动性购买,对打折节省下的钱财能够继续用于日常消费,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对自己的控制力不足,相对更容易冲动购买,从而选择享乐消费.

自我效能感论文范文结:

关于自我效能感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自我效能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论文答辩自我

2、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

3、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论文

4、毕业论文感谢词

5、大学生认识自我论文

6、论文感谢词